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勵志的座右銘

來源:才華庫 5.26K

古代勵志的座右銘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古代勵志的座右銘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謹於言而慎於行。——《禮記緇衣》

古代勵志的`座右銘2

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

4、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7、少壯不發奮,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8、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10、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1、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1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4、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15、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1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17、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

2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2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23、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4、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2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26、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8、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3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3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3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3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34、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3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7、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陳蕃傳》

38、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智如士,不與士爭智。

3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4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古代勵志的座右銘3

1、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

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3、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曾國藩》

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蘇軾》

5、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羅貫中》

6、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

7、不要因路遠而躊躇,只要去,就必到達。——《成吉思汗》

8、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羅貫中》

9、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敗。——《孫子兵法》

10、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11、天旱誤甲子,人窮誤口齒。——《增廣賢文》

12、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13、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14、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悽悽慘慘無人念。——《湯顯祖》

15、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曾國藩》

16、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洪應明》

17、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曾國藩》

18、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

19、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曾國藩》

20、開創則更定百度。盡滌舊習而氣象維新:守成則安靜無為,故縱脞廢萎而百事隳壞。——《康有為》

21、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羅貫中》

22、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施耐庵》

23、昨宵愛春風桃李花開夜,今日愁秋雨梧桐葉落時。——《王實甫》

2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25、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白居易

26、正己然後可以正物,自治然後可以治人。——《岳飛》

27、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羅貫中》

28、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

2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0、人生一世,草生一春,來如風雨,去似微塵。——《增廣賢文》

31、居心不淨,動輒疑人。人自無心,我徒煩擾。——《曾國藩》

32、勢力之交難以經遠。——《諸葛亮》

33、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張岱》

3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

35、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白居易》

36、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羅貫中》

37、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吳承恩》

38、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易經》

39、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增廣賢文》

40、我不如人我無其福,人不如我我常知足!——《增廣賢文》

41、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曾國藩》

42、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經》

43、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洪應明》

44、一國有一國之氣,一家有一家之氣,一身有一身之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生氣,則日趨於盛矣。——《曾國藩》

45、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

46、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汙,雖尊不下也。——《史記》

47、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易經》

48、滿腹閒愁,數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關漢卿》

49、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醒世恆言》

50、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5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

52、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羅貫中》

53、爭先的路徑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洪應明》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增廣賢文》

55、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56、無恆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57、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論語》

58、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白居易》

59、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王陽明》

60、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張岱》

61、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羅貫中》

62、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

63、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

64、不怕慢,只怕站。——《增廣賢文》

65、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白居易》

66、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

67、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張岱》

68、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內潰!——《馮夢龍》

69、暫來還似客,歸去不成家。——《司馬光》

70、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則君子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司馬光》

71、但願蒼生皆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