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家論雜文隨筆

來源:才華庫 2.45W

作家的文章,幾乎就是生命線,作家的顏面,幾乎就是作品。好的作品,讓作家成為人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人們崇拜的作家,這是不言而喻的。為什麼大家要崇拜作家。這裡想說清楚,一個原因是作家是有身份的人,作家是學者,學識淵博,身價過億。作家又是腦力勞動者,其職業人人羨慕。作家是最講道德的人,這是人盡皆知的,這樣的人,最容易變成人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這是道理說得非常清的。

關於作家論雜文隨筆

作家論是研究作家的專門理論的,作家成為專門學術問題來討論,並形成有關的理論,以前並不多見。作家論直接深入作家本人,以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成長成才作為相關物件、材料,做為理論總結。

專門研究作家的理論,稱之為作家論,專門研究作家之作品的理論稱之為作品論,專門研究文學史的理論,稱之為史論。總其大成,都可以稱之為文學理論。

作家稱之為學者,不算過份。首先,做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作家有高於常人的優秀品格,這是任何人都懂的。作家思考的問題,是代表一個時代最重要的前沿的思想,這是毋庸置疑的。作家有一個好的人格,則他就可以成為人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人們需要他甚於一切,這是現實,任何人都可以理解。

記得現代文學之父,偉人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學界以及群眾三千多人趕去送葬。當時,他的棺木上覆蓋著“民族魂”字樣的旗子,可見魯迅先生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何等重要!一句話,那個時代的人,把魯迅的精神當做民族之“魂”。由此可見,魯迅的文章對那個時代產生了多麼巨大的影響。

作家論是研究作家的專門理論的,為什麼要研究作家?我想這個問題也不是一下就能講清楚。我們想,作家做為理想人格的體現,他總是有長於他人之處,而且他的作品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有時候也出乎自己所料,作家的事業,肯定是不朽的,他立在眾人面前的標杆,也是不容易被推倒的。儘管有的作家名聲不好,受到人們的責難和辱罵,但是,作家的主流卻是好的,他們在群眾中間的形象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作家論研究作家本身,作品論研究作品本身。回答作家問題,是文學理論方面的一個重要問題。一般文學理論只注重對作家作品的研究,而忽略了對作家本身問題的研究,作家論的提出,讓人們把對文學這個問題的視野,深入到作家本身,有的人會說,作家有什麼好研究的,殊不知,這是錯誤的說法,作家有理想的人格,他創作的作品,以及他自己,被人們當做偶像崇拜。而且,作家本人學識淵博,有身份,有地位,並且他的思想幾乎就是人們自覺行動的綱領和指南,這是作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作家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這是可以肯定的;作家的作品,是人們崇拜的物件,這也是可以肯定的;作家乾的工作,是一般常人所不容易辦得到的,這幾乎家喻戶曉。作家高人一等,這是作家在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光圈。作家受人尊敬,天下所有人都可以把他當做永恆不變的偶像崇拜,他的言論,又是信念,名人名言,座右銘,甚至可能變成法則、真理。作家在人們的生活中,顯得如此重要。跟作家謀面,交流,求籤名,幾乎又是時尚。到作家真人身邊生活,跟在偉人身邊生活一樣,十分幸福。這是每一個奮鬥者的自我追求,也是每個人畢生所願。

由此可見,作家在人們心中是一座推不到的神像。

而作家論是專門研究作家的理論,作家也是普通人,這是他們跟常人沒有任何區別的地方。但是作家創作卻是在幹一件非常轟動世界的工作,作家靠作品出名,作品是作家心血的`凝結。固然,作品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興趣,想博取讀者的讚譽和掌聲,對作家來說也不容易。作家創作一件作品,就像完成一件藝術品的加工改造工作。作品的材料、內容、構思,下筆、創作、計劃等等,跟作家的靈感、創作激情、熱情等等有直接的關係。

作家的人格,是完美人格的一種體現。作家的語言,是勞動者的語言,作家貼近生活,大眾化,代表老百姓的口聲。因此,作家的方向,又是每一個人對正確的生活方式的選擇。一個人在生活之路上,有痛苦的抉擇,摸索,前進的方向,迷津之等等,都離不開作家以及作品給他施加的影響和引導,從而讓他在這條路上少走了多少錯路、彎路?有的人,毀了自己,毀了他人,毀了國家,就是他們跟作家指出的正確人生方向和道路背道而馳。

如此說來,作家的人格這麼可貴,作家的作品對社會人生如此重要,作家創作又是一項重要嚴肅的工作,作家在人們心目中,無疑是個神像。

其實簡單地說,作家並沒有特殊於他人的地方。作家的工作很簡單,稿紙、筆墨、材料、構思、寫作計劃、完成作品創作、投稿、通過編輯稽核、作品見諸媒體,這時作家可以休息了。當大家讀了他的作品,產生共鳴,認為他了不起,殊不知,這其中凝結了作家多少心血!

作家有偉大的人格,受到人們的崇敬,作家的作品引起轟動,同時造成“洛陽紙貴”,這都是情有可原的。

作家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如同神像一般,推倒他,就像是要毀掉人們的一切,作家如此受到大家的歡迎。作家的作品,又是如此地受到人們的熱捧,可見大家的學習生活,是很難離得開它的。

這是作家的勞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作家是人,普普通通的人,因此在社會生活中,也要同大家接觸,許多見過作家的人,都有過美好的記憶,這是不言而喻的。

作家簽過名的紀念冊,大家可能終生收藏,作家的手稿,可能拍賣價過萬億,變成無價之寶。

這是社會對作家的勞動的一種肯定方式,作家的貢獻,是人人都認可的,作家在這一方面有卓越的貢獻和才能,這是任何人都懂得的。崇拜作家,是時尚,這是連小孩兒都明白的,因此全社會都要為多出這方面的人才努力。

作家的創作,也幾乎是天才的創造。作家一個字、一句話的寫,就是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藝術形象,流傳後世,在歷史留下名字。

是啊!寫進文學史的作家都是大作家,他們的名字不但今天的人們銘記,而且將來的人們也會銘記。也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能寫進文學史,寫進文學史的作家,畢竟是少數。像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韓愈、柳宗元、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等等,這些作家詩人的名字,就跟他們的作品一樣家喻戶曉,受到人們世代傳誦。

也不是所有作家的名字都能流傳後世,畢竟傑出的作家才能把名字寫進文學史,他們的作品才能被後世認可,這是衡量作家作品的尺度。當然,作家的作品是有較高的價值的,則他才可能涉及這些問題。也不是所有作家的作品都有那麼高的價值,被人們世代傳誦。

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家把陽光送進人們的心田,驅走了黑暗,給世界一片光明。

作家如此地辛苦,作家的勞動,又是如此地重要,作家給人們的關懷關愛最多。儘管歷史上有許多名揚千古的大作家,受盡那個時代的迫害,甚至是政治迫害,但是他們都保持了作家的尊嚴,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創作出了不朽的鉅著,受到後人的敬仰。

文天祥在元軍殺頭的路上,寫下了千古絕唱: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在受難的時候,仍保持樂觀主義精神,臨危不懼,視死如歸!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是啊!這些英雄永遠值得後人紀念。

還有楚國詩人,屈原大夫,得知楚國被秦國大將白起攻破後,懷著悲痛的心情,抱石自投汨羅江。他把對祖國的熱愛,化做自殺的行動。屈原的死深刻說明了楚國的滅亡,牽動詩人的心。他的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也就是楚國滅亡的時候。說明了詩人無比熱愛養育他的楚國,為祖國而死,是生命的昇華。

這些作家詩人,光彩照人,名留千古,受到後人永遠的懷念和紀念,並且定下了紀念他們的節日。每年端午節,人們要包粽子,釆艾蒿,驅邪,以示對詩人屈原的紀念。

這些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作家詩人,確實算得上作家的榜樣。他們的作品,值得人們世代傳誦,他們的事蹟,可歌可泣,永遠受到人們的讚揚,這是歷史光彩的一頁。

人性的光輝,讓歷史也抹去了許多恥辱。正因為歷史留下了偉人的名字,我們才走出了謬誤的陷阱,看見了真理的光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