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文作文集合9篇

來源:才華庫 2.76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文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美文作文集合9篇

美文作文 篇1

讀一本書,重要在體會其中的含義,運用得當,它就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你面向人生的一大法寶。——題記

一本書,它的使命是什麼?要我說的話,它如果只是被讀了一遍,如此平平淡淡的讀了一遍,那它即使是第一暢銷書,又有什麼意義呢?書的使命,便是讓人們讀了、懂了,將書中所蘊含的道理實踐起來。人們讀書不也是為了這個嗎?

我曾經讀到過一本《誰動了我的乳酪?》,是由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寫的。故事不長,是真正的不長,不到三十分鐘便可看完。不過,這就是大師之所在。短短几十頁,濃縮了長篇大論的精華。簡單的敘述、簡單的情節、簡單的結構,簡單到連兒童都能讀懂每字每句,其內容卻深遠而珍貴。

在一個迷宮裡,有兩隻老鼠和兩個矮人找乳酪。有一天,他們在C站找到了乳酪,矮人們便只依靠C站。C站乳酪某天不見了,老鼠們早已在D站找到了乳酪,應對改變。後來,小矮人唧唧覺悟了,也想和哼哼一起適應改變。可哼哼仍然固執地死守C站……

變化。這是一個令許多人討厭而又避之不及的詞語。人人都想要安穩平靜的生活,可是無法適應改變,就會被從茫茫人海中放逐、淘汰!只有及時預知和進行改變,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開學時,成績有些下滑,每週較健忘,學習委員的職位瀕臨撤除。這時,我開始排斥變化,開始變得憂鬱。突然,腦子裡閃過這本書:這點兒變化都承受不了,你憑什麼說你讀懂了這本書?它像一道驚雷,劈碎了我的抑鬱,劈亮了我的心。變化一點兒都不可怕,我努力著,竭力改正缺點。每當遇到類似的事時,我總是用“乳酪”來告誡自己。競選班幹部時,我讓自己多競選一些崗位;運動會時,我嘗試踢毽、急行跳遠,還想嘗試跑步。這會成為我今後一個寶貴的財富。

書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利用其中深意,勇敢面對生活。

美文作文 篇2

伴隨著第一門語文的開考,一年一度的大學聯考昨天正式拉開序幕,與此同時,備受關注的上海大學聯考作文題也揭開了神祕的面紗。圍繞著武俠小說、流行歌曲、韓劇等社會“流行色”,在以三大社會廣角鏡下組成的這篇材料作文雖然突破了以往命題作文的限制,卻讓不少家長連呼“有難度”。到底這篇作文該怎麼寫才能出彩?為此,晨報特地連線了全國和滬上知名作家,趁“熱”煮煮大學聯考作文“這杯酒”。

“議論”保險“辯證”討巧

葉兆言表示,“大學聯考本來就是一個考核學生基本能力的考試”,因此沒有“太好太壞”之分。而這次上海大學聯考作文題目用意主要是中學生對於流行文化的瞭解,“如果按這個路線走應該沒有大問題”。

葉兆言告訴記者,這個題目對於中學生而言還是比較好寫的,因為這個作文材料把目前存在的幾乎各種流行文化都包括進去了。“沒看過武俠小說的可以寫寫廣告,沒看過韓劇的也可以寫寫時裝表演,思考範圍十分寬廣,中學生基本上都有話可講”。他表示,抓住“對於流行文化的看法”這個點,文章的文體應該寫成議論文比較保險,“這個題目本來就是讓你表達某種觀點的。”

談到本次作文題可能出現的“高分點”,葉兆言表示,以“辯證”的角度來寫會比較討巧,“所謂辯證角度,就是從流行文化的正反方面去闡釋,比如先分析一下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接下來指出‘流行文化不一定就是好’,可以結合自身經歷加以說明。”

小切口和麵面俱到間的選擇

趙長天在看過本次大學聯考作文題後認為,今年的題目有難度。他指出,一個出得好的大學聯考作文題既要對學生構成限制也不能完全框住學生。但這個題目由於分了3個鏡頭,範圍又十分的寬泛,因此考生往往會陷入“吃不準”的境地。

趙長天分析說,這3個鏡頭中,鏡頭一、二,考生可以從如何看待流行文化,為何流行文化會流行這樣的角度來寫;但鏡頭三因為說的是廣告對經典文化的消解,它與鏡頭一、二談的不是一個問題。“所以如果只有鏡頭一、二,考生相對還比較好寫,加入鏡頭三後,落筆就有些難度了。”

趙長天覺得,可能閱卷人希望考生能面面點到,這才完全切題,同時考生還必須聯絡自身實際。

總之在他看來,這個題目如果是寫800字的議論文對考生要求較高,但如果寫其他體裁,如抒情散文、記敘文等又很容易寫散,所以這道作文題不好做,在切口小和麵面俱到間給考生出了道難題。

先給老師上堂文化課

陳村知道了本次大學聯考作文題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作文題目本身不壞。他分析說,從思考方向上來說,這個關於流行文化的話題與年輕人的生活比較接近,所以中學生寫起來,就像談論身邊事一樣。

“我在想閱卷老師會怎樣評卷”,陳村表示,由於目前中學生熱衷的流行文化如時新的流行歌曲、韓劇等等,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而言“多少是有些陌生的”,如果這些教師參與閱卷,對於學生作文中必然會提到的最新的流行文化可能會有隔閡,如果“不瞭解甚至不理解”,就此可能會影響到閱卷的效果。

為此陳村提出建議,是否在大學聯考作文閱卷前,先給閱卷老師“上堂文化交流課”,對於閱卷也有一個參考。

美文作文 篇3

“金周至,銀戶縣,殺人放火長安縣……刁蒲城,野渭南…..”這些是流傳在關中民間的諺語,也道出了渭水河畔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別的就不多說了,我就說說這金周至吧。為什麼叫金周至?有傳說是太上老君騎著青牛來了,不小心把金丹掉落在周至和戶縣,因為大部分金丹掉在了周至,掉落在戶縣的地界少,所以就有了金周至銀戶縣的稱謂。顯然這是後人附會的傳說,古時候周戶界限幾經變更,就沒有固定的界限。現在是周至的過幾年中央一劃分又變成戶縣的了,甚至連周至都不是,同理戶縣也是。

而真正解釋金周至的原因是古時候周至河網密佈,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陽光充足,農耕比較發達,盛產糧食,物產豐富,不僅主要種植小麥,甚至還種植水稻,所以這裡在農業社會就成了物阜民豐的地方,也就造就了“金周至”的美譽。這在今天的現代人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就在那個歷史時期真實存在,不僅稻田多,而且竹林多。這裡古來就有“從周至到戶縣,七十二道河腳不幹”的說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古代水量充沛,你要從周至去戶縣,你過一個河時你就要脫鞋,還沒等走多長路,又遇見一條河,你又得脫鞋,溼地多,故而你的腳常溼漉漉的。不信我給你從現在的周至縣縣城往戶縣數一數:沙河、淇水、阿岔河、田峪河、赤峪河、耿峪河、勞峪河…….都是南北流向。

想到這裡我彷彿聞到了水草的清香,風拂竹林的場景,那是一個河流密佈,水草豐美,岸芷汀蘭,竹林滴翠,水繞青山,雲低霧靄,白楊密林,漁舟唱晚,稻花蛙鳴,柴門犬吠,扶老攜幼,金黃麥苗……..我好像看到了上林苑,長楊林,看到了漢武帝在狩獵,也看到了司竹監在竹園巡邏……..

轟隆一聲,定睛一看,原來一個巨型鋼鐵怪物在河床正在劃拉。把我又拽回現實,我只能先從黑河的上游說起,那就得談到那個對西安850萬人生存至關重要的黑河水庫說起,準確的說是黑河引水工程。

西安市的黑河

黑河發源於太白山,流經周至縣縣東大部分地區,在周至尚村鎮流入渭河。黑河惠及周至大部分地區,素有周至的母親河稱謂。

現今的黑河實際已不屬於周至縣。西安要發展,西安市人口不斷增加,吃水問題要解決,所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關於黑河引水工程提上政府議程。而在坊間傳聞,當時周至不屬於西安市管轄,而屬於咸陽市管轄。為了解決西安市的用水問題(渭河汙染嚴重),把周至縣劃歸為西安市管轄,並每年給周至縣幾億元的補償。而周至縣給出的代價卻是不能發展重工業,汙染的企業不能有。但是臨近西安的戶縣卻是工業發展迅速,得到快速發展,而周至卻淪為貧困縣,到現在戶縣人終於揚眉吐氣了,見到周至人就會說你們還是金周至嗎?現在應該是“金戶縣,破周至”。即便西安市給周至縣財政撥款補貼,據知情人說周至縣的財政還是支大於收,而且缺口很大。

坊間關於水庫的事還有個傳聞,說有人建議當時的縣委書記號召全縣勒緊褲腰帶,修建水庫,將來把水賣給西安人,到現在也就不至於財政沒錢了,當時的縣領導沒魄力幹,所以到現在黑河水庫卻與周至人沒關係,沒得到一點好處,而這個說法我沒求證過,但站在周至縣的角度似乎好像在理。

和眾多大壩水庫一樣,就連那個最著名的“高峽出平湖”大壩一樣,它們往往帶來很多負面問題,大的就是容易引起地震,再者生物鏈的破壞,當地居民的影響。有的甚至負面問題很大,比如埃及的阿斯旺水壩和臨近陝西的三門峽水電站。據資料顯示:

20xx年8月24日至10月5日,渭河流域發生了5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洪災。有1080萬畝農作物受災,225萬畝農作物絕收。這次洪水造成了多處決口,數十人死亡,515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億元。但是這次渭河洪峰僅相當於三五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因而,陝西省方面將這次水災的原因歸結為三門峽高水位運用導致潼關水位居高不下,渭河倒灌以至於“小水釀大災”,可謂得不償失。

為此,10月份,水利部組織在鄭州召開了“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專題調研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說:“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渭河變成懸河,主要責任就是三門峽水庫。”

黑河水庫的修建也給當地百姓帶來很多問題,據華商報在20xx年3月22日的報道題為“周至每年供水"3個西湖" 保護黑河水源農家樂被叫停”中,指出修建黑河水庫後對當地甚至整個黑河流域影響是很大的。你想一年就把“3個西湖水”讓西安人給用了,而對於黑河流域的居民來說卻帶來的是“水荒”和生活的問題。修建大壩後河水斷流,黑河水量減少,流域內水位下降,以前打的井不出水了,人力壓水泵也不出水了,以前在上游有的地方拿個鐵杴隨便一鏟就有水,人就可以直接喝水,這裡以前連片種的是水稻而不是小麥。就連我們住在中下游的村子都有“稻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黑河徑流減少,河水沒能充分補給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降低,我們學過地理都知道,河水和地下水是互補的關係,在河流豐水期河流補給給地下水,在河流乾涸期,地下水補給河流,形成一個迴圈系統的生態環境,而在1998年修建水庫後,河流徑流量一直在減少。使得這個號稱“從周至到戶縣,七十二道河腳不幹”的周山至水地區,卻出現了“水荒”,居民飲水困難”,你更難想象這個黑河水庫不僅沒有給周至的老百姓帶來好處,卻在殘忍的剝奪黑河流域的百姓生存機會。而且你很難想象當黑河水庫也沒有水的時候這個城市怎麼辦?

據說從1998年黑河水庫建起,在GDP等主要經濟指標排名中,周至始終位於西安13個區縣的最後一位。

為了保證水質,在黑河水庫周圍,村民說不讓養豬養羊怕汙染,砍伐樹木,開礦怕汙染,開辦農家樂怕汙染統統叫停。在報道中村民康保成說:自從黑河水庫地保護範圍劃定以後,範圍內不允許新建永久性建築,不允許搞養殖,甚至種地都不讓上化肥,給居住在保護範圍內的群眾造成了影響,記者在保護區見到,當地群眾依然居住著牆體裂縫的老舊土房。“就因為這,這幾年我們村上有不少因為經濟條件差的適齡青年談了女朋友,但女方家卻不願結婚。”

黑河水庫的修建完全與周至無關,而且修建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深深的影響著辛勤的黑河流域老百姓。他們現在也面臨的“水荒”,而我們身在這個國際大都市的西安,卻從來沒有關注過水源地的人們,而當初為了西安的發展,周至縣老百姓說:“希望西安人富了,能想到我們”,而今天身在西安市的人們天天喝著喝礦泉水一樣好的水時能否想到水源地的父老?

千年古剎仙遊寺

在黑河的黑水峪口有個千年的古寺,前人是這樣描述它的: “在周至縣南三十五里的黑水河畔,四山環抱,一水中流,峰巒別緻,薄霧繚繞,甘泉飛瀑,古洞幽妙”。

唐永和元年,一個書生應舉考試及第,被任命為值周至縣尉,他說著一口流利的西安話,在這裡寫下了那篇千古絕唱《長恨歌》,這個書生姓白,名居易。(未完待續)

在這裡,你將透過我的文字,用你獨具的慧眼和我一起發現、瞭解、探討社會、人生。且行且思。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美文作文 篇4

看到雲兒,就會讓我想到棉花糖,軟綿綿的,真想咬上一口。所以,我對雲兒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了。

雲,真像是齊白石爺爺的畫,除了白色,就是黑色和灰色,雖然只有三色,但我仍然覺得很美。天剛亮的時候,雲兒就和朝霞姐姐一塊兒出門玩;傍晚,雲兒會迎接彩霞姐姐的到來;直到月亮媽媽催雲兒趕快回家睡覺,雲兒才不情願的回家了,然後蓋上被子,但云兒偶而還會探出頭來瞧瞧。夏天到了,雲兒的脾氣會變得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生氣,一生氣,就把雨婆婆、電公公和雷公公召來,但過不了多久,雲兒又好了,這時,送走了雨婆婆、電公公和雷公公,就要迎接太陽阿姨的再次光臨。

雲兒喜歡化妝,所以經常辦化妝會。每到這時,我就會很敬佩雲兒們的化妝能力,總是忍不住停下來,抬頭注視著它們。不一會兒,就有一隻小狗不知從什麼地方跑了出來,接著,綿羊,小猴,青蛙也不知從什麼地方跑了出來,就連小豬,小馬,小兔也蹦了出來,就像開了動物運動會一樣;不僅是動物,就連植物也“發芽”了,有花,有草,有樹,還有連綿起伏的山,也有……這時,突然出現了一輛馬車,哦,原來是這輛神奇的馬車把它們運來的。雲兒可真神奇呀!

因為我喜歡白色,所以更愛潔白的雲兒,正是它的潔白可愛,給我的童年增添了幾分美好的遐想。我愛雲兒,愛它的美,愛它的神奇,更愛它的潔白。

美文作文 篇5

隔窗看花與臨風花下的感受沒有可比性,郊外的小草初遇陽光,絕對唯美,這跟高樓間隙閃過的那道七彩日光到底不同。遠離城市,在原野裡吹風日浴,世界滿懷,春亦滿懷了。

以前寫過關於春的文字,偶翻出來看看,大約符合當下春日情景,以至於一味沉溺於舊作之中,不圖新意,懶做新篇,由此也就錯過了東風美意,想想實在罪過。今引以為憾。

春日妖嬈。太多人把眼光放到遠方,看那團柳煙漫漫,浮於湖面,與湖水相染。或是抬了臉,看一樹海棠嬌慵著臉與身旁梨花搭話,抑或是俯下身去,聽草叢新蟲,在抬頭低頭的剎那間,會讓人們充滿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些思緒浮動一定是跟著了風動的韻律,花開的節奏,從表象看來,所有思緒都有了地方安置,每朵花蕊裡,每棵草身間,歸來置去,滿滿的全是春思含苞,春情流瀉,再探究下去,就會發現春天的全部不盡是一個單調的綻放。

懷著一顆童心撥開滿叢花草,土地的臉就露出來了。平整細膩的土粒之上,花枝茁壯,草根矗矗,它們的中間豁然一條被踩得發亮的小路,這條小路猶如畫家有意顯露遠方而留出來的淺淡之色,它是整幅春光的道白,不緊不慢地抹進曲徑裡,象是等著某種知遇。春日幾多花木扶疏,幾多色彩明豔,全靠一條小徑延伸,春徑如斯,獨具匠心,它是春天的大動脈,走到哪裡,它就通向哪裡。

喜歡走這樣的路。不著一磚,不鋪一石,不是人工土山堆起的遠方土,不是為了築路剷起的新鮮土,就是那種裸露好久的,帶著三分銅灰,有著淡淡懷舊味道的顏色,若是走久了的泥土路,走得年份兒愈久便愈有意思。

當榆錢飛上枝,槐花露出白玉齒的時候,年逾百歲的阿婆癟起腮幫子漏著風說:你看,你看,那些榆樹槐樹還太年輕,桃花塢裡的桃花樹,發了死,死了發,現在還密密得跟我小時候似的......

對,就是這樣的桃花塢!這裡桃花滿目,小徑錯綜,時聽犬吠,野兔出沒,林內小湖泛泛,野鴨三兩,湖裡水草清可見底,魚游水動,蘆葦尖似懸浮,破水而立,不聲不響......若要尋個踏青的所在,唯此莫屬。

最好是一個人過來,與人相伴,多有言語,言語之聲會驚了桃花清夢。你一個人想站就站,想坐就坐,撫瓣,聞香,聽風,沐日,沒有做作也沒有迎合。多好。

未進桃花塢,便有蜂蝶們殷勤相看引路,老遠就花香四溢,天地間彷彿打翻了一個香精瓶,躲不過去的芬芳,沾滿了空氣直往人的臉上撲,不須細嗅,人的每寸肌膚都盈滿清香。只見路旁的花草新老夾雜,有頹敗,有生機,給人的感覺是經年的,枝上桃花是新鮮的,恰如老歌新唱,韻味悠長。世上若有輪迴,時光流轉百年而物相依舊者多矣,我所知道的桃花塢,當屬此類。桃花塢裡的春天含蓄不起來,唯一低調的就是條條迂迴曲折的路。走在這裡,人便跟著這些路曲折迂迴。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這樣的話用以勉勵先行先驅者實為恰當。對於平凡的大多數人來說,我認為這世間走得更多的路,是別人趟過的路。一如桃花塢的路,春來人往,春落人盡。這裡年年景色無二致,倒是在路上的這點感覺會漸生異樣,明明昨日還在徜徉東風,今日花迷叢間卻是又一年了。再走一遍平淡無奇的老路,心思卻是不同了。

行於舊道的感覺是難以述盡道明的,象跟昨天的自己談心,又好似於此刻的靈魂對話,伸了手能拈花一笑,抬了腳就踏草而過,人會忘了路旁的繁花似錦,也會忘了時光的侷限。桃花看多了,有點膩,反倒會琢磨起路旁蒲公英的繽紛一笑。百歲阿婆會說,你看,你看,這是黃花苗!看這小葉嬌嫩的,這是中藥呢,消腫解毒!她穿著小腳布鞋,拄著桃木柺杖,腰向前傾,額頭蹭著一朵桃花,顧不上花粉撲簌,眼睛卻看著叢叢如玉的蒲公英。

與這位老人萍水相逢,一前一後進的桃花塢,象是一位相請不如偶遇的同伴,她時而悠閒慢踱,時而駐步自語,只聽她碎碎地又說道:桃花塢裡的桃花樹,發了死,死了發,現在還密密得跟我小時候似的......我於是想到她小時候嬉笑的樣子,想到她做姑娘時擦胭脂的樣子,想到她中年盤發的樣子,再看到她現在的樣子:慈祥、安寧、真實。

阿婆看了我一眼自顧自地又說道:時間過得真快,還沒怎麼活呢就老嘍.!看這桃花,一掐一股水呢.....說著說著,她慢慢地拐到了另一條小路上,隱在了桃花林中。我也自語道,是啊!是啊!放步朝前。

等我穩了神,四下打量,於桃花深處,時光飛轉,在這條小路上,我看到了幾十年後的另一位阿婆,一頭銀髮,滿臉安靜,背佝腰彎,跚跚而行,那是我!

並不覺得悲涼,“惜春長怕花開早”的幽怨是徒勞的。等過了春日,路邊的這些薄公英就要開花了,很快,花瓣凋零,每朵花齊刷刷地頂起了白絨球,微風陣陣,小傘隨風飛逐,又一輪嶄新的生命起程了。

桃花塢就是這麼富有,不止蒲公英們!只要你願意俯下身去,就會看到路邊的薺薺菜,麻子菜,酸豆漿葉子......它們有的開極小精緻的花,有的則不開花,只一汪綠色招搖東風。它們託在地面上,會順著春的意思吐綠、勻色和蔥籠。你看,這樣蓬著一團的是野生油菜,花開過半了,會到秋天結果,再看這棵野荊木,沒在桃林中,葉子格外出眾,上下打量,你會猛然想不出它的名字!在這裡遇到的每棵植物都有一段生長、懵懂和堅持的故事,待到漸入夏的時候,人們便會在葉繁草盛中忘記它們的存在。想當然,人也會被它們遺忘,它們有它們的世界,春天,只是過客,桃林亦是,你我亦是。不過這條小路一直在,於是老根新芽都一併傍過來,依路而生,而長,而開花。路是它們的主心骨,亦是春天的主心骨。

如果趕上清明時節去桃花塢,人便是走在了宋詞裡,宋李元膺有詞雲: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彼時,桃花塢裡便剩下另外一半的春風了,枝上花落各一半,草間散落的更多一些,心有惆悵,卻是更有餘韻。這條老路開始紛披春色,風就是有辦法讓它與花親近。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黛玉葬花,以花自喻,傷春度己,須知花落何須一葬,花開枝椏,只在終了才能落地一遊,隨風擇處,這是自然的生死,卻被一鋤葬去,生硬武斷,真真傷了離離落花的心。

春來不喜,春暮不悲,條條統領桃花塢的老路對此深諳。它曲直有致,靜如卷拂的綢緞,任綢緞兩旁春花秋月,兀自冷暖。這裡的每條小路都可以相接,每個路口都可以出塢,路中間能夠生花草,桃樹越過路界露出老根,在這條小路上,生命肆意不用管教,美麗蓊鬱盡情放縱,待到繁花落盡,餘下這樸素。春日黃昏,突然起了風,不大功夫就淅瀝著飄起了雨絲兒,我在想,桃花塢裡的小路上會落滿春天麼?會打滑麼?會生青苔麼?明天去看看。

美文作文 篇6

美文誦讀是我們學校開展的一項活動。是為了培養我們閱讀的積極性。每週都會有不同的班級派代表參加美文誦讀。而且一週每天都要有不同的代表。班級參加美文誦讀是年級班級的順序。

這周是我們班參加美文誦讀。這個突如其來、振奮人心的好訊息。班裡的同學們一下子驚得目瞪口呆。同學們聽到要拍代表高興的`跳了起來。老師看了一下就點了我的名字。我的心砰砰直跳特別激動。我跟著大隊部的姐姐到了廣播室。

我讀的作文名字叫做《竹子》我先熟練的讀了一遍。然後到14時30分時,開始美文誦讀。因為我第一次拿著話筒,所以我有些緊張。大姐姐開始播報了:“老師們,同學們又到了美文誦讀的時間,讓我們一同欣賞。”該到我說了,我看著稿子緊張的說:“大家好我是三一班的王子胤今天由我給大家帶來美文誦讀……謝謝大家!”我雖然很緊張,但還是很有感情的,把這篇文章讀了下去。感覺還不錯。

我以後要多閱讀課外知識, 多讀書鍛鍊語感。希望下次我在美文誦讀時會給大家帶來更好的作品!

美文作文 篇7

在你人生的早晨童年

一定會有許多有趣的事

在池塘邊,划著小船,採著小蓮:

在草地上,快速奔跑,踩踏小草;

在花叢中,拿著花籃,摘著鮮花;

在雨天裡,穿著雨衣,和雨玩耍;

在你人生的上午少年

一定會有許多無人知曉的事

在窗前,安靜地看書;

在陽臺,憧憬著未來;

在學校,歡快地玩耍;

在你人生的中午中年

一定會有許多辛苦的事

在公司,拼命地幹活;

在家裡,千篇一律地打掃;

在街上,無可奈何地省錢;

在你人生的晚上老年

卻只會做一件事

回憶

回憶童年

回憶少年

回憶中年

回憶以往

美文作文 篇8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悽美的曲調,低吟淺唱。

——題記

不知是從何時起,喜歡一個人靜靜的,聆聽夏風的聲音;看花落的結局;一個人淺唱孤獨.

我算了又算,離我們即將畢業的日子不遠了。回首過往,無法面對我曾經揮霍過的日子——那時竟還單純的以為畢業離我們很遠,還有不少日子可以揮霍的。可轉眼間,馬上就要畢業了。

我不知道現在該怎麼做,我還在茫然之中。

抬頭,看那天空,沒有一絲憂愁,我的心似乎也平靜了許多。這時,想起了一句話:莫讓歲月流逝。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已經無法挽回,只能任由它在歷史的史書中穿行,我能做的,只有是從現在開始珍惜——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要再那般糟蹋歲月所在的每分,每秒的意義。

伸出手,遮住我的視線,感覺到了風的吹拂。

歲月再走,我也再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無數個分分合合。你無法去改變,你能做的就只有珍惜和每個人在一起的光陰。

我不止一次又一次勸過自己,莫讓歲月流逝......可往往在不經意間,歲月早已離我遠我去。回首逝去的歲月,我感到惋惜,不止一次又一次責怪自己,可是這都是徒勞的呀!

傍晚了,看著那落日殘霞。我恍忽覺得那落日殘霞就像我們,即將落下的太陽。這是多麼難過啊!可是轉念一想,夕陽西下,這是常事兒,待太陽落下,明晨還會重新升起!

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待到我畢業的時候,我一定會笑著哭!

伴著悠揚的琴聲,淺淺的落日,讓我們一起低唱,唱一首畢業的歌!

美文作文 篇9

讀一則美文,勝似午後的清茶。讀一篇美文,勝似初春的涼風。讀一篇好文,是給佈滿塵囂的心靈上一次救贖般的慰藉,讓給光怪陸離的當今社會中碌碌生存的平凡的人們接觸到真正的享受與幸福,這幸福,無關功名利祿,這幸福,無關權利地位,這幸福,甚至無關於你身處何處,身份如何,是所有共享同一語言文字的人們都可以共同欣賞並從中得到快樂的。

只可惜,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在這個講求效率的社會裡。在這個一切以結果為上的價值觀中,太少的人,願意捧一杯清茶,持一則好卷,在午後的陽光中,使用僅僅看一部電影或是看一集電視劇的時間來全身心地沉浸入一篇好文。在快餐文化氾濫的今天,我們失去了什麼?在電影電視將視覺震撼帶來的今天,我們還有沒有想象力?當網路小說的驚險離奇跌宕起伏的劇情吸引我們眼球的今天,我們的心靈可以在何處安歇?在這種氛圍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如何去理解“仁義禮智忠信”?如何去明白“: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是的,古人亦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是我相信,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大人正確的引導下,學習老莊文化並不一定造成孩子們消極避世,而會引導他們堅持本心淡泊名利。同樣的,學習那些經過苦難的天才之作,細細品讀彷彿流淌在他們血液之中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孤寂也不會使孩子們自折羽翼,厭世自閉,而是會使人堅強與剛毅。“讀一本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對話”每個人自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僅僅依靠身邊親人和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希望新時代的孩子們,並不是驕奢乖張自命不凡,而應溫文爾雅,落落大方。

每個人都是世界上既平凡又特殊的存在,可以不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勇敢與堅定,但是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與擔當。可以不像老莊的超脫與出塵,但是再遭遇挫折時一定要有自己的灑脫與自信。人生一世,就是應該像一杯淡淡的清茶。願你被整個世界溫柔相待,即使沒有,也應該能欣賞花開時節的漫天芳華,也能接受落葉遍地的世界蕭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