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00字(精選14篇)

來源:才華庫 3.2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00字(精選14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裡一次,但是感覺上並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裡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後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採茶葉,我們採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清明節前,一場傾盆大雨下了個透,去掃墓的人,臉上也是充滿著無盡的思念,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絲絲憂愁與哀念。

這一天,大多人都會去掃墓,我們也不例外,手捧一束菊花,去緬懷已離我們而去的先輩,心中的懷念噴然而升,回憶起往事,心裡還是酸的。往遠處望去,又是一片炊煙裊裊,讓人們看得迷離恍惚,朦朧之中又帶著一絲清醒。

清明節,淅瀝瀝的小雨彷彿也襯托著人們那有點壓抑的心情,每人的心裡都充滿沉靜,一絲絲,一縷縷的愁念,縈繞於身,無法散去。人們都不捨地離去,還想再多看一眼那已逝的至親,心中滿是眷戀,不捨之情。

整理好心情,我們出發去採艾草,這天氣,讓人捉摸不透,雨。時而停,時而又下了起來,空氣很清新,採一朵艾草,捧在心頭,我彷彿又看到了先輩對我們意味深長的教誨;聞了聞,一股艾草獨有的芳香撲鼻而來,我彷彿聽到了先輩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語。雖然他們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們對我們深沉的愛,為我們做的一切,也早已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永遠無法忘懷。

開始做了,我們認真地做著,雖然其形狀,外觀不那麼美觀,但那其中的每一隻艾餃,每一個清明果,都是我們精心調製而成。更重要的是,裡面包含著我們對先輩深沉的回憶,不變的愛意,還有我們對他們真切的懷念。這一隻只艾餃是承載著愛的,這一個個清明果滿滿的裝著我們對他們的愛意。這並不是一隻普通的艾餃,而是一隻一隻意義非凡的艾餃,裝著我們永不變的敬愛。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祖先的節日,先輩們永遠在我的心裡,永遠是那樣,那樣讓我敬愛!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對於清明,我頗有感悟,想到過清明要去掃墓,覺得有些怕;清明又可以放假,又覺得有些高興,也不知自己是否真正的去感受清明,更不知人們是怎樣對待清明。

“兒子,走啦。”隨著父母的呼喊,我們上了車,往老家趕去。車上,我瞥見高速路旁的山上有許多人在掃墓,我不禁沉思:清明,對於人們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但仔細的看,我發現人們不是在真正的掃墓,而是在攀比。看,那邊的人燒的是高等的香、名貴的冥紙,用的是質地好的掃把;這邊的人燒的是更高檔的香、冥紙,用的是更漂亮的掃把。這還是真正的掃墓嗎?我望著這些人,有些傷感,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散去,現代的攀比則迅速崛起,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去掃什麼墓、祭什麼祖呢?

到了老家,我隨著父母來到祖墳前,開始一系列的祭祖活動。燒香時,我又瞥見有幾戶人家正在掃墓,他們不像我在車上看見的那樣,而是用樸實的用具,真誠的心去掃墓的。我又有些欣慰,畢竟千年傳統還沒有完全散去,還有些殘存在民間裡。

掃好墓,祭好祖,我們又坐車回去。路上,我特地看了一下掃墓的人們,他們正互相指責、謾罵,我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清明,一個佳節,又是一個消退中的佳節,只希望人們能放下攀比心理,做到真正的掃墓、祭祖,千年民族文化才能回到民間。

下雨了,或許老天也在為人們的行為感到悲哀吧。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4

今年又逢清明節。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父親和母親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外公、外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父親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外公、外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外公、外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外公、外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父親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外公、外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5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大學聯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傳統節日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6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裡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著人群,我們緩緩移動著。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著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我們再次隨人群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我們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著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還活著,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快樂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媽媽與爺爺拿著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媽媽爺爺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我們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著一條條的遊船,它帶著人們的祝福,帶著人們的祈求,帶著人們的希望……駛向遠方。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7

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就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清明節的詩。清明節就是24節氣之一,就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向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就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8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

但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因為在我的村子,就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裡家家戶戶就開始合計著野米飯的事情:您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您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灶,不一會兒,大家就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與路上晒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就能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您不讓我,我不讓您,都搶著幹這個幹那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就四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為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著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裡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村民的心間。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9

今天下午,我們四年級級部將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在老師的帶領了下大家手持親手做的潔白的花朵,穿戴整齊,神情莊嚴肅穆,各中隊整齊列隊準備出發。

我們激動地踏出了校園,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狂奔到馬路對面,迎著燦爛的陽光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氣喘吁吁的來到目的地——烈士陵園。

到了裡面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座雕樑畫棟的小亭子,往下一看,那是一座矗立在菊花叢中的墓碑,我想它一定就是無名烈士的紀念碑吧!穿過一片松樹林,就來到了神聖的革命烈士紀念廣場,在那裡,有一座巨大的浮雕,上面刻著“革命戰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同學們都安靜地排著整齊的隊伍,感受著這莊嚴的氣氛,雖然呼吸著大自然的清新氣息,但這麼莊嚴的氣氛似乎讓我有點透不過氣來!

儀式開始了,少年先鋒隊代表到眾人前演講。她莊重的講道“有不計其數的戰士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五星紅旗是他們的鮮血染成,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要時時刻刻佩戴紅領巾,這樣我們才不忘他們,永遠記住他們!”

我們少先隊員被這次演講感動了。每個班的代表上去敬獻花籃,我想:先烈們的正義靈魂也在被感動著吧!接下來在大隊輔導員劉老師帶領下我們莊嚴宣誓,宣誓結束後我們繞到浮雕後面緬懷每一位先烈,看見一排排、一列列整齊的名字,我內心很激動,眼睛慢慢溼潤了,我默默的想,“我一定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這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努力做好每件事,不辜負先烈們!

最後,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裡。在回來的路上我們還沉浸在對先烈的緬懷之中,這次的掃墓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為了祖國的繁榮強大,我要加倍努力,勤奮學習!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今年的清明,天氣很不好,竟下起暴雨,崎嶇的山路在雨水的沖刷下變得泥濘不堪。車開到山上足足花了一小時,直到7點10分,才到達山上。我們的心情十分沉重。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墓後,我們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墓前。我心裡既喜又悲,喜的是,我終於又可以“看見”爺爺了;悲的是,爺爺早已離我而去了。大家都沒有說話,我一直凝視著爺爺的墳墓,淚珠在我的眼裡不停地轉動。

“除草吧!”大伯的話打破了周圍的寂靜。我慢慢地拾起刀子,心裡卻在想著爺爺生前對我的那些好。記得以前,爺爺什麼家務都不讓我做,還經常帶我去買燒餅。我總是吃那份最大的,他總是吃那份最小的。我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媽媽要打我,爺爺卻硬說是他弄的。我生病了,爺爺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在那個春天,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連句道別的話都不說就走了。

想到這,我的淚水流得更猛了。我輕輕地按住墓碑,就好像抓住爺爺的手,爺爺彷彿又回到我的身邊了,他依然帶著燦爛的笑容,慈愛地看著我。

我們每個人都在爺爺面前磕三個頭,輪到我的時候,我輕輕跪下去,深深地給爺爺磕了個頭,我的淚眶又紅了,因為這一磕就得明年再相見了。我又給爺爺深深地磕了一個頭,心裡默唸著:“爺爺,您在那邊冷不冷?過得好嗎?”此時,淚水又不禁悄然落下。祭掃完畢,我們快離開了,我一步三回頭,我想再多看爺爺一眼!

車開了,我在後窗不停地望著爺爺的墓,直到它從我的視線裡消失,可是,爺爺在我心中卻永遠不會消失……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懷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彷彿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就好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夠徒步祭祀,特別辛苦。在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裡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但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祭祀新風。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蘊涵著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2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著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林園掃墓,通過掃墓,讓我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直保持著。

不知道為什麼,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裡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說,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說,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戶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皇上的這次微服私訪,使他解到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後,決定重賞救命恩人,但是當聖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誤以為皇上要殺他,於是乘天黑,揹著八旬老母躲進深山老林裡面。皇上派人找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於是想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接受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裡,當人們看到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屍體時候,無不嘆息落淚。

皇上知道以後也後悔不已,為彌補自己的過失,下令每年到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許多年,習俗保留下來,但是對習俗的來歷,知道的人已經不多。我想,也許清明節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3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三月清明秧如草,二月清明秧如寶……”

清明時節,小雨紛飛,正在抽條的柳枝綠葉上有點點晶瑩的水珠。大人們在姥爺的墳前清理雜草,我幫不上忙,便只好靜靜地站在一旁,想起了姥爺生前常唸的農諺。

那時,我是家中唯一個小孩子,自然很受寵愛。我每次回家姥爺都會很開心,他總喜歡牽著我在田埂上走。姥爺一邊走,一邊向我講他以前的事,給我編小故事、教我唱小童謠。

一次我回去的時候水稻已經成熟了,我問姥爺:“姥爺那些草是什麼呀?”姥爺笑著答道:“傻丫頭,那些不是草,是水稻啊。”我看向臉上刻滿皺紋的姥爺,問道:“它們都變黃了,它們是要死了嗎?”姥爺笑著說:“這是它們成熟了,它們只有成熟了,才會有一粒粒的米。”姥爺說著,還摘下一粒穀子,掰開給我看。他拉著我的手繼續往前走著,微風中伴著稻香。姥爺在稻田裡巡邏,就是一位守護神,從日出到黃昏,守護著稻子的一生。

姥爺還喜歡帶我一起去釣魚。他拿著桶和凳子走在前面,我搬著自己的小椅子跟在他的後面。姥爺正在在凳子上釣魚,而我卻是個閒不住的。一會兒跑這邊一會兒跑那邊,一會去追蝴蝶,一會去採野花。不一會兒便帶回來一束五彩斑斕的,不知名的野花。夕陽下,猶如一幅油畫。一個老人在池塘邊靜靜地垂釣,身旁閒著一張空椅子,不遠處,一個小女孩正在追著蝴蝶,遠處的一片稻田,滿畈稻穀,穀穗低垂,像沉甸甸的恩賜。

我緩緩的回過神來,看看著眼前的大人在忙碌著,我們拜完姥爺便下山了。“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我再次路過那片稻田,彷彿又聞到了那陣陣稻香,看到了稻田的守護神。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清明節都和父母一起去掃墓。其實也不是必須要去。只不過年年如此,習慣了而已。如果哪一年缺席反而覺得少了點什麼似的。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我家的掃墓方式很是傳統的那種,和城市裡有很大的不同。

掃墓前都要和爸爸一起準備一些燒紙,燒紙是有講究的,必須要用嶄新的百元人民幣在上面印一下,這樣才有誠意。還有一些紙包之類的東西……一年的風雨侵蝕,墓地裡已經是雜草叢生,爸爸早已經準備好了工具,我和爸爸先要除去墳頭還有周圍的雜草,然後在墳頭上添上一些新土……因為這樣祖先的位置才不會隨著年份的增加而消磨,子孫後代以後才能夠找到。

奶奶去世已經快五年了,每次來到奶奶的墓前我都會沉思良久……自小是奶奶把我拉扯大,記憶中天熱了,奶奶用芭蕉扇給我扇風讓我睡覺,生怕電風扇把我吹感冒了,天冷了,奶奶先鑽進被窩,等被子熱乎了才讓我鑽進去。奶奶很勤勞,我從來沒有見到她清閒的時候,平時總是收拾家裡的東西,放學回到家裡感覺到處很乾淨。我們家的農活比較多,爸爸媽媽總是在田地裡幹活,我和兩個姐姐還要上學,奶奶自己一個人把家裡人的飲食起居安排的妥妥當當。我很敬佩我的奶奶,奶奶是一家之主,爸媽有什麼事情都要和奶奶商量。如今奶奶已經不在了,奶奶對我的影響很深,晚上做夢會經常夢見奶奶。真的很想念她,總覺得奶奶沒有享福就這樣匆匆離開了。

把燒紙都燒完了,再在墓前放上一些水果糕點。其實奶奶怎麼能吃到這些呢,但是必須要做。我覺得掃墓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大家不要忘本,感恩是必須要做的,其實做這些是做給活人看的,在這裡想起一個詞語:傳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