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衡心衡便是最好的人生隨筆

來源:才華庫 2.89W

一個人,究竟要走多遠的路,調整多少次方向,才能在人世找到平衡?

守衡心衡便是最好的人生隨筆

人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然而同飲時光的酒釀,誰敢不對命運投降?世事無常,人生無常,模糊了我們軀體的感知,平衡的掌握。我們常常會自比於趴在窗戶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卻找不到出路。多數時候我們會陷於理想很豐碩而現實很骨感的不平衡中,好高騖遠而腳下又並非坦途。平衡,漸漸走遠。

縱觀濤濤的歷史長河,平衡是天地萬物遵循的永恆守則。當下社會,人們的渴望永無止境,一直崇尚與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有如無舵的快艇行駛在暗礁從中。因此,懂得“能量守恆”方為人上人之覺悟,得此道,方可操作平衡之術。

古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經歷了時局的動盪,社會的黑暗腐朽後,現實的荒蕪終究與內心的美好發生了強烈碰撞,他憤然辭官,歸隱田園。他連日飲酒作詩,對於官場沒有絲毫眷戀,面對喧囂還一份本真。淬過繁華後,將生命的`淡然,緩緩撿起,最終覓得生命的價值。今人往往在虛無的名利和權位上追逐不已,併為之摧眉折腰,費盡心機,艱辛的努力換來的卻是無常的憂慮。生命只能在自然中舒展。求得本心,還心靈一片清靜,生活一份簡約。此時,才守住了心衡的天平。

即使官場得意,事業成功,也應不驕不躁。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這無疑是正確的。過度的自我滿足便失去了自知之明。狂妄自大、剛愎自用,只會貽笑大方。如果事業、學業失敗,亦宜不卑不亢。一蹶不振,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和堅定信念,悲觀消沉,無所適從,這樣的人生必定一敗再敗。

多一份自適,平衡出廟堂與江湖之間的一縷清香;多一點淡泊,平衡出勝敗兩界中的一絲曙光;多一些涵養,平衡出高山流水的天籟之音。隨性,不要隨遇而安的一絲軟弱,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將指尖點一滴清酒,落入口中。隨心,一張涼蓆,箕踞而坐,極目天邊,“坐地日行八萬裡”,時間的齒輪終將萬事萬物轉成與我們相契平衡的維度。總之,既不要全想著你擁有什麼,也不要全想著你沒有什麼,萬事須衡;失衡,荊棘叢生。

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平衡點,將平衡的天平不斷向本真、淡泊、自適的方向調整,成就自己的智慧人生。守衡,心衡,便是最好的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