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祭祀作文錦集6篇

來源:才華庫 2.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祭祀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祭祀作文錦集6篇

祭祀作文 篇1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我們坐著二伯的小轎車回老家祭祖。

一路上,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公路兩旁,往常常見的清明花,如今已是寥寥無幾。我們先來到了鎮上,在鎮上,我們買了:饅頭、豬肉、紙錢、蠟燭、香、黃紙 之後我們又乘汽車沿著鄉間公路到達了老家。

到了老家後,我們顧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來到祖墳前,爺爺把準備好的饅頭和豬肉都貼上了紅紙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後我們把許多的紙錢放在後面,用火點燃,讓祖先也用得上錢。我們又把香點燃,磕頭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學習和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 節節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風順,全家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祭拜完以後,爺爺再把蠟燭插在兩旁,把兩張黃紙用石頭壓在墓碑之上。再把豬肉和饅頭拿走,進行下一個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於年代太久遠,上面長滿了花草,無奈,爺爺只好跟二伯用打火機點燃花草。火助風威,風借火勢。火浪卷著黑煙扶搖直上,下面則是紙錢飛舞。在這種情況下祭拜,別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寒食野望吟》: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祭拜完之後,爺爺他們滅了火,提著籃子下了山。

下山回了老家之後,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遺像前,爺爺把剩餘的紙錢等祭拜用品都燒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飯後,我們就乘車回去了。

祭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我的爸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媽媽:“街上那麼多賣紙錢的,為什麼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媽媽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裡,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汙染環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託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我的爸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我的爸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雖然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最後我們先祖先鞠了三個躬,然後離開了。

通過這個清明節,我學到很多關於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祭祀作文 篇3

今天,我們四年級級部和一些一年級的小同學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園去掃墓。

我們每位同學手裡都拿著一朵花,心情很激動,表情很嚴肅,因為這是去掃墓,不是去旅遊;到了烈士陵園,老師指揮全體同學站好。每個班級都將自己的隊旗豎在班級前面,學校的校旗插在最前邊,許多老師都來了,等全部人都到齊了之後,劉利波老師才講話。

來到烈士陵園之後,首先我們四年級同學給一年級的同學戴上紅領巾,並讓他們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後我們全體同學都低頭默哀1分鐘。在這時,我想到了許多烈士為了創造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接著,老師帶著同學們去瞻仰為我們創造和平年代而壯烈犧牲的壯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獻給一位壯士;這些壯士都是為了和平而犧牲,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如果,這些壯士能重新復活,那該多好!這些壯士能活過來,那麼世界上的小偷就不會再有了。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傳統習俗,但我們要文明掃墓,不要隨意去燒紙燒香,萬一引發山林火災,將會帶來很大損失。我們應該倡導文明掃墓、網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為。

祭祀作文 篇4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母親過清明瞭,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裡。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裡,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著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祭祀作文 篇5

正月初四是外太婆的忌日,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去孫瑞姨婆家做忌日。

經過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來到姨婆家。走進院子,一眼就看見了兩棵高大茂盛的桂花樹,其中一棵還開著點點黃黃的桂花。媽媽告訴我,這是四季桂,它一年四季都能開花。桂花樹的旁邊還有兩棵桔子樹和三棵金桔樹,外婆說,那棵掛滿桔子的是代代桔,他不能直接吃,但是可以泡茶或入藥,治療氣管炎。

我們到的時候,桌上已經擺著滿滿的一桌菜了,桌前放著兩支蠟燭。祭祀開始了。姨婆點燃蠟燭,雙手抱拳,一邊拜著,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大致的內容就是希望外太婆多吃一點,並且保佑我們一家身體健康,平安如意。接著大家依次祭拜。然後就開始燒紙錢了。姨婆拎出一個鐵桶,把許多銀元寶放入鐵桶,點燃銀元寶。火苗立刻竄了出來,外太婆又不斷把一串串銀元寶和紅色的紙桶放進去一起燒。我們在旁邊不停的祭拜。

我很奇怪,外太婆已經去世了,這桌上的飯菜能吃嗎?燒的銀元寶都是銀紙做的,怎麼花呢?媽媽告訴我,祭祀其實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的一種懷念。

外婆吹滅了蠟燭,祭祀結束了。

祭祀作文 篇6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的清明可謂是一個“三無”的清明。今年清明沒有“雨紛紛”,人們也沒有“欲斷魂”,祭掃的方式也依然沒有發生什麼特別大的改變。今年的清明還是倆字,焚燒!

清明放假,跟著外公外婆去海寧為曾祖父掃墓。葬曾祖父的這塊墓地,沒有管理的人員,墳也是這裡一塊那裡一塊,常青樹也是這裡兩棵那裡兩棵的。外公外婆正在準備祭掃的物品,我閒來無聊,小範圍的在墓地裡逛逛,發現今天來掃墓的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祭掃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燒!等到外公外婆準備好祭掃物品時,前來掃墓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都大包小包,扛著,揹著,走進了墓地。人們帶到東西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燒用的紙錢什麼的。焚燒的味道越來越濃來,轉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燒紙錢,誰叫他們也是老年人群呢。“我說,外婆,你們就不能夠不燒啊,我都咳成這樣了!”我不經抱怨道。外婆卻淡淡然地飄來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麼。”我受不了這味兒,趕緊回到了車子裡,離開了這“焚燒現場”。

雖然這只是浙江省海寧市鄉下的一小塊墓地,但是我想這足以說明,人們祭掃的方式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燒倆字不離清明啊!

人們為什麼就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懷念呢,為什麼不能換一種環保一點、安全一點的祭掃方式呢?像這樣焚燒紙錢,很容易造成火災等事故的發生。我覺得人們應該要逐漸養成一種意識,要改去這些不安全不環保的祭掃方式,當然,要改掉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需要時間。

雖然說有很多人還在用傳統的方式祭掃,但是也有很多不錯的祭掃方式,比如網上祭掃。人們可以利用網路為逝者敬香,獻花或為逝者留言。這麼說吧,網上祭掃又是現代技術的體現,又不失中國的傳統習俗,又環保節能,又省時省力。

希望下一個清明節可以從三無成為二無,沒有“雨紛紛”,人們沒有“欲斷魂”,祭掃方式卻有著大大的改變。做一個安全文明的小公民,過一個安全明文的清明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