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音樂國中作文

來源:才華庫 1.81W

在下是十足的音樂文盲。國小、國中均在農村學校度過,那年代根本談不上有專業音樂教師。可不知怎麼,卻對音樂十分嚮往,輕音樂、古典名曲、外國名曲都是少年我崇拜物件,不僅憧憬其燙心音韻,更向往樂律所創造的神祕意境。緣於此,在心儀與失落、崇拜與無奈、嚮往與遺憾中走過了少年、青年時光。

牽手音樂國中作文

和文學對接上後,隨著刊發、出版文字的增多,感覺也漸漸疙瘩起來,冥冥中彷彿欠缺著幾種韻味——生活的韻味、意境的韻味、立體情感韻味、對宇宙人生形而上整合韻味。每一篇散文、每一個短篇、每一部長篇收尾、躊躇滿志當刻,總會竄出幾縷無法言傳的欠缺和美中不足之遺憾,與高境界始終差了一段距離。

近年來,無聊時染上了聽音樂習慣,網上下載了中國古典名曲、外國名曲及相當數量的民歌和有個性歌星的專輯。也許是學科潛質互相貫通法則作怪,私下裡熱衷從文學角度進入音樂意境。那是一個月夜,輕柔、和緩音韻剛剛飄蕩出來,頓時恍惚身處曠野,月光揮灑,清風拂面,泉水丁咚,潤潤甜心。身子飄飄然起來,飄到一處幽地,這裡有一條江,水流緩緩向東;乳白色月光灑在江面上、曠野中,如煙似霧;江岸野花搖曳,馨香陣陣,令人沉醉……突然,江邊出現一位身影,穿著青袍,頭戴綸巾,儒雅十分,正漫步於青草叢中,低吟,探尋……驀然,抬頭對天長嘯:“……江月,我是你第一位照射到的人麼?第一個見你清輝的又是誰?這等幽美景緻豈能錯過?來,喝一杯!”月影不答,只是靜靜地朗照。一會兒,人身隱去,只剩下濤濤江水、乳白色月光和眨眼的野花……突然,音調急速,猶如珠玉落盤,澗水下灘,夜鶯爭鳴。儒影重新出現,奔跑,似在追逐失去的什麼;漫眼,好像尋找夢中伊人……江水激盪,嘩嘩有聲,逝去的波濤似乎要將全部月色帶走……沉浸者心靈澄沏,大腦空無一物,渾身飄蕩於夜空,靈魂與曠野、江水、月色、山花、小草融合,自己變成了虛無……音韻漸漸遠去,相伴人也隨之消散,月夜空靈,俗身不在,魂魄爽爽,明月朗朗……

古箏音歇,只剩下月光朦朧,微風輕拂,野花招搖。

古箏音韻繚繞於斗室,陶醉者彷彿站立高山之巔,俯瞰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原始河流,心隨山勢起伏,靈魂順江水流淌,感覺正在領略蒼茫遠古的情愫和千年守望之期盼,俗身追尋顫音,去追尋精神聖山與地老天荒的生命絕響。

得到《春江花月夜》點染,驀然覺得:難道這就是自己文字中無法言傳的欠缺?是那幾縷美中不足之遺憾?藝術相通,潛質互換,柳暗花明之洞天豁然開朗。

一個九九豔陽天,大腦滯塞,打開了《春到湘江》,笛子起音蒼茫,身影倏地站立在嶽簏山頂,四處群山莽莽,峰巒似聚,波濤如怒,雲海蒼蒼……笛聲激越、奔放,如湘江千里,滔滔北逝,波浪翻騰,捲起千堆雪……聽者思緒隨聲縈繞天際,馳騁放曠。突然,笛聲陡轉,清麗婉約,溫柔綿綿,眼前出現一幅圖畫:山花招搖,小草點頭,蜜蜂伏於花蕊,蝴蝶翩翩起舞在桃李枝頭,晶瑩露珠從綠葉上滑落,春風習習,陽光明媚。忽然,一位藍裙飄飄、風姿絕倫的少女從桃花叢漫步而來,左顧右盼,似在尋找。一會兒跑上山頂,只見亭亭玉立桃樹撲入視野;繼而拔開草叢,向她點頭的是鮮豔山花;忽然站立江岸高處,回答她的是澎湃波濤……俏眉帶著幾分失落,芳心壓著縷縷傷感,惆悵、迷惘的俊臉寫著追問:“他到底身在何處?是化作了山脈?變成了流水?翠綠成了青草?長成了參天大樹?還是消失在遠方,讓思慕人留下無盡留戀……”

良久,山那邊傳來似輕煙似白霧的嫋嫋笛聲,顫音初如風過水麵,柔波漣漣,纏纏綿綿……瞬間又變為陽光照雪,豔漾出溫馨無限的美……接著變幻出雲雀般啼鳴,樂聲迴盪林間草叢,最後化作春風搖搖的桃花,款款風情,萬鍾溫柔……藍裙少女如飲醴酪,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舒張開來,四肢百骸溫柔如酥……找到了!就是她!是靈魂曠野的綠草碧翠,是藝術不老的爛漫春天!

少女像一朵雲,朝笛聲飛奔……

追尋人如一滴水,化作笛子一個音符……

少女和音韻攜手,走向地老天荒……

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春到湘江》的知音,可咱頭腦裡出現的畫面映和著方塊字感悟,找到了意境的小徑和平臺,站立平臺眺望,芳草地上一片奼紫嫣紅。

有外行言:騰格爾的聲音是靠吼出來的。在下不敢認同。騰格爾雄渾、高亢略帶沙啞聲音一出,令人沐浴在蒙古大草原上,眼望藍天,心隨白雲,和卓瑪攜手,騎駿馬賓士,放牧潔白的羊群……這一切感覺全部集中在雄闊、博大意境中,聽者血脈卉脹,心靈張揚,魂魄高遠,那是音樂陶冶性靈的極致。“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賓士的駿馬,潔白的羊群,還有你姑娘,這是我的家!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天堂!”畫外音中這幅圖畫,不是天堂是什麼?是嚮往者精神的天堂,是追求美的爬涉人靈魂的天堂!有了這個天堂為歸宿,藍天、白雲、牛羊、牧女便化作永恆音符,跳蕩在血液的草原上。

《天堂》是草原上意象疊加,是奔湧生命核心的流動,是馬背上民族的人間天堂!是音樂愛好者的天堂!是藝術追求人的天堂!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為什麼旁邊沒有云彩?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喲!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是刀郎!正在呼倫貝爾草原放歌《敖包相會》,清爽、極具磁性的男高音湧動出股股蒼桑感覺,讓沉醉的聽眾面對蒼穹,腳踏草地,正企盼著藍天般晶瑩、白雲似純潔、茂盛像青草、美麗勝格桑花的愛情。這種愛情,是白雲對藍天的追隨,是草原對陽光的渴求,是鮮花和雨露的生生相依啊!那位立於馬背上的小夥子守望了千年,他還將繼續等待下去,直至海枯石爛。這是遊牧民族對堅貞愛情的謳歌,對心心相映情愫的追尋吶!藍天在,白雲不歇;陽光在,草原青翠;雨露不幹,鮮花芬芳;卓瑪漂亮,愛情地老天荒!

刀郎的聲音將藍天、白雲、青草、陽光、雨露、鮮花組合為一曲愛情意象,表達出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

仲春的一個下午,陽臺上三角梅、海棠、丁香、桅子、吊鐘、滾繡球……有的正在含苞,有的已經開放,室內香氣氤氳,溫馨雅緻。突然,笛聲盪漾,顫音、芳香攜手,牽引著思緒,飄蕩於九天……起初笛音清脆,韻律婉轉,如新鶯出谷,似乳燕歸巢,舒緩有致,高低起伏,平陡錯落。重音、輕音和諧,轉調換韻,百變不窮……漸漸地,一幅圖畫從海上迎面而來:凜冽天空下,寒風呼嘯,大雪覆蓋三尺,到處白色茫茫,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突然,視野內出現了一幅奇景:一樹梅花獨立寒冬,傲挺雪地,枝杈間,一朵紅梅如火,在刺骨寒風中微微搖曳。突然,左右,前後,一株株、一樹樹或半開或怒放或單朵獨立,構成一片奇異的.紅、白相映的美景。紅色花瓣與大雪交融,天地間最聖潔的精靈集中了……驀然,朔風止歇,陽光普照,彤紅光線噴射雪原,紅、白、黃三色暈圈翻滾、氤氳、擴散,五色變幻。一股股清幽芳香散溢於雪地,充斥梅林,飄蕩於周身,繚繞於四肢百骸。聽者彷彿飲下甘醇,每個毛孔酥麻、酣暢、溫馨……

雪地中間潺潺奔流著一條小河。沉落於水底游魚紛紛鑽出水面,聆聽美妙笛聲。樹枝上百鳥忘記了啁啾,靜靜地俏立。大海濤聲隱去了,梅花、白雪、陽光暈圈佔據心胸曠野……沉醉者欣欣然,變成了一朵臘梅,一粒白雪……

忘情間,曲調突轉高亢、激昂,節奏鏗鏘有力,整個音韻急促動盪,笛音猛烈,似狂風翻卷,雪崩衝擊,萬馬奔騰……一會兒,又變成濤聲怒吼,颶風呼嘯,海浪拍打礁石……大地上,太陽隱去了,暈圈消失了。大雪紛飛,顆粒瀰漫,寒風凜冽,視野中只有株株梅花傲然挺立,迎風怒放,芳香高潔……

《梅花三弄》優美清新、典雅、曠達。前六段清新活潑,節奏明快,極盡梅花清高孤傲之魂;後四段高亢流暢,節奏鏗鏘,淋漓展示了梅花堅韌、不屈、蒼勁、挺拔形象;尾聲則輕鬆自如,彷彿風行水上,雪飄竹葉,芳香溢蕩,表現出梅花安詳、端莊、潔白、傲放品行。琴音中泛音最為出色,三次泛音曲調尤其輕盈、平緩、穩重,高聲弄、低聲弄、遊弄結合得天衣無縫,讓追尋人走進了‘處處陽關三疊,夜夜梅花三弄’之境界!

笛聲早已停歇,可顫音始終繚繞周身,縈響耳邊,窗外、樹林間、大海上到處都在迴盪!雪地上,梅花與白雪融合,自然的精靈在伊甸園芳草地飛舞……”

人活一口氣。氣是丹田熱情,氣是精神底氣。這口氣首先是生存需求,也就是原初動力,普通人都具備,也就普通得如一泓靜水。隨著社會進化,人生存意識層次提升,精神元素砝碼加重。人生熱情、精神底氣顯得尤其突出。音樂,讓愛好者從感官吸納到的正能量及時轉化為向上熱情、精神動力,催動普通人朝高境界爬涉。

去年寒冬,雨夜如晦。斗室內,貝多芬《熱情鳴春曲》踏著海浪節奏,融合血液,流淌於周身。琴音如風,挾帶一股暖氣,迎面拂來,彷彿母親的手撫摸著遊子臉蛋,恰似維納斯溫柔顫音安慰著受傷的靈魂!琴聲滑過雪地,冰塊融化;音韻灑過樹林,嫩葉抽青;音符飄飛曠野,山花爛漫;節奏演繹到江河,春水蕩蕩……激情者渾身肌肉中細胞跳躍,血液衝撞,底氣綿綿,熱情彷彿春水上漲,朝心胸四處擴散。

“喋……”一聲轉換,琴音陡然高亢,像是由平原飛昇到山尖,音符從平緩江流奔騰到大海波濤上跳蕩……聆聽者站立於一座峰巔,領略著雲山蒼蒼的曠達,俯瞰到泱泱大河奔流到海的氣勢,聽到了天邊驚雷,看到了大海巨浪,感到了心底火山沖天噴發……驀然間,頭腦現出一幅圖畫:遠處海天相接處,白色浪濤一排接著一排,後浪推前浪,勇猛衝擊沙灘,一波未退,一波又上,前赴後繼,奔湧不絕……恍惚,海浪變成細胞熱情潮水,感覺者腳步追隨潮水、融合潮水,向著春天的彼岸推進……

對於貝多芬的經典,自己過去只是崇拜,瞭解得並不多,尤其是《熱情鳴春曲》聽到的次數很少,音樂界眼睛只瞄著“樂聖”的鴻篇鉅製。其實,《熱情鳴春曲》不亞於《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進入感覺,身心處於浪潮尖頂,肌肉卉脹,血液沸騰,丹田底氣充盈,推動著感覺的腳步追隨波濤,永不止歇地尋找春天……怪不得前輩大師鄭敏《獻給貝多芬》中說:“……你的熱情像天邊滾來的驚雷,你的聲音像海底噴出的巨浪,你的心在黑暗裡也看得出善良,在苦痛的洪流裡永不迷失方向。”列寧說:“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鳴奏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意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超越人力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蹟啊!”

高雅音樂讓具備鑑賞目光的常人擯棄紅塵雜念,去追求藝術至境;讓藝術陶醉者站立高山之頂俯瞰芸芸眾生,拓展心胸;讓永不停息爬涉者鑄就“雲山蒼蒼,江水泱泱”般人格,支撐心靈審視人生痛苦;讓丹田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在坎坷路上艱難爬涉而不回頭!

炎黃民族多磨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幾千年,貧窮、飢餓、戰亂構成磨難深淵,讓勤勞、善良人民長期在水深火熱裡掙扎。顛沛流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食不裹腹、飢寒交迫……人間痛苦無不嚐盡,人生標準降到死亡底線。苟活於底層,能夠看透世態炎涼,確切體味苦辣辛酸,便於清晰審視苦難壓抑下的生存狀態。眼睛從下朝上,那是慧眼,不狂妄,不浮躁。對生活、對社會、對世相、對宇宙人生進行哲學思考,增加眸子之清澈,立體混沌之大腦。苦難貼近人的感官,磨難讓靈魂流血啊!《二泉映月》是由苦難磨鍊成的經典。

每次與《二泉映月》攜手,悲憫情懷伴隨淚水,於坎坷石縫間衝撞……曲調初啟,憫然有悲,聲音流水汩汩,音韻在深山溝壑左衝右突,可縫罅全無,輕音的珠玉被山石擊得粉碎,猶如花瓣於北風中凋零,芳草在冰雪下枯萎,無奈之極。樂律在三個把位反覆迴環,曲水蛇行。突然,裝飾音和滑音混合激盪,撕破暗雲,透射到模糊惴惴不安屋宇上,傾瀉到被狂風暴雨摧殘得倒伏的莊稼地裡……漸漸地,石窠中細流終於翻越過亂石堆,望見了山下溪流,那種急於融會的渴望,令人心碎……驀然間,一幅畫面展開:天空烏雲密佈,風雨悽悽,一位衣裳襤褸、躬身駝背、背一把二胡、腰拴一破口袋內裝兩個破碗的身影在坎坷路上路踽踽獨行。他雙眼漆黑,抬頭,悽風苦雨綿綿不絕;朝前,道路泥濘,荊棘叢生;想回頭,房無片瓦,魂無所歸;左右乞討,承受的是冷眼,感覺的是淒涼……“世間悲苦莫若是,無爹無娘,身世淒涼;二胡獨伴孤苦,慨嘆哀傷,前路漆黑又茫茫;唯有空中明月,把明亮,送心房。二泉清澈映照,煢煢影,發飛揚。”空中傳來顫音,身影直立,坐於石頭上。一會兒,風雨停歇,月白水清。身影一聲長嘆,解下二胡,對月調絃,臨泉彈奏,哀哀怨怨輕聲似月光揮灑,如泉水流瀉。月宮嫦娥駐足,閨中寡婦彷徨。隨著松樹皮似的雙手靈動,舒緩有致,急促錯落,悲而不絕,痛而不傷,怨而不餒……“世間一無所有,莫怨慕,望明月;周遭一無所依,少嗟嘆,拂清風;食而不裹腹,且飲那,清泉冽冽。”

曲罷,如泣如訴、如怨如慕顫音纏繞於樹林花叢,迴盪在水波,繚繞溪水小徑,久久不絕。時間凝聚了,塵世消失了,唯獨嬋娟朗朗,泉水清澈……

將無盡的悲、無邊的痛化作兩泓泉水,讓明月靜靜朗照,照天,照地,照自己。這種胸懷涵蘊宇宙,達到天地境界。

瞎子阿炳,你肉體在地獄煎熬,精神在天堂昇華。

古箏音韻繚繞,讓陶醉者站立高山之巔,痴情綿綿,魂魄爽爽;笛子曲使知音尋找到音樂意境的小徑和平臺,芳草地上一片奼紫嫣紅;聆聽高亢、磁性綿綿男高音,靈犀賓士在寬闊草原,藍天、白雲、青草、陽光、雨露組合成意象鮮花,開放在嚮往的藝術天堂;清新、典雅、曠達《梅花三弄》讓仰望者分享梅花安詳、端莊、高潔、傲岸芬芳,對宇宙人生形而上感悟滋生無限韻味;鋼琴曲讓追求人精神原野沐浴天邊滾來的驚雷,丹田衝動著海底火山噴出的巨浪般熱情;二胡顫音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將人間無盡的悲、無邊的痛化作兩泓泉水,朗照平凡靈魂,讓胸懷碧綠、靜謐、澄澈。

牽手音樂,生命清泉泓大,微波盪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