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我們的身體如何吸收日月精華

來源:才華庫 1.26W

在整部《黃帝內經》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到一種 獲得精(宇宙生命素)的渠道,那就是通過脾藏從胃中飲食裡提取這些宇宙生命素,《內經》中對此有大量論述。除了這個渠道以外,雖然《黃帝內經》沒有說,實 際上還存在第二條重要渠道,那就是經絡系統的採集功能。這大約是人體精氣的重要來源之一,為此中醫專門有一套理論與之相配合,那就是五運六氣理論。

第一個證據就是辟穀食氣的養生方法。

古 人在長期的養生過程中,發明了一套辟穀食氣的方法,就是通過氣功的練習,執行經絡的周天,然後就可以做到幾日不食,或者更長時間的不食。關於辟穀的報道歷 史上就不絕於耳,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印度的瑜伽氣功者埋在土裡,數天不飲不食,還被拍成了電影,身體一樣健康。我們承認,在這些報道里面有誇大的成 分,但這並不能否定辟穀食氣存在的可能。佛陀時代的苦行僧們,還有中國深山裡的老道們,他們的飲食標準遠遠低於正常人的數量,但他們依然健康,有的人還很 長壽。

如果人體的精氣只有一個來源,即來自於脾藏從胃中飲食所提取,那就沒有辦法解釋辟穀食氣這個現實。所以這也可證明,精氣不僅僅源於水谷,很可很還有另外的途徑

第二個證據就是《內經》中“呼吸精氣”

《內經》講聖人“呼吸精氣”,讓人誤以為肺藏 可以從空氣中提取精氣。其實我們認為,“呼吸精氣”恰恰講的是經絡中氣的執行,因為人一呼一吸之間,氣在經絡中執行六寸。所以“呼吸精氣”並不能單一理解 為從空氣當中吸取精氣,而也可以理解為經絡在人的一呼一吸之間,從不斷的'周天執行而獲得精氣。

第三個證據是《內經》中“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這裡的“服天氣”指的就是吃氣、取氣的意思,《內經》另外言“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正好與此相對。天之五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五氣。但《內經》記載中,我們不知道由誰來食用這五氣和怎樣“食”用。所以這裡肯定缺少了一環節。

由藏象和經絡組成的人體第二生理系統,它本身就有從宇宙中直接採集宇宙精氣的功能,所以中醫專門設立的一套理論——五運六氣,來研究第二生理系統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來採集宇宙生命素,而且還研究精氣與宇宙星空之間的相互關係。

那麼經絡系統怎樣採集宇宙精氣呢?通過經絡上 的穴位。《生氣通天論》曰:“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門就是門戶,出入的埠,“氣門”就是氣進 出的門戶。這些門戶隨太陽的執行而開合,明顯針對的是宇宙空間,氣功講的採外氣,也是通過經絡上的穴位進行的。

所以我們認為,經絡上的穴位是經絡系統的對外接收器,它直接採集宇宙中浮動的生命素——精氣。由於這些精氣來量、方向、構成不同,按照有利必有害的原則,第二生理系統也承受來自宇宙精氣的傷害,所以《內經》明確說陽病得之外,“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經絡的開闔問題,似乎可以進一步證明這個假設。

《素問·陰陽離合論》記載說:“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 ,少陰為樞。”

《靈樞·根結》也記載說“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 陰為闔,少陰為樞。”

但 什麼是經絡的開闔?現代爭議頗多。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所謂的開闔是從經絡的深淺而言,淺者為開,深者為闔;一種意見認為,所謂開闔沒有特殊意思,它僅表 示經絡中陰或陽氣的多少,多者為開,次者為闔,最少者為樞。但那一種意見都沒有說明開、闔、樞的生理意義。也有的人認為,所謂的經絡開闔樞是古人主觀臆斷 造出來的,其實沒有對應的事實依據。

我們認為,經絡的開、闔、樞,講的是經絡穴位的三種功能:穴位有“開”功能,它對外開放,做為整個系統的對外接受器、感知器。穴位也有“闔”的功能,闔者 關閉也,闔者對外關閉對內開放也。這就是李時診所說的“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但也有一部分經絡上的穴位並不具有“開闔”的功能,此為“樞”,即 像門柚一樣,常居此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