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滿分作文

來源:才華庫 3.22W

導語:“云何是福?讀書是。”茫茫人海之中,熙來攘往的人群,都在為著塵俗的利慾而奔趨著、追逐著。惟有書,惟有好書,才是一方淨土,是一方寄放靈魂的樂園。小編收集關於讀書的作文,歡迎閱讀。

關於讀書的滿分作文

第一篇:讀書使我快樂

德曾說:"一書一世界。

--題記

兒時讀書只是純粹喜歡紙張磨搓手指時那種奇妙的感覺,只為心中那份莫名的悸動,只為了書中那可愛的小白兔與烏龜。如今讀書不是為了那黃金屋,不是為了那顏如玉,也不是為了千鍾粟,只是由於我已悄悄愛上這指間的世界。讀《紅樓夢》,那悠悠大觀園盡現眼前,與黛玉一同悲葬花,與湘雲一同醉臥芍藥園,感寶玉"富貴閒人"之叛逆,嘆歲月的更送,人生百態。讀朱自清,領悟深沉的父愛,平民百姓平凡而認真的生活,與他一同在荷塘邊賞月,把酒共嘗夏荷之香。讀《簡o愛》,讓我懂得女性的自尊。女性與男性一樣平等,同樣無尊卑貴賤之分,懂得束縛人的心靈的其實是人的思想。

在這指間的世界裡,我看到蘇軾大唱:"大江東去浪海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灑脫,彷彿飲一盞白乾,讓我激情飛躍;我看到李清照"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戚"的情真意切,恰似品一杯紅酒,讓我意深情濃;我亦看到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緒,好比干一瓶老窯,令我回味無窮。

在書裡,我看到了洪戰輝,當他還是個孩子時已經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他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了男子漢。

在這指間的世界裡,我如一隻彩蝶,翩躚起舞;如一隻野鶴,在秋日高潔的藍天裡無所羈絆;在這指間的世界,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縮影。

在這奇幻的指間世界裡,我看見了生活的縮影,嚐遍了生活的百態,學會了認真的思考,學會了理性與睿智。

這指間的世界,讓我的生命不斷增值。

我愛這指間的世界。

第二篇:讀書聲聲

一提到書,有些人就會頭昏腦漲。書中的那些煩瑣的語句,冗長的故事情節,一啃就得花上好幾天,還不如看電視來得直截了當,還不如聽音樂來得輕鬆自在。而我卻恰恰相反,偏偏鍾情於書。在一個幽靜的下午,沏上一杯茶,坐在沙發上獨自沉浸於書的海洋,這可真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啊!我愛讀書,這得歸功於我媽媽。

小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古詩,什麼“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什麼“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等,等等。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媽媽一個及時的獎勵:一張欣慰的笑臉,一個充滿愛意的親吻。從那時起,我就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併發誓長大後一定要讀好多好多的書來豐富自己。

小時候,媽媽還常常給我講童話故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1001頁》……一個個曲折離奇的故事,使我聽得如痴如醉。上幼兒園,媽媽又陪我看有拼音、有插圖的幼兒讀物。上一、二年級,我開始戀上了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現在,我又迷上了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罪與罰》使我看清了當時的黑暗社會;《三重門》使我領悟了應試教育的殘酷,《巴黎聖母院》使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美,《西遊記》使我驚歎於孫悟空的神通廣大……我真正嚐到讀書的樂趣。我遨遊書海中,天南地北,四方八極都令我的心自由來往。我雖沒有到過北國祁連,卻有“祁連雪山在眼前”的感覺;雖沒有成年,卻也懂得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悱惻纏綿。我和徐志摩一起“作別西天的雲彩”,和三毛—起去眺望大漠星空,和席慕容一起去欣賞那海灘上撿貝殼姑娘的身影,和戴望舒一起去雨巷中尋找那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女孩……真是“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每每我與古今名賢一起來往遊玩的時候,我就深深感到讀書的樂趣。

書給我們這些負擔過重的學生帶來了太多的快樂。回到家放下沉重的書包,坐在沙發上,拿起一本小說充實自己。這何嘗不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呢?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

我不信書中會有黃金屋,更不信書中會有顏如玉,但我相信書中有一個大世界,只要與書為伴,一定可以找到答案。這是讀書所能創造的樂趣,一篇篇美文使你與真、善、美心心相印。是的,廣博的知識以及深邃的思考,確實能夠創造一個完美的你!愛讀書,是當今社會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品質。我暗自慶幸我有這樣一個好習慣,也慶幸自己能深深感受到它的樂趣所在,擁有此舉,今生何憾?

第三篇:讀書的滋味

當初讀書,並不知道讀書的重要。那麼勤奮刻苦地學,為的只是超越別人,捧回那張可以做為資本炫耀的獎狀,尋求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一切都是心中那份要強的自尊在支援著自己。但在默默的成長中,在痛苦與煩惱的衝擊下,逐漸厭倦了這種心理上淺薄的滿足。是書這無聲的摯友使我明白,讀書是為了使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

而今,閒來無事,便愛讀書。不為黃金屋,不為顏如玉,不為千鍾粟,更不為那一紙榮譽,只是為了讀。讀書已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坐是臥,如果沒有一本書做伴,就要心下茫然,躑躅不安。

我最喜歡夜深人靜,燃一支紅燭,到書海中跋涉。若窗外還下著雨,則更是讀書的好時候。萬籟俱寂,伴著搖曳的燭光,聽著雨聲剝啄,是極易進入書的境界的。你可以在書的世界裡一無阻礙地上下遨遊,讀三毛灑脫、豁達的人生,讀朱自清那深沉的父愛,讀魯迅那錚錚的鐵骨……還可以在書中隨心所欲地縱橫馳騁,跟著魯迅去看社戲,隨魯濱遜去航海,也可以步入路遙平凡的世界,更可以“飄”去目睹亂世佳人郝思嘉的風采。在書中實現了心靈的物件、思想的交流,時而有所憬悟、時而有所生髮。那種深沉的體驗,正如空谷幽蘭為你送來的一縷芬芳,迴環往復,綿綿不盡。好書在手,你會不自覺地被它吸引,難以割捨,於是斂思凝慮,心無旁鶩,細細地展閱。隨著一頁一頁地翻過,書的妙味連同它的芳潤會浸入肌膚,隨著你的血而流淌、奔湧。你的情緒也會在意境中搖曳、波動,諸態紛呈。雖難為人理解,卻能自得其樂。古時所謂“書痴”該屬此類吧。

讀書需要有閒心、閒情、閒致,忙忙碌碌、心煩意亂是讀不進書的。看古人在澤畔行吟,在月下操琴,在鬆篁裡讀書,不受絲毫的干擾,這是一種何其風雅的人生……可是,這樣的人生已隨昔人一起遠去了,而其核心已化為一種優美的思念留存於今人的心中。所以,在現世擁塞的塵緣裡,我們只要擁有了一份恬雅曠達的胸襟,完全可以忙裡偷閒,而不必非等到你有許多時間時才去領略讀書的趣味。只要你偷得片刻的閒暇,一樣可以充分吟味書的深蘊。而一旦當你步入了書的心扉,則那種澹然的心境,同樣令你無所止追,與書沉浮;此間滋味,也只有讀書者方能領會。在週末晚上那片屬於自己的空間裡,我選擇讀書。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宿舍裡靜悄悄的,同學大多出去了,惟有我還戀著床頭的那疊書。此時皓月臨窗,一卷在手,一見如故。開啟書,如開啟友人的心扉,在幽幽的墨香中,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裡,無所不盡。昏黃的燈光照在我臉上,此時此刻,我心中自有一片溫馨的感覺。

週末讀書,我可以跟著李白吟誦幾句什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也可以跟著李煜吟誦幾句什麼“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週末晚上,在書中,我能領悟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意境;在書中,我得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週末讀書,《魯濱遜漂流記》教我做生活的強者,笑迎人生;《苦菜花》叫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讀書的時候,我可以把煩惱拋掉;讀書的時候,我擁有了一片寧靜的心境;讀書的時候,我哭,我笑,但我很清醒。

“云何是福?讀書是。”茫茫人海之中,熙來攘往的人群,都在為著塵俗的利慾而奔趨著、追逐著。惟有書,惟有好書,才是一方淨土,是一方寄放靈魂的樂園。

第四篇:

4月份時,我們開展了“讀書月”活動,我們全班同學都踴躍參加活動,一起讀了很多書,有科技類的《十萬個為什麼》,有歷史類的《論語》,有課外類的《八十天環球地球》,還有教材類的《哈弗家訓》等等這些書,不僅幫助我們增長詞彙量,還讓我們開闊了視野。

我讀的書是《荒野求生》。這冊書是世界頂級野外生存家貝爾·格里爾斯專門為廣大少年兒童編寫的,貝爾將自己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融入到了精彩歷險小說中,又在動人心魄的故事情節中生動地描述了百種簡捷而使用求生技巧。

這冊書分為7本,分別是《巨蟒叢林中的黃金密碼》、《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毒蠍沙漠中的鑽石罐頭》、《猛虎火山的生死逃亡》《怪鱷河谷的遠古壁畫》、《狂鯊深海的復仇行動》和《黑犀草原的絕地反擊》,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

這本書講述了貝克三人祕密前往北極圈,飛機遭遇冰風暴,墜落在阿拉斯加冰原上,阿爾伯伯腿部受傷,為了尋求救援對幫助,貝克必須挖掘雪洞躲避暴風雪,用自制的繩索爬過冰橋,可是,在這個杳無人跡、萬年冰封的阿拉斯加上,貝克發現,有一個模糊的狼影,始終跟隨著他們的腳步……

在這個故事之後,他還告訴我們很多求生祕籍,如在森林裡遇到黑熊要怎麼辦?如何利用繩子安全度過冰川?怎樣不用魚竿、魚鉤捕魚?

雖然在山脈中貝克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貝克都很快的解決了問題,可見,他是一個多麼聰明、勇敢又關心團體的人啊!

書是知識的源泉,這個月,我從貝克寫的書中學到了許多求生方法,今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施展,而且,我還要做一個像貝克一樣,不僅勇敢而且還關心團體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