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天長縣學記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2.74W

三代之人才出於學校,近世之人才出於科目。科目之士,雖未能如三代之學成而後入宮,然未有不從學校出者,則近世之學校,固人才之淵藪,不可不重也。漢高帝謂:“以馬上得天下,安事詩書?”陸賈曰:“以馬上得之,豈可以馬上治之乎?”高帝卒無以難。是故戡亂以武,守成以文,不易之理也。我國家崇儒右文,受命以來,郡縣學悉如故,近雖裁省儒官,減鄉會取士及弟子員之數,此非輕視學校,特以其過於冗濫而汰之。所以責成學官,使事無可諉,不得不舉其職;督勵士子,使知不易得,不容不進其業也。誠使學官皆舉其職,士子皆進其業,則學校之中,為國家異日儲將相官尹之才,備奔走禦侮之用,豈有既哉?

重修天長縣學記閱讀答案

天長之有學,其始不可考,今之學宮,則元之舊基。後嘗遷於南隅,未幾復故。數十年不修,盡頹圮矣。啟聖祠近有廢址,縣令江侯、司諭張君慨然以修廢為己任,首捐俸資若干,庀材鳩工;濠州司李黃侯繼,亦捐俸若干。張君又監工,日號委諸生之能者董其事。以某年某月訖工。於是材之朽者易,瓦甓之敗者完,丹堊之剝者新,堂廡門牆,煥然改觀,昔之廢址,亦祠宇屹立矣。凡用材木瓦甓之數若干,為金若干,而人不以為侈;為工若干,而人不以為勞。春秋重用民力,如城中丘、築廊臺之類無不書,皆譏也;獨修閟宮則不書,以為當修也。故詩人作頌,以美僖公。天長當衝煩之地,又比歲多不稔,而勤於是役,獨以為不可緩也。

抑邑中前此科第頗少,明朝三百年,登第者僅數人。自國朝以來,人文蔚起,以餘之不敏,亦幸獲一第。今郡功曹、縣尹、學博士諸先生,勤於修廢,不憚傾橐;告成之日,率諸弟子釋奠於先聖先賢。諸弟子其益思自勵,大修其業,期無負先聖賢之訓,無負朝廷養士之恩,並無負官長師儒獎成風勵之意。從此人才蔚然奮興,安知不軼前朝而希三代歟!餘在都聞之喜甚,是以為之記而勒諸石以俟之。

(選自《歸莊集》)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國家崇儒右文右:重視

B.日號委諸生之能者董其事董:督察

C.並無負官長師儒獎成風勵之意風:勸告

D.安知不軼前朝而希三代歟軼:散失

答案:D(軼:超過。)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古和近世,人才都離不開學校的培養,只是選拔任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B.陸賈反對漢高帝在馬上得天下而不需文治的'觀點,漢高帝沒辦法詰難他。

C.天長縣學從南隅遷回舊址後年久失修,全部毀壞,江侯、張君決心重修。

D.天長縣以前科舉考中的人很少,到了清朝,也只有作者一人有幸能考中而已。

答案:D(“只有作者一人有幸能考中”錯,原文“自國朝以來,人文蔚起,以餘之不敏,亦幸獲一第”,說明考中的不只是作者一人。)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天長當衝煩之地,又比歲多不稔,而勤於是役,獨以為不可緩也。(6分)

譯文:天長處於位置重要、運輸繁重的地方,並且近年來大多不豐收,而唯獨對(新修縣學)這件事,(大家)急切期盼(或譯:盡力)完成,認為不可以延緩。

評分建議:“衝須”“比”“稔”“役”“緩”,語句通順,各1分,意思對即可。

(2)餘在都聞之喜甚,是以為之記而勒諸石以俟之。(4分)

譯文:我在都城聽說這件事,非常高興,因此為這件事作記並且在石上刻下它,來等待我的期望得到實現。

評分建議:“勒”“諸”“俟”,語句通順,各1分,意思對即可。

8.作者認為重修縣學有哪些意義?請簡要概括。(4分)

答案:①可以為國家培養人才;②可以激勵當地讀書人提升學業。

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