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津劍橋的作文

來源:才華庫 5.72K

牛津和劍橋,是世界頂級學府,天下不知多少學子曾對其翹首卻未能企及。對我來說,這裡更是想都不曾想過的另一個世界。

關於牛津劍橋的作文

來到英國後,雖然有機會漫步在兩座大學城中,可眼前的一切仍然是那麼遙不可及。

讀讀這組不完全統計的資料吧:牛津,孕育過4個國王、4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5個英國首相;劍橋,走出了13位英國首相、9位坎特伯雷大主教、8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不計其數的科學家等等。

那天,時雨時晴,我們驅車到牛津。初到此地,事先對牛津的停車困難估計不足,因此,每一處都只能匆匆看過。

牛津(Oxford),“津”意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在此會合。大概早期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常用牛拉車涉水而過,因而取名牛津。

牛津城,即為牛津大學城,29所學院散落在城中各處。街道兩旁,鱗次節比地矗立著分屬於不同歷史年代的、不同建築流派的古堡式建築,令整個牛津城充溢著古樸、凝重而又低斂的氣息,再浮躁的人走在這裡也會平添幾分深沉。

雨中的牛津更別有一番韻味。走在雨中,時有雨霧模糊雙眼,雨水清晰地從古堡的屋簷下滴落,眼前一座座古老的學院和教堂,讓人彷彿行走在夢中,恍如隔世。

到了牛津,就一定要去劍橋。這一對名城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有密不可分的瓜葛。

12世紀之前,英國人多渡海去巴黎求學。12世紀中葉,英法兩國對立,英國學生從法國歸來,在國王的支援下來到牛津辦學。但是,牛津大學並不安寧,學生與市民因各種理念的紛爭而發生衝突,一次次的衝突不斷升級,從吵架到鬥毆,一些鮮活的生命也不斷的在鬥毆中隕沒。因此,一批牛津師生拂袖而去,來到牛津東邊的小鎮,並在那裡繼續教與學。在牛津大學成立了40年多後,1209年,劍橋大學正式。多少年後,一位劍橋校友在美國創辦了一所大學叫哈佛。

正如餘秋雨童話牛津一篇文章裡所說:“牛津,這個樸素的意譯名語,正巧表明這裡是真正意義上的渡口,一切存在,只為了彼岸。”

對中國人來說,徐志摩讓我們對劍橋親近了許多,因了那首《再別康橋》,更讓我們對劍橋多了些許浪漫的嚮往。

劍橋舊稱康橋(Cambridge音譯名),英文Cambridge發音“坎布里奇”,就是劍河之橋的意思。

來到劍橋,當然要去遊劍河、走劍橋。從停車場到那條河,要穿過城中商業區,走在其中,人群如潮,絲毫不覺身入學府。

街頭巷尾,遊人如織;各個學院門前,或大門緊閉不開放,或數百人排著長隊等待進入。眼前晃來晃去的人影,將諾大的`劍橋城填充的滿滿當當,幾乎沒有留下什麼餘地,讓你可以放入關於這裡的一丁點兒的想像。於是,我倆或遠遠觀望,或駐足留影,徒勞無益地保持著一份出離遊人的狀態。

劍橋大學城中有三十多所學院,學院的建築風格各異,多為中世紀的古老建築。而那大片的草地、蒼翠的林蔭以及亦靜亦動的劍河,則以一種生命的滋潤與新鮮,映襯著劍橋城那座座蒼茫的建築,令整個劍橋散發著明快又現代的氣息。

散漫中,我們來到河邊一個寫有private parking的小院,在這裡暫時繞開喧鬧,感受這座學府應有的寧靜。

《林徽因傳》描寫了徐志摩與林徽因相會劍河的一段場景:當他們踩著潑灑下來的月光和霧,靜靜地在康河岸邊漫步時,徽因耳邊響起了波浪一樣的話語:“徽因,在這樣的時候,你最想幹的一件事是什麼?”她微笑不語,伸手摘下一片柳葉,輕輕地銜在嘴上。

而今的劍橋,若想感受到這一份浪漫,想必你也只有待月光灑向劍橋之時了。

看著克萊爾橋上擁擠的人群,我不知徐志摩身處今時的劍橋,是否還會有那般美妙的想像?

不知不覺中,我們將三個多小時的光陰纏繞在劍橋的街頭巷尾、河畔橋頭,揮灑在林蔭綠地之中。很想如徐志摩般“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也想“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只是,為了安全駛回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選擇告別康橋,“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只帶走一絲未能盡興的遺憾,作為再來劍橋的理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