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我家的端午節作文

來源:才華庫 3.3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我家的端午節作文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成吃粽子、賽龍舟、吊菖蒲、茵陳、艾葉、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端午節被命名為詩人節來紀念屈原。至於吊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據說喝雄黃酒可以辟邪。中國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大量的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今天,我家的習俗是傳統的北方特色。我媽媽今天給我們做了粽子和煮了大蒜。

今天奶奶和媽媽正在我家做粽子。只見奶奶拿起一片蘆葦葉,捲起來,捲起來,捲成漏斗狀,然後把糯米放在裡面,一摞,用細線包好,扔進鍋裡。我也很想試著做粽子。我還拿起一片蘆葦葉,捲起來,捲起來,捲成漏斗狀。我把米放進去,但是我放進去的米很快就漏光了。奶奶說:楠楠,你沒有把蘆葦葉捲起來,把糯米放進去。誰不會漏光?我看著我的母親,真的,下面一點縫隙都沒有,然後看著我的,一個小洞。難怪!我拿起另一塊,在字典裡查了一下。最後沒有差距。我終於自己做了一個粽子,它一定很好吃!

我媽媽又在煮大蒜了。乍一看我沒有胃口。大蒜太辣了,你怎麼能一次吃一個大蒜呢?奶奶,爸爸,媽媽,爺爺,甚至我可愛的哥哥都笑著吃得很甜。我試著撿起一個,小心翼翼地把它剝開,放進嘴裡咀嚼。是麵條,又甜又辣。多美味啊!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吃不膩,真的很好!

奶奶在笑笑的傷口上掛了一個香包,後來給我做了一個。奶奶說:你今天必須穿好,否則會不吉利。我順從地點點頭,說:“是的!”奶奶和每個人都笑了。

我們又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2

一早起來,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循香而去,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媽媽,為什麼今天要包粽子呀?”“因為端午節快到了呀。”媽媽告訴我,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屈原自投汨羅江後,百姓們拿粽子投入河中以防魚吃掉他的身體,所以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只見媽媽取三片蘆葉放整齊,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著,在裡面放些糯米等,最後將粽子用繩子捆好,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看著媽媽熟練的手法,我內心也癢癢的,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想一試身手,可是太不容易了,不是蘆葉捲不起來,就是把米灑了滿地,我也開始變的有點急噪了。媽媽看了,就在旁邊指點:“你手小,先拿二片蘆葉吧,左手捏住蘆葉一角,右手將蘆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一定拉緊,不能空著,上面放鬆一些,對了,糯米放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剛好到邊,你看,象我一樣,包的時候一定要把蘆葉捏緊了”。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人生中包的第一個粽子也有點象樣子了。

包粽子的過程中,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的門口還會懸掛艾葉、昌蒲,而且還會在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說是可以驅邪除惡。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特別開心。我也知道了端午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一種讚頌。而且從跟媽媽學包粽子的事情中,我也明白了我們要學會一種本領,一定要細心學,用心想;同時還要有恆心,就象媽媽講的屈原那樣,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懈。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的早上,細雨濛濛,給空氣增添了幾絲涼氣。我和爸爸、媽媽,早早起床,我們象往年一樣,帶著臉盆、毛巾、牙刷去我們家附近的河邊去洗漱。

傳說,端午節這天,河水非常清澈,毒無汙染。人們在這一天用河水洗頭,可使頭腦聰明;用河水洗臉,可使人變的年青;用河水刷牙,也使牙齒潔白;用河水洗澡,可洗去一年的晦氣。所以一大早,我們就來了河邊。

河邊的人很多,大人、小孩、個個臉上洋溢著節日的氣息。你一盆,我一盆的洗漱著自己。有的老人不能來,他們的家人就用盆子或水壺把河水帶回家,讓老人用。我和爸爸、媽媽洗漱後,也用水壺給奶奶帶了回去。

我們一進家,奶奶已經把包好的粽子,煮好的茶葉蛋,還有沿制的大蒜擺放在桌子上。奶奶說,端午節吃粽子可使生活過的甜蜜,吃大蒜可使人的頭腦聰明,吃雞蛋可使人做事圓滿。和往年一樣,吃過早飯後去河堤邊拔幾顆艾葉,端午節這天插在門口,一可以薰蚊子,二可以避邪。

到了黃昏的時候,家裡的人會聚在一起,也算吃團圓飯吧。到那時,我爸和大伯都會現示一下自己的廚藝,我爸是個典型的酒鬼,原本就好酒這又加上親人相聚的歡樂,難免不會喝醉。但每一次團圓飯上總是十二道菜,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概是家鄉的風俗吧。

願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說法,我非常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4

我家的端午節是激烈的,也是快樂的。

一大早起來,伸了個懶腰,實在睡不著了,便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後,來到客廳,讓我和弟弟愣了一下,我想:這是我家嗎?客廳怎麼變成這樣了,難道我昨天晚上夢遊了……我和弟弟抬頭一看,爸爸媽媽正在忙碌著,這才靜下心來。

客廳裡有兩張桌,一張桌子上擺放著用粉色水彩筆寫了三個大字“女子組”另外一組的桌子也擺放著用藍色水彩筆寫了三個大字“男子組”。

我告訴弟弟,你是坐在這張桌子的,弟弟沒一句聲音走到桌子旁坐下,爸爸媽媽從廚房裡把兩盤薄餅皮,和大腕薄餅的夾心,有豆芽.有香菇.還有……爸爸端著兩碗雞蛋和一大盤粽子。

分別擺在兩張桌子上。媽媽開始講了:“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來玩遊戲,遊戲一是,每組拿一個雞蛋來碰撞,如果撞碎了他人的雞蛋,那組可加一分。遊戲二是包薄餅,把薄餅的夾心放一些在薄餅皮裡,三分鐘內,哪組包的最多,哪組獲勝”。

現在開始第一個遊戲了,我和弟弟為對手,爸爸媽媽為對手,開始!

我拿出一個雞蛋,看了看,因為媽媽教我,雞蛋有一處是透明的,一處是飽滿的,用飽滿的一頭去撞保準不會碎。我們開始對戰了,我找到了飽滿處,和弟弟撞,一撞,耶!我贏了,媽媽從桌子裡取出一張紅紙片,四輪下來我和媽媽贏了三次,爸爸和弟弟輸了三次 第二個遊戲開始,我們一家開始包起了薄餅,每個人幹了沒到二分鐘,腦門上已經出現了大豆般的汗水,媽媽手機響了,三分鐘到了,數一數,爸爸和弟弟包了7個,媽媽和我包了13個。

我們贏了。

我們一家坐下來,邊吃邊聊,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粽子,那麼這美味香甜的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又有什麼特殊的來歷呢?

請聽我說來。大家可別小看這粽子,它可有著不同尋常有來歷。據說,楚國有個叫屈原一位忠良,眼看著自己的國家一天天滅亡,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江而死,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便用葦葉把糯米、豆沙等多樣東西包成一個三角形,投進河裡給小魚、小蝦們吃,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一個端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粽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每年在農曆的四月底媽媽都會忙著到處找葦葉,然後精心挑選,之後把挑好的葦葉泡在水中,洗乾淨之後方才可以準備粽子餡。這粽子餡可難做了,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等米芯開了,這時候才能把準備好的紅豆、桃仁、豆沙、等堅果(也要少浸泡片刻)和糯米拌在一起,最後再放些糖,用葦葉一包,放在鍋裡大火蒸一小時左右,看到米粒發黃可口的粽子便好了。出鍋了,拿上一個粽子,剝開葦葉,一陣誘人的米香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細細品味,黏黏的、鬆軟的,真是好吃!每每吃完粽子,我就會弄得滿臉米粒,全家人看見後都會哈哈大笑,說我是個“大花貓”。我們還會把粽子給鄰居們嚐嚐,他們同時也會拿出自己家的給我們嚐嚐,就這樣互相交換著,品嚐著,咀嚼著裡面的情。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6

我的家鄉在蘇州,這裡最特別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在我們蘇州,端午節要吃粽子、戴香囊、賽龍舟等。

先說說吃棕子吧。我們家的粽子大多數都是奶奶包的。其中最難弄到的就是粽葉了。奶奶曾去過旺山、花山等地方採粽葉。為了採粽葉,奶奶就像雷達一樣,一聽說哪裡有粽葉,立刻定位準確地飛奔而去。奶奶包的粽子大部分是白米粽,吃起來雖然沒有別的味道,但是有一股濃濃的糯米香。看著奶奶三下兩下就包出一隻漂亮的粽子,我也躍躍欲試。可是粽葉到了我的手裡,就像條軟趴趴的海帶,怎麼也包不出立體的三角形——唉,看來我是包不了了,只能負責吃了。

說完粽子,再說說香囊吧。我小的時候過端午節,可是要戴香囊的喲!據說小孩戴了香囊可以保證夏天不生病、不長痱子。香囊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還有的做成了粽子形!香囊外表看來總是五顏六色的,花花綠綠很漂亮。香囊聞起來有一股中藥的味道,但是不難聞,我覺得還蠻香的。到了一年級以後,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再戴了,爸媽給我買的香囊我都掛在了床頭,讓那種濃濃的藥香伴我入眠……

端午節既是傳統的節日,也是外公外婆認定的“女婿節”。外公外婆常常利用這一天來請爸爸吃飯,感謝他一年來對媽媽和我的關愛。外公總是端著一杯酒,對爸爸說:“你辛苦了!”爸爸總是一口喝掉,高興的說:“不辛苦不辛苦!”

這個節日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因為這個節日裡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的愛。我喜歡這個節日。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7

我的家鄉在安鋪鎮,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舉行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活動。

有一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到九洲江邊觀看人們賽龍舟。到那裡觀看賽龍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處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呀!江上大橋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舊橋上的人卻很少,而且有警察守著。這是因為舊橋比較小,而且有些欄杆也不見了,還有些橋墩也斷了。因為人比較多,我和爸爸媽媽花了很長時間才擠到前面去。

賽龍舟開始了,有黃隊和藍隊還有紅隊,龍舟是長長的,可以坐很多人。隨著一聲哨響,運動員一起划槳,隆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飛去。這時,兩岸的觀眾大叫起來“加油!加油”。這時鼓聲越來越大,運動員越劃越起勁,各支隊伍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追趕。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比賽終於結束了,結果是紅隊第一,藍隊第二,黃隊第三。

我們隨著人流離開了江邊。這時街燈已亮了,我越想越覺得龍舟比賽很好看。

我愛我家鄉的龍舟比賽,更愛我的家鄉。

校長給許桂源同學評一評作文:這篇文章寫的是真人真事,所以讀起來挺親切,讓校長也想起小時候到江邊看龍舟賽的情景。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把賽龍舟時的某一個激動人心的鏡頭再進行一番細緻的描寫,文章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例如,某一條龍舟上擂鼓的或者吶喊的,又或者揮動船槳的,找一個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寫下來,那讀者肯定也會被感染了。繼續努力吧,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會取得進步的!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8

我家在農村,農村的端午節大約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那時,我聽媽媽說,家裡的鴨蛋從現在起就不賣了,要留著做包蛋;還要在菜園裡種一小塊G菜,過端午節好吃。

從昨晚開始,我家為了過端午節就正式忙碌起來。先是媽媽安排爸爸,必須在端午節的凌晨起來割艾蒿,說那時的艾蒿才好,有藥性。然後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掛在大門的兩邊,說這樣好辟邪。怎麼都有說法啊?我好想睡懶覺,現在看來是睡不成了。不過,比爸爸半夜起來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床後,我按照媽媽的安排把艾蒿掛好了,以為可以出去玩了,我還沒有走出院門,媽媽就大著嗓門把我喊回去了,說是今天事情還很多,要我幫忙,就不準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飯吃了。

吃過早飯,爸爸上街買家裡沒有的東西去了,我就成了打雜的了。只聽媽媽說:“快去,把菜園裡的G菜拔回來”、“快去,把包蛋洗出來”、“快去,剝幾顆蒜出來”、“快去,用白酒兌雄黃,把院子周圍灑一圈,一會兒吃飯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個來回,當然,媽媽比我更忙,終於把午飯準備齊了。

看著一桌子豐盛的菜餚,媽媽把這些菜的講究一一道來:端午節吃G菜“打積”(肚子裡一年來積累的不好的東西),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灑雄黃酒是為了保咱家不進蛇和蟲蟲螞蟻之類的東西……

端午節的一頓飯居然有這麼多的內容,難怪媽媽那麼重視。等媽媽說完,我趕緊拿起筷子吃起了G菜,好打掉我身體裡不好的東西,少生病。不知是不是真的?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9

我家在農村,農村的端午節大約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那時,我聽母親說,家裡的鴨蛋從現在起就不賣了,要留著做包蛋;還要在菜園裡種一小塊G菜,過端午節好吃。

從昨晚開始,我家為了過端午節就正式忙碌起來。先是母親安排父親,必須在端午節的凌晨起來割艾蒿,說那時的艾蒿才好,有藥性。然後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掛在大門的兩邊,說這樣好辟邪。怎麼都有說法啊?我好想睡懶覺,現在看來是睡不成了。不過,比父親半夜起來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床後,我按照母親的安排把艾蒿掛好了,以為可以出去玩了,我還沒有走出院門,母親就大著嗓門把我喊回去了,說是今天事情還很多,要我幫忙,就不準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飯吃了。

吃過早飯,父親上街買家裡沒有的東西去了,我就成了打雜的了。只聽母親說:“快去,把菜園裡的G菜拔回來”、“快去,把包蛋洗出來”、“快去,剝幾顆蒜出來”、“快去,用白酒兌雄黃,把院子周圍灑一圈,一會兒吃飯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個來回,當然,母親比我更忙,終於把午飯準備齊了。

看著一桌子豐盛的菜餚,母親把這些菜的講究一一道來:端午節吃G菜“打積”(肚子裡一年來積累的不好的東西),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灑雄黃酒是為了保咱家不進蛇和蟲蟲螞蟻之類的東西……

端午節的一頓飯居然有這麼多的內容,難怪母親那麼重視。等母親說完,我趕緊拿起筷子吃起了G菜,好打掉我身體裡不好的東西,少生病。

不知是不是真的?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早上,姥姥對我說:“每年的粽子都是我自己包,今年你想不想跟我學怎麼包粽子?”我拍著手說道:“好!我也想自己包!”

我隨姥姥帶到廚房。姥姥先把大棗洗乾淨,然後把豬肉和香菇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塊,又在鍋裡炒熟,撈出備用。接著,拿出提前醃好的鹹鴨蛋,把蛋黃取出來,盛在一個花邊的盤子裡……而我呢,正高興的給姨媽、表姐、爸爸媽媽打電話,邀請他們來姥姥家吃粽子和白米包子呢!

不一會兒,姥姥把所有材料準備齊全了,我讓姥姥去休息,接下來就讓我大展身手吧!我照著印象裡姥姥以前包粽子的樣子,先拿起兩張葦葉,重疊在一起,右手一轉,就把葦葉捲成了圓錐體。然後,我舀幾勺糯米,再分別放入鴨蛋黃,把葦葉填滿。接著我左手握住葦葉和糯米,右手拿出一根繩子,在葦葉外邊繞了兩圈,繫了一個蝴蝶結,哈哈,一個小小的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我不厭其煩的包著各種不同餡料的粽子,不一會兒就包了一桌子。姥姥馬上把粽子放進鍋裡煮。

粽子煮好了,親戚們也快到齊了,他們看到我包的粽子,都對我讚不絕口,我心裡別提多開心了!我對大人們說:“在某一個粽子裡,我偷偷放了一顆糖,誰吃到誰發財哦!”大人們笑了起來,我的臉也害羞的紅了。

今天的端午節我很開心,我體驗到了為家人服務是多麼的自豪。粽子香香甜甜,我們的生活更是香香甜甜!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母親急急忙忙跑到下面做好開車的準備,車上有我的堂哥、堂哥的母親、還有一個表哥的母親,還有我的親戚,我們一起去小梅沙玩,(親戚他們自己開車)我們上車了,哼哼哼!車子飛快的跑了起來,正在趕路,在車上,我剛一上車就想睡覺,所以……所以我睡著了!

我睡的時候,我的堂哥老是動我的肩膀,煩死了!太煩!我醒了,還是想睡,好險還沒到,我還可以睡一次回籠覺,呼呼呼呼!沒過幾分鐘,我又睡著摟,睡的可真香啊!我又醒了過來,終於到了,可是我的親戚還沒來到,我們先進了,我們穿好游泳褲這些的,在這等,等啊等,還是沒來,我們就先去遊了,我和堂哥,一起衝進大海,對了,我們還買了游泳圈,又不早就淹死了,我和堂哥完了好長時間,我們都喝了好幾口海水,真閒,親戚終於來了,我有一個親戚扶著我的游泳圈,向大海里衝,哇噻,超好玩的。

慢慢的,我的母親和堂哥母親她們也衝進大海,我們好開心哦!漸漸地,我開始冷了起來,手腳都在顫動著,忽然,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我埋到沙子裡,就頭不埋就行了,親戚叔叔把我埋了起來,哎呀,真沒想到,還是沒有效果,我和叔叔進了大海洗掉身上的沙子,然後就去沖涼,(熱水),一到沖涼的地方,剛一衝,舒服多了,嘻唰唰嘻唰唰,嘻唰唰頂頂,我把頭也洗了,最後,我又穿上衣服出去了,堂哥他們也都去洗澡,真慢啊,我們來到餐廳,把我起的火冒三丈,不吃飯也一個人二十塊錢,這什麼鬼地方,最後,我們就自己走自己的路,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的回了自己的家裡。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到了,今年,我們全家準備不去外面買粽子,在家中自己親手包粽子。這不,媽媽已經從外面買回了糯米,粽葉,細繩和一些棗子,花生等,準備開包。

我們本來要先用溫水將糯米浸泡半小時的,然後再洗粽葉。可是,媽媽卻把“溫水”理解成“熱水”,把一個個糯米寶寶泡得白白胖胖,浪費了一鍋好糯米。

然後是包粽子,我剛要把糯米包進粽葉裡,爸爸卻叫住了我,把蜜棗,花生等放進糯米中,然後告訴我:“一個大粽子中可以再包一個小粽子,和北方人包餃子塞硬幣一樣。吃到的人會有好運氣喲!”我恍然大悟,將幾片粽葉撕成了小段,把糯米切成了小塊,才繼續包下去。

粽子怎麼包呢?首先,把粽葉旋成漏斗狀,把小粽子混在糯米里,把糯米倒進“漏斗”中。再繼續旋轉,讓粽葉頭與尾重疊,整理好,用繩子捆綠好,就可以了。

下水煮的時候,爸爸怕粽子變成“糊糊兒”,就偷偷把大火換成了中火。10分鐘到了,粽子起鍋。“嗯?怎麼這麼硬?”媽媽夾起米飯放進嘴中,我在一旁偷偷的笑。

“可能……時間太少了吧?”“罪魁禍首”爸爸有些心虛,又把粽子扔進了水中。這下他可沒忘開大火,卻忘了之前煮過了,於是,粽子真的變成了“糊糊兒”……

開吃的時候,媽媽吃到了我包的“小小粽”。大概是因為裡邊還包了一層粽葉,沒有變成“糊糊兒”,味道也因此好了不少。正當我祝福媽媽時,爸爸想挽回一絲尊嚴,“埋怨”我道:“你怎麼多包幾個小的呢?不僅能讓全家都有好運氣,味道還更好呢!”可話一出口,自己也笑了。

吃著美味的粽子,看著熱火朝天的划龍舟比賽,想起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真是一個飽滿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的家鄉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但由於我們這裡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了!起床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著幫忙裹粽子了。吃完飯後,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我家的端午節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在這天,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去歡迎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