關於調好你的“食物鍾”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3.02W

中學上生物課的時候就聽老師講過“生物鐘”。生物鐘是人體的一套複雜的調節機制,以24小時為週期,掌管著生物的“覺醒”與“睡眠”節奏。但也許你還不知道,人體中除了管理睡覺的生物鐘,還有個管理“吃東西”的食物鍾。

關於調好你的“食物鍾”閱讀答案

②食物鍾,顧名思義,主要負責調節我們的進食、消化和營養攝取的時間。通常情況下,食物鍾與生物鐘是一致的,日常的運作程式幾乎與生物鐘保持著同步。人的大腦、胃和肝等內臟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鍾傳遞的訊號,這種訊號一般被稱為“食物相關的生物節律器”。我們到了一定時間就會餓,就會想吃東西,其實就是食物鍾在提醒我們該吃東西了;而吃飽了,食物鍾又會提醒我們,你該停止吃東西了!依賴食物鐘的調節,我們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飯習慣。

③近日,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指出,人體有一種叫做PKCy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協助調控食物鍾。PKCy基因是怎麼調節食物鐘的呢?原來,人體內有一種生物鐘蛋白BMALl,PKCy基因可以結合BMALl使其結構更穩定,然後共同結合在該蛋白上,促進週期基因和隱色素基因的節律性轉錄,由此調節人體內的食物鍾,進而管理人們吃飯的'時間。

④食物鍾對人體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鍾發生紊亂,健康就會受到影響。研究發現,食物鍾紊亂會導致胰島素紊亂,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還與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聯絡。但日常的一些生活習慣還是會擾亂食物鍾,甚至造成食物鍾紊亂。哪些飲食習慣會造成食物鍾紊亂呢?目前,常見的可能導致食物鍾紊亂的飲食習慣有:不吃早餐、節食、暴飲暴食等。

⑤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晚睡晚起,生活毫無規律,早上都不怎麼吃早餐。其實,每天吃早餐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一種促進健康的行為,但還是常常被人們忽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廣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區城市居民早餐行為進行詢問調查。結果發現,這三地區的居民早餐就餐率在74.8﹪——90.5﹪之間,35 歲以下的調查物件不吃早餐的人數較多。大量研究發現,經常不吃早餐會干擾食物鍾,也會給健康造成影響。臺灣研究發現每週吃早飯次數低於一次的人,肥胖的機率更高;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更高;在兒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發現,長期不吃早餐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⑥節食,通常在愛美的女士中比較多。但節食其實不利於減肥,它通常只在短期內會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而從長期來看,節食減肥會很快反彈甚至使人更胖,這個可能與食物鍾紊亂有關係,節食造成飲食紊亂,很多人就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她們的食量,導致體重減輕後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發胖。

⑦暴飲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時吃東西沒有節制,大量進食。每到節假日,親朋好友總會聚餐,節假日裡大吃大喝是難免的。但研究發現,節假日暴飲暴食會給食物鐘調控基因增加負擔,進而可能擾亂食物鍾,也會給健康增加隱患。所以,就算是過節,我們還是最好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親朋好友聚餐時儘量多一些感情的交流,而不是隻顧著多吃一些美食。

⑧當然,目前關於食物鍾方面的研究還很有限,人們所知也很少,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不過,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維持良好的食物鍾,讓“人體機器”更有效的執行,對健康更是有極大的益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