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朱自清《背影》

來源:才華庫 2.1W

朱自清的回憶性散文《背影》感動了許多人,這是一篇親情散文。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重讀朱自清《背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重讀朱自清《背影》

重讀朱自清《背影》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活動中,《背影》的意義得到了多種解讀,呈現出越來越豐富、多元的局面。把這些解讀加以概括,會發現以下有代表性的兩種觀點:

第一種,可以概括為“真情說”,認為《背影》主要是寫父子之間的互相關愛,一方面是父親關懷兒子,另一方面是兒子關心父親。此種解讀的主要證據在於買橘子的情節。父親在路途不便、身體不力的情況下仍要堅持給遠行的兒子買水果,兒子被父親艱難而溫馨的舉動感動落淚。父子情深由此可見。中學老師大多對此種觀點很認同,除了因為它明白易懂之外,還在於可以利用這種真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第二種,可以概括為“和解說”。錢理群先生指出,《背影》的寫作建立在父子感情隔膜的基礎之上,朱自清寫作的動機出於父子感情的“和解”,而非父子深情的自然流露。因此,錢理群先生認為,《背影》所寫的仍是父子之情,“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愛,而是在人世艱難的年代,父子間曾有過深刻的隔膜,而終於被天性的愛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之後,所顯示出的父子之愛的偉大與永恆”(錢理群《“做”與“不做”之間——讀<綠><背影><春>》,引自《解讀語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頁。

從理論層次審視這兩種觀點,我們還會發現,第一種觀點的得出,是因為讀者特別看重文中所講的故事——父親給兒子買橘子;第二種意義的得出,在於讀者對作者生活和心理的深刻體驗。也就是說,前者是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解讀文字,後者則從作者的角度來闡釋文字,兩者都是文字解讀的常用方法,讀出的意義雖有差異,但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值得思考的是,這兩種方法都沒有把文字放置在解讀的中心,也就是說,沒有從文字自身出發去解讀文字的意義。

首先,來看文字的開頭和結尾。作者以奔喪開篇: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

以父親來信說自己大去之期不遠矣結束: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死亡。按照一般的寫作習慣,開篇是點題,結尾是深化主題,我們似乎可以說此文的主要意義是死亡或者至少是與死亡有關。但是,就此完成《背影》的解讀顯然非常草率,因為我們還沒有觸及文章的核心意象——背影。

其次,我們來看作者在文中著力塑造的核心意象——背影。為了與第一種解讀的方式相區分,我們換一種提問的方式:為什麼作者選取父親的背影作為感情的符號,而不去觀照父親的正面?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可能會得到多種答案。有人會從審美的層面出發,認為寫背影而不寫正面,會使文章顯得清新而別緻。但想要寫得新鮮和特別,有很多側面可抓,如白髮、眼神等,不一定非要選擇背影。有人會從閱讀的角度回答,認為寫背影能夠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主題。文章是何主題暫且不論,就從理論的層面來講,一個形象能夠表徵何種意義,此種關係並非固定,因此,認為背影一定和某種意義如父子情感掛鉤,這種預設過於僵硬。

作者之所以選擇父親的背影而不是正面的主要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當時作者只看到了父親的背影。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一個人的背影而不是正面呢?答案就是當一個轉身離開的時候,也就是說,背影意味著一個人轉身離去,此文也不例外,背影應該與離別有關。再看文章寫到的三次背影,前兩次是實寫,第三次是虛寫。第一次寫到背影是父親費勁地為已經成年的兒子買橘子,兒子被父愛深深觸動,情不自禁淚水滿眼。第二次是與父親站臺告別後,父親的背影被人流淹沒,兒子離愁黯然,傷神淚流。第三次虛寫背影,被父親信中的哀情所感,回憶往日,傷懷懊惱。由於作者高超的寫作駕馭能力,寫到三次背影的同時還有三次淚水,所以很多讀者都會在感動之中不加細分,認為這三次淚水可以匯聚一處,那就是父愛。如果只是父愛的話,作者寫第一次即可,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可省略。細讀之下可以發現,第二、三次的背影均是離別,如果第二次是生離的話,第三次很顯然,作者說的是死別。可以說,朱自清先生給我們的是一個生離死別的背影。

回到文字細讀,就能更進一步讀出背影的深層內涵。文章本身寫的就是一場離別,所以,在文章開頭之後不久,作者就要和父親分別北上,父親執意要送,而“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在父親的再三堅持下,我只好讓父親送,但是又對父親討價時的笨拙話語和託茶房時的舊派做法不滿,覺得父親太迂腐。這兩段敘述是蘊含深意的,作者說出自己的年齡以及來往北京的次數,不僅表明了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能力,更是暗示了一種青春期想要擺脫親人束縛的叛逆感,表現出“我”對離別的漠視。對父親“迂”的嘲笑,一是表明一種年輕人的超脫,同時,也顯示出青春年少時對親情的忽視。所以,“我說道,‘爸爸,你走吧’”。當時的“我”,就像甩掉麻煩一樣,想讓爸爸趕快離開。為此,多年後,作者說:“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作者多年以後的懊悔,不僅為下文寫背影做了鋪墊,而且,也為背影定下感情的基調——背影就是一段抓不住的時光,一個留不住的生命。背影不僅是父親的符號,還具備了豐厚的隱喻意義。

如果我們放寬視野,拿朱先生的《背影》和當代文學寫背影的名篇進行類比,能夠更好地闡釋背影這一意象的獨特韻味。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之中寫到過母親的背影。由於他經常坐著輪椅到地壇散心忘了回家,母親就到園子裡找他。作者在文中痛悔地說:“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這種痛悔和朱自清的“太聰明”的感嘆實則如出一轍。我們與其把作者對背影的描繪視為父子或母子感情的符號,倒不如說這是作者在表達某種成長期的感悟。把背影與生命感悟聯絡在一起的最近的名篇,是被譽為“二十一世紀背影”的龍應臺的《目送》,這篇文章直接把人生一程比喻為一場場月送親人背影的離別。

回到《背影》,我們發現,朱先生對自己這段生活往事的敘寫,既有著青春期的反叛,也有著中年期之後和父母的疏遠。實際上,文中的父親和兒子之間的距離是越來越遠——不管是地理的距離還是心理的距離,直到死亡來臨。作者不僅是在述說一種親情,也是在詮釋生命和死亡的意義,看父親的背影離去就是在目送生命離開。

一個文字的開頭和結尾,不僅僅是文章的開始和結束,而且是文字意義有機的組成部分。和文學相比,生活是沒有始終的,文字的開頭是生活的結尾,文章的結尾是生活的開頭。背影作為文章的核心意象多次出現,它不是追問意義的終點,而是起點,讀者不能在解讀完“背影”意象的意義之後就停下來,一定要反思作者為什麼寫背影而不寫正面。不僅要明白作者為什麼這樣寫,而且還要明白作者為什麼不那樣寫。

拓展閱讀: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秋雨連綿,而我,便喜歡獨自坐在書桌前,聽著窗外似有若無的雨聲,手捧一本《朱自清散文集》,細細品味。已記不清是多少次再讀《背影》。中學時的我並不能體味其中深意。如今,我已日漸成長,書中父親提著橘蹣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腦海裡,像一根敏感的琴絃,一經撥動,便會引發我無限的感慨。

在中國幾千年的浩瀚文海中,歌頌父母的文章不計其數,而《背影》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也許就在於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發現普通的父親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動作。而這恰恰觸碰到了我心裡某個最敏感的部分,讓我想起我的父母,細膩的情感綿綿不絕,彙集成一條溫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緩緩流過。

我敬佩和羨慕那些作家或擅於寫作的人,可以把對父母的情感通過筆尖,自然而然地流瀉於紙上,讀來總能帶動讀者的心靈隨之躍動,讓心靈深處的情感也隨之點燃,繼而蔓延,情到深處,禁不住淚眼模糊,就像《背影》帶給我們的感動。

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著雖然生活艱辛,但他們卻樂觀幸福的笑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親見我時孩童般的喜悅;想到他們冬日裡依然在凜冽的寒風中,守著收入微薄的小攤,任冷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想起他們日漸加深的皺紋、愈加清晰的白髮……真的,想到此處,我便忍不住淚眼濛濛。

平凡的父母給了我不平凡的。我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望:早日讓父母卸下沉重的擔,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只有盡我的努力讓他們過得更好,因為我知道,父母,都是無私而偉大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