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材分析

來源:才華庫 7.75K

短歌行裡詩人抒發了對賢才的渴慕,表明自己對嘉賓的禮遇和思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短歌行》教材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教材分析

1、傳授語文知識

首先,《詩三首》的存在使得學生能夠對古代詩歌的發展脈絡有延續性的認識以及對各個時代的詩歌特點有大致的瞭解。《詩三首》選取了漢、魏、晉三朝的著名詩歌,或多或少地體現了那個時期的詩歌特點。《詩三首》所在的單元是高中語文最早的古代詩歌單元,從春秋的《詩經》開始,到戰國的《離騷》,再到東漢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體現了詩歌的發展脈絡。必修三古代詩歌單元則是從唐代李白的《蜀道難》開始,從東漢到唐代,中間缺少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樣的詩歌發展脈絡是斷裂的,因此在必修二加入《詩三首》這個課題,無疑使得詩歌的發展脈絡成為延續性的。在這個基礎上,學生能夠對中國古代詩歌各個時期的特點有大致的瞭解。其次,進一步認識曹操。我們在國中學過曹操《步出夏門行》中的《觀滄海》,曹操在詩中表達了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這表明曹操不僅是個詩人,也是個政治家。通過《短歌行》的繼續學習,我們將進一步感受曹操作為詩人、政治家的一面,以及曹操詩歌慷慨激昂、古樸正直的風格。

2、積累語文材料

在必修二第二單元中,編者選取了不同的詩體和不同的流派。首先是詩經,其次是楚辭體,然後是長篇敘事詩,最後分別是是文人五言詩、漢樂府舊題詩、田園詩。《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平調曲》。學生通過接觸《短歌積累了有關漢樂府的知識;同時通過對《短歌行》的背誦,積累了曹操的著名詩歌,提高古典文學素養,在這個基礎上增加對其它詩詞的記憶樂趣。

3、培養審美能力

其一是思想感情,全詩以“憂”為詩眼,表達了人生苦短、賢才難求、功業未就的思想感情。

其二是詩歌感情基調的變化,有人可能說詩篇一開始就表達人生苦短,感情基調顯得低沉,其實不然。“慨當以慷,憂思難忘”,慷慨的情緒是詩人感嘆“人生幾何”而生的悲涼,又有為了成就天下大業而激起的昂奮情緒,這中間的聯絡靠的就是“憂”,作者忘不了的就是怎樣在去日已多的人生暮年實現國家統一的巨集圖大願。這裡“憂”的基調屬於“慷慨”,而不是憂傷和悲苦。“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並不是說酒能解憂,而是說憂之深重,這裡的`情感是深沉,低昂的。低昂與慷慨是一種內在的呼應,詩歌由開頭的低沉轉而現在的慷慨悲壯。詩歌的第二節由低沉到慷慨。第三節分別照應第一節的低沉和第二節的慷慨。第四節和第二節一樣也是由低沉到慷慨。雖然詩歌從低沉到慷慨反反覆覆變化,但總體上是慷慨悲壯的。

其三是表現手法,詩中運用了比興、用典的手法,如“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運用比興的修辭手法,把賢才比作明月,什麼時候才能把高高的明月擁入懷中呢,表達詩人求賢不得的思想感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自《詩經·鄭風·子衿》,原詩首章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原寫姑娘思念情人,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於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麼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

4、理想情操教育

我們在學習完這首詩歌后,要體會到詩人所說的,人生有限,往往你一眨眼就看不到年華的尾巴了,所以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自己的價值,樹立合適的理想,併為理想腳踏實地地奮鬥。同時,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5、學習方法指導

《短歌行》屬於自讀課題中的一篇課文,所以教師在教這首詩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自讀能力。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在閱讀一首詩歌時要反覆誦讀,注意把握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學習詩人用各種表現手法來表達詩歌感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