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2篇

來源:才華庫 2.2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薦】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2篇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1

他,瘦瘦的個子,身材不高;面板黃裡帶白,但看起來十分的精神;喜歡穿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像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鬍鬚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的表情嚴厲而又冷峻,但他的心地又是那麼的博大寬容,他有著深邃的目光,豁達的思想,又有濃厚的愛國之心,他的筆像刀子一樣的鋒利。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的名字很早就在我的記憶中流淌著,那時,我還很小並不瞭解魯迅是誰,只是一次偶爾的機會,爸爸媽媽帶我去紹興玩,我有幸去了一趟魯迅故居,媽媽給我講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雖然記憶有點模糊,但魯迅這個名字從那時起也便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裡。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套《魯迅全集》,剛開始看時,說實話,有些看不懂,甚至覺得枯燥乏味。我很納悶:魯迅的文章與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只是一個文人在用一支筆靜靜訴說著他的心身和那些年代的那些事而已。

文章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修辭。但仔仔細細反覆多讀幾次後,我似乎能體會到魯迅的文章有種莫名其妙的情感。從中我讀出了他那滑動的筆尖中的尖銳,他的誠實,他的堅定,他的幽默,他的尊師重教……

魯迅先生用筆創造了許許多多令人深思的人物

少年天真無暇的閏土和《故鄉》中麻木辛苦生活,在香爐和燭臺中尋覓人生希望,尋求精神寄託的中年閏土;在咸亨酒店被酒客們奚落鬨笑一心想躋身於長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將自己兒子命運寄寓在人血饅頭上的懦弱的華老栓;《藥》中的人們是多麼的麻木,在革命人士被殺頭時,沒有一人提出不同的想法替他打抱不平,反而在那兒笑嘻嘻地等著看好戲,彷彿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還不停的嘲笑諷刺文中的革命人士,還認為用革命人士蘸血饅頭能治好小栓的癆病……

魯迅先生的文章能一針見血的寫出舊中國下層農民的愚昧、迂腐和十足的奴性,和常態性格後的變態心理。揭露了封建社會對勞動人民從肉體到精神上的殘害。正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指出的那樣,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理由是因為他發現人們光有健康的體魄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先進的思想,科學的頭腦,才能拯救當時的中國。《吶喊》、《彷徨》正是魯迅先生當時的心情的真實寫照。

魯迅先生離我們很遠,又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在他的文章裡讀懂他的精神。因為讀過魯迅的文章有限,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2

細雨中迷茫,驀然間回首,又看見灰塵中的它——《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興趣油生,捧著至寶般細細品讀……

作者海倫·凱勒用記敘的手法寫了自己痛苦而又美好的一生,剛出生時的光明讓她如此地留戀,可漸漸的黑暗又讓她恐懼,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慢慢熟悉了這個黑暗的世界。在書末也寫到,海倫·凱勒假想自己能有三天的光明,去觀察、感受這美好的世界,也表達了她對於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海倫·凱勒的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一個,不,是無數個蘊含哲理的人生領悟,在她失去了光明後的時間裡,她已不再留戀,而是告訴自己:要勇於面對!她的面對,也許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折點,也許是她克服困難的勇氣的生成,不過無論是怎樣她的面對,成就了她的一生。

在生活中,退縮,永遠都是人們在面臨巨大困難的反應,可海倫·凱勒創造了新的奇蹟,在黑暗與寂靜的世界中渡過了偉大的一生。她以自己難忘的親身經歷告誡了人們在困難面前眼只能朝上,不能朝下,只能遠望未來,不能抱怨現實。

曾經有人問我,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你最敬佩誰,我當時脫口而出的就是海倫·凱勒。但現在想想,其實還有一個人很值得我們去尊敬,那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

其實,安妮·莎莉文在5歲時失去了視力,也經歷過黑暗又寂寞的世界。她用自己五歲時經歷的黑暗與寂寞來鼓勵與教育海倫·凱勒在困難面前不能輕言放棄的人生哲理。她用了自己極限的耐心和愛心,在自己沒有一點教育經驗下僅僅用了自己經歷黑暗時的方法將海倫·凱勒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培養成了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一個世紀的奇蹟!

聽!彷彿那雨也聽懂了她的故事,正輕輕的踩在水窪上,沉醉於她不朽的精神中,細細回味著這個傳奇人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