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詳解: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來源:才華庫 3.29W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詳解: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三字經詳解: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這裡介紹的五子有荀子、揚雄、文中子王通、以及老子和莊子。諸子百家既然是指先秦時期,各主要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和學術觀點,楊雄是西漢人還算沾點邊,王通是隋唐時期的,怎麼也放進來了呢?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因為歷史上一向認為,中國文化思想的傳承大體上走的是兩條路線:

第一條路線,是以繼承、整理傳統文化為主,也就是孔子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一系。

“述”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保留傳統文化的種子,使其能夠以本來面目流傳下去;“不作”是自己不搞創作、不對傳統文化加註自己的觀點,以保持其純潔性。孔子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都是對傳統文化的整理,自己並沒有創作。《論語》是在孔子身後,弟子們討論老師的言行,集結而成的,並不是孔子的本意。

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因為出不了函谷關,生生被守關的尹喜子逼著說出來的。老子明知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反而留下五千言,不是自己摑自己的臉嗎?釋迦摩尼佛做得最徹底,他將經說法四十九年,一路說一路擦,說完了也擦完了。在《金剛經》中,佛告訴弟子們:我一個字也沒說,有誰以為我留下了什麼法,那是誹謗我。三藏十二部中的佛經是釋迦摩尼圓寂後,弟子們集結的,也不是佛的本意。

為什麼儒釋道三教的聖人要“述而不作”?他們自己不能著書立說嗎?非不能也,實不敢也。他們怕傳統被弄走了樣、怕文化被自己的思想汙染、怕後人“拿著雞毛當令箭”,歪曲、利用自己思想來害人。一言以蔽之,對後代人負責任。

我們今天剛好相反,都是“作而不述”,不講繼承、不要傳統。作不出來,就東抄一段、西抄一篇,反正是“千古文章一大抄”。

第二條路線,是以發展創新為主,這裡說的發展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在傳統學術思想中融入自己的觀點,絕不是東抄西抄的大雜燴。其中有在全面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如孟子,他將孔子“仁”的學術思想,具體落實為“仁政”建設,不但繼承而且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其次,有就傳統文化的某一點進行創新,發展出另外一種全新的學術思想,如荀子,他就孔子思想“禮”的部分進行創新,融合自己“性惡論”的觀點,發展出後世的法家學派。

諸子雖有189家之多,實際上都是走這兩大路線。所以宋代學者孫明覆在《孫氏小集?通道堂記》中說:“吾之所謂道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軻、荀卿、揚雄、王通、韓愈之道也”,前者是繼承派,後者是發展創新派。我們學習諸子的學術思想,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是傳統的東西,還是後人創新的觀點,這是很重要的。

荀子

首先出場的是荀子。荀子是繼孟子之後,戰國末期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雖然還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但是他綜合了儒、墨、道三家的思想,屬於創新派,不代表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體系。

荀子自稱繼承了孔子、仲弓的儒家傳統,不同意子張、子夏、子游、子思、孟子等人的學術觀點。荀子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的善良是後天教育出來的,不用禮法去約束,人的行為永遠不會變善。他將孔子“禮”的思想,向自己“法”的觀點轉變,所以荀子的學生中才出了李斯、韓非這樣代表法家思想的人物。

司馬遷在《史記?孟子旬卿列傳》裡,用兩段話介紹了荀子的生平。

其文說:“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荀子名況,尊號為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臨猗縣)人。五十歲的時候才到齊國來遊說講學。齊國有遐邇聞名的“稷下學宮”,相當於今天的社科院,荀子“三為祭酒,最為老師”,三次被推為年高望重者、最高職務做到學宮校長,培養了一大批學者。他的思想更多地吸收了齊文化裡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使儒學達到王道、霸道並重的高度。

司馬遷認為,戰國時期雖然有許多大思想家,但鄒衍的學說曲折誇大,論辯空洞;鄒奭的文章完備周密,但卻難以實行;淳于髡,非與他相處日久,才能學到一些精闢的言論。田駢等名人都已在齊襄王時代就死了,此時的荀卿最年長、資歷最深,故被視為宗師。

後來,齊國有人毀謗他,荀子就到了楚國,春申君讓他擔任蘭陵令。春申君死後,荀卿被罷了官,便定居在蘭陵(今山東蒼水縣蘭陵鎮),不幾年就去世了,死後就葬在蘭陵。

荀子憎惡亂世的黑暗政治,鄙視亡國昏亂的君主,他們不走常理正道,卻被裝神弄鬼的巫祝迷惑,信奉求神祈福這一套迷信的把戲。於是綜合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精華,編著了幾萬字的文章。漢代流傳的荀子著作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向的刪訂,定為《荀子》三十二篇,也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荀子》一書。著名的“勸學篇”,就是《荀子》32篇之一。

楊雄

第二位出場的是楊雄。楊雄(公元前58-公元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漢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校書天祿閣被升為大夫。

楊雄以文章詞賦聞名於世,早年所作的《長楊賦》、《甘泉賦》,在形式上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等賦,故與司馬相如、班固、張衡,並稱“漢賦四大家”。

揚雄博學多才,年長後以後,覺悟到“詞賦非賢人君子詩賦之正”,於是不再搞這些“雕蟲篆刻”的辭賦,轉而研究哲學。他仿《論語》的體裁作《法言》,仿《易經》體裁作《太玄》。老子之學已經是“玄之又玄”,楊雄自稱“太玄”,比老子還玄。

楊雄還著有《方言》一書,記述了西漢時代中國各地的方言,是研究中國古代語言的重要資料。現存的楊雄文學作品有《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何東賦》;專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尚有其他文籍,但多已散佚。明人輯有《楊子云集》,清代人嚴可均曾有重編,是瞭解楊雄學術思想最為詳備的資料。

文中子

第三位是文中子王通。王通,字仲淹,隋朝龍門人,是隋唐時期著名教育家、學問家、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隱士,著有《元經》、《眾說》等著作。

王通本來有志於天下,想幹一番大事業,但在見過隋煬帝楊廣以後很失望,覺得隋朝沒救了。接著就是隋末的大亂,他覺得自己再出頭已經沒有必要了,於是歸隱鄉里,著書講學、培養年輕一代。唐太宗手下的一大批開國元勳,如李靖、房玄齡、魏徵等文臣武將,幾乎都是他的學生。如果說到開創唐朝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文中子應居首位,是最有功勞的人。

唐《語林校證?卷一》中有一段描述:“文中子,隋末隱於白牛溪,著王氏六經。北面受學者皆時偉人,國初移居佐命之列。自貞觀後,三百年間號至治,而王氏六經卒不傳。至元和初,劉禹錫撰宣州觀察使王贇碑,盛稱文中子能昭明王道,以大中立言,遊其門者皆天下俊傑;自餘士大夫擬議及史冊,未有言文中子者”。

歷史上有“自比尼山”的故事,王通的弟子不但多,而且都是天下俊傑,簡直可與孔子相媲美。實際上以功業來說,他確實比孔子還要幸運,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賢,大都是在孔子死後成名的,而王通親眼看著自己培養的一代年輕人,開創了唐代的國運與文化。初唐四傑之一,作《騰王閣序》的王勃,就是文中子王通的嫡孫。今天使用頻率最高的名詞“經濟”,也是文中子最早使用的,《文中子?禮樂篇》中就有“經濟之道”的用語。

可是唐史裡面沒有文中子王通的傳記,經後人考證,是文中子的兒子得罪了唐太宗的親戚,因二人的學術觀點不同,所以在修唐史的時候,沒有把文中子的思想放進去。連文中子這個縊號,還是在他死後,朝中一班大臣(也就是他的學生)私下贈與他的。我們今天重新評價文中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王通先生應含笑九泉了。

老子

最後兩位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秦漢以前,主要以儒、墨、道三家為主。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教傳入中國,唐宋以後的文化思想變成儒、釋、道三家,影響著整個中國文化思想,一直到中華民國建立。

三家文化思想中,佛家偏重於出世,雖然大乘菩薩道是入世普度眾生,但一般學佛的人,特別是出家的僧人,還是偏重於出世。儒家的學問,則是偏重於入世,教人從倫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的道。當然,《大學》、《中庸》中都談了一部分形而上的思想,但到底還是偏重入世。道家的學問,老莊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隨心所欲。像一個人站著,一隻腳在門裡,一隻腳在門外,所以道家的學問,是出世的,也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個人的養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南懷老認為,研究中國歷史會發現一個祕密,就是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自漢、唐開始,到宋元明清為止,都是如此。內在真正的指導思想,是黃(黃帝)、老(老子)之學,即中國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標榜的'(宣傳教育上),則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從來都是說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曲仁里人。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是掌管圖書典籍的史官。老子是世人皆知的古代的哲人,他的《道德經》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哲學思想和由此建立的道家學說,不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生活於春秋末期,與孔子同時代,確切的生卒年月已無可考,大約比孔子年長30歲。據說他的母親感應到有一顆大流星入腹,懷孕十一個月才生下老子,母親卻因難產而死。神奇的是,老子在李樹下“從母左腋出”,出生時上脣有一道淡淡的白鬍子,兩隻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為李耳。

老子博學多聞,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學者,因此作了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負責管理周王室的藏書典籍和檔案資料,這個機會使老子接觸大量的王室密藏的典籍、絕密的檔案和史料,其他學者對此是望塵莫及的。老子的聲名越來越大,許多學者都前來討教,孔子也專程前往洛邑,向老子請教有關禮的問題。

司馬遷的《史記?老子列傳》記述,廟堂階前有一尊“三緘其口”的金人,孔子問其背後的銘文“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慮”是何意?老子回答:“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齋已”。

孔子離開後對弟子們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內亂,周景王崩,王子朝(庶子)叛變,攜帶大批王室的典籍文物逃到楚國。老子是守藏室史官,負責管理圖書典籍,為此受到了牽連。老子只好辭職,離開周都,準備從此隱居。行至函谷關時,關吏尹喜請求:“先生要隱居了,請為我們後人留下點東西吧。”於是老子口授了一部書,就是《老子》。

《神仙傳》講得就更神奇了:有一天清晨,函谷關的關長尹喜子,在關樓上看到紫氣由東而來,斷定必有聖人過關,決定向他求道。果然,鬚髮皆白的老子倒騎著一條青牛,踱到函谷關要出關西行。關員要他出示通關文碟(今日的護照、簽證),老子拿不出來,這可給了尹喜子機會。他正言正色地對老子說:沒有關碟,是不能過關的。你一定要過關,就得留下點“好處”。老子窮得都沒錢買馬,哪裡交得出“好處費”?被尹喜子逼得無奈,才傳了這部《道德經》,然後出關西去,不知所終。

尹喜子得到老子的傳授,果然也成道了。於是,官也不做了,掛冠而去,亦不知所終。依道教的說法,老子之道的傳承順序是:老子傳尹喜子,接下去是壺子、列子、莊子,一路傳下去。到了唐朝,道家學說搖身一變而成為國教,老子變成“太上老君”,《老子》改稱《道德經》;莊子變成“南華真人”,《莊子》改稱《南華經》;列子變成“沖虛真人”,《列子》改稱《沖虛經》。

後世對道家思想與《老子》的研究趨向和應用領域,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大類:

第一類是學術的老子,純粹走哲學思想的研究路線,此類研究者,大都各有心得,各有各的“老子”。乃至後世“謀謀老子”何其多也,西方“老子”也為數不少。

第二類是修身的老子,就是把《老子》的思想,純粹地用於個人的修身工夫、神仙丹道上面去,從唐朝的呂洞賓,一直到清朝的黃元吉,幾千年來自成一個體系。

第三類是政治的老子,把《老子》歸到謀略學中去,而且錯誤地認為《老子》講的是謀略之術。於是說到老莊,就聯想到謀略;說到謀略,就聯想到老子學說是很陰險的學問,是搞陰謀的,這就大錯特錯。老子是主張用陰、用柔。但陰與陽一體兩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與反面的不同而已,但目的是一個,即達到陰陽間的平衡。

所謂用陰柔,是因勢利導,不搞對抗、不勉強而為。是用順道、不用逆道。後世的人誤以為老莊的陰柔之學,是陰謀之學,學老莊的人、用老莊之學的人自然都是陰謀家。歷史上的陳平,曾幫助劉邦奠定漢朝四百年的基業,劉邦有六次重大決策都是採用陳平的計謀而成功的。但是陳平自己卻說:“我多陰謀,道家之所禁,其無後乎”!道家最忌諱陰謀,所以陳平斷定自己沒有後代,至少後代的福澤不會長久,後來果真如此。

至於老子其人,由於缺乏可以考證的資料,歷史上一直就是個謎。司馬遷自己也搞不明白,所以在《史記?老子列傳》中談了李耳、老萊子和太史儋三個老子。老萊子著書十五篇,肯定不是他。但李耳與太史儋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到底哪一位是真老子呢?孔子見老子、老子西出函谷關,歷史上都確有其事。老子西出函谷關,發生在公元前374年,如果是李耳老子,那他至少也有200歲了。200歲的老人還移民,這事連司馬遷也不信。莫非是周太史儋,又沒有證據,所以老子的身世在歷史上一直就是個謎。

1993年,中國湖北荊門郭店發掘的楚墓,出土了戰國中期的竹簡804枚,絕大部分作品是子思的儒家著作,但內中有《老子》,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儒道早期是不分家的。此次出土的竹簡《老子》為戰國中期的文物,墓主人的身份屬“士”級,從出土的耳杯上鐫刻的“東宮之杯”四個字看,墓主很可能是東宮太子之師。

子思少於孔子65歲,少於老子95歲,子思時代的竹簡《老子》不是李耳親筆,也是的直接弟子所書,幾乎就是原版《老子》。竹簡《老子》才二千言,而非後世的五千言。比較發現,二千言《老子》的140句話被改動,五千言《老子》的四分之一不符古意,顯然我們今天見到的《老子》五千言是秦漢時期的修訂版。

因此老子其人的懸案,可以下結論了:第一個老子是李耳,他是二千言《老子》原著的作者;第二個老子是“周太史儋”,是他西出函谷關,到秦國去見秦獻公。太史儋是五千言《老子》修訂本的作者,他在老子原著的基礎上擴充、改造,重新組合篇章,使《老子》一書從內容到深度,都更加高遠、深邃。

莊子

老子《道德經》最能代表道家思想,而闡揚、詮解老子最清晰、最正確,發揚道家思想最透徹、最徹底的,則是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人,宋後為楚所滅,故又稱莊子為楚國人。早年曾為漆園吏,楚威王曾以千金聘他為相,莊子拒而不仕,隱居抱犢山中,據傳得道成仙而去。唐玄宗時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宋徽宗時封為“微妙元通真君”。

莊子著書五十二篇,現僅存三十三篇。其文汪洋恣肆,構思奇特,機智幽默,善用寓言。其中所論辯的道理,無論在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各方面,都可以致用。對個人修道、養氣,以及立身、處世、建功立業等諸多方面,也有大用處,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而巨大。

《莊子》一書號稱“難讀”,一難是言簡,莊子是語言巨匠,從不用贅詞;二難是莊子慣用寓言,常常是“假語存”而“真事隱”;三難是莊子性情飄逸灑脫,語言幽默詼諧,愛論辯、愛說反話,思維跳躍,很難把握得住。四難是《莊子》一書,包括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共計三十三篇文章。學者們一向認為《莊子》內篇是莊子的親筆,外篇、雜篇則是莊子的門人後學所為,因為前後思想不連貫,有牴牾之處。因此如果對先秦道家思想沒有研究,對文化背景不瞭解,就很難透徹理解莊子的意思。

幾千年來,歷代人物偷偷運用莊子的學術,都取《外篇》和《雜篇》中的精華。因此,真正把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發揮得光輝燦爛的,就是道家的老莊之學,尤其是《莊子》的《外篇》與《雜篇》部分貢獻最大。

前面說到,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家,佛家偏重於出世思想,儒家偏重於入世思想,道家則偏重於可出可入、或出或入的“間世”思想。“間世”一詞,就語出《莊子?內篇》之四,“人間世”。

實際上《莊子》內七篇是一個圓滿的整體,講了完整的七步修身功夫,不可以割裂開來。第一篇“逍遙遊”,言明做人首先必須逍遙,不能為名利等世間的枷鎖束縛羈絆。能逍遙才能齊物,才能天人合一,與天地萬物一體等齊,所以第二篇是“齊物論”。能齊物方知養生,才有第三篇的“養生主”。知道養生就不去找死,懂得養生之理,才能間世。所以第四篇就是“人間世”。前四步功夫為修因,後面三步功夫是果報,就是“德充符”,此為第五篇。德充滿了就是“大宗師”,應用於世間法就是“應帝王”,此為第六、第七篇。

莊子說:“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一個得道的聖賢之人,對於帝王之術、謀略之學,不過是閒暇餘事而已。如果只是求為帝王師,志在謀略學,那是下等中的下等。

《莊子·內篇》是完整的七步修身功夫,與曾子《大學》提出的,“內聖外王”的八步功夫,沒有區別。莊子七步功夫的關鍵在“人間世”,“間”字是動詞居中央,前可間人,後可間世。莊子告誡我們,處人處事都要“間”,就是要獨立、不走偏鋒,這就又合於子思的《中庸》思想。要間人間事,就不能硬碰硬,所以給你講寓言“庖丁解牛”,懂了“以無厚入有間”的道理,就可以在人世間遊刃有餘了。

與厭世、棄世、憤世嫉俗的“出世主義”相反,莊子主張“間世主義”,視天地萬物之有若無、視功名如糞土、視帝王如蔽履,熱愛自然、珍視生命、不走極端、不感情用事。這種間世思想是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是道家思想的最高結晶。後世將莊子的“間世”曲解為“玩世”,一字之差,結果則完全不同。

至於養生之道,最好先讀讀《莊子》的“天下篇”和“讓王篇”。“讓王篇”中說:“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這是老莊之道的人生原則,懂了此道的人,就知道富貴雖然是舒服的事,但太過了,就會縮短壽命。所以處富貴中時,要不以養而傷害自己。相反地,在貧賤之間不應以利累形。人在貧賤中,就要為生活而奔波,但過分的貪求、過分的勞累,同樣地會損害健康而危及生命,也就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道理。

以上是《三字經》的第四部分,介紹了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典籍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家,以及讀書求學必須遵守的次第。這一部分內容,以四書、五經為先導,引領我們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整體內容,得以窺斑見豹。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與下面的中國通史綱要一起構成《三字經》全篇的主體。

古人總結求學的最佳途境,就是“聽話”二字。“聽話”就是遵從古訓,就是聽老師的話,按部就班的求學,不搞躐等、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地做學問。這種傳統的治學方法,正是我們現代人最缺乏的,是治療浮躁病的良方。

治學一定要按部就班,不能揠苗助長,不能搞想當然。所以先讀《孝經》、次讀《四書》、再讀《六經》,不能逆道而行。四書五經的底子打好了再涉獵諸子百家,一上來就學百家之言會迷失方向,失掉自我。

拓展資料:全文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三十五。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

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當師敘,勿違背。

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

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

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原。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樑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樑滅之,國乃改。

樑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誇。

道鹹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

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樑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彼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若是。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