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滕王閣序體會作者情感變化

來源:才華庫 2.59W

王勃的《滕王閣序》為我國古代即景抒懷的名人佳作。其辭藻華麗、用典貼切,於工整謹嚴的結構中馳騁高深神妙之思,為王勃的經典傳世之作,被國學大家範曾譽為駢文第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讀滕王閣序體會作者情感變化,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讀滕王閣序體會作者情感變化

作為王勃“人生絕唱”的《滕王閣序》因其情辭並茂而流傳久遠。每次讀此文,都會為其巨集大的氣勢、壯美的景象、騰挪跌宕的筆力所折服。然而,更能牽動讀者心靈的是王勃在搖曳多姿的行文中表現出來的消極與振作、希望與失望、追求和痛苦交織的複雜心緒。他由嘉會覽勝之喜到登高遠望而悲,最後又由悲而轉為達,真是變化多端,令人感慨不已。

一.嘉會覽勝之喜

1.登臨毓秀勝地。洪州久遠的歷史、雄偉的地勢、靈秀的風格、珍異的物產能給當時的王勃帶來一時欣慰。才華出眾、鋒芒畢露的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先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後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王勃南下探親,途經南昌的滕王閣,有幸趕上當地都督在滕王閣上設宴,這種情形下的王勃經過這樣的靈秀之地,怎能不讓年輕氣盛、才華橫溢且心中鬱悶、旅途乏味的才子感到短暫的高興呢!

2.飽覽山川勝景。作者登上高山,見到壯麗的滕王閣,光臨了帝子的長洲,見到了天人的`舊館。周圍層巒聳翠,高閣高聳雲霄;彩飾的丹漆鮮豔奪目,下臨無地,水流環繞。遠處的沙洲上水鳥群集,島嶼縈迴。依附起伏的山巒,桂殿蘭宮華美無比,開啟繡闥,俯視雕甍。只見房屋鱗次櫛比,盡是富庶人家,雀舫龍舟停滿渡口。如此壯麗的樓閣幾處能有,怎能不讓人欣喜讚歎?登高遠望,更讓人驚異的是山川之勝景,是那幅流光溢彩的壯美的秋景圖。遠望天空是“雲銷雨霽,彩徹區明”,四周的自然景物是“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其色彩變化的美妙、秋天的清涼、山水的秋態全都展現了出來。再然後放眼遠望,誕生了那句素稱千古絕唱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漁舟唱晚”,盡現生活之樂;“雁陣驚寒”,又寫出了候鳥之歌。社會與自然各具情趣,又融為一體,讓人心曠神怡,心騖八極。登高望遠,所見的是一幅幅充滿生機的生活與自然的美景,王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此景此境讓他樂而忘憂!

3.恰逢千載盛會。王勃才華早顯,14歲應舉及第,鋒芒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為“初唐四傑”。這樣的俊才趕上這樣難得的盛會,真是件快事、幸事。宴會上客人和主人都是東南一帶的俊傑。他們文章的辭彩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聲望崇高的都督閻公,打著儀仗遠道而來;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駕著車馬也在此暫時駐紮。才華出眾的朋友來往如雲,坐滿宴席。青年才俊遇到這樣難得的盛會怎能不讓他興致高昂,胸懷舒暢。隆重高雅的盛會上,賢主嘉賓,面對良辰美景,他們吟詩作賦,有鄴水的曹植吟詠荷花那樣的才氣,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詩人謝靈運。吹蕭高歌,排簫發出的清脆的聲音,引來陣陣清風;纖細的歌聲彷彿凝住不散,阻止了白雲的飄動。如此樂事怎能不讓人樂而忘憂。

勝地、良辰、美景、樂事,四美俱全,賢主、嘉賓,難得卻都有。這些讓仕途不順、人生失意的王勃獲得了短暫的喜悅。

二.登高遠望而悲

1.悲宇宙無窮,興衰無常。放眼遠望半空中,天高地遠,讓剛才還快樂高興的王勃感到了宇宙的無邊無際,自己卻渺小得如滄海之一粟。來到勝地,幸會嘉賓、觀賞美景的良辰轉瞬即逝,樂極生悲。“蘭亭已矣,梓澤丘墟”。他也許想到了東晉王羲之曾和群賢宴集於蘭亭,賦詩作文,成為文壇佳話。晉朝石崇的金谷園,又名梓澤,亦曾有文人聚會於此。如今當年蘭亭宴集的盛況已成陳跡,繁華的金谷園也早變為一片廢墟。他認識到事物的興衰成敗自有定數。正可謂勝地不常,盛筵難再,不覺悲從中來。

2.悲懷才不遇,美人遲暮。王勃自幼聰慧好學,為時人所公認。《舊唐書》本傳謂王勃:“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又有楊炯《王勃集序》說:“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太常伯劉公稱王勃為神童,並表薦於朝。14歲的王勃對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職。正可謂春風得意。可如今落魄到如此地步的王勃已兩次遭受打擊,此時登高遠望,日夜思念的長安已沉落到夕陽之下,遙看吳郡隱現在雲霧之間。思念皇宮卻看不見,等待在宣室被召見卻不知又是何年?自己要去的南海地理形勢極為偏遠,深不可測,再望天空感覺崑崙山上天柱高聳,緲緲夜空北極星遠遠懸掛。頓感長路漫漫,前途渺茫。他想到以孝著稱的馮唐,曾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餘,不能復為官。想到了漢武帝時的名將李廣,多次與匈奴作戰,軍功卓著,卻始終未獲封爵。像他們一樣,滿腹經綸,志向遠大,什麼時候才能被君王召見?什麼時候才能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樣的機會什麼時候才能光顧自己呢?況且韶光易逝,恐美人之遲暮啊!這樣的處境怎能不讓滿腹詩書的青年才俊悲嘆不已呢?

3.悲漂泊淪落,知音難求。盛宴上的各位嘉賓雖然都是身份尊貴、德高望重、才華橫溢的人,卻只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異鄉的人。誰能理解和同情仕途不順的偶然路過的人?“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一句充滿了自我悲傷的情調。再想到司馬相如,“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楊得意是漢武帝時一位掌管天子獵犬的官員,一次武帝讀到《子虛賦》,連連稱讚,說:“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楊得意告訴武帝這篇賦是司馬相如寫的,於是武帝就召見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賦》上奏武帝,“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司馬相如如果沒有遇到楊得意那樣推薦自己的人,就只能撫凌雲之賦而自我惋惜了。自己未遇到推薦自己的人,只能撫弄著凌雲之賦而嘆惜;自己如果遇到鍾子期那樣的知音,奏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什麼羞愧呢?可是眼前時運不順,前途未卜,無人賞識,知音難遇,這些怎能不讓他心生悲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