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長征的感人故事

來源:才華庫 6.08K

故事是一種文學體裁,生動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幫你認識社會、理解人生,引導你做一個通達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征的感人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精選】長征的感人故事

長征的感人故事1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多年以前,紅軍叔叔長征的時候。

在紅軍部隊的醫院裡,有個小紅軍叫小蘭。小蘭才13歲。她的爸爸、媽媽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幹活,受盡了地主剝削和打罵。

後來,紅軍來了,小蘭跑到部隊,說什麼也不離開紅軍啦。紅軍長征的時候,小蘭跟著部隊走進了草地。一說草地,小朋友們準會想到公園裡那長著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紅軍叔叔過的草地可不是那樣的,那裡荒涼極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爛泥坑,走幾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見一間房子,找不到一個老百姓。只有幾隻老鷹在天上飛旋。這天,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個小村子。紅軍叔叔一看,可高興啦。小蘭也樂得又蹦又跳。

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糧食了。

部隊進了村,小蘭把傷病員安置好,就拿著米袋找糧食去了。可村裡一個老百姓也沒有。小蘭在村裡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打麥場。場上堆著一堆麥秸,上面還有沒有打幹淨的麥粒。她把麥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東一粒,西一粒地撿起來。總共不到一小碗。這點東西能吃幾頓呢?不行,還得找!

小蘭剛走不遠,正好碰見一個大個子紅軍,扛著一袋沉甸甸的東西走過來。小蘭一看,喲,這不是在我們醫院養過傷的那個大個子嗎?

小蘭忙問:“哎,你在哪兒搞來這麼多的'糧食呀?”

大個子紅軍放下口袋說:“嘿,是小蘭呀,我這糧食是在地主院子裡挖出來的。你找到多少糧食了?”

小蘭把口袋一伸說:“喏,都在這兒呢!”

大個子紅軍接過米袋掂了掂,笑著說:“小蘭,聽說還要走20多天的草地,這點麥子還不夠塞牙縫的呢!”“明天再找嘛!”“來,把我的給你一點吧!”說著,他捧著麥子就要往小蘭的米袋裡放。

小蘭趕緊米袋藏在背後,搖搖手說:“不要,你們人多,自己還不夠吃呢。”大個子紅軍胳膊長,一把奪過米袋,一邊往裡倒,一邊親切地說:“沒關係,我們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來了。”

小蘭又在別處找到了一些麥子,炒熟了,碾成了麥粉,放在了米袋裡。心想:這些麥粉我一頓吃一把,再揀點野草野菜,能吃它20來天,走出草地沒問題。對!還要省出一點給傷病員吃

。第二天早上,部隊出發了。小蘭扶著傷員,緊跟著部隊,小心地往前走。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條小河,河上用樹幹臨時搭起一座橋,橋下的河水“嘩嘩”地流著。小蘭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緊緊扶著傷員說:“同志,該過橋了,慢慢走!”

誰知道,走到橋中間,那個傷員忽然咳嗽起來了,臉漲得通紅,身子直髮抖,腳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蘭連忙使勁扶住了他。可小蘭肩膀上那袋麥粉卻掉到了河裡。米袋在水裡滾了幾下,就沖走了。小蘭愣住啦,她小聲地叫了一聲:“哎呀,這可怎麼辦呀?”傷員看她望著河水直髮愣,就問:“小蘭,什麼東西掉到河裡了?”小蘭連忙搖搖頭:“沒有,什麼東西都沒掉。咱們走吧!”

這時候,看護長從後面走過來了。小蘭告訴她傷員咳嗽得很厲害。看護長雙手扶住傷員說:“好,到前面找醫生看一看。”她見小蘭好象有點什麼事兒的樣子,又問:“小蘭,怎麼啦?是身體不舒服嗎?”“沒有。嗯……”小蘭把剛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

長征的感人故事2

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翻越岷山,到達甘肅宕昌哈達鋪。

部隊進入宿營地之後,所有小販都向紅軍部隊圍攏過來。為避免買賣擁擠,各部紅軍戰士都只派出採買員去購買東西,而且買賣用現大洋。群眾覺得紅軍說話和氣,買賣又公平,這樣多的人馬一點不嘈雜,都感到有點驚奇。

在這裡更有意思的是幾位漢族、回族農婦對於紅軍中做政治工作的女戰士產生了興趣,她們覺得這些女戰士言語行動明明是女子,但細看她們穿著戎裝、麻鞋,又纏上綁腿,配著槍,雄赳赳地又引起她們懷疑。於是幾個農婦格外親熱地拉著一個女同志向他們家裡跑,因為她們對女戰士是男是女還抱一點懷疑態度,所以向女戰士“實行檢查”。紅軍女戰士當時被弄得莫名其妙,大家譁然一笑,然而那些“執行檢查”的農婦們則更進一步“親熱”,請那些紅色女戰士上炕(北方睡土炕,凡有客人來了都請上炕,但女人的炕只請女客)。女同志不僅被請上炕,而且被農婦請吃了晚飯。

一般的戰士們雖然沒有農婦請吃晚飯,但各個伙食單位都買到了羊肉和白麵、鹽、油,與雪山草地吃野菜、青草,數月不嘗鹽油之味的情形比較起來,簡直就像“困於囚籠之鳥兒,一旦逃脫而翱翔空中一樣”。

紅軍經過短暫的休整,由此繼續向陝北行進,由於宣傳北上抗日的主張,由於秋毫無犯的紀律,沿途都受到群眾的歡迎。

長征的感人故事3

1934年,劉湘圍攻川陝蘇區。紅軍撤離時,紅軍戰士李中權的9個家人,因惡霸的報復被迫全部跟著紅軍長征。李中權雖然與母親同在長征隊伍中,但只有過3次短暫的相見。三別母親,最終陰陽相隔。

第一次見面是在1934年春天,李中權在通江遇見母親,當時兩人都已經知道李中權父親的死訊,但都在向對方隱瞞。由於身有任務,李中權匆匆離開了母親。

第二次見面是在1936年3月,李中權在寶興縣意外遇到母親。母親拉著他的手,高興地顧不上回答他的問話,目不轉睛地瞧著他,好像永遠看不夠似的。第二天一早,隊伍就要出發了,李中權又一次匆匆和母親告別。

第三次見面是在1936年5月,李中權帶一個排到東邊紅一團檢查工作,路上,在丹巴東邊遇見了母親,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李中權後來回憶當時的情形:“母親面容極度憔悴,神情憂鬱,只是呆呆地望著我,似乎累得已經不能開口了。”

李中權說:我向母親辭行時,母親雙眼滿含淚水凝望著我,什麼話也沒有說。我望著遠去的隊伍,牽過戰馬,把它交給了中柏弟弟,留給母親乘坐。

李中權的母親後來在過草地時去世了。

多年以後,李中權才知道母親去世的具體情況。他含淚寫下一段話紀念母親:“我親愛的母親,兒時時刻刻都在懷念您,此種心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娘呀,你同父親一樣,是生得苦,死得苦;但父母長征途中生得光榮,死得偉大!這種精神是能夠榮傳萬代,光照千秋的!我親愛的母親你安息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