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烈士掃墓作文3篇

來源:才華庫 2.3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烈士掃墓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烈士掃墓作文3篇

烈士掃墓作文 篇1

經過一段路程,我們終於來到了烈士陵園。

園中的花草早已開放,把陵園裝點的更加莊嚴。

我們肅立在碑前。只見壯觀的墓碑上寫著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此時此刻我思緒萬千,我的腦海裡不禁浮現出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當年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流淌過多少革命先烈的鮮血和汗水!雖然,那些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泥土容為一體,但是,他們奮不顧身保衛人民,保衛祖國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是誰讓祖國大地露出了丟失太久太久的笑容?是您啊,我們的前輩我們心中的英雄!大家站在碑前頭微微低下向革命烈士默悼三分鐘,接著我們給先烈們獻上了花圈。隨著雄壯的歌聲我們鄭重的圍饒了烈士陵墓碑一週把預先卷好的小白花獻給了革命烈士們。

是因為您啊,我們才過的這般幸福!是因為您啊,共和國的土地才春潮湧動!是因為有您——我們的先烈,我們心中的英雄!放心吧,敬愛的先烈,我們會踩著您的足跡高高騰飛起中華這條巨龍。騰飛——騰飛——

我們懷著敬愛之情回到了學校

烈士掃墓作文 篇2

源遠流長的大運河,流淌出多少動人的故事,翻開中國近代史這幅歷史畫卷,回望六十年前的那段歷史,彷彿把我們帶到那炮火硝煙的年代。無數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屬刀,在槍林彈雨中的英勇戰鬥!今天,我校四、五年級全校師生來到筠連縣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寄託哀思。

我們從學校排隊到烈士陵園去,每個人手中都拿了菊花、小白花等,以寄託對烈士的深深懷戀。來到烈士陵園,園前的蒼天大樹就像烈士一樣,守衛著家園。主持人上臺了,他們說完開場白後,就開始舉行掃墓活動第一項:唱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隨著音樂的伴奏,大家的歌聲在園子裡顯得那麼響亮。第二項:少先隊代表獻花圈。只見少先隊代表舉著花圈,一步步莊嚴地走上臺。第三項:全體默哀。大家低著頭,聽著音樂,心中熱血沸騰,只聽見音樂在陵園上空迴盪。第四項:英烈館熊叔叔講話。我們聽熊叔叔講了以前筠連戰士的故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就像走進了故事裡。第八項:重溫少年誓詞。大家跟著主持人舉起右手,握起拳頭大聲說:“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好好鍛鍊,準備著,為共產事業貢獻力量!”這不只是一時的宣言,還是一世的誓言。隨後瞻仰烈士墓,然後依次參觀英烈館。大家的目光一齊瞻望著烈士墓,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陵園。

如果不是英烈,我們不可能生活在和平的日子裡;如果不是英烈,我們也不可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如果不是偉大的英烈,我們更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烈士掃墓作文 篇3

六年未知清明的味道,彼日欲與父親重溫舊夢,以為會有毫髮畢現的暢快,卻並非如此。看來,那個遠離了生命詰問的純真年代,果真一去不復返。我只能站在彼岸默默祈禱,以及懷念。

看吧看吧,真不該再提這留戀,因我不願做個留戀的`人,因我聽說,朝花夕拾,撿的是枯萎。

徒步到馮玉祥墓。剛去時,人群稀疏,看到地上偶有散佈的小白花,瞬間記憶斗轉星移,天旋地轉,石破天驚——二年級時的我,不就是尾隨學校而行的小白花的貢獻者之一嗎,只是這等好事,一去不返。不久,人群聚集,或用筆記錄石碑上的字跡,或用手機拍下一景,我厭惡後者,你們是在褻瀆神靈。我與父親不願湊熱鬧,決定離開,父親打趣說:“我們帶來了人氣。”

近日來,不知何故,日日渴望獨處一隅,親近自然。今日雖不是獨自一人,卻也可當作是親近自然,甚好。順著石路向上走,看到了水,便停下來,向水邊走去,如此路線,讓我想起去年的同學聚會……柳樹剛剛抽芽,我瞬間心血來潮,讓父親為我編制草帽。我將剛剛生出的嫩綠柳條折下後,後悔萬分,暗自祈禱,望可迅速長出新芽,因我知道,幼小個體的生命力之強大,無法可想。於是,也便心安許多。父親為我便編制的是個與眾不同的草帽。它的邊沿耷拉下來許多柳條,像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頭飾,可是戴上後卻甚是扎眼。父親說,當兵時,就是用這種樣式的草帽來遮陽擋雨。聽後,我愈加喜愛這頂草帽,於是,帶著它到處遊逛,因引來路人羨慕的眼光而驕傲萬分。

我於父親於連椅上閒坐,不想遇到了熟人,父親與之攀談起來。我環顧四周之際,竟發現一大片三葉草滋生地,於是心血來潮,蹲在草堆中尋找四葉草,竟真讓我找到了。我甚是興奮,懷抱著成就感又找到了第二棵,第三棵。父親送走熟人,走過來,我誇張地為其講述四葉草的傳奇,它的難得以及可帶給人幸運。父親於是孩子一般,也扒在草叢中尋找,竟也找到了,我們載著滿滿幸運前行。

在去普照寺的路上,我們路過馮玉祥國小,其旁有位烈士的墓——範明樞。父親帶我前去祭奠,走近時,偶聽見似有似無的縹緲笛聲,愈靠近愈是清晰,於是,我與父親心領神會:有心之人正用特殊的方式祭奠烈士。果不其然。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在側旁吹笛,笛聲並不哀怨,反而快活清新,彼時,我對那位老人的敬意又徒增幾倍。墓前只有我們三人,我於父親去後不久,笛聲盡,老人立即收拾了東西,高歌而去。只剩我與父親兩人。父親帶頭鞠躬,我跟上,是給烈士,也是給老人。

後又去了烈士陵園。也是久違之地。三四年級時清明掃墓就於彼地。還是老樣子,一切如故,我深感安慰。只是人少了些,或許是我們去晚的緣故吧。錯落有致的墓碑之間形成一條條人行道,我們邊走邊思考。竟發現,前面有兩條狗,一步一階規規矩矩的走在墓碑旁,像是在掃墓,也確是在掃墓。或許這便是神明的感召力,可動容天下萬物的力量,我默許。

丁香花的香氣伴我們離開,我的心卻一直停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