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陋室銘》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來源:才華庫 1.9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陋室銘》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陋室銘》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陋室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文言詞語的積累。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3、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

1、 積累文言詞語。

2、 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1、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2、 託物言志的運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經常與他人比吃穿,甚至有人埋怨沒出生於一個富有的家庭。老師認為:衣不在好,整潔就成;家不在富,溫馨就行。虛榮心是要不得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瞭解一下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所表現出的情趣,我們從中或許能領悟出一些道理。

二、 展示預習成果:題解,作者。(關於課文題目,誰來展示一下你的預習成果?誰來簡介作者呢?)

三、 朗讀:自由讀---點名讀-----範讀----齊讀(點名讀可以簡單點評,大家來聽一下名家的朗讀,注意節奏和銘文的韻味)

四、 交流翻譯。(結合課文註釋自己譯或者與同桌交流,翻譯出來後簡單評論)

五、 疑難詞句。(那麼大家還有沒有哪些不會的詞句呢,出示課件)

六、出示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同學們已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我們請男同學來朗讀一遍課文。字面上意思理解了並不等於理解了課文,俗話說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現在根據老師的問題同學們來思考一下,或者四人小組討論一下。進一步探討課文。)

1、本文統領全文表達文章主旨的的名子是哪一句?

(從此句話來看,陋室陋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不陋的?各有什麼特點?

(1)自然環境--------優雅

(2)交往人物---------儒雅

(3)日常生活---------高雅

(各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句子)

“苔……青”:對偶,擬人,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樣的環境的話用一個什麼詞? “談……丁”:與劉禹錫交往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鴻儒,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之間的性情互賞,切蹉詩文,詩酒唱和,不只給後代留下了豐富的詩歌遺產,而且傳遞著不熄的精神薪火。這些人也是雅,是一種儒雅。 “可……形”:作者追求的不是庸俗物質上的享受而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這種生活?與庸俗相反的詞,什麼雅?

那麼詳細地描寫陋室單純是為了給陋室作銘嗎?不是,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的品德,作者很含蓄地將自己的志向情操表達在具體事物上這種寫法叫託物言志。這裡作者託的物是什麼,表達的是什麼志?(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3、課文名為《陋室銘》,為何結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這是否矛盾?

明確:不矛盾。題目中的“陋”是書房的形陋,而結尾處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簡陋,緊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這雖是陋室,但作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4、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不相干,為什麼要這樣寫?

明確:古代傳說中,山中有神仙,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龍,這水就是靈水。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就不在於它是否豪華寶貴,而在於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用山水來引出陋室,用的是類比的手法。類比是將性質,特點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以突出事物的相似之處。

我們第一課不是用的類比手法,託的物是什麼?表達了作者的不甘沉默積極進取的精神。

你還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出此類“類比”嗎?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美好的品德也會讓陋室生輝,我也會像諸葛子云那樣受到後人的景仰。

七、小結課文。(課文通過山水用類比來引出陋室,點明陋室不陋是因為作者德馨,再通過具體描寫陋室的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來突出作者美德,再自比為諸葛亮、揚子云,表明他的志向與抱負)

八、質疑問難。

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或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十、當堂背誦。

十一、課堂小結。從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麼?

十二、仿照作者的寫法,給自己熟悉的物品寫一篇銘,比如桌子銘,鉛筆銘,電腦銘。

《陋室銘》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 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 體會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二、 教學重點

1. 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難點

背誦並默寫課文

四、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五、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匯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麼,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說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著密切的聯絡,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一起學習《陋室銘》。匯入課題,並圖解“銘”這一文體。

(二)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 聽示範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並且劃分節奏

2. 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 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三) 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後,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係,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餘三組做評委。然後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四) 抽絲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瞭解了文章內容,那麼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說說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陋室環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主人交往之雅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主人情趣高雅,生活悠閒,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五) 遠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麼?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麼?

答:託物言志

(PPT展示)託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 回顧全文,歸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 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七) 當堂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八) 拓展延伸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後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九) 板書

陋 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 環境清幽 安貧樂道

室 不陋 交往之雅

銘 情趣之雅 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託物 言志

六、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最大優點在於朗讀環節,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節的發言,形式過於單調,沒有充分發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後註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採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於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後,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後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教案 篇3

一、解題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儲存著。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賞析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回答: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一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南陽諸葛廬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們一層層講解。(出示與第一層意義相吻合的山水畫膠片)

3.教師講解 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呢?

回答:山水寫起。

4.教師講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雲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散很遠的香‘乙這裡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5.提問:這裡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麼呢?山和水來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龍來比 ?

(回答)德。

用名和靈來比 ?

(回答)馨。

6.教師講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於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儘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麼,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臺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境(板書環境)。作者寫陋室的環境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7.提問:苔痕 相對?

回答:草色。

提問:階綠 相對?

回答:簾青。

提問:上相對?

回答:入。

除了對偶還用了什麼方法呢?

回答:擬人。

8.教師講解 “上、入”採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麼;“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幹些什麼。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麼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9.教師講解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的人物。鴻儒,大學問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裡指沒有學問的人,在這個陋室裡.常有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鴻儒談笑風生,高談闊論。

這兩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對偶。

10.提問:談笑相對 ?答:往來。

有相對 ?回答:無。

鴻儒相對 ?回答:白丁。

11.教師講解 作者並沒有寫自己是什麼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板書:朋友)。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於襯托(板書: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時有鴻儒來往,常同高朋談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佛經;絲竹,管絃樂器,這裡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說,在陋室裡,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12.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3.教師講解 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了作者恬淡閒適、安貧樂道的情趣。總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經過作者反覆描寫陪襯,文章主旨已經突出,意思似乎已經寫盡,可是畢竟作者是大手筆,再用另外的.寫作手法向深處開拓主題。(出示南陽諸葛廬圖)

14.教師講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廬就是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隆中時居住過的草廬;子云亭是指西漢學者揚雄住過並.寫作《太玄經》的亭子。這兩句話是說我這個陋室正如南陽諸葛廬的草廬,又像四川揚子云的亭子。作者採用的是類比的寫法(板書:類比),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原來也是陋室,由於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聞名天下,那麼我的陋室不也會如此麼?

15.提問:作者在這裡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說明陋室不陋嗎?

回答:不是,而是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要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

教師肯定:很對。(板書:暗含、志向)

16.教師講解 前有古人後有來者,我這個陋室將與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的亭子一樣被後人所稱道;我本人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被後人所敬仰。文章添了這麼一筆,再生一層波瀾,內容更豐富,主題更鮮明。寫到這裡,我們感覺到作者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夠完美了,可以收筆子。

但是作者是一個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後一筆,引用孔子的話結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迴應“德馨”言盡而意無窮。孔子這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麼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講得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用孔子的後一句“何陋之有”。

17.提問:劉禹錫為什麼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回答: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8.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這是作者有意設定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板書:態度),安貧樂道,君子固窮,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語引經據典(板書:引經據典),力發千鈞,託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四、學生教師共同完成板書

19.根據老師的板書,請在橫線上填一個字,表明作者運用修辭力法的目的。學生上臺給板書填空。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 引 陋室

對偶 擬人 描 環境

襯托 對仗 誇 朋友

虛實 對比 話 生活

類比 暗含 立 志向

引經據典 表 態度

20.學生齊讀板書。

21.在板書的每一句後面,再填寫一個確切的字,體現本句的中心填寫中心詞。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 對仗誇朋友——雅

虛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22.學生齊讀。

五、.總結全文

23.教師.總結。

通過對陋

《陋室銘》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教字方法: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學鋪墊

匯入

①師生問好;②板書課題《陋室銘》(劉禹錫)及教學目標;

二、學習課文

(一讀理清思路)(學生結合課文提示註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①本文題目是什麼意思?

明確本文是唐朝文學家劉禹錫為自己簡陋的屋子寫的一篇散文。本文為駢體文,簡介駢體文的特點。“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②學生試讀課文

③學生質疑(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儘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

④如果給課文分三個層次,該怎樣劃分?

明確第一層從開頭到“唯吾德馨”,第二層從“苔痕上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為文章結尾。

(二讀品析詩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麼?“有山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麼?

明確前二句類比“陋室”,後兩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內外是什麼顏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綠色,青色,景色別緻幽雅(幽)

③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鴻儒,無白丁(雅)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麼?有何特點?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⑤作者用什麼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麼幽靜安寧的環境。

⑦“鴻儒”可否換成“群儒”?

不能。“群儒”則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三讀領悟內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讀一遍)

①“往來無白丁”含什麼感情?

清高自賞(含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階級侷限性所決定)

②能否將“閱金經”改為“閱五經”,為什麼?

明確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託,“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③首尾句有何關係?

首句用了比興寫法,尾句與首自互相呼應。

④本文題目為“陋室銘”,文章又說“何陋之有”?這些不矛盾嗎?

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⑤引導學生總結全文的構思。全文起於比興,繼而對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寫,再通過類比,巧妙地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⑥文章託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汙,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三、全班競背(①學生自由背,②小組中相互背,③全班競背)

《陋室銘》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藉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瞭解銘文的特點。

2.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3.理解作品中表達的一種高尚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設想

1.疏通文意與對內容、寫作的分析結合進行。

2.可由《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引入,在課上儘量多給學生朗讀時間,爭取當堂背誦。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分析內容,點撥寫法。

2.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引入、解題

1.引入 提問:我們曾經讀過莫泊桑寫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福樓拜的宿舍和劉禹錫的陋室,有什麼相類似的地方? 歸納:都很簡陋:福樓拜的“屋子很簡陋,牆上空空的,傢俱也很少。”劉禹錫住的“斯是陋室”。他們都有很多高尚博學的客人:那一篇寫了幾位大文學家;這一篇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二者表達了相近的情趣,但寫法不盡相同。前一篇描寫細膩,是寫人的散文,後一篇是記物的銘文。

2.體裁:銘。 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銘,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時用於自我規戒或激勉。銘文,在語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對偶句,格調不同於一般散文。一般押韻。請找出本文的韻腳。 歸納:韻腳共八個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其中“馨”字因語音變化,現在已不夠協韻了。

3.作者:劉禹錫。 請同學看《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註釋①,瞭解作者情況及出處。

二、分析課文。

1.範讀全文,同學參照註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2.提問: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 之①、②,結構助詞,都是提賓標誌,不譯。 名①,形容詞,著名;名②,動詞,命名。 鴻①,形容詞,大;鴻②,名詞,大雁。 是①,判斷動詞,是;是②,指示代詞,這。

3.討論、講析。

全文八十一字,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開頭至“惟吾德馨”)點明全文主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和日常生活,表達室主人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層(“南陽諸葛廬”到結尾)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

(1)請學生看註解,將第一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聞名天下;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提問:開頭三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歸納:前兩句用了對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襯陋室。 講析:“斯是陋室”,扣題。“惟吾德馨”是全文的核心,以“惟”字加強語氣。四字包含兩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於德馨。 指名背誦第一層。全體背誦第一層。

(2)請學生看註解,將第二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苔痕漫上石階,蒼翠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讀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提問:這一層次寫了什麼內容?從哪些角度描寫的? 歸納:描寫居室環境及日常生活。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第二句寫往來人物,三四句寫生活內容。 提問:這四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情趣? 歸納:表達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提問: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歸納:角度開闊,寫到陋室方方面面。條理清晰,由物及人,由外及內,一“入”字將內外融合。虛實結合,肯定句實寫,否定句虛寫。句式整齊,有長有短,跌宕有致。四處對偶,精當而不拘板。“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互文寫法。 指名背誦第二層。全體背誦第二層。

(3)請學生將第三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提問:在描寫陋室時,突然引出兩處古人名室,作者的意圖是什麼? 歸納:運用類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於說明陋室不陋,還含蓄的以古賢自況,進一步表達作者的志趣、抱負。 提問:結尾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後一半,總結全文,有什麼好處? 歸納:孔子的話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點破,更耐人尋味。引文迴應“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志趣。 指名背誦全文,全體反覆背誦全文。

三、佈置作業:

1.反覆朗讀,背誦。

2.將本課字、詞記入積累本。

《陋室銘》教案 篇6

複習目的

l、背誦課文,積累名句。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句的解釋

3、體會作者借陋室抒發的感情,學習古人不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操

複習重點:

l、背誦課文,積累名句。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句的解釋。

3、體會作者借陋室抒發的感情,學習古人不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操

複習過程: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整體回顧。

1、本文主旨句: 全文點睛句:

2、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

3、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4、作者在文中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

5、《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7、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對居室情景描繪,極力形容陋室 ,表達了作者的願望和____的情趣。

三、課堂練習。

1、文章的作者是___朝詩人_____ ,____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__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

2、解釋加橫線的字。

鴻儒( )無案牘這勞形( )( )( )惟吾德馨( ) 調素琴( ) 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 )白丁( )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