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 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43W

《化石吟》,就是讚美化石的意思。下面是,一起看一下吧。

《化石吟》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像。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和想像,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前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路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並指導學生蒐集有關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展覽,進一步瞭解生物進化的過程,為學習本課做準備。

【教學內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展示了人類對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詩中一系列的疑問將人們帶入奇幻的神話般的生物世界,又用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來理解詩中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設計

一、精心匯入

1、可採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用大螢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並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2、也可用音樂匯入:《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講述美好……”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像到,精美的石頭怎麼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著善良和美好呢?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石頭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

3、出示課題及學習目標。

二、感知內容

1、在聽讀前,檢查預習練習:讀一讀,寫一寫。

(過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並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後呼應,節奏鮮明,音樂性強,易於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請聽老師範讀。(配樂範讀課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請同學們跟讀課文(跟教師朗讀一次)。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並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問題組:(大螢幕投影出示)

⑴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⑵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⑶本詩可分為幾層,試概括大意。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後討論,討論時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討論後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⑴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⑵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

⑶詩歌分為三層:1~2節通過發問,引發聯想;3~6節具體抒寫,無限遐思;7節迴應發問,照應開頭。

2、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後,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詩歌做鋪墊。

三、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對文章的大體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瞭解,還應學會細緻研究好的章節、詞語,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2、自主探究:

(大螢幕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並體味)

問題組:

研讀3~6節,思考下列問題:

⑴“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⑵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⑶“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⑷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⑸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容在朗讀後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e題每組都要討論。發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

學生髮言可以暢所欲言。假如學生希望教師指點或總結時,教師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其餘的內容,只要想像合理,賞析到位即可。

3、學法指導:

好詩閱讀有節奏,反覆吟誦感悟深,重點詞句細品味,聯想想像悟中心。

簡單的內容歸結、板書:

發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讚美科學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繼續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注意將語文知識和自然知識結合。如:“沉睡千年的石頭說了話”能說些什麼呢?除課文之外,還能想像些什麼?

⑴質疑交流: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⑵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錄影或圖片,介紹某種古生物。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四、延伸作業

參觀或查閱資料後,寫一點感想,題目可定為《遠古的遐思──讀(觀)××有感》

拓展閱讀:《化石吟》有關資料

【兩棲類的祖先】

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裡有條漁船,在靠近非洲東海岸的較深的海里,捕到一條奇怪的魚。

漁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奇怪的魚,它大約15米長,長得倒不難看,全身鋼青色,眼睛深藍色。最特別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鰭很大,有點像腿。

這條魚離了水,只活了四個來小時。船長覺得這的確是一條特別的魚,在科學上或許有什麼研究的價值。所以船一靠岸,他就給那兒博物院的管理員拉蒂曼去了一封信。可是那個季節,非洲正熱不可耐,這條肥魚已經開始腐爛了。

拉蒂曼看了這條魚,也認為這是一種新奇的玩意兒,應當好好儲存下來,給科學家去觀察,去研究。她請了一位專門做標本的人,把這條怪魚的皮剝了下來,塞進些草,做成一個標本。她想,這條怪魚一定是個新發現的種類,因此用自己的名字來稱呼這條魚,叫它做“拉蒂曼魚”。現在通常叫做矛尾魚。

但是真糟糕,當時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條怪魚的重要性。要是知道的話,一定會想法子把它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儲存下來。可是結果呢,只留下一張皮,一個頭顱,還有幾塊零碎的骨頭。

這條新奇的魚,實際上是人們所捕到的一種很古老的魚。說它“古老”,並不因為它已經活了20年,50年,或者100年了;而是說,它幾乎和3億年以前生活的一種魚一模一樣。

後來,人們在那個海區的深水裡,又捕到了幾條相似的怪魚,進一步肯定了先前的發現。

矛尾魚有什麼特點呢?最引人注意的特點是,它跟遠古時代的總鰭魚一樣,長著獨特的胸鰭和腹鰭。這些鰭的內部骨骼,跟青蛙等兩棲動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它還有能呼吸的鰾。

古生物學告訴我們,總鰭魚是一種古老的魚,是兩棲類的祖先。它們在發展中分為兩支:一支登陸生活,演變成兩棲類,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漸演變,大部分種類絕滅了,矛尾魚就是這一支的一個代表。

在很久很久以前,氣候溫暖潮溼,樹木蔥鬱茂盛。在一望無際的沼澤地帶,生活著很多種類的總鰭魚。就在那個時候,有一部分總鰭魚爬上了陸地,成為兩棲類的祖先,發展成為陸上的脊椎動物。

後來,地球上起了很大的變動,山崩地裂,氣候變得乾燥而寒冷。河流和池塘開始乾涸,許多淡水魚都死絕了。人們猜想,總鰭魚也在那個時候滅絕了。所以,1938年發現拉蒂曼魚,看見居然還有活的總鰭魚存在,就好像在青島附近遇見了活的恐龍──青島龍一樣令人驚奇。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就是種子由果皮包被的種子植物。自白堊紀上半葉直至現在,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進化和分佈最廣的優勢植物。約二十五萬餘種,廣泛分佈於山地、平原、沙漠、湖泊及河流,少數分佈於海水中。中國約二萬五千餘種。被子植物的孢子體高度發達,有明顯的根、莖、葉和花的分化,為喬木、灌木或一至多年生草本。絕大多數被子植物的木質部有導管,韌皮部有篩管和伴胞,但某些水生、寄生、腐生和肉質被子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導管消失了。少數原始的被子植物沒有導管。葉為有葉隙的大型葉。花通常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組成。

被子植物早期的分類位置隸屬於種子植物門的被子植物綱。但是,多數近代系統將其獨立為被子植物門。根據形態學的綜合性狀常劃分為兩個綱: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現代公認被子植物中的喬木、灌木較為原始,草本較為進化,單子葉植物衍源於雙子葉植物。

被子植物與人類生活關係非常密切,其中糧食有稻、大麥、小麥、大豆、高粱、玉米、馬鈴薯和板栗等;蔬菜有青菜、蘿蔔、冬瓜、番茄和洋蔥等;油料有油菜、花生和芝麻等;輕工業原料有糖的原料甘蔗,著名飲料茶,紡織原料草棉,高階潤滑油原料蓖麻,國防工業和交通原料橡膠,以及建築和編織原料竹類;水果有西瓜、蘋果和菠蘿等;藥物有黃連和薄荷等;建築用材有樟樹、毛白楊、白樺樹等;許多被子植物還可供觀賞。

【猛獁的故事】

猛獁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儘管它們生活的冰河時代距今已很久遠,但科學家們對它那富有神祕色彩的生活習性仍懷有極大的興趣。

猛獁(又被稱為古象)作為大象的祖先,它們的體形比象要大,嘴裡伸出的獠牙比當代的象牙要長得多。因而,從外形上看,猛獁的確給人一種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覺,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樣溫馴謙和。

早在沙皇俄國的彼得大帝時代,著名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就悉心研究過猛獁。猛獁的屍骨殘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的。猛獁的身世來歷在當時就眾說紛紜。有人說,猛獁是由古代統帥漢尼拔用於征戰的戰象,遠征中散落在歐洲大陸,其中一些流落到烏拉爾就凍死了。還有一種推測說是猛獁的屍體是由其生長地──亞洲中部和南部,沿著西伯利亞的河流漂流而至的。法國的傑出科學家居維葉於19世紀上半葉發表了科學的斷言,猛獁的渾身長毛以及長鼻等生理特徵足以表明,它們的原產地就是發現其屍骨和殘骸的地方──西伯利亞地區。由於猛獁的骨骼和屍體的發掘地在北極圈外永久凍結的土壤層中,因此,儘管已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歷史變遷,但這天然的冰箱卻使屍骨殘骸儲存完好。從1805年到1900年的近百年間,俄國彼得堡科學院共收到過30則關於發現猛獁的訊息,但由於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以及人們的考古科學意識淡薄,人類從未獲得過完整的猛獁屍體。而當時發現的骨頭、牙齒的數量是驚人的。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國雅庫茨克城,平均每年出售14570千克猛獁骨,而要獲得如此數量的骨頭,大約要找到200頭猛獁才行。以此推斷,當時西伯利亞的猛獁數量十分可觀。

1901年,一位獵鹿人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猛獁屍體,並設法成功地將這具屍體運抵彼得堡科學院。在發掘現場,人們發現猛獁是保持一種“坐姿”死在一個堅硬的大土塊上,頭骨有損傷,肌肉中有明顯的充血現象,胃中尚有沒消化的食物──樹枝和青草,甚至嘴裡還有一束沒來得及嚥下去的青草。科學家根據猛獁屍體的上述情況及現場環境,對這頭猛獁的死因和自然入葬的情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測:在遠古時代的某一秋日裡,一頭猛獁漫步在別廖佐夫卡河的河岸邊,不時用長鼻子將青草和樹枝捲進嘴裡,突然,河岸邊的土層因河水的長期浸潤,承受不了猛獁這龐然大物的體重而發生坍塌,這頭猛獁束手無策地陷了下去,當它奮力掙扎總算支撐著站立起來的時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堅硬的巖塊砸在它的背上,就這樣遭遇滅頂之災,陷入深淵中,從肌肉充血的情況可以判斷出它最終是窒息身亡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