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臘八粥的作文300字錦集6篇

來源:才華庫 3.3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粥的作文300字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臘八粥的作文300字錦集6篇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1

臘八粥是由十八種乾果、紅糖和糯米煮成的,這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天上的十八羅漢,讓他們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從我很小的時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由紅棗、糯米、桂圓、花生、葡萄乾等很多種乾果糧食一起熬成的。臘八粥吃起來非常香,由於放了紅糖,也非常甜,真是兩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鍋臘八粥,就是我們一大家子每人喝兩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說過,臘八粥是由十八種乾果、紅糖和糯米煮成的,這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天上的十八羅漢,讓他們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所以每到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臘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氣,喝多了奶奶開心。

每到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我最討厭的一天。因為我小時候比較喜歡喝臘八粥,可是一年過去了,二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每年都得喝這種粥,慢慢地我就討厭喝臘八粥,可是奶奶有辦法讓我喝臘八粥,奶奶說:“你要是不喝臘八粥,我今年不給你壓歲錢。”天呢,奶奶沒壓歲錢怎麼行呢?所以這臘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為了壓歲錢我一定要堅持住啊。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稱的“臘八節”。我問姥姥什麼是臘八節,姥姥也不太清楚,看來我只有自己找答案了。

原來臘八節是來自於印度,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為“法寶節”。後來吃臘八粥成為一種民間習俗,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到現在,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要用許多種材料製成,而且在臘八節這一天做出來的才最好吃。

今天姥姥也給我做了臘八粥,姥姥的臘八粥是用江米、花生、核桃仁、葡萄乾、空心棗、乾梅果、紅豆、紅果、青果條、紅棗、小紅豆精製而成的,我給它起名為“愛心臘八粥”。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因為姥姥早上六點鐘就開始做了,等我睜開眼睛,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趕緊洗漱完畢,盛了一碗臘八粥,唔

……好香!甜中帶酸、回味無窮。我又盛了一大勺送到姥姥的嘴邊,說:“姥姥,嚐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吧。”姥姥邊吃邊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其實我應該感謝姥姥,如果沒有姥姥的辛勤付出,我也吃不到這麼香甜的臘八粥。在假期我一定要學會做一道菜,讓姥姥也嚐嚐我的手藝。

自評:臘八粥真是很香,我不光吃了粥,還了解了臘八節的由來,真是不錯啊。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3

由於我國古代天子國君農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幹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禱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幹物敬獻,表示慶豐收之意。幹物稱臘,八是八谷星神,故稱臘八。在時間上,臘祭又是在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幹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幹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關於臘八粥的內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紅糖,瑣瑣葡萄等,以作點染。”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4

昨天我和媽媽逛華潤超市,看到一個公告說,明天超市8點開始分發臘八粥啦。媽媽問我,你想吃臘八粥麼?想吃就要早點起來哦。我當然想吃了。

我很早就醒來了,一咕嚕起來,把爸爸媽媽叫醒。然後拿著碗和勺子和爸爸出發了。媽媽說我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子吃。

我們排了很長的隊伍,才輪到一個人一小碗。我想請他多一份給沒有來的媽媽,可是不可能。爸爸對我說,你數不清楚就不要吃臘八粥。我看了我手中的臘八粥,裡面有糯米之外,還有黑豆、黃豆、紅豆、大豆、米仁、花生、紅棗、玉米。剛出鍋,熱氣騰騰,味道非常香甜!我坐在廣場的椅子上吃的很快,想吃第二碗,臘八粥很快10分鐘後就分光了。想吃只等明年了。

還有今天的都市快報說,靈隱寺也在分發,30萬碗臘八粥等你來!吃到臘八粥的人真幸福啊,它表明了人們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美好願望,也說明臘月初八的到來,新年也快近了!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5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裡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裡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裡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6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