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的意境

來源:才華庫 2.51W

《再別康橋》猶如一幅極富美感的圖畫,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深深體會這首詩的意境美、詩意美。

《再別康橋》的意境

徐志摩為人為文的風格 ,語言的華彩、誇飾的造句直接構成了他詩文的外在美 ,與之澎湃的內在激情相匹配 ,儼然是一個灑脫不羈、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再別康橋》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 ,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

輕吟漫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將會陶醉在那注入了純情的一個個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遊、乍逢即別的一段思緒和一步幾回頭、欲別不能的纏綿情誼。

情如雲飄逸。“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優美的旋律,抒寫出詩人飄逸灑脫的風度。四句中用了三個“輕輕的”,幻覺到詩人已經離開地面輕飛慢舞起來;一“來”一“走”的短暫時間中,突出了一個“別”字。古往今來,文人的別離都是銷魂斷腸的,徐志摩總想借助輕鬆的語言來承載沉重的心情。因此,詩一開頭,就讓這種情如雲一般飄渺在空中。雲,既捉摸不定,又實實在在;既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這是作者精心挑選的第一個意象“雲彩”所蘊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細。柳是中國詩歌中傳統的意象,詩人之所以鍾愛它,一是取諧音“留”,即對別離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長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卻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詩人的這一幻影,既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憶,也是對如歌青春的喚回;既是甜蜜愛情的再現,也是對過去愛情的懷念。作者重返康橋應該說是快樂並痛苦著的。快樂的是可以在康橋尋夢,尋找青春、理想、愛情之夢,“撐一支長篙”,到康河中“尋夢”,尋到了滿滿的“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這是何等暢快,何等愜意!接著,筆鋒一轉,“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連 “今晚的康橋”也沉默。本該高歌一曲,快樂快樂,反而寂靜得只能聽心跳,這是何等鬱悶,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理想破滅,愛情受挫。這情感如柳枝柔軟脆弱,感觸似柳葉細膩深沉。

情如水清爽。詩中用得最多的一個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鏡,包容著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裡的豔影”,盪漾在詩人心頭,也盪漾在讀者心頭,榆陰下的潭水,“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只有心清如水,才寫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風,沒有深情的水的撫摸,“軟泥上的青荇”怎會“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因為這水的多情撫慰,詩人竟然“甘心做一條水草!”詩人對康橋的情確如水一樣清澈!

拓展閱讀:《再別康橋》結構分析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第一節,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隻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捨的離情,並且以輕微跳躍的節奏,襯托出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

第二節,寫了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嫵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豔的新娘。這“波光裡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頭盪漾。

第三節,寫了康河裡的水草隨微波起伏。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搖,彷彿在向詩人招手示意。在這仙境般的地方,詩人受到感染,情願做一條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愛撫。“招搖”二字,生動地寫出康橋對詩人的歡迎態度;而“甘心”兩字,也寫出詩人對康橋的永久戀情。

第四節,寫榆樹下的清潭及由此引發的聯想。這所謂“榆陰下的一潭”即指拜倫潭,相傳拜倫曾在康河遊玩。那榆樹濃陰覆蓋著的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可以讓人想像那五彩斑斕的景色充滿了多麼醇厚的詩意!在這裡,詩人融情入景,詩人的留戀之情全都融入康橋的風光中。

第五節,詩人迷戀的感情達到了高潮。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要離別康橋而去了,想像自己撐著一杆長篙,向遠方草色深處漫溯,去尋他“彩虹似的夢”。到晚上歸來時,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輝斑斕裡”放聲高歌了。

第六節,詩人的思路急轉,由幻想回到現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不禁別情縷縷,離緒重重,消失了的夢竟無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別離的笙簫,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詩境依舊復歸和沉浸於寂然。就連青草叢中的夏蟲似乎也體會到了離別之情,也為他保持沉默。往日歡愉的康橋,今晚也無語,一切的一切都為詩人的離去而歸於寂然。“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將詩人靜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極致。

第七節,跟開頭呼應。“雲彩”本來就是不能帶走的,然而詩人卻強調說“不帶走一片雲彩”。這種誇張手法,表露出詩人不願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溫柔情意。這裡,節奏相同,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至此,詩人把對康橋的“濃得化不開”的感情,於“沉默”“輕輕”“悄悄”中表現了出來。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微波輕煙似的、淡淡的離情別緒,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給人以審美享受,原因在於它以美妙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人類共有的一種感情,即對失去的美好事物,人們總是充滿懷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