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71W

一、整體感知: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1、課前導語:

自古以來,月亮就一直是中國文人墨客吟詠的物件,他寄託著人們的悲歡離合,寄予著人們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有一位叫張若虛的詩人,被譽為吳中才子。他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僅憑一輪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

古今評說:“孤篇橫絕,竟成一家”,“孤篇蓋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2、確定目標:

學生找出最難理解的問題,確定教學目標。

理解本詩情、景、理交融的藝術特色,感受詩歌語言之美和意境之美,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1)詩人面對寥廓海天產生了什麼樣的哲理思考?

(2)本詩描寫思婦遊子之戀情與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內在聯絡?

3、學生朗讀:

(1)字詞音義:

魚龍潛躍水成文:“文”通“紋”,波紋;

江潭落月復西斜:“斜”讀x i á ;

斜月沉沉藏海霧:“斜”讀x i é 。

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教師提問:

從整體上來看,本詩寫的是什麼景?明的是什麼理?傳的是什麼情?

景:春江月夜之美

理:宇宙人生之思

情:思婦遊子之戀

(3)詩句翻譯:

提問:全詩中說理的詩句是哪幾句?請找出來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說理的詩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翻譯時注意兩個“初”字,“初”翻譯為“最先”、“第一個”。

二、焦點透視

(一)問題一探究:

1、問題探究: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見人?”說明詩人在面向寥廓宇宙時引發了對宇宙人生怎樣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見月?”,“初”表明詩人在追問:人類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江月何年初照人?”,“初”表明詩人在追問:江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他思考的是:我從哪裡來?月從哪裡來?宇宙從哪裡來?這是詩人對宇宙生成、人類本源的探索。(板書)

2、問題探究: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詩人對宇宙人生的進一步思考,你怎樣理解“人生代代無窮已”這一句?

——在永恆的宇宙面前,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人類卻是永恆的,這是因為:

(1)人類種族的延續是永恆的。人類的繁衍和種族的傳遞不會中斷,人類生命的鏈條不會中斷,正如《愚公移山》中所言:“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2)人類的精神是永恆的。正如臧克家寫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3、教學小結:

把歷史向後翻過幾百年,我國宋代的大文豪蘇軾也有過這樣的思考,他在著名的《赤壁賦》中寫道:“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他的意思是宇宙和人類都是永恆的,他們深邃的哲理情思隔開幾百年歷史成為一段遙遠的回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