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士昌的閱讀題以及答案

來源:才華庫 1.44W

姜士昌,字仲文,丹陽人。父寶,字廷善。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官編修。不附嚴嵩,出為四川提學僉事,再轉福建提學副使,累遷南京國子監祭酒。請罷納粟例,復積分法,又請令公侯伯子弟及舉人盡入監肄業,詔皆從之。累官南京禮部尚書。嘗割田千畝以贍宗族。

姜士昌的閱讀題以及答案

士昌五歲受書,至“惟善為寶”,以父名輟讀拱立。師大奇之。舉萬曆八年進士,除戶部主事,進員外郎。請帝杜留中,錄遺直,舉召對,崇節儉。尋進郎中。以省親去。

還朝,言吏部侍郎徐顯卿構陷張位,少詹事黃洪憲力擠趙用賢,宜黜之以警官邪;主事鄒元標、參政呂坤、副使李三才素著直讜,宜拔擢以厲士節。又請復連坐之法,慎巡撫之選,旌苦節之士,重贓吏之罰。疏入,給事中李春開劾其出位,遂下詔禁諸司毋越職剌舉。已,因風霾,請早建國本。貴妃父鄭承憲乞改造父塋,詔與五千金。士昌言:“太后兄陳昌言止五百金,而妃家乃十之,何以示天下?”弗納。稍遷陝西提學副使,江西參政。

三十四年,大學士沈一貫、沈鯉相繼去國。明年秋,士昌齎表入都,上疏,其意以陰諷李廷機。廷機大恚,疏辨曰:“人才起用,臣等不惟不敢幹至尊之權,亦何敢侵吏部職。”士昌見疏,復貽書規之,廷機益不悅,然帝尚未有意罪士昌也。會朱賡亦疏辨如延機指,帝乃下士昌疏,命罪之。吏部侍郎楊時喬、副都御史詹沂請薄罰,不許。詔鐫三秩為廣西僉事。御史宋燾論救,復詆一貫,刺廷機。帝益怒,謫燾平定判官,再謫士昌興安典史。

士昌好學,勵名檢。居恆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故雖居散僚,數有論建。竟齟齬以終。

(節選自《明史·傳第九》)

閱讀題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附嚴嵩附:依附。

B.以厲士節厲:激勵。

C.幹至尊之權幹:求取。

D.刺廷機刺:指責。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嘗割田千畝以贍宗族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B.給事中李春開劾其出位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C.詔與五千金孰與君少長

D.而妃家乃十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又請復連坐之法,慎巡撫之選,旌苦節之士,重贓吏之罰。(4分)

(2)居恆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故雖居散僚,數有論建。(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姜士昌提出了哪些為政建議?請簡要概括。(5分)

12.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畫9處)(4分)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論語·子張》)

答案

8.C(幹,冒犯。)

9.D(均為副詞,竟然。A分別為:連詞,表目的;介詞,因。B分別為:代詞,他;代詞,他們的。C分別為:動詞,給;介詞,跟,和)

10.(8分)

(1)(4分)又請求恢復連坐的法令制度,謹慎對待巡撫的選拔,表彰堅守節操的'士人,加重對貪贓官吏的懲罰。(一句1分。各句關鍵詞“復”“慎”“旌”“重”譯錯,該句不得分。句意不正確,酌情扣分。)

(2)(4分)平時常常憤世嫉俗,想要憑藉自己的力量來挽救,所以即使擔任有名無實的官職,也多次提出建議。(一句1分。各句關鍵詞“恆”“以身”“居”“數”譯錯,該句不得分。句意不正確,酌情扣分。)

11.(5分)①積極問政,聽取官員建議;②崇尚節儉;③打擊官場不良風氣,嚴懲貪官;④提拔正直有才的官員,表彰堅守節操的士人;⑤早建立國之本;⑥公平禮儀制度,不因人施政。(一點1分。答出5點即給滿分)

12.(4分)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一處0.5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