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邊城》教案三篇

來源:才華庫 2.75W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邊城》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邊城》教案三篇

《邊城》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理解小說中體現的“人性美”,語文教案-《邊城》教案。

2、品味學習小說中詩一般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緻含蓄的心理刻畫

教學步驟:

1、匯入新課:真正的藝術應當經得起兩樣東西的檢驗:一是縱向的生命力,那種產生時轟轟烈烈,經行中卻經不起時間跨躍和時代洗禮的東西,絕非真正的藝術;二是橫向的美感效應,即無論是誰,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去審視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樣熠熠生輝,使你能從中獲取你所需要的東西,從而產生愉悅人心的美感效應。沈從文的《邊城》正是這樣一篇美文,自它問世以來,對它的評論便接踵而來,有人贊它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譏之為“有意迴避尖銳的社會矛盾”。70多年來,經過歷史浪潮的千淘萬洗,人們漸漸認識到《邊城》是一顆閃光的金砂。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作品。

(投影、配樂、朗誦)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

這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小說寫的就是這戶人家的故事,其中的“女孩”名叫翠翠,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邊城》教案》。她是怎樣的姑娘呢?

(投影,女生朗讀)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面板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

這就是翠翠。小說中天保、儺送這兩兄弟都愛上了她,不禁為愛情展開了競爭,按當地習俗,要在大月亮的晚上用歌聲向姑娘求愛,陰曆十四到了,月亮也快圓了,我們的課文中的故事便是從這兒開始的。

2、整體把握,梳理情節:

課前大家已自讀了課文,下面我們思考兩個問題:

(投影)

(1)課文三節內容有沒有一箇中心事件?

(2)圍繞這個中心事件,三節內容具體寫了什麼?

(同學們討論發言)

明確:

A.節選的三節內容都是圍繞一箇中心事件來寫的,中心事件是“聽歌”。

B.三節內容具體寫的是:

第一節:十四的晚上祖父與翠翠聽歌的情景。

第二節:十五的白天祖父進城鼓勵大佬繼續唱歌,卻意外得知唱歌的是二佬。

第三節:十五的晚上祖父與翠翠聽歌的情景。

3、深入研讀,把握旨趣:

欣賞《邊城》需要有一種獨特的眼光,它不同於一般小說以情節取勝,它向我們展示的是美。

沈從文說:“美字筆畫並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愛字雖人人認識,可是真懂得它意義的卻很少。”

沈從文的《邊城》就是用湘西的青山綠水,古樸純厚的世俗人情,來表現一種質樸的愛和人性的美,我們一起來發現美、展示美、品味美。

《邊城》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重點分析小說所描寫的“邊城”的風土人情,體會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2.把握對人物的描寫,分析主要人物重點是翠翠的形象。

3.結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教學重點: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法。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匯入:

投影:

1.“美字筆畫並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愛字雖人人認識,可是真懂得它的意義的人卻很少。”

2.“我崇拜朝氣,歡喜自由,讚美膽量大的`,精力強的……這種人也許野一點,粗一點,但一切偉大事業,偉大作品就只這類人有份。”

情學生談談這兩句話的體會(略)

這位追求美愛與自由,熱愛青春與美的作家就是現代小說家——沈從文。

二.介紹作家作品。

沈從文(1902-1988),我國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嶽煥,筆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人。苗族。1918年國小畢業後曾入本鄉土著軍隊當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開始在《晨報副鐫》、《現代評論》《小說月報》《新月》上發表作品,並與胡也頻編輯《京報副刊》和《民眾文藝》週刊。1927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等編輯《紅黑》雜誌,並參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島大學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編《大公報》副刊《文藝》及天津《益州報》副刊。抗戰爆發後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回北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並繼續辦原刊物,以此為陣地,集合許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後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工作,在中國古代服飾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績卓著,有許多專著。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員。其文學創作巨集富,數量驚人,有小說、散文、文論、自傳、通訊等集子七十餘種,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鴨子》《蜜柑》《神巫之愛》《虎雛》《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湘西散記》《邊城》《長河》等。其中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學貢獻在於創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土文學,並受廢名影響,取其抒情筆調,發展了新文學中抒情小說的文學形式。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對故鄉人民懷有不可言狀的同情和溫愛。以其特異的“生命形式”,熔生動豐富的社會風景畫和優美清新的風情風景畫於一爐,展示其民情的粗獷強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反樸歸真的牧歌情調。這種鄉土抒情體的美學風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會理想,也對後來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識字與解詞: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燜菜( )竹篁( )碧溪 且( )儺送( )涎皮( )甬道( )莞爾( )濱水( )蒿艾( )角隅( )胡謅( )嗤笑( )茨灘( )碾坊( )茶峒( )

四.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以下步驟把握小說情節:

1請學生複述小說的情節

2提問:這篇小說的情節,前後有許多照應,請找幾個例子

點撥:

(1) 翠翠夢中摘虎耳草。

——父母對歌相戀的故事翠翠問外公“萬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翠翠夢中聽歌“像跟了聲音各處飛

——外公講翠翠父母唱歌相戀,“就是這歌唱出了你”翠翠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翠翠夢見摘虎耳草,“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祖父所唱的歌,原來便是那晚上聽來的歌。

——儺送唱了一夜的歌。

3理清小說思路

(1)黃昏看景,幻想出走 (2)無人理解,內心悲傷 (3)月下故事,埋下陰影 (4)夢中聽歌,感情清晰 (5)兄弟比歌,天保闖灘 (6)夜晚等歌,祖父暗示 (7)吹笛談心,感情明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小說的語言、心理、環境描寫,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結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3.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樹立愛世界、愛人類、愛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通過小說的語言、心理、環境描寫,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教學難點: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教學方法:品讀法。在小說中,翠翠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天真少女形象。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思和行動往往給人以一種難以琢磨的感覺。翠翠作為也不例外,你能否找出幾處?

 明確:

(1)翠翠看著天上的紅雲,聽著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

(2)翠翠為何要“胡思亂想” ,產生出走的念頭?

(3)翠翠坐在溪邊,為什麼就“忽然哭起來了”後來心中又“很覺得悲傷”?

(4)在聽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為什麼要“間或籲一口氣”?

(5)翠翠為什麼要做那樣的夢?為什麼平時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輕而易舉摘到了?

(6)翠翠在月光下吹著蘆管,為什麼“覺吹得不好”?祖父長長的曲子,為什麼“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

(7)最後,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為什麼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1)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閒坐下來。看著天上的紅雲,嗅著空氣中殘留著的白天熱鬧的氣息。不覺寂寞惆悵湧上心來,看世上萬物都那麼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覺得“好像缺少什麼”。內心騷動不安的愛情,卻不能像雀子、杜鵑、泥土、草木、甲蟲那樣,熱烈勃發。和周圍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淒涼”。

(2) 翠翠感到日子有點痛苦,“好像缺少了點什麼”,她覺得委屈,自然地遷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嬌的祖父,她並不當真地胡思亂想著自己出走以後帶給爺爺的懲罰。注意,翠翠的“懲罰”手段仍然是建立在兩人親情深厚的基礎上,她深知祖父愛她,所以讓他嚐嚐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後面,只是這樣一個念頭,就嚇壞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沒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顧爺爺正忙著搖船,一次又一次叫爺爺回家,彷彿晚一點他們真會分開。

其實,翠翠此時心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或一件具體的事情,她就是那麼“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虛心情鬱悶,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因為無法言說,所以沒人能幫助你;因為確實存在,所以它總在折磨你。這就是孤獨感。

翠翠這清醒的白日夢,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祕的內心情感託現給讀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哀怨的心理。 翠翠懷著滿腔心事,無人能訴說。渡船上人們悠閒地過渡,又有誰能瞭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閒和翠翠內心的波動,形成動與靜的對比,表現出翠翠那看似無來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無來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竇初開的朦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這樣閉塞但人情質樸的環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會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樣。翠翠的夢寫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動心理。翠翠情竇初開,聽到外公講父親和母親浪漫的愛情故事,不由得聯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夢見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時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內心裡以前對儺送朦朧的感情,現在明確起來了。“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表現出她內心的忐忑不安。 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一片草蟲的清音復奏”,更使翠翠的心亂,連蘆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長長的曲子,婉轉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溫柔起來。翠翠最後聽祖父唱歌,就是儺送昨晚唱的歌,心裡踏實了,她知道儺送也像自己愛他一樣,愛著自己。她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這時她已經 知道虎尾草要交給誰了。 朦朧 清晰 明確

5.作為翠翠世上唯一的至親,祖父對翠翠的感情是如何看待的?他的心情怎樣?又是如何去做的?

明確:

心情:既憂愁又快樂

明確:天保和儺送突然發現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說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於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佔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裡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為了成全弟弟,哥哥帶著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

7.翠翠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爺爺又具有怎樣的性格,天保和儺送又是怎樣的人?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複著悲塗的人生,寄託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邊城》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說細緻入微、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方法。

2、通過分析心理描寫,培養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小說細緻入微、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心理描寫,培養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條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名為“茶峒”的小山村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這個女孩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翠翠。翠翠自幼父母雙亡,與靠擺渡為生的祖父相依為命。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面板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當地船總的兒子天保、儺送兩兄弟同時愛上了她,相約在月圓之夜以唱歌來進行愛情的決鬥。陰曆十四到了,月亮快圓了,我們課文裡的故事便從這兒開始了……

二、簡介作家作品:

沈從文:現作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湖南鳳凰人。他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曾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他的人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用寫詩歌的抒情筆調來寫小說,旨在表現一種優美、健康、自然的人性,《邊城》是他這方面的代表作。它謳歌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無聲地鞭撻著現代都市人被金錢扭曲的靈魂,寄寓著他“愛”與“美”的人生理想。那些鮮活的文字裡,處處是溼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味人情,充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返樸歸真的牧歌情調,被譽為“田園詩的傑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四人一組,給各部分命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標題。

2、教者明確:情竇初開——夢與歌——水中望月

四、品味賞析:

愛情降臨了,翠翠是如何表現的呢?

(一)請學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找出反映翠翠心理變化的詞語。

教者明確:薄薄的淒涼、忽然哭了起來、神往傾心。

教者提問:

1、翠翠心中為什麼會有薄薄的淒涼?(請全班同學朗讀課文第一段,仔細揣摩,作答。)

教者分析:

黃昏:點明時間。在一個被愛縈繞的人的眼裡,黃昏有著“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溫馨和浪漫;但在一個孤單寂寞的人的眼裡,黃昏應是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的黃昏,是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中的黃昏,多麼令人傷懷!

薄雲:用桃花色來形容,頗耐尋味。崔護有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美麗的少女,美麗的粉紅色,美麗的青春,美麗的愛情。可見桃花色乃愛情的顏色。天空那片紅雲,就好象翠翠心中那份飄浮不定的愛情,掛在天邊,可望而不可及,怎不叫她淒涼!

杜鵑:又叫杜宇、子歸、布穀鳥。古人詩中常常出現“杜鵑啼血猿哀鳴”、“一聲杜宇春歸盡”,是淒涼之聲、淒涼之情。

作者用這些景物描寫,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祕的情感託現給讀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哀怨心理。

2、翠翠為什麼會忽然哭起來了?

溪邊:湧動的溪水,湧動的心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暮色:灰濛濛,無邊無際,最是蒼茫,最令人惆悵。

吸菸:光線明明暗暗、若有若無,正像她朦朧的希望,不可知的愛情。

剝剝的敲菸灰:寂靜的夜晚,這聲音應是十分的鮮明,彷彿就敲在翠翠的心上吧。正是用有聲來襯無聲,用動來襯靜,用成年人的安閒來襯少女的無助。

溪面為暮色所籠罩,翠翠的心也為暮色所籠罩著。感情如閘內之水漸蓄淅滿。吸菸的火鐮劃破了夜色,卻使翠翠心中的夜色更濃;那煙桿冷漠地一敲,一下敲開了她心中滿溢著孤獨與焦慮的潮水的閘門,所以她“忽然哭了起來”。

3、祖父給翠翠講父母的往事,翠翠為什麼聽得“神往傾心”?

對母愛的渴求,對母親的懷念,以及內心對愛情的朦朦朧朧的期盼。

教者小結:翠翠心中時而有著薄薄的淒涼,時而莫名地哭泣,時而神往傾心於父母的愛情故事,這一切都有表明:愛情,在這個少女的心中萌動了。

(二)在月圓之夜,二老儺送站在渡口對溪高崖上,給翠翠唱了半夜的歌。翠翠在睡夢中受到了歌聲的指引,做了一個頂甜頂美的夢。她夢見了什麼呢?平時攀折不到的虎耳草為什麼輕而易舉摘到了?她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又說明了什麼?為什麼她會覺得這個夢頂美頂甜呢?

教者明確:虎耳草,俗稱金線荷葉,葉心形,下面紫紅色,供觀賞。在中國人的心態中,心形的東西是一種愛的寄託和象徵。虎耳草,可以說是翠翠愛情的象徵。

平時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輕而易舉摘到了,是說明翠翠內心裡以前對儺送朦朧的感情,現在明確起來了。不知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又表現出她內心的忐忑不安。

(三)當祖父告訴翠翠事情的真相後,愛情在這個純潔、羞澀的少女心中悄然綻放。可是,除了等待,翠翠什麼也不能做。她等到了嗎?請一個同學朗讀第71段。

提問:翠翠吹蘆管為什麼吹不好?聽祖父吹,她的心為什麼會被吹柔軟了?

明確: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一片草蟲的清音復奏,更使她心亂,所以連蘆管也吹不好了。在祖父的曲子聲中,她尋找著自己愛的夢幻,憧憬著愛的甜美,心像月光般清澈溫柔起來。愛情,像羞答答的玫瑰,在她的心底悄然綻放。

教者總結:當愛情來臨了,翠翠的內心躁動不安,她熱切地期盼著戀人的歌聲,渴望著感情的撫慰。她那份純潔美麗的初戀情懷由朦朧逐漸走向清晰、走向成熟,可是,只有在夢中她才能品嚐到愛的溫柔甜美。矜持羞澀的個性、一系列或人為或天意的誤會,讓她只能長久執著地等待……

五、拓展:

翠翠的愛情比起現代都市人的愛情有什麼特點?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樣的美?

明確:翠翠愛得自然,愛得朦朧,愛得執著,愛得纖塵不染,愛得水晶般純潔透明;翠翠愛的方式,她在愛情來臨時的表現,孕育、脫胎於湘西古風猶存的風土人情,典型地體現了人性美。

六、人物形象分析:

讀完全文,翠翠的形象應該在大家的心中明晰起來了吧。如果要把《邊城》拍成電影,請你作一回導演,你打算選一位什麼樣的演員來扮演翠翠呢?

提示:抓住她的性格特徵

明確:天真善良、聰明乖巧、溫柔清純,外表的溫婉靦腆和內心和熾熱多情異乎尋常地融合在一起,是一個人性美的光輝形象。

七、結束語:

翠翠是美麗的,《邊城》同樣也是美麗的。閱讀這樣的作品,我們獲得的不只是文學藝術的享受,更有著對我們心靈的滋養與療補。讓我們學會欣賞、學會生活,學會愛。

八、作業:

試著寫一段關於翠翠的外貌描寫。

附板書:

情竇初開——夢與歌——水中望月

淒涼

哭頂甜頂美柔軟

傾心神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