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做好自己-隨筆

來源:才華庫 1.52W

有一個人,挺愛幻想,上帝並沒有責怪他,他也挺努力,他用文字勾勒他的思想,他用飽滿的筆頭直擊感性的殿堂,沒有人會認錯,這就是我。

讓我做好自己-隨筆

我覺得沒必要逃避人性中虛偽、卑瑣的成分,我們可以在後天加以修善、提高,但絕不贊成泯滅天性中善良、公正、積極的部分,一如三島由紀夫在《天人五衰》中寫過一個輪迴的生命,每人18歲就死去,投胎到另一個生命裡,我要補充的是,投胎到另一個生命裡的,不僅僅是肉體,更重要的是精神與意志。

在“傳道受業解惑”的崗位上辛勤耕耘,日子總是波瀾不驚,於是,有人抱怨生活太平淡。其實,工作中,我們在必要的時候應該有勇氣承擔自己,哪怕有一點點力不從心,若引用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個人做事的動機有一種是渴望偉大,不錯,誰都希望自己在其生活的領域活得厚重、深遠些。

可惜的是,任何事情都沒有解決,我們心中積鬱了太多的負荷,我們被自己附加的精神壓力與額外思慮逼得走投無路,於是,沮喪、頹廢、自暴自棄等一系列症狀乘虛而入,由肉體到精神,如此往復,一直到我們認不出自己。

其實,很多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在履行他們的時候忘記了應該遵守的規則,這就是自尊、自強、自立,這不是外物隨意賦予的.,這與我們的內在氣質、個人修養、意志、理想關係重大,有這樣的自勉勵志言論:做好自己。

真正與我們有關的還是我們的心智與態度。我們應引人入勝地是善待自己,刻骨銘心地成為你想做的人,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探討與深思,還有行動,是隨時都可以開始的行動。

蘇東坡曾在赤壁望月長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位哲人的話,可以隨時聆聽。

同樣,人的本質裡最深遠的驅動力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但是,誰又真正做到了使自己重要呢?

我們都可以來討論、反饋、行動,這與勵志、說教無關,因為我們無論是抱怨還是狂喜都來源於我們太看重自己。

當然,我坐在燈火通明的教室也會倍感疲憊,我跟大家一樣,虔誠地祈禱:讓我做好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