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2.47W

王夫之,字而農,衡陽人。與兄介之同舉明崇禎壬午鄉試。張獻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嶽,賊執其父以為質。夫之自引刀遍刺肢體,舁往易父。賊見其重創,免之,與父俱歸。明王駐桂林,大學士瞿式耜薦之,授行人。時國勢阽危,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說嚴起恆救金堡等,又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殺之。聞母病,間道歸。明亡,益自韜晦。歸衡陽之石船山,築土室曰觀生居,晨夕杜門,學者稱船山先生。

《王夫之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所著書三百二十卷,其著錄於四庫者,曰《周易稗疏》《考異》《尚書稗疏》《詩稗疏》《春秋稗疏》。夫之論學,以漢儒為門戶,以宋五子為堂奧。其所作《大學衍》《中庸衍》,皆力闢致良知之說,以羽翼朱子。於《張子正蒙》一書,尤有神契,謂張子之學,上承孔、孟,而以布衣貞隱;其道之行,曾不逮邵康節,是以不百年而異說興。夫之乃究觀天人之故,推本陰陽法象之原,與自著思問錄二篇,皆炳然如揭日月。至其扶樹道教,辨上蔡、象山、姚江之誤,或疑其言稍過,然議論精嚴,粹然皆軌於正也。康熙十八年,吳三桂僭號於衡州,有以勸進表相屬者,夫之曰:“亡國遺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賦以示意。三桂平,大吏聞而嘉之,囑郡守餽粟帛,請見,夫之以疾辭。未幾,卒,葬大樂山之高節裡,自題墓碣曰“明遺臣王某之墓”。

當是時,海內碩儒,推容城、盩厔、餘姚、崑山。夫之刻苦似二曲,貞晦過夏峰,多聞博學,志節皎然,不愧黃、顧兩君子。然諸人肥遯自甘,聲望益炳,雖薦闢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動容,其著述易行於世。惟夫之竄身瑤峒,聲影不出林莽,遂得完發以歿身。後四十年,其子敔抱遺書上之督學宜興潘宗洛,因緣得入四庫,上史館,立傳儒林,而其書仍不傳。同治二年,曾國荃刻於江南,海內學者始得見其全書焉。

(選自《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一》,有刪節)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國勢阽危 阽:逼近。

B.推本陰陽法象之原 推:推究。

C.粹然皆軌於正也軌:正軌。

D.其著述易行於世易:容易。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體現王夫之才德的一組是(3分)

①與兄介之同舉明崇禎壬午鄉試②自著思問錄二篇

③又三劾王化澄 ④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

⑤曾國荃刻於江南⑥夫之以疾辭

A.①②⑤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賊人見他受了重傷,就放過了他。與父親一起回到家中。明王駐兵桂林,大學士瞿式耜推薦他,被授予行人職務。

B.吳三桂之亂被平定,有大官聽說後很讚賞他,囑咐郡守送給他糧帛,邀請召見授予官職,夫之以有病推辭。

C.夫之論學,以漢儒學說為外表,以宋五子學說為核心。他的道統的流傳,不如邵雍,因此不到一百年,就有異種學說興起。

D.王夫之死後四十年,他的兒子懷抱他的遺留下的著作進獻給督學宜興潘宗洛,因此能夠進入四庫全書,本人也列為史館記錄人物,在儒林中立傳,然而他的書籍仍不能傳播。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吳三桂僭號於衡州,有以勸進表相屬者。(5分)

⑵惟夫之竄身瑤峒,聲影不出林莽,遂得完發以歿身。(5分)

參考答案

4.C(軌:依據,遵循)

5.C(①為其科舉經歷⑤是間接體現)

6.B(只是請求相見,並非召見授官)

7.(1)吳三桂在衡州稱帝,有人囑咐(王夫之)寫勸進表。(狀語後置1分,“僭號”“屬”各2分)

(2)只有王夫之在瑤族聚居地避身,不出山林,因此能夠保全頭髮過世。(狀語後置1分,“竄身”,第二句,“完發”各2分)

參考譯文

王夫之,字而農,衡陽人。與兄長一起中明崇禎壬午鄉試舉人。張獻忠攻陷衡州後,王夫之藏匿到南嶽衡山山中,賊人抓住他的父親作為人質,王夫之自己拿刀遍刺身體,被人抬著去換他的父親,賊人見他受了重傷,就放過了他。與父親一起回到家中。明王駐兵桂林,大學士瞿式耜推薦他,被授予行人職務。當時國勢迫近危險,諸臣仍然每天如水火般相鬥。夫之勸說嚴起恆搭救金堡等,又三次彈劾王化澄,王化澄想殺了他。聽說母親病了,就從小道回到家中。明朝滅亡後,更加韜光養晦。隱居到衡陽之石船山,修築了土房子名叫觀生居,早上晚間都關著門子,學者稱他為船山先生。

他所著書有三百二十卷,其中被四庫全書收錄的有,《周易稗疏》《考異》《尚書稗疏》《詩稗疏》《春秋稗疏》。夫之論學,以漢儒學說為外表,以宋五子學說為核心。其所作《大學衍》《中庸衍》,竭力駁斥致良知之說,以支援朱子學說。於《張子正蒙》一書,尤有共鳴,說張子之學,上承孔、孟,而以布衣百姓隱居;他的道統的流傳,不如邵雍,因此不到一百年,就有異種學說興起。夫之細細觀察天人之故,推究陰陽法象之原因,與自著思問錄二篇,皆如同揭開日月,光亮異常。至於他扶持道教,辨析上蔡(謝良佐)、象山(陸九淵)、姚江(沈國模,陽明學說傳人)的錯誤,有人懷疑他說的有過甚之處,然而他的議論精密嚴格,純粹依據正道而論。康熙十八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有人囑咐他寫勸進表,夫之說:我是亡國遺臣,只欠一死,今天為何要用我這樣不祥之人呢?於是逃入深山,做祓禊賦表示自己心意。吳三桂之亂被平定,有大官聽說後很讚賞他,囑咐郡守送給他糧帛,請求相見,夫之以有病推辭。不久,過世,葬於大樂山之高節裡,自題墓碑為“明遺臣王某之墓”。

當時,海內大儒,推為容城(孫奇逢)、盩厔(李顒)、餘姚(黃宗羲)、崑山(顧炎武)。夫之刻苦與李顒相近,他的貞潔韜晦過於孫奇逢,博學多聞,志節高尚,無愧於黃宗羲、顧炎武兩君子。不過,這四人自甘於隱居,聲望卓著,雖然被推薦時以死相拒,然而公卿交口稱許,天子也被感動,他們的`著作也易於流傳世間。只有夫之在瑤族聚居地避身,不出山林,因此能夠保全頭髮過世。死後四十年,他的兒子王敔懷抱他的遺留下的著作進獻給督學宜興潘宗洛,因此能夠進入四庫全書,本人也列為史館記錄人物,在儒林中立傳,然而他的書籍仍不能傳播。到同治二年,曾國荃將其書刊刻於江南,國內的學者才得以看到他書的全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