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應不應該打架呢日記隨筆

來源:才華庫 8.21K

孩子的成長總是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發現我們也在成長,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困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尤其在目前中國的教育體系下,孩子到底應該怎麼成長?

男孩子應不應該打架呢日記隨筆

在兒子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小孩在學校打架,把一個同學打的很厲害,家長非常氣憤,一定要見我們,我和孩子爸爸趕緊請假去學校,心裡非常著急和氣憤,氣憤的是兒子怎麼老是惹事,著急的是可別把人家孩子打壞了,到了以後,就給那位孩子的媽媽道歉,說了很多好話,然後檢查孩子哪兒裡受傷了,因為之前已經去了醫院,沒有什麼問題,我看了一下那個孩子,就是後背有點紅,沒有受傷的地方,也就放心了,那個家長不依不饒的'說了好久,讓我們保證孩子以後不要再打架,我們也保證了,還寫了保證書,才算了事兒。

然後這樣的事兒,時有發生,一年都會遇到一兩次,都是說我兒子打別人,別的家長不幹了,老師趕緊給我打電話解決,然後我道歉,可是我發現每次兩個孩子打鬧都是有原因的,我兒子非常討厭罵人,基本上都是別的孩子罵了很難聽的話,他受不了,然後兩個人打了起來,還有,兒子是個好打抱不平的孩子,會幫忙他認為對的那一方,然後容易發生爭執,也會動手,因為他長得高大一些,所以其他小朋友會有受欺負的感覺,為了少讓別人告狀,我只能教育他不能動手,有什麼事情講理解決,孩子會注意,但是男孩子淘氣的天性,還是偶爾會有爭執,弄的我也很無奈。

但是我發現一個現象,每次所謂被打家長非常著急的時候,其實小孩子已經和好了,又開始一起玩,甚至每次都沒有那麼嚴重,基本上就是某個地方紅一點兒,小孩兒覺得吃虧了,告訴老師,老師就趕緊告訴家長,讓雙方家長解決問題。

沒事兒的時候,我也開始回憶我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在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們經常也發生衝突,兒子臉上、手上、身上也會帶點傷兒,回來後和我說,我一看沒什麼要緊,就告訴他以後注意不要打鬧,而且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所以,兒子變得很獨立,在外面發生什麼事兒都先自己解決,後來上國小了,也偶爾有傷,兒子不告訴老師,也不告訴我,我看到了,問一下,他也說,和同學玩不小心弄傷的,沒事兒,我也覺得男孩子成長,偶爾有點兒傷,和同學發生衝突,甚至打一架,都沒什麼要緊,孩子都是單純和天真的,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比家長參與好,因為以後他們的人生還是要自己走的。

這也是即使孩子吃虧了,我也從來不找老師和其他家長的原因,因為我認為這些都是成長必須經歷的,人生很長,早點經歷挫折,對以後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可是,我發現,中國的大多數家長的想法和我有多麼不同,獨生子女都是寶,怕吃虧,怕受委屈,經常是家長出來出面替孩子解決問題,當然,還包括不敢負責任的老師們,在學校,甚至規定,課間不需打鬧,因為怕有危險,這也是和朋友一起聊的很無奈的問題,男孩子都是好動的,國小是最好動的年齡,卻不讓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扼殺他們的天性,讓他們變成中國教育體制下越來越沒有創造性的產物,我尤其憂的是男孩,中國的男孩越來越不像男人,很難成長成有責任、有擔當、有愛心的男子漢,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應該有著太多的關係了。

我們小時候,沒受到那麼多的關注,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一起,打架、和好、再打架、再和好是常有的事兒,我發現我們成長的還不錯,而現在……

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不錯:“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乾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

中國的家長應該多給孩子點受挫折的機會,包括打一架,不管打不打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