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倨”與“恭”美文

來源:才華庫 4.96K

在待人時,有人先倨後恭,有人倨中含恭,但無論如何,待人處世與人為善才是根本。

人世“倨”與“恭”美文

大凡能青史留名的政治家,當初登上政治舞臺,並不全是為了擁有權利,更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政治主張有一個施展的平臺,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就是如此。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撒切爾夫人不贊成同屬保守黨的前首相希思的政策主張,她支援基思·約翰與希思競選黨首。後來經過認真思考,她發現還是自己走上前臺,打出自己的競選綱領,勝算的把握會更大。

這一下,卻激怒了希思,認為她是一心與他作對。競選期間,希思的人馬故意打出“我支援雜貨商,但不支援他的女兒”的口號,以亮出撒切爾夫人的家庭身世作為攻擊手段。但最終並沒能阻止撒切爾夫人登上黨首的位置。

在英國,一個政黨的領袖能否當上首相,還要看其領導的政黨在議會競選中能否勝出。已成為保守黨領袖的撒切爾想的是,參與黨首競選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並不是“有意與希思作對”。不過,一個政黨,倘若內部不團結,即使議會競選中獲勝,自己當上了首相,也算不得一個能被人稱道的優秀政治家。

為此,她要彌合與希思的關係。當選為保守黨領袖的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希思,熱情地邀請他參加她領導的影子內閣。在被希思回絕的情況下,撒切爾再次拿出自己的真誠,請希思手下的總督導員懷特洛出任保守黨的副領袖,懷特洛接受。除此,撒切爾在政策主張上,對並非原則問題作了調整和修補,使得在對外政策上,兩派基本一致。此時,希思發表宣告,對撒切爾“完全相信”。撒切爾憑著這種“前‘倨’後恭”,不僅讓保守黨空前團結,更樹立了自己友善坦蕩的政治家形象,在一片讚揚聲中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

如果說撒切爾夫人倨與恭比較分明,以後來的“恭”化解了先前的“倨”所帶來的矛盾隔閡,那麼三國時期的政治家王祥則是雖“倨”猶恭。

司馬昭在五十五歲中風猝死後,長子司馬炎繼承其相國、晉王的地位。此時,王祥與荀顗前往拜賀,荀顗對王祥說:“相國尊貴權重,何曾已經向他行了最重的禮,今日去見他應當下拜。”王祥回答說:“相國確實很尊貴,然而還是魏的宰相。我們是魏的三公,公與王相只不過相差一個等級而已,上朝時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動不動就去跪拜人的道理!這樣會折損魏朝的威望,也有損於晉王的德望。君子愛護一個人應按禮行事,我是不會跪拜的。”見到晉王時,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長長作了個揖。當場司馬炎就說:“今日才知道你王祥為何這麼受重視啊!”

無論是倨還是恭,只要出於一片與人為善之心,你就能立於天地之間,並閃爍於歷史星空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