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植樹節的作文彙總6篇

來源:才華庫 1.26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植樹節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植樹節的作文彙總6篇

植樹節的作文 篇1

三月十二日那一天,小紅高高興興的去植樹。

小紅看見天空萬里無雲,心裡快活極了!小紅來到野外,她先用鏟子挖了一個坑,然後她把小樹輕輕的栽進去,接著培上土,還給它取了名字叫“小紅樹”。最後小紅還給小樹施肥,澆水。

小紅等幹完了這一切才發現,她穿的紫紅色的白紗裙好多地方都弄溼了,連她頭上的百合花也弄髒了。再一看手錶,已經是中午十一點零六分了,肚子裡也開始“咕咕”叫了。但是,小紅還是非常開心。因為她在植樹節種了一棵“小紅樹”,她圍著小樹,看了又看,捨不得回家。

植樹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難忘的一天。因為今天是植樹節,我們在校園的操場上的草坪上植樹。

今天天氣非常晴朗,我們那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胸前,迎著陣陣春風,排著整齊的隊伍向校園的操場上的草坪上空地走去。

植樹活動開始了,我們栽青桐樹。學生們有的兩人栽一棵,有的三人栽一棵,我與韓昊圻,陳嘉豪三個栽一棵。植樹的坑已經被工人挖好了,我把樹苗放在坑裡扶正了,韓昊圻和陳嘉豪用鐵杴培土。我兩手小心翼翼地扶著小樹苗,陳嘉豪不停地挖土,把挖的土放到樹坑裡。韓昊圻幹得更賣力,我非常佩服他。當時,我聽到教師正在給學生們發盛著水的桶。韓昊圻連忙說:“我去提一桶水。”

說完,他走了過去,不一會兒就提來了一桶水。我抬頭環視了學生們一眼,這才發現,大家和我們一樣,都幹得熱火朝天,都像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各自不停的工作者。我向教師借了一個鐵杴,同他們一起培土。我們你鏟一下土放進坑裡;她鏟一下土放在坑裡,雖然眉頭上都沁出了汗珠,但是誰都不說累。

韓昊圻說:“今天真有意義。”陳嘉豪說:“這可是我第一次植樹。”我說:“我回去一定要寫一篇叫《難忘的植樹節》的`作文。”我們談著幹著。我突然發現樹坑裡有幾塊石頭,便用鐵杴往外鏟。不料,我剷出的土一下子蹦到了桶裡,水變得渾濁了。我說:“完蛋了!”韓昊圻說:“沒關係,這樣照樣可以澆樹。”

這時,土已經培好了。小樹挺立在那裡,好像在對我們說:“小主人們,我口渴了,再給我點水喝吧!”我們倆把水倒在了培好的土上,小樹咕咚咕咚地喝起來。

小樹栽好了,我們會心地笑了。這時,我們要走了。我們彷彿聽到小樹在對我們說:“再見了!”

植樹節的作文 篇3

早上,天氣晴朗,空氣新鮮,陽光明媚,瓦藍瓦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我拿著工具準備到山坡上植樹。

我和同學們來到山坡上,只看見一棵孤零零的老樹。我想:多好的土地呀!怎麼能夠浪費呢?我們現在種下幾百棵幾千棵小棵,過了二十多年,它們長大了,成了樹林,那該多好呀!

山坡上紅旗招展,擺開了植樹造林的好戰場。有的高高地舉起鐵鍬,用力地挖坑;有的去好遠的地方運小樹;有的飛快地從小河邊打來水;還有的用鏟子把坑填得滿滿的。他們幹得多帶來勁呀!你看那邊的同學也不休息,他們埋頭苦幹,好好像要把山坡變成樹林似的。這邊的女同學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幹得也非常帶勁。她們的辮子隨風擺動,小臉蛋紅通通的,額頭的汗水好像珍珠。

瞧!那女同學把小樹扶直,班長用鏟子把樹坑填滿,用腳把土踩緊。女同學把水倒進土裡,水一下就滲透到了樹根,小樹喝飽了水,點點頭,好好像在說:“我長大了會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的。”

植樹的任務完成了,我回頭一望,看見一排排、一隊隊、一片片的小樹威武地站著。微風吹來,小樹搖頭晃腦,好好像在笑。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好像在說:“小朋友,你們真行!”我們看了這一切,心裡非常高興。

植樹節的作文 篇4

記得我上國小的時候,國家對植樹節挺重視的,鄉村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林場、農場義務種樹,公路兩旁的樹也幾乎就是師生種下的。植樹節前後,挑選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扛著苗、揹著鍬、提著桶、拿著勺,一路歡歌笑語,向著植樹前線開發。到了目的地,大家立刻動手,你挖坑,我栽樹,你澆水,我培土,個個生怕自己幹少了!不消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任務。回到學校,一篇作文也就是少不了的!

父親就是老師,植樹節那天也都要帶我和哥哥在自家植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地點呢,就在房前屋後、自留地邊。那時候,像現在的銀杏、香樟之類的名貴樹種無處可求,大都只能弄些白楊樹、水樺樹、泡桐樹,實在沒有樹苗,從自家老柳樹上截幾個分枝插插也算就是栽樹了。

有一年,哥哥去金壇親戚家拜年,居然帶回來一棵棗樹苗和一棵梨樹苗。家人商議著,不能栽在院子外,原因就是鄉下人家大都沒有果木,結了果還不成了公有財產!最後一致決定栽在屋後菜園裡,因為菜園四周有圍牆。

沒過兩年棗樹梨樹就開花了,棗樹開花當年就掛上了果,第一年結的不多,我和哥哥天天去看,早就分好了哪幾個樹枝上結的歸哥哥,哪幾個樹枝上結的歸我。梨樹呢,連著開了幾年花都沒掛果,有人說它肯定就是棵公的,乾脆砍了重栽,可父親捨不得,說它長在這兒也不礙事,隨它去吧。漸漸的,我們也不關注這棵梨樹了,直到有年夏天,母親整理菜園時偶然發現它居然結了一個梨。我和哥哥高興地跑過去,滿樹檢視,真的結了一個,還就是個葫蘆梨!幼小的我們對十年樹木的涵義又加深了一些!

後來,父母因工作調動離開了老家,再後來,我和哥哥到城裡讀中學,植樹節也就被淡忘了!

植樹節的作文 篇5

春天裡,新的事物在生長,舊的事物在變化。我們學院也在這種“時代在變化,社會在改造”中變化著。這不,開學來一踏入校門口就發現曾經的還蘊藏著古典韻味的陶園“消失”了。而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被拆卸後還未來得及清理的建築殘渣,還有剛砌上不久的新磚紅牆。這裡,那位見證了陶園的成長的慈祥老人——陶行知老先生的石像還安詳地端坐在“殘廢”的陶園裡。只有老先生的石像還證明著這裡曾叫做“陶園”。老先生石座上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字樣未曾被滾滾的灰塵遮蓋住,清晰可見!可見此貌,但願老先生會有一座比這更具現代化的“別墅”,這樣,老先生就可以更專心“研究”教育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從1979年的第一個植樹節開始,於今已是第33個植樹節了。曾記得國小時代,每年的植樹節里老師幾乎都給我們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到野外植樹或是在校園裡澆樹等。國中一年級時候的植樹節,我們全班人還集體到野外的河岸上種植了許許多多的小樹苗。國中二年級以後的植樹節,似乎就漸漸地遠離了喧囂,遠離了可愛的我們。

乍見今年的植樹節天氣真是風和日麗,這無形中已經給了植樹人一種別樣的心情。但似乎空氣中又少了些許什麼花樣的點綴兒,不免總讓人覺得這種風和日麗裡夾雜著點兒做作。

中午午休時,在朦朧的快速眼動睡眠中,我隱約地聽見宿舍樓後面傳來“隆隆”的巨響,嚴重地擾人入夢,但又不知道是究竟發生了什麼熱鬧事情。孰料,就在我們下午去教室上課時,路過南區教學樓旁,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竟然有這等事“活著”發生在我的眼前?

這時候只見幾個建築工人已經挖了一個很深的坑,坑尚未挖好,挖坑的工人早已汗流浹背。坑的旁邊橫放著一棵碩大的“樹苗”,“樹苗”很特別,這大概就是即將要種到這個坑裡來的“樹苗”吧,“種樹人”連給“樹苗”潤土定根的水都省了不帶來。

仔細一瞧那樹苗,這還真不是一棵簡單的“樹苗”,這不就是從舊陶園裡“移植”過來的陶行知老先生嗎?老先生雖然被倒放在地上,但穩掛在他眼睛上的眼鏡還好好地保護著他的眼睛。他怎麼被“移植”到這裡來了呢?這裡貌似也不是他喜歡的樂園呀?按捺不住鬱悶的我走過去問“植樹人”:“植樹節你們去種樹就好啦,怎麼把陶行知老先生也給‘移植’過來了呀?這裡是‘種不活’他的呀!”“種樹人”卻很幽默風趣地回答我說:“他在這裡,你們需要他的存在,他也想更多的看著你們健康成長!”這“種樹人”真不愧是“活雷鋒”,語出驚人,不過他們也不過是為了生活而“艱苦奮鬥”罷了。

今年的植樹節真是雷人,植樹節,“種植了”陶人。我竟說不出這該是為老先生感到悲哀還是該為他感到慶幸。此時誰是誰非實是難辯,沒那麼簡單,誰也說不清是誰沒有買單!或許吧,植樹節,“種植了”陶人,這對老先生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慶幸,這樣把老先生“移居”到這片蒼白卻又充滿歡聲笑語的“牆土”上,總比在陶園裡被毀壞得連渣都不剩好多了。也許老先生在“南方”這裡“安居”,更能讓他舒心養性。也許在這裡,他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會閃耀得更遠,更能激勵人心……

植樹節,“種植了”陶人。期待老先生過得更美好!

植樹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植樹節,一群國小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公園裡植樹。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自由組合後,就認真地幹起來。小明和小芳他們配合的很好,小明挖好樹坑後,小芳小心地把樹苗放進樹坑裡,不鬆不緊扶著樹苗,讓樹苗立的直直的。小明就一鼓作氣把樹坑填滿用腳踩實。

小芳提起桶去打來水,腳在樹坑裡,讓水慢慢滲下去。這時春風吹來,樹枝搖啊搖,好像向同學們招手致意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