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

來源:才華庫 1.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四月四日,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溪水發出的“丁冬”聲,在此時聽來,似乎是一首悲惋的樂曲,溼軟的土地上印著人們深深的腳印,這好像是大自然的哭訴,是對死去的生靈的哀悼。

我和大人們撐著傘,走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經過的小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走了一會,我們來到了躺著太爺爺的墓前,我一出神,眼前彷彿出現了太爺爺活著時候的和藹和帥氣,雖然我出生時,太爺爺就已經不在了……在不知不覺中,我瞟向了身後已滿頭白髮卻不顯老的爺爺,他比我更出神地望著用石頭砌成的墓,兩隻有神的眼睛裡有幾顆晶瑩的淚珠在滾動,臉上則是我平時從來都沒見過的憂愁和傷感。

雖然下著雨,可我們並不在意。我們仔仔細細地將長得到處都是的雜草給清理掉,原本雜草亂生的墓在我們齊心協力之下煥然一新。我幫助媽媽燒一些買好的紙錢和帥氣的“西裝”,而爸爸則幫助爺爺將早就準備好的食物擺在太爺爺的墓碑前。做完所有的一切掃墓工作後,我們才快馬加鞭的收拾好東西朝山下趕去。

回家的路上,悲傷已悄悄跑沒影了,爺爺的臉上也重新掛上了嚴肅,可我的心裡卻一直裝著兩個問題:1:為什麼清明節會在四月四日:2:關於清明節到底有著哪些傳說?於是我拉著媽媽的手使勁搖換著,向她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可是媽媽卻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無奈的低下頭去,擺弄著懸在空中的兩隻小腳,心想:哼,等我再長大一點後,一定要找遍所有的電腦,找到答案,一定要!下意識地,我握緊了拳頭。此時,我忽然相信這兩個關於清明節的問題好像已經在我心裡生根發芽了,它就等著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等著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四月四日,清明節,你是我們與死去的親人近一步的橋樑嗎?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2

我國傳統節日中,清明節算得上是最有特殊氛圍的一個節日,既有祭掃已故親人、生離死別的辛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對我來說,去鄉下過清明的最大樂趣是又可以和堂姐妹們一起在田野裡玩耍了。今天,大人們約好一同前往奶奶家祭祖、過節,我甭提多興奮了。

天公似乎並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細雨,空氣中多了一絲悲涼的味道。路上,我和媽媽玩起了接龍遊戲。媽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答:“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媽媽接上,我立即脫口而出:“牧童遙指銀杏村!”大人們連聲說好,因為爺爺住的村名叫“銀杏村”。

我們到奶奶家時,親戚們已經到了,一不小心,我家成了“最後一名”。我走進客廳,發現堂姐在織圍巾,雖然織得簡樸,但也不失淡雅,我以後也要學習織圍巾,這叫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奶奶手忙腳亂地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大人們聚坐在一起,海闊天空地聊得不亦樂乎。我和堂姐妹們卻焦急得不得了,期盼大人們快快吃完飯,因為我們的心已經飛到田野裡去了。終於可以去祭拜了!一大隊人浩浩蕩蕩地向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太婆的墓地出發。按照以往習慣,祭拜結束後,大家搶糖果吃,這是祭拜中很吸引我的一個環節。不過今年有點怪,所有人都沒有去搶,而是慢慢地挑選著,連我也不由自主地這樣做,場內顯得寂靜了,大概是因為我們長大了,知道該冷靜了吧。

回來路上,天居然變晴了,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香味,田野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金黃的油菜花、白色的芝麻花、淡紫的豌豆花爭奇鬥豔,和煦的春風拂面而來,真是春意盎然,讓人賞心悅目啊!不消說我們小孩子,連大人們都變得興奮起來,爭先恐後地在油菜花旁擺pose拍起照來。看著這些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我想:太公太婆們肯定喜歡看到他們的子孫健康幸福,我們開開心心的,他們在天堂裡會更安心了。

想著想著,我不由笑出聲來,偷偷地摘了幾枝油菜花,向墓地的方向揮了揮手,算是和太公太婆們告了別。我興致勃勃地和堂姐妹們在田野裡玩耍開來,我看到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花一樣的燦爛。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就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就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4

“清明季節雨紛紜,路上走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我一聽到這首詩,我就想訖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你們曉得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日子嗎?對了,媽媽告知爾:“清明是我邦的傳統節日,每該清亮的時候,我們皆要往祭奠分開這個世界的己,祭祖跟掃墓是清明最主要的.事件。相傳古人在清明節就會吃涼食不必火煮飯菜。清明節個別是私歷的4月4日到6日之間。”

現在清明節依然風行,每年的清明節車來人去,川淌不息,所以這個節日裡,警察叔叔最辛勞,他們要從早到晚地守在重要的路心及通返墓地的路路上,保障著講路的通暢。我們家的祖墳建在老家的山坡上,每年的清明節爺爺就會帶著一家人啟車回老家掃墓,昔年我也趕上了擁擠的情況,清明這地回老家的時候,只睹警察叔叔不停地揮著手,可是蹩腳的路況,一點兒也不聽使,這不,長江大橋就更擁堵了,連一個小孩兒都難擠到車群中去,成果我們享蒙了一次免費過橋。老家的老宅兆良多,有的修在山足下的平川上,有的建在山坡的林子面,山上的樹木長的很稀,每次我們上山時,老是很輕易被枝葉劃破手,可是,我總是能望到許多人往山上走,到了墓地,爺爺會將老太爺墳四處的樹木建剪整潔,我們不再向古人一樣將食品供祭在疏人墓前,而是爺爺購了一束鮮花,並燃化紙錢,而後叩頭還禮祭拜,最後抬鞭炮,跟著鞭炮聲越去越小,我們的掃墓也停止了。

歸野的路上聽媽媽說:當初掃墓的形式未經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掃墓情勢還有鮮花掃墓、網上掃墓等等。是啊,傳統的掃墓形式會製成途徑擁擠、傳染環境等很多答題,這多不惡啊。假如每年大家都能入言環保掃墓這樣咱們就能讓世界更添健康。明年我必定壓服爺爺一伏功一個環保的清明節!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5

天上小雨飄,又是一年清明時。這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日,可惜的是,在這節日裡,我卻不能去祭奠那些為新中國的勝利而付出生命的偉大烈士們,令人遺憾。

一個個小木牌,上面刻著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輕輕插進土中,這便是我為他們製作的簡易木牌。我微微閉眼,雙手合十,喃喃道:“你們是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鬥、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讓我們擁有一個這樣美好的生活,你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鬥爭而光榮殉職,是我們的好榜樣,偉大民族精神的寫照。”輕輕叩拜了一下。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們家喻戶曉,被世人讚美著,你們有的死於戰爭,有的死於帝國主義的殘暴折磨,儘自己所有的力量與生命拯救祖國,保衛祖國,一句話——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對你們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你們是神聖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裡,他們是光明的象徵,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是我們努力下去的動力!”腦中閃過一個個臉龐,堅毅、剛強、豁達、憤怒……最後化為一團虛無,我眼睛微微溼潤,叩拜了第二下。

我要鄭重的對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鬥爭勝利了,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將繼承你們努力開闢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滿腔熱血的炎黃子孫,有著世間偉大的精神,我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你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第三下叩拜結束,在眾多墓前放了些潔白的花兒。

春風輕拂,並沒有下雨,陽光正好,或許是烈士們感受到了我獨特的祭奠,又或許是他們同意了我的話。只希望這溫和的春風帶著我的崇敬與思念飄遠,到達烈士們的所在的地方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

今天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也是一個緬懷和祭奠先祖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我自七歲起,便每年都在這個日子裡跟著爸爸和哥哥一同下鄉掃墓,曾留下過很多美好的回憶。今年這個清明節比以往更加難忘。

一到鄉下,我就跟叔叔和哥哥們一起忙著準備祭祀用品,萬事俱備後,便向目的地尋去。一路上,我們穿插在來來往往掃墓的人群中,漫步在猶如金色海洋的油菜花旁……

不一會,我們分別來到了各位先祖的墓前,逐一畢恭畢敬地獻上祭品並進行虔誠叩拜,祝願老祖宗們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安詳又愜意!

路上,每遇花草樹木,爸爸都停住腳步,認真細緻地對我進行講解,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講到茶樹和茶葉:芽和葉,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葉子是通過萌芽發育一片一片逐步長大而形成的。這場植物課填補了我很多知識空白,讓我認識了梨樹、樟樹、枇杷、苦棟……期待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能有更多的機會,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返回途中,面對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群,爸爸很有感慨,即興詠出了一首七言絕句:“清明時刻路難閒,來往多為化紙錢。止步靜觀匆過客,幾人敬老在床前?”並對我講解了這首詩的意思。

是啊!我們在堅信清明節緬懷和祭奠先祖的傳統形式有它的深遠意義,應當發揚和傳承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做好對長輩在生前的盡孝,尤其是長輩最需要晚輩們照顧和呵護的最後一段日子。

爸爸的這首詩,說出了社會上仍然存在的“在生不孝,死後悲傷”的個別現象,希望這種現象隨著文明程度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復存在。也期盼每個肩負著責任和義務的人都應當時刻想著:對父母和長輩在生前要如何盡到孝道,如何讓他們安度晚年,如何讓他們在留戀美好的骨肉親情和對這個世界依依不捨中安詳離去。

這個清明節我過得非常有意義,也特別難忘,但我又是帶著既開心又沉重的心情度過的……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7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習俗之一,在清明節這一天,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人必須回家鄉爬山掃墓,給我們去世的親人們燒紙,燒衣服,燒香等等。

我們一大早就準備好燒肉、香、陰燒紙、鏟子……清明節還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爬山了。我們去世的親人是住在山上的,所以爬山是不可避免的。想要為去世的親人們送東西,那就必須通過爬山這一關!爬山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每次爬山我都是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但這次我不會像上次一樣了。因為我長大了,我不可以像以前一樣。

開始爬山了,山路已經長滿了草,還有一些帶刺的草,我們要小心翼翼地從那些草邊走過。我們要邊長草邊,走在路上我還被吵次來次去,感覺腳像被1萬支針刺中了。終於,我看到了勝利的光芒,終於終於要到了,爺爺給我們分配任務,爸爸,奶奶常常其他人掛白掛白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我們要找石頭和棍子插在這裡,但如果棍子不夠尖,就插不進土,如果太過脆又會斷。石頭麻一定要尖。

我們拿出了貢品,有白瓷,燒肉,酒等等……我們要燒東西了,爺爺叫我把乾的樹葉和可燃物都掃走,因為如果不掃走的話,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刷完東西了,我們還要拜一拜,並說一些祝福語,比如保佑順順利利等等……最後一件事情就是燒鞭炮了。這次是時候該到我出手了,我一個手拿著火機,一手拿著鞭炮,一點燃馬上就跑。在跑的過程中還不信摔了個狗啃泥……

雖然科技發展的很快,但他永遠不可能替代我們傳承了5000年的節日。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8

多年來,我從沒有走進過清明節,我的清明節和其他日子一樣,是個平常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節卻有些特別。

清明節的前幾天,辦公室的同事們就開始籌劃祭祖事宜。帶什麼東西,帶什麼人,用什麼交通工具,現在都流行什麼樣的儀式。他們的談論,是敲擊在我心靈上的重錘。

小的時候,都是父親到祖墳去祭祖,後來父親身體不好了,祭祖上墳的任務就落在了叔叔們的肩上。當時我在上中學,心中總是有上墳是一種舊習俗的感覺,所以對此很淡漠。後來,讀書,上大學,工作,結婚,生孩子,忙得似乎忘了清明節的存在。最近幾年的清明節,我都想回到老家,去一趟祖墳,圓一個不孝子孫的夢。尤其是看到兒子一天天地長大,這種想法就更加強烈了。我知道,一個男孩子,擁有自己的宗族觀念也許更有利於成長。

鄭重地給老家的父親打了個電話,談起帶著兒子一起祭祖的事情。父親在那頭急急地說:“不行,那裡的路很遠,你回來要兩天,累得夠嗆,怎麼行?再說,我身體也不好,不能去,就是去了,我也不知道祖墳的位置呀!”

是啊,祭祖必須知道我爺爺的墳塋在哪。看來,抵達清明,登堂入室,還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再三的懇請下,父親說讓叔叔和我一同去祭祖,他知道我爺爺墳塋的位置,其實,每年清明,都是他給我爺爺燒紙。

今年的清明節,我的心情坦蕩,如一個即將出徵的將軍,手中握著寶劍,身後是千軍萬馬,不,是我的妻子和兒子,還有本家的叔叔,浩浩蕩蕩,直奔祖先的墓地。我要履行的是一個偉大的職責,這是一個男人必須銘記的職責,祭祖。血脈相連,祖風長存,何況後面還有我的兒子,他了解一個家族的歷史也許會有更重要的意義。遙想將來,我們也會成為祖先被人祭奠,那麼,今天的祭祖實際上就是祭奠自己的將來呀!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不由想起以前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去掃掃墓啊,祭拜一下烈士啊,參觀一下紀念館啊。我現在來介紹一下那一次清明節期間我在“冀魯豫革命英雄紀念館”的見聞。

那是我在國小四年級時,學校組織給“三好學生”的獎勵,去參觀革命英雄紀念館。

那天天氣不錯,可我們的心情非常複雜,我們坐著車,一路上唱著紅歌,聊著革命烈士的故事。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一個偏僻古老的場館前,門上的牌子寫著十個大字:冀魯豫革命英雄紀念館。我們到了。老師們給我們說了注意事項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擁進院子,這裡有一口古井,我們匆匆看完後就又往裡走了。我們一邊走著,一邊左顧右盼著,導遊一邊講著許多當年的故事。看著這古老的院子,古老的陳設,過去的故事好像就在眼前。接著,我們來到了展示廳,那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架著一臺大炮,我們前前後後看了好幾遍,還是看不夠。我們繼續往裡走,來到了戰士們自由活動的院子,院子裡面只有一張石桌了幾個石凳。再往裡,就是戰士們日常訓練的地方,訓練場地旁邊的一排房子是他們休息的屋子,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細看。然後導遊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小小的通道,過去一個又有一個,很長很長,走完之後,就來到了領導們研究、工作的地方了,這裡的每一間房都有名字,一眼就能讓我們知道是幹什麼的。我們又參觀了毛澤東等人的住所——一樣的簡陋,又讓我們發出了許多感慨。看完這些之後,導遊、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我們又看了很多很多,看了以前他們的日常用具啊,武器啊等。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清明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0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我們家和別人家可不一樣,別人都在掃墓,都挺傷心的。而我們卻在嘻嘻哈哈地玩兒,我今天的主題就是將我們家在清明節的活動。

大約12點到13點的時候,我們乘坐公交車到達了目的地——“圓融時代廣場”。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媽媽開始訴苦了:“哎呀,我都餓了,先去吃飯唄!”我爸就為我打抱不平了:“真是的,人家不玩兒完怎麼有心情吃飯呀?”於是,我媽只好餓著肚子,和我們倆去“卡通尼樂園”去玩。

到了卡通尼樂園,我們先用50人民幣換了55個代幣,然後,我們就開始尋找能換彩票的機器玩了。我們逛著逛著,到了2樓。2樓有我們上回在這裡玩過的“打擊侵略者”,這個機器也給彩票,反正才3個代幣,能玩兒3關呢,多划算啊,到時候彩票一出點的時候一大堆。正好我和爸爸還挺喜歡玩這個遊戲的。於是,我們從代幣口塞了3個幣子,遊戲開始了!媽媽也加入進來了,像我一下子抓起4個球瞎扔,反正有的時候還能扔中“侵略者”,還挺爽的!我們玩兒完這局還不過癮,於是,等到3個代幣用完之後,我們又塞了3個代幣,我又開始瞎扔了。最後,我們在這個機器上得了好多的彩票呢。

後來,我們有玩兒了很多的專案,這是,我爸也開始訴苦了:“我的天,可算玩兒完了!”再後來,我們去服務檯用機器數了一下彩票,一共152張,我開始抱怨了起來:“真是的,怎麼還沒上回多啊?!”

數完了彩票,我正想去換禮品呢,我爸就說:“換什麼換?下回來的時候再一起換吧。”

“哦。”說著,我就不情願地走了……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1

清明節到了,明媚的陽光似乎也知趣地退避到了厚厚的雲層背後。桃花、梨花開得也不那麼豔,它們都低下了頭,草兒彎下了腰,老天爺也落下了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和家人也在這細雨紛飛的日子踏上了給外公掃墓之行。我們帶上事先準備好的糖、酒、香燭、紙錢……便乘車出發了。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一路上大家都默默地望著車窗外暗淡的春景。大家是否又回憶起了我那慈祥的外公呢?

說來遺憾,從小到大我都沒和外公見上幾面,而且腦海裡對外公也沒什麼印象。因為外公去世時,我還太年幼無知。但是,媽媽經常給我講外公的事:外公身前時一個工廠的會計,因為外公待人熱情,做事很講原則,踏實又認真,所以他很受大家的認可與歡迎。外公也是一個很吃苦耐勞的人,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外公還是又當爹又當媽,苦著自己,累著自己,硬是靠自己把媽媽、舅舅他們兄妹四人拉扯大。每每回憶起外公的點點滴滴,媽媽總是會紅著眼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睿睿,外公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他的子女、子孫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媽媽的話從此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終於到達了外公的墓前,我們按照慣例先清掃了墓碑前的那片小空地,再清理掉幕周圍的雜草。清理畢後,就開始把祭祀用的水果、糖、香燭一一整齊地擺放在墓碑前。媽媽小心翼翼地點燃了香燭,姨媽招呼著我們一群小孩子一一給外公磕頭祭拜,舅舅則在一旁點燃了鞭炮。鞭炮噼啪作響,我默默地抬起頭看著陰沉沉的天空:遠在天國的外公能否聽見這清脆的、寄託著我們一大家子深深的惦念的鞭炮聲呢?看著眼前紙錢燃燒的紅紅的火苗,我想外公一定在某處默默地看著我們。

我們的掃墓之行就這樣匆匆結束了,但是在這匆匆中我卻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帶上爺爺一起去棋梓橋掃墓。

坐快艇

一來到棋梓橋。我們首先來到了水府廟,買了兩封鞭炮、三堆錢紙……我就笑起來了,因為我們要坐快挺去我爸爸的爺爺奶奶的墳墓。不一會兒,我們坐上了快艇,周圍濺起陣陣水花,五級風吹在臉上,讓我冷得直打囉嗦。快艇的速度可快了,不到幾分鐘就到目的地了,比孫楊還要快幾倍呢!

給爸爸的爺爺奶奶掃墓

上岸後,我們準備爬山找墳墓。樹長得蔥蔥蘢蘢,密密麻麻的枝葉把山路遮得嚴嚴實實的,經過千辛萬苦的尋找,終於找到了上山的路。一上山,我們看到了形態各異的花、樹根。樹根使我們爬山更難了,左一個,右一個,把衣服弄得千瘡百孔的,頭上、口袋裡都是樹葉和折斷的樹根。找到墳墓,我們拿了根樹枝,把花紙傘掛在樹枝上,把兩封鞭炮放在周圍,燒起錢紙來。我默默地許了個願,就立刻下山了,因為我膽子很小嘛!不久,我就聽到陣陣鞭炮聲響了起來。直到鞭炮聲響完,我們才肯離開。

給爺爺的爺爺奶奶掃墓

之後,我們來到了梓元村掃墓。隨著被壓得稀巴爛的山路,我們來到了山腳。我抬頭一看,哇,是一片竹林。竹林之間有許多洞,我隨著陡峭的山坡向上走,深怕掉入洞中。爸爸突然對我說:“是你爺爺的奶奶保佑你出生的。”我聽後,為了表達他們對我的喜愛之情,我奮力向墳墓走去。我們再次燒起錢紙,把花紙傘掛在樹枝上,許了個願,就立刻向山腳走去。下坡更難了,我怕滑倒,就等著爸爸,一隻手扶著一根竹子,一隻手捂住耳朵,乖乖的聽著這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回家

吃完中飯,我們就依依不捨的離開棋梓橋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清明節呀!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3

如煙雨中,幾縷微醺的陽光在陰鬱的烏雲中穿梭,灰白的牆壁星星點點散著亮。微微眯眼,打量老舊的大門,有些破碎的牆面,推開門後淡淡的黴,心裡沒由來的一陣酸――外爺走後,這裡的變化,有些大了。

天氣轉陰,陽光哆哆嗦嗦藏在雲後,只留下亮晶晶的錯覺,我們出來了。

我們就這樣站著。

任細雨紛紛欲斷魂。

我們就這樣想著:

總是習慣把老舊的影像放在回憶裡,卻也掩蓋不了靜靜的流光。

距外爺去世已有幾年,一些記憶,卻還在咕嚕咕嚕冒著泡。那偶然間的風吹開一本書,將五個字送入我的眼簾,那是“大地的耳朵”,勾起了我回憶中藏匿的往事。

大地的耳朵――木耳向來是我們討厭的食物,且總是討厭的毫無理由。媽媽和嬸嬸就算用上所有的招數來誘我們吃下這黑乎乎的東西,也總是無濟於事。但看我和妹妹視“吃”如歸的模樣,除了嘆氣也沒有其他動作了。

但外爺就不一樣。

吃了大地的耳朵,可以耳聽八方。”笑眯眯的語調於耳邊響起。“可是,大地是會疼的,怎麼能吃人家的耳朵呢?”“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我們聞言也不見可以反駁的話來,便只能張嘴乖乖吃下。

他總是耐心的引導我們,沒有嚴厲的話語,卻格外管用。

直到醫院的病危通知書,猶如五雷轟頂,炸響了我們的天空。

踏進病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斂去眼底的焦慮,患上不知名的情愫。我們默默站在床前,一向頑劣的堂弟妹們也褪去了嬉笑的神色。見到我們的外爺,雙目含淚,卻只說了一句話:“你們一定都要聽話,這樣,我才能放心。”我們聽後,都使勁點頭,直到脖子痠疼。

聽說,外爺是笑著走的,安詳的悄無聲息,生怕破壞最後一場有我們參與的夢。

那天,雨落千丈。

到今天,雨還在下,但是有些東西,變得不一樣了。我們把手中的天堂鳥放在那裡,上面有一張卡片,卡片上只有一句話:外爺,您知道嗎,我們有好好聽話。

那雨不曾停過。海棠花落了,又匆匆的過了,清明,卻是又一次相見。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4

每年4月5日前後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也叫做踏青節,因為那時是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人們常常出去踏青,有去爬山的,有去賞花的,他們看到了粉紅的桃花,白玉似的梨花和盛開的喇叭花……一到假期,人們都歡天喜地地到外面玩,呼吸新鮮的空氣。

清明節那天,人們大部分都去掃墓,紀念死去的親人,還有一些人折斷幾根柳條,插在門前,留辟邪,還有人去春遊,我看見了茁壯成長的小麥苗、金燦燦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不計其數,弄得那麼耀眼,真討人喜愛,互助友愛粉紅色的桃花,遠遠望去,似乎已經成了紅雲。雪白的梨花像白玉一樣晶瑩透亮。盛開的喇叭花,彷彿在“滴滴答,滴滴答”吹著歡快的樂曲一棵棵柳樹展開自己的“長髮”——柳條。微風一吹,“長髮”隨風擺,好像在說:“清明節來了!”松樹的枝幹彎彎曲曲的,像一個駝背的老爺爺,靜靜地站在那裡。白楊樹高大挺拔,一陣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沙,沙沙沙”的聲音,好像一位老爺爺在“咯咯咯”地笑。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在一個地方,一些人會做一種吃的,叫清明糰子,相傳是為了紀念介子推這個人的。介子推曾幫助過晉文王繼承王位,晉文王想感謝他,誰知,他躲進了大山裡,晉文王怎麼找也找不到他的蹤影,只好放了火把想把他逼出來,可是,事與願違,這火燒了三天,可遲遲不見介子推的晉文王只好上山,他這才發現介子推已經被燒死了,晉文王十分傷心,十分後悔,他下了一道命令,在這天不能燒火,只能吃涼食。以後每年這天,晉文公都來看他,有首詩這樣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5

記得,在學校裡的日子,也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在國小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都要去紀念館參觀,看看烈士們的事蹟,然後在第二天裡都要寫篇有關清明的事情的作文,那時候,也不懂什麼是作文,什麼是感想,就是寫我在紀念館裡看了很多叔叔,也有阿姨,老師看了我的作文,居然說我寫的很認真,說寫了很多的人物,看來,我去紀念館裡參觀的時候,看的很仔細,現在,想想小時候有意思的事情,在回頭看看自己的寫的作文時,就會覺得好有意思的寫字,好有意思的作文。

現在讀來,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被世人爭相傳誦,除了那朗朗上口的詩韻之外,就是詩中出神入化地刻畫出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人們在“天亦有情化為雨”的傷感日子裡,悲痛悲痛難以抑制的心情,在這個時候,什麼能化解這種哀傷的心情,就只有“借酒消愁”這種方式了。

奶奶做了很多的吃的,還要在家裡的客廳裡燒紙,每次都是家裡都是黑乎乎的紙屑,連臥室裡都會有,只要窗戶稍微開啟一下,那麼家裡的被子上,沙發上,椅子上,桌子上,都會有這些黑乎乎的紙屑,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費神,又要做豐富的菜,又要燒紙,又要打掃,真是個使人勞動的好日子,可能是為了懶惰的人能夠勤勞而設定的節日吧,我小時候是這樣理解的,現在想想真是覺得好有意思的想法。

清明節裡,奶奶都會裹粽子,奶奶都會做很多的口味的,有豆沙的,有醃肉的,有鮮肉的,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豆莢的,都是奶奶做的,我都喜歡吃,可不知道為什麼。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對於清明節這樣的日子,還不是太懂的,對於清明節裡的一些習俗也是不清楚的,就記得在清明節裡家裡要做一桌子的吃的,還要燒紙,掃墓這些事情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