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氣魄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1.85W

提起秋,人們馬上聯想起紅葉.然而,我不能不說,紅葉和秋的本質其緣甚遠.

秋的氣魄閱讀答案

從楓的紅到銀杏的黃,紅葉有著各種各樣的色彩.直接來自這些色彩的感觸和深沉專注的秋的感觸,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呢.城市裡也許不是這樣,只要踏進鄉間一步,山裾樹林的紅葉,田野稔熟的金黃的農作物,紅彤彤照射著的日腳……當你一一抽出來單獨靜觀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毋寧說是屬於殘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領域.試想,如果將我們的居室住宅,塗滿上述各種色彩中的一種,我們生活的心境定會變得坐立不安吧.這種不安和秋的無所憑依的心境,完全是兩碼事.

能給紅葉以秋的氣氛的,是紅葉中缺少活力的部分.在這裡,我不打算用科學的方法說明綠葉為何變成紅葉,只想說說紅葉缺乏活力的事.想象一下吧,如山野的紅葉用它的色彩裝扮孕育了這個世界,那麼誰也不能說這就是秋的世界.只有那沒有活力的紅葉,才是屬於秋的.綴滿秋的山野的紅黃色彩,不是少年蓬蓬的金髮,而是飽嘗生活風霜的初老之人的紅毛.沒有生活力的紅葉,經一夜冷風,散落而去.只有這落葉才是真正的秋之物.從飄落到庭院的一枚桐葉,到林中飛舞的無數的樹葉,或者多半經霜打枯的田野的草葉,都濃濃地塗抹著秋的氣韻.踏著沙沙作響的落葉,走過林中小徑時,人最深切地感受著秋.不知從何處流來的微風中,常綠樹的病葉和落葉樹的紅葉,是那樣毫無反抗地自然地從樹梢飄到了地上.大自然竊竊私語:讓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到地上的枯葉,卻依然無法在原地安住,被風隨處吹散開去.循著一個方向出了林子,收穫後的廣袤的田地,裸露著肌膚,一望無垠地擴充套件著.經霜打枯的草叢,結籽的雜草莖靜靜地迅速成長.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氣和寂寥所驅使,向著遙遠的地平線彷徨而去.在地平線的彼岸,有著淡夢般的憧憬的世界.

秋是寂寞的,因為秋真實.秋將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全部的外皮自行剝光,使萬物赤裸裸地佇立著.說秋並不寂寞的人,那一定是愚鈍麻木或厚顏無恥之徒,因為他們對脫衣裸體而立時那種奇妙的無所憑依的苦寂絲毫沒有感覺.為這個落葉的、剝脫的世界平添一層特殊情味的是淡薄而敏銳的陽光.漸漸南傾的日腳和北方來的泠泠的微風,使陽光變得又弱又淡,但因有了極度澄淨的天空和大氣,這日光非常銳利地直照下來,宛如於真空中一般,這毫無遮擋的光線,是如何將光和影鮮明地投射到地面上啊!看到這番情景,人們尤其深深感到了秋.落葉上的樹影,田畝上的草影,原野上的鳥影,還有,即使是狹小的城鎮裡,那長滿苔蘚的庭院裡屋宇的暗影,還有那映在格子門窗上的樹枝的清蔭,所有這一切都和明麗的日光區分得清清楚楚,人們見了會在心中湧起一絲難以名狀的震顫.這震顫正是秋所具有的本來的感覺.靜謐的、澄淨的、剝脫的世界裡,清晰地顯現出明暗的區劃,直接迫擊著人們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裡,也鮮明地投射著光與影.人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了凝視自己心靈的專念之中.純的、不純的、清澄的、汙濁的,所有這一切,都毫不含糊地現出了原形.這赤裸的凝視的眼,從它自身性質來說,不是向著未來,只是回顧著本來的自己,肩負著過去的現在的姿影.自然、人、整個秋的世界,都在默默地專念於守護著自己赤裸的身姿.

能夠忍受這專注的沉默,並能從中嚐到真味的人,只有對他們來說,秋才不是寂寞的,清苦的.這裡只有清淨的冥想.向著遙遠的地平線彷徨而去的靈魂,滿懷著原來的憧憬又迴歸於胸中.這勁健而清新的激情,吹拂了一切雜念,強化了自己的存在感—— 一種反饋於母胎的存在感.只有基於這種意義,秋才是可讚美的.那令人想起修道院的祈禱的爽淨的黎明,那令人回憶著心靈的戀愛的月明之夜,都絲毫不為任何卑俗之情所玷汙,原原本本為人的靈魂所收容.秋,凝視的季節,專唸的季節,而且是品味自己存在的季節.一旦接觸秋的真正的氣魄,錯誤的生存樣式——生活,就會徹底夭折,代之而來的正確的生存樣式——生活,便會紮下強健的根柢.我們的生活猶如從春到夏茂盛生長的雜草,一接觸秋的氣魄,就顯露出各種各樣的根幹,輝耀於光潔的明鏡裡.只有在秋裡凝視自己並深得其樂趣的人才是幸運兒.到了秋天,走出書齋,走出悶熱的工廠吧,可以到戶外的大氣中暢遊原野和山巒.可以盡情地仰臥於地面,將孤獨的自身拋在太空之下,大地之上,永遠守望著,咀嚼著.然而,這時候能夠真正讚美秋的又有幾人呢?

秋的氣魄閱讀題目:

19:作者在第①段中寫道“提起秋,人們馬上聯想到紅葉”,作者認為紅葉是秋天的標誌嗎?為什麼?

20:作者主要描寫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21:題目是“秋的氣魄”,作者認為秋天有什麼樣的氣魄?

22:第⑤段劃線語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23:文章最後一段說“只有基於這種意義,秋才是可讚美的”,“這種意義”指的是那種意義?

秋的氣魄閱讀答案

1.不是,紅葉和秋的本質其緣甚遠

2.用了擬人,形象生動.

3.作者認為秋天能忍受專注的沉默

4.指勁健而清新的激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