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剪紙

來源:才華庫 1.95W

為了引入幼兒從未見過的剪紙活動,我們首先帶領幼兒一同觀看錄影,片中民間剪紙大師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們。我們問幼兒:“小朋友們願意學剪紙嗎?”他們高興地說:“願意!”於是我們將自己剪出來的作品向幼兒展示,並讓他們拿在手裡看。觀察和對實物的直接接觸,更加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調動了幼兒對剪紙的興趣。而師生一起動手操作,又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先剪了幾種簡單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讓幼兒看。當他們開始躍躍欲試的時候,我們順勢向幼兒傳授瞭如何摺疊紙張剪貼窗花的技法。

幼教隨筆:剪紙

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幼兒發現摺疊的層數越多,剪出來的效果越好。他們舉一反三,越折越精,越剪越好,興趣也越來越高。在掌握了一系列剪紙的基本技法後,我們開始讓幼兒練習構圖能力,練習的過程仍然是從調動幼兒興趣入手。

在小班,我們先在玻璃板上塗上顏色,畫上好看的動植物圖案,讓幼兒用竹籤沿線刻畫,刻好後用投影儀投放影像,其效果與剪紙窗花相同。孩子們看了很開心,很快產生了構圖創作的慾望。這時,我們鼓勵幼兒離開教師給好的圖案線條,自己隨意在玻璃板上刻畫,刻好後就給他們投影放映。幼兒爭先恐後地搶著放映,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構圖能力。

中班的幼兒用竹籤在塗有白廣告色的玻璃片上任意刻畫,強化鞏固了對各種形象特徵的印象。老師按照幼兒的能力,分別提供有圖形、不完全圖形和沒有圖形的三種形式。幼兒在玻璃上刻畫,如果畫得不滿意可刷上廣告色重新創作。此外,幼兒的畫可以拿到投影儀上投放,使幼兒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作品,提高了興趣,為幼兒創造性剪紙奠定了良好的基矗此外,我們注重為幼兒創設帶有藝術意味的剪紙環境,幼兒園的環境屬於隱性課程,它對幼兒的情緒、個性以及人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為了培養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我們十分重視幼兒的參與,將幼兒和教師的剪紙作品佈置裝飾活動室,鼓勵幼兒用各種形象組合貼上成剪紙畫,貼在活動區內,讓幼兒充分欣賞剪紙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紙作品的語言。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努力創設一個符合農村特點、它有童趣、有剪紙特徵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剪紙活動的.願望,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使師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了發展。循序漸進小班,我們讓幼兒從練習撕紙開始,培養幼兒對整體形象的感知能力。

第一步,我們把一些與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形象,打上孔讓幼兒撕。幼兒邊撕邊講述自己撕的是麵條、餅乾、皮球等。從撕直線、撕曲線到撕簡單的圖形,鍛鍊了幼兒的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

第二步,我們把這些形象畫在紙上,不再打孔,讓幼兒沿著輪廓線撕,幼兒對事物形象的整體感知更強了。在撕紙的過程中,教師尊重幼兒的意願,肯定幼兒撕的形象,又不斷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如問幼兒撕出的形象還像什麼,不斷強化幼兒頭腦中的印象。

第三步,逐漸過渡到脫離畫線直接撕紙,達到想撕什麼就撕什麼的程度。在適當的時機引入剪刀的使用,同時建立使用剪刀的規則與要求。讓幼兒從一接觸剪刀,就知道“剪刀是工具,起立離桌時,剪刀要平放在桌上,剪刀不能對著人,剪完紙後,剪刀放回小筐,碎紙要隨時放在容器裡”的規則要求。隨著幼兒使用剪刀越來越熟練,經歷了滑輪廓剪到脫線剪的過程。小班幼兒能初步掌握對摺剪,在剪紙過程中轉紙不轉剪刀的方法。

到了中大班,幼兒的剪紙技巧越來越嫻熟,特別是大班幼兒,他們需要的不是教師每天教授一兩種剪樣,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提示,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們採用了“創意十二訣”創造性思維教學的策略,注重培養幼兒自由自在地進行剪紙創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