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

來源:才華庫 3.08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道的,也是我這個中秋夜內心最深處的感受。

一到杭州便連著七天課,好不容易放假,卻又不得不在杭州住下,好在與媽媽一起。又是一年中秋,家人團聚卻辦不到。我不禁要思索:在我們眼中,中秋究竟是什麼?

其實不用問也知道,對於中秋仍要在外奔波的爸爸而言,中秋不過是與家人講一句話,對著月亮吃月餅;對於遠在他鄉的我和媽媽而言,回家便是奢求;對於鄉下的外公外婆而言,他們是多麼渴望與兒女、外孫見一面,更不必說已經失去老伴的奶奶。

想來也是左右為難,為了未來的人生,我來到杭州求學,卻不得不與家中的親人分開。中秋之夜,古人有月亮能微寄心中的相思之情,可今夜竟是雨夜,連月亮也不肯出面。我所能做的,唯有與媽媽相倚靠。

開啟電視,用節目分散心中的注意力,儘量不去思念家鄉。可我感覺要做的彷彿是壞事一樣,心裡竟有千百個念頭死死維護著這份鄉思,不能淡忘。哭是辦不到的,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流淚。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2

沒有離開似乎也難談什麼思念,在我去年在加拿大借讀的一個月裡,我才感悟到什麼是思鄉的滋味。

加拿大一日三餐不是吃麵包就是牛排,我一點也不適應,會情不禁地的想起溫州香噴噴的混沌和燈盞糕,有時候一邊啃著麵包,一邊懷念那又脆又酥的燈盞糕的味道,恍惚中彷彿拿的就是燈盞糕了,當我美美咬上一口時,口中仍是無味的麵包。

在加拿大讀書,也沒有想象中的輕鬆,老師總當我是個“英語盲”,有一些我明明會的題目,她硬說我不會,不請我回答。下課了,大家都在外面玩,我找了個正在踢足球同學,“can i play with you?(我能陪你玩嗎)”那個同學停下踢球,看了看我,搖搖頭,“no,no,you can’t speak english。”(不不,你不會說英語)我又問了幾個同學,反應也都是如此。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我躲在一個牆邊小聲哭泣,心想:為什麼他們都嫌棄我,我只是不會說英語罷了,難道不會說英語就不能一起玩嗎?我真不明白,以前,我們班有個成績不好又醜的轉班生,我們仍然接納了她,我們和老師一起幫助她學習,最後,她在畢業典禮上說:“你們是我遇到最好的同學、老師。”這樣多好呀?為什麼加拿大的同學老師就不能接納我這個中國孩子呢?我好想念溫州的同學們,真希望馬上回來啊!

在加拿大,最缺莫過於親情。以前在中國家中,家裡總是熱熱鬧鬧的,爺爺奶奶在沙發上看電視,爸媽在廚房燒菜,一家人有說有笑,熱鬧極了。當我開啟加拿大的家門時,冷清極了,唯一的聲音就是時鐘的“噠噠”聲了,偶爾有一輛汽車路過,也是很快消失了,有時,我甚至有種進入鬼屋的感覺。

在溫州時,學校裡作業十分多,而且很難,有時要熬到十一點鐘,但即使是這樣,媽媽晚上還會坐在旁邊教我不會的題目,有時我肚子餓了,她也會給我準備宵夜,每當我吃著媽媽的夜宵,心暖暖的,而在加拿大,我望著看也看不懂的英文單詞時,又有誰給我解釋呢?學習到深夜,誰能給我準備夜宵?……

思念溫州,我想回家。即使加拿大有很多讓我留下來的理由,但溫州在我眼裡是最好的,月是故鄉明啊!簡短的一個月國外借讀之後,我放棄了繼續借讀,我回來了。在溫州機場,我撲進了媽媽的懷抱……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3

金秋時節,秋風陣陣。不知覺間,已從熳熳的夏天來到華麗的秋天。

秋天來了,中秋也來了,就連天上的月亮都知道了人間有這等喜事,所以也來人間湊湊熱鬧。可月亮似乎有些心急,十三四就開始打扮了起來,生怕別人忘了她。

靜靜佇立,吹著秋風,望著月亮,心中幾分歡喜,幾分愁。心中暗歎到,就這樣,靜靜地凝望著高懸在天的玉盤,心早以到了六百公里外的故鄉。

若在故鄉,月亮會更亮吧!的確,高懸於天的銀盤襯在繁星漫天的夜空中閃耀著,的確,高懸於天的星星加上月亮的確很美,如今身在異鄉,也許只能在異鄉遙望那輪明月罷了。

又逢佳節,秋風又至。月還是那麼圓。我望著月亮,月亮對著我笑。她笑的是那麼沒心沒肺,笑得我心生疼。

月是故鄉明,不錯!月在故鄉特別明朗,月光潑灑在地上,風吹著樹葉,靜靜地搖著,那輪明月還是那麼明。明的是月,更是遊子對家鄉的赤子之心啊。月愈明,心愈疼。因為花好月圓時,自己卻在異鄉。

心中的無奈,感慨,感嘆,望著明月,一切化成為灰,指望我們進行奮鬥,望著明月,含蓄一個夢,待功成之時,回去看看故鄉的明月。月光指引著前進的道路,因為月是故鄉明啊!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4

“沒有離開故鄉的時候,故鄉是鋪在地上的畫,只看見天邊遙遠的雲霞。遠遠地離開故鄉的時候,故鄉是一幅掛起來的畫”。盼啊盼,盼了二十年,今天,終於回到了我的故鄉了呀!

啊!我又走上了兒時最喜歡的那條小木橋,聽著溪水,我又忍不住去採了幾朵小野花,把他們扔在水下,看著流水把一朵朵小野花送走了,我心裡也不禁有些傷感,我的童年也像這一朵朵野花一去不返了呀!

我又忍不住沿著溪岸向東行,看到了我兒時的夥伴——那座長石橋。我走向了茶山,一路上,全是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我的腦海裡一下浮現出了童年時代我和茶花女那些歡樂的情景出來。好懷念啊!

我一個人身在他鄉的時候,只有在夢中才能見到的家鄉,可今天,我終於又可以回到那幾間矮小的平房了,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它雖然光線很暗、地面潮溼,但我非常愛它!

在他鄉時,也曾無數次聞到了那一陣濃濃的桂花香,可是,一走進自己家的院子,聞著那一陣陣熟悉的桂花香味,讓我留戀忘返,似乎又想起了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香,它們包含了我童年的一部分啊!

我們故鄉的居民現在仍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日子。我很高興他們能和平相處,也更懷念我小時候那一段歡樂的日子。

現在,回到了故鄉,又走在那一幅鋪在地上的畫中,看著天邊遙遠的雲霞,我不禁自言自語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5

白露時節,那是一個淒冷的夜晚,一盞桂花酒,一盤桂花糕,幾位異鄉的好友。可是,詩聖卻在那溫和的屋子裡,望著那似白銀盤般的月亮,心卻飛回了天邊的故鄉,家鄉的兄弟們,你們是否安康,家鄉的明月,一定比這裡還要明亮。

大連的老虎灘,青島的教堂,北京的天安門,都遠遠及不上家鄉公園的一處假山。只是因為那是我熟悉而深愛的地方。萬泰商城溫暖溼潤的空氣,熙熙攘攘來往的人群,美麗校園裡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似曾相識的面龐,媽媽清洗過那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老師親手批改過的那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動而懷念,要是在不久的將來走到了遠方,我絕不會忘懷。

家鄉的那座山不巍峨,在我內心也可以似纏纏綿綿;那水不秀麗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園說不上與眾不同,而因為我自己每天走的路,就認定它的美麗;衣服即使再破舊,因為有了母親的撫摸而溫柔。相信每一個人,都對家鄉有一種扯不斷的牽繫。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常常唸叨著北京,說人家城市笨拙,說自己城市莊重;說人家城市喧鬧,說自己城市莊重……因為深愛,所以偏愛。

我彷彿透過月光,看到李白坐在床頭邊,那白白的月光好似地上的白霜,一抬頭看見了明亮的月光,低下頭心裡想起了身在遠方的家人。

“月是故鄉明”,因為熱愛,所以詩人不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家鄉那每一幅幅美麗的場景。因為熱愛,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忘懷,因為深愛,露可以從今夜白,但月一定是故鄉的最圓,最亮!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6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汾河的水與空中的那一輪明月交相輝映,散發著一種清淡的香氣,伴著河水中月亮的倒影,在寂靜的空中久久不散……

我想到了記憶中的故鄉,一條小河旁邊長滿了綠草,在綠草中點綴著幾朵忽隱忽現的小花。我坐在那棵大柳樹旁,抬頭仰望月空,此時,它是那樣的幽靜。

皎潔的月光悄悄灑向人間,它身披銀紗,為大地萬物撒上一層白燦燦的銀色,光彩奪目,好像仙境一般。月亮是淒涼的,在寂靜的夜空中,孤獨地望著人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優美的詩句不正是表達古代詩人對月亮的情思。月光如水,情深如詩,在清涼的月光下,我靜靜的沉思著……

月兒,像一位溫柔的母親,靜靜的陪伴著我,失落和焦慮一刻間煙消雲散。

月光如畫,它是多麼的美麗,筆畫都難以描繪出她的漂亮,月亮如歌,它猶如一個五線譜,裝飾著一個個如音符的星星,譜成了一首又一首優美的樂曲。

看著潔白的月亮,想起了月亮上的嫦娥娘娘,她抱著玉兔,看著遠在人間的后羿,聽著吳剛的一聲聲砍樹聲,每發出一聲,就又過了一個夜晚。他不停砍著,不知經歷了多少個春夏秋冬。

月亮,美輪美奐,散發著多少童年記憶,記載著多少美好的回憶!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7

去年暑假一開始,我們全家就渡假去。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降落在山東青島市的.流亭機場。解開安全帶,背上揹包,走出這大鐵鳥的肚子,通過海關,離開機場前,我回頭望向四周陌生的景物,這裡,就是山東。

來到山東的第一站就是造訪青島啤酒場。我們參觀了啤酒的製造過程,其中最特別的是體驗喝醉酒的小房間,一走進去馬上讓你步伐踩不穩,有如酒醉一般。爸爸還品嚐了各種啤酒,他最鍾愛剛出廠的淡啤酒,看著他陶醉的臉,不禁讓我長嘆“外國的月亮總是比較圓”啊!

行程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登“五嶽之首——泰山”。那天,我們搭上豋山纜車,進行簡略版的泰山之旅,沿途風景秀麗,是家鄉山嶺所無法與之媲美的,到了半山腰,我們步下纜車,學習至聖先師孔子周遊列國的敬神,開始步行,探索這個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名勝。

攻上山頂,兩邊盡是名人雅士所題的字,我們選在清光緒年間所題的“五嶽獨尊”石碑旁照了一張全家福。再往上走,我們來到玉皇廟。廟前有一方水塘,水塘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頭刻了“泰山極頂一五四三米”。水塘旁掛著密密麻麻的金鎖,它們鎖住了許多人的夢想,祈求希望能得以實現。

結束這趟旅程之前,我們來到濟南火車站,搭上時速兩百公里的和諧號動鐵,它流線的外形像一顆子彈,一下子就抵達目的地。

會有這樣的感受,我想真是到了該回家的時刻,因為我認為“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8

月是故鄉明,花是故鄉豔,山是故鄉秀,水是故鄉甜,我的家鄉處處風景獨特,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常去的森林公園。

春天,森林公園百花齊放,空氣中瀰漫著一絲清香,鳥兒在樹上大聲地歌唱,大家欣賞著美麗的花朵,有桃花、玉蘭花、鳳仙……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

夏天,樹木長得高大挺拔,許多人在樹林中,遊戲,乘涼,大人們在樹林中下棋,談笑風生,小朋友們在空地上豎蜻蜓、摔跤,草地柔軟又有彈性,比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就像一個純天然的體育場。

秋天,森林公園一片金黃,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的懷抱,落了下來,就像一個個飛舞的金蝴蝶,給森林公園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如果你站在下面,它還會落到你的手上、背上、頭上,還有你的心裡。

冬天,是小朋友們最歡快的季節,鵝毛似的雪花給森林公園穿上了雪白的大衣,小朋友迫不及待的穿上手套,戴上帽子,衝出家門,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樂乎。

“家鄉美,家鄉美,最美的是那柔柔的家鄉水,家鄉美,家鄉美,最美是那家鄉人天天都歌唱,年年都欣慰……遠方的遊子請你快快回”每當我聽到這優美的旋律,總會浮現出家鄉的美麗畫面,更加熱愛家鄉之情油然而生。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9

中秋,是一個美好的,團圓的,思念的節日。

中秋夜,是一個祥和的,喜慶的,歡樂的夜晚。

今年中秋節,和爸媽一起回到老家農村。

在鄉下沒了城市裡的繁華和喧鬧,恬靜的田園風光瀰漫著秋收的氣息。在掛滿葡萄的院子裡,奶奶端出盛滿梨子和蘋果的籮盤,橙黃的鴨梨和雪梨浸滿了老人多半年的春華秋實的甜蜜,一口下去,幸福的蜜汁浸潤著喉嚨。親人的家長裡短、歡聲笑語充盈著院落,慢慢的充實了天空中月亮的臉,螢輝照著小院每個幸福的角落,蟋蟀拉著舒緩的樂章,蟬鳴和絃,蛙聲重唱。

老人們絮叨著讓爸媽多注意身體,爸媽談著工作的見聞,我則仰頭看著天空中躲在雲層中不肯露面的月亮,試圖將裡面的吳剛和嫦娥看清楚,他們也是在慶祝團圓麼,看那陰影婆娑,是他們舞著的英姿。

家人半年的奔波勞苦,換來了短暫的相聚和幸福。聽著爸爸講外面的見聞,感覺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刺激;摟著老爸的脖子,看著他頭上的白髮,分明感受到爸爸的辛苦;為了讓家人有安穩的居所和生活,他到處奔波,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為了家庭的團圓他也不辭勞苦的奔回來,使這短暫的幸福更加甜蜜和祥和。

爸爸明天又要出發,去忙他的事業,看著他爽朗的表情,心裡知道這短暫的相聚緩解了他多個月的勞累和奔波,自己在心裡暗暗的囑咐自己好好學習,鍛鍊身體,未來才對家庭有自己的貢獻。

夜很晚了,爸爸站起來囑託大家回房休息,自己站起來仰頭看著圓圓的月亮,說了一句:“月是故鄉明啊”。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0

我的故鄉在一個寧靜的小村子裡。那裡沒有風光秀美的山水,沒有如詩如畫的景色,卻獨有一輪明月,為這村莊的漫漫長夜增添了一抹明麗的光彩。

子夜,繁星如濃密的雨點,點綴於漆黑的天幕,當空懸掛的那輪玉月在星幕的映襯下散發出淡淡的光輝。清冷而幽深的月光撒下一片朦朧的暗影,在屋簷上,在田野裡,在水井旁,在樹叢中……遮遮掩掩,影影綽綽,寧靜而悠遠。皓月在縷縷輕煙似的薄雲中穿行,她悽美的韶華和冰冷的妍麗在星夜下清幽地綻放,蕩人心魂。“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往往這時,我——這個月下的窺伺者不禁被這淡雅清寂的境界所迷,擺脫了塵世的羈絆,忘卻了自我,只留下心底的一片沉靜恬淡。“傾盡泠水接天月,鏡花如幻空意遙。”童年時,有多少個靜謐的夜晚,是我與明月相伴?在朦朧的月色中,在悠遠的意境裡,素月給了我無盡的遐思,讓我於夢中陶醉,流連忘返。

惘然中夢已醒。我離開了寧靜的村莊,融身於喧囂的城市。午夜時分心中淒涼的惆悵,我仰望灰天,映入眼簾的是一彎縹緲的月,呆板地嵌在被霓虹燈渲染的天幕中。我不禁想起了那清朗明淨的故鄉之月。驀地,深深的思念湧上心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懷念著故鄉的那輪明月,在濃濃的思鄉之苦中回味著故鄉生活的甜美。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1

“哇!這裡是—家鄉!”夢中的納蘭性德來到了熟悉的家鄉。他直奔自己家的屋子,沿途,他看到的人,物,勾起了他無窮的回憶……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大的門,上面有三個字“桂香村”,頓時,納蘭性德的心中湧起一陣自豪!接著一陣涼爽鋪面而來,定睛一看,哦!原來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忽然,一閃金光忽而的閃了一下,抬頭一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野果子,碩果累累。

“嘩嘩譁”納蘭性德睜大了眼睛,他又看到了一天清澈見底的溪流。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娥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

小溪上,橫跨著一座木橋。樹蔭下,婦女們有的在洗衣,有的在談家常。不遠處,幾個孩子在玩耍,他們互相追逐著,打鬧著形成了一幅祥和的畫面。而孩子們那歡快的笑聲把這祥和的畫面點綴的格外美麗。

在往裡走,又是一條熱鬧非凡的大街。街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他們提籃叫賣,么喝著。幾個孩子也東瞧瞧,西看看,跟上大人湊個熱鬧。

看到這些,納蘭性德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又一陣風雪襲來,納蘭性德夢醒了,枕邊,有一兩滴熱淚,真是“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2

回到家,這已是第三天。

在外求學的路總是很漫長。每次回來坐到自己的書桌前,捧起以前的讀物,有一種複雜的思緒,在心中糾纏不休。

窗外的月,很亮,有一種光暈,環射四周。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不同於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是一個“人節”。他的形成最晚,但也最能表達人們的心願——平安幸福。

母親,依舊操勞,也一如以前那樣嘮叨;父親,依舊忙碌,也一如以前那樣應酬;妹妹,依舊刻苦,也一如以前那樣清純。一切似乎都沒有什麼變化,物依舊是物,人依舊是人。可是我卻變了,變得頹廢,迷茫。不懂,為何上了高中之後如此放縱自己,是宣洩亦或是消沉?我苦苦追問自己,竟一無所得。

我越來越喜歡一個人漫步於夜晚的校園,更喜歡在雨中哭泣,卻沒有任何理由。或許囤積在心中的已經太多,我早已麻痺了。所有的過往,我再也放不下,是成熟?不,這不是我。

有很多人,不,有太多的人,已經摧毀了我的好多的夢。那本該定格在只屬於我的天空中的煙花,卻散在了別人的天際。我怕,怕自己沒有勇氣,沒有理由,去面對一切看似平淡卻突如其來的“打擊”。

靜謐的天空下,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不知是誰在吹簫,宛轉悠揚,纏綿悱惻……

故鄉的月,明的讓我沉醉。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3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人生路上,無論你到達哪個驛站,故鄉都是你永不變的思念。一個人漂泊在外,最終該回到的是你的故鄉,那裡有你的生命之樹,你的一切都在那裡深深地紮了根,亙古不變。

讀了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我對故鄉的情感更加強烈了,季羨林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之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過了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後在歐洲住了十一年,最後回到了北京,身在祖國,心中也許會有所慰籍,畢竟離開了小家還有大家在身邊,可是當我們真正離開了“家”,踏上異國他鄉時,我們感到的只是孤獨無助。

也許外面的世界的確多彩,令人嚮往,但是有家才會有一切,季羨林在歐洲的這段日子裡,去過了世界將近三十多個國家,見到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茉芒湖,在平沙無垠的大沙漠,在浩瀚無比的大海中,在巍峨的高山上……這些月亮的確是詩情畫意的,美妙絕倫的。但他懷念的卻是那故鄉葦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

對於他來說,他的根駐紮在故鄉,他的心永屬於故鄉。的確,家的魅力非常之大。無論你到達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給你勇氣的,給你力量的,給你信心的,永遠索引著你的還是你的祖國,你的家鄉。

也許我們還不能體會那種思鄉之情,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到一個遙遠的地方,並未曾有過那份惆悵、惋惜。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只需銘記,無論身處何方,不要忘記生你養你的故鄉。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晚夜空,一片陰霾,沒有看到月亮,這夜空和我的心情一樣灰暗,因為去年的中秋,我還在陪爺爺在北京度過……

去年中秋,吃過晚飯,奶奶在桌上擺滿了水果:有蘋果、桃子、葡萄、哈密瓜、獼猴桃、泰國小菠蘿……最顯眼的還是月餅:有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蛋黃白蓮蓉的,各式各樣擺滿了餐桌。窗臺上宛若鍍了銀,於是我扶爺爺下樓賞月,好圓好豐滿的月啊!遠處還有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更給這月色增添了幾分詩意。

沿著通往花園的小路,漫無目的地走著。整個世界彷彿沉靜在銀色的光海里中,充滿溫馨靜謐的夜。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花園門口,順著園中小路轉過池塘,我們坐在蘑菇亭下,整個世界在月光的洗滌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畫一般。我纏著爺爺給我講嫦娥奔月故事,爺爺說這些都是他的爺爺講給他聽的,抬起頭來,仰望天空,爺爺說:“你仔細看就可以看到吳剛在砍樹”,但我怎麼看都是像爺爺一樣的笑臉。爺爺還給我講了他小時候,每逢八月十五就會下河抓螃蟹,一晚上可以抓一麻袋的螃蟹,那時的月亮更大更明亮,爺爺的臉上滿是童真……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一股寒風吹過,我打了一個寒顫,看看灰暗的天空,心想:今年的中秋爺爺在天堂一切可安好?您的孫兒好想您……

月是故鄉明_七年級作文15

上一個世紀90年代初,這個農村依然貧窮。道路坑坑窪窪,下了雨更是泥濘不堪,一不小心摔個跤,站起來和非洲土著沒什麼兩樣,有一輛象樣點的摩托,就是富翁了。

走在街上,房屋大多數是磚瓦平房,外表髒兮兮的,裡面一張桌子、一個櫃子、兩片用雜草鋪的席,連廁所也沒有。只能到一條村一個的公廁去解決,公廁的屎尿還有人去偷來做肥料。唉!窮呀!有一次,我小姨和太奶奶在家,小姨在搖籃撒了尿,直接流進了太奶奶褲管裡,太奶奶又急急忙忙跑去拿盆子接來做肥料,晚上又興高采烈告訴外公。家家燒乾枯了的稻草做飯。收稻時期,每家稻草都得歸公,有時“貪汙”了半擔子,就罰三擔子。有的實在沒稻草了,甚至會跑到“稻草收集點”去偷,偷了罰,常常有人“要稻沒稻,要命一條。”不但如此,燒稻做飯,天空常常烏煙瘴氣。

十年過去了,家鄉放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昔日的泥水路變成了柏油馬路。家家都用天然氣,天空明淨了許多,屋子大都變成了兩房一廳或三房一廳,在高階的就像我家是五層別墅,大型立體彩電、冰箱、DVD、沙發、席夢思、檀香木傢俱已經走入平常百姓家。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片被暴風雨打擊的土地。”這是艾青先生的一句話,你的家鄉,你就有著責任、義務去建設好。

天黑了,掛在天際的新月是那樣亮,那樣明,老家的月亮,一定也是這樣的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