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教學視訊

來源:才華庫 2.66W

《將進酒》由李白創作,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裡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洩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將進酒教學視訊

《將(qiāng)進酒》

作者: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zhuàn)玉何足貴(注:此處也可作“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注:此處也可作“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酒十千恣(zì)歡謔(xu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gū)取對君酌(zhuó)。(徑須:直截了當。)

五花馬,千金裘(qiú),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一)關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結合同學的討論有如下一些意見

1.“灑脫豪邁”之語

只有李白才有如此的灑脫,失意之時,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情思;只有李白有如此的才情和自信,心與形不為金錢所奴役,反而生髮出“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言壯語,如此豪情,造就了他“曩者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

如此的豪情,讓世間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張藩)

2.“自信滿滿”之言

向來有借酒消愁,酒後吐真言,一醉方休的說法,但李白這篇《將進酒》好像與以上三種都不盡相同。雖然有“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悲涼,但卻不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壯。雖有“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縱情,卻也不失“古來聖賢皆寂寞”的無奈與悲憤。李白是酒後吐狂言,悲中帶恨,悲而能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折射出了李白何等的自信!他能這樣的口出“狂言”,是一種灑脫,一種執著,一種堅持。同時,他的浪漫、理想的風格也躍然紙上,讓一種成功、必勝的信念,把每個讀者的內心充盈的滿滿的。(張琳娜)

3.“自我安慰”之說

我想《將進酒》表現的是李白豪放不羈的表面下,對這個時代的無奈與嘆息。就像我在“李白印象”中所說的那樣,李白對於入世與出世一直很猶豫,因為時代的關係,他應該也渴望過著貴族的生活,然而他終究不願依附權貴,致使潦倒一生,只能借酒銷愁。發出“人

生得意須盡歡”的感嘆。似水的'流年,過後,究竟最後剩下的是什麼?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過是自我安慰。安慰自己不被重用是他人沒有眼光。(遊乾承)

4.“一時之快”之詞

人生得意“須”盡歡:應當。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會。(但還沒有)

烹羊宰牛“且”為樂:暫且。

但“願”長醉不復醒:希望。

李白的瀟灑,只在一時之快,愁來難銷,惟有暫時忘卻。今朝有酒今朝醉??(鄭澤遠)

5.兩岸徘徊之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固然是詩人最率性最本真的表達,然而,李白真的已經到了如此淡泊功名利祿的地步嗎?我覺得沒有。李白是彷徨的猶豫的,他不斷在此岸和彼岸間遊走,他不確定他該停靠哪個岸。他想過做“聖賢”,但是“眾人皆醉”時的寂寞、無人相知,令他卻步;然而,官場的趨炎附勢又是他所唾棄的。他的人生就是不斷在這兩岸間徘徊,最後,他做了一個不算選擇的選擇,縱情於美酒,以船為岸,任其飄泊。

這首詩就是李白對這種選擇的大聲告白吧。(黃若青)

應該說上述每一種意見都有其合理性,所謂“真理”有時是眾多意見的綜合,在綜合中

我們可以看到詩句所表達的情感的複雜性。

(二)關於“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聖賢與飲者的差別正道出了李白心中的無奈。聖賢,世人皆醉我獨醒;飲者,但願長醉不復醒。一醒一醉之間,是李白一生的徘徊。

乍看之下,作者飲酒朵頤好不痛快,這種瀟灑的日子聖賢是無福消受的,細細品來,之中的酸澀深入骨髓。若是安心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哪裡來的“萬古愁”?若是真要“斗酒十千恣歡謔”,何必去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內心的苦悶與掙扎,讓作者的人生跌宕起伏,一次次的想要隱居遊山水,一次次的又回到塵世這個煉爐;細密的心思是他不朽詩作的靈感源泉,卻也讓他對痛苦更加敏感;不失童真的心靈,讓他妙筆下的世界如此奇幻,卻也讓他的處世之道充斥著孩子氣,與時代越來越遠,??或許每一個聖賢也曾有他們的苦

悶掙扎,也有細密的心思,也有純淨的心靈,但這些成就了他們,與李白相反??飲者,或許不必在意內心的這一切,周圍的這一切,醉了,就夠了。然而,李白這個飲者,他能醉多久呢?這一切真的醉了就能忘了麼?

眾多詞句寫出了不得志者的輝煌,但這份輝煌背後的無奈,深深的無奈。這份無奈既不屬於他自己,也不屬於那個時代,而是屬於眾多懷有一個不成熟的夢想的追夢者,從古到今??

我們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詩人抑遏不住的不平之氣。兩句連在一起並非要貶低聖賢,只是要抬高飲者。“寂寞”二字恰談出了李白對聖賢的相知與理解。

(三)關於“與爾同銷萬古愁”

看到這句,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的是——“愁”銷了嗎?

其實如果我們進入李白的世界,李白自己的詩就已經做出了回答,他說“舉杯銷愁愁更愁”,更何況是橫亙了萬古的愁緒啊。

由此,我們可以再追問一句——何謂“萬古愁”啊?

記得話劇李白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在流放夜郎途中的李白行至長江邊,悲喜交加地聽村中小童背誦自己的詩篇,就是這首《將進酒》。小童背誦完畢後,向太白髮問:“太白先生,什麼是‘萬古愁’啊?”太白聽到問話後,百感交集,只能用無言的悲慼回答這童稚的問語。

那麼,我們能否從詩中的語句裡,讀解出這萬古愁嗎?

如果我們細讀文字,我們會發現其實詩中對“萬古愁”多有涉及:時光如黃河之水奔騰不回是萬古愁,“朝如青絲暮成雪”表達的人生易老,是萬古愁,古來聖賢“皆寂寞”的宿命也是萬古愁。萬古愁不一而足,但人生如許多的不如意,是萬古以來人都要面對的無奈,都可為“萬古愁”作注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