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

來源:才華庫 9.65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1

×月×日星期×天氣×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到了,超市裡月餅陸陸續續上架了,大街上的巨幅廣告也在向我們招呼著這一節日的到來。

中秋節,農曆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大節日。這天,天上的明月如玉如盤般圓滿,人們自然想到了家人的團聚,遠在異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一說到中秋節,我們立馬會想到月餅,月餅就像是中秋節的代言品。中國人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最初,月餅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拜月神的,後來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月餅也逐漸成為中秋節必備的食品。“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人們吃月餅的習俗。

這一天,親朋好友聚集一堂,好不熱鬧!大人們圍在一起分享今年豐收的成果,對著朗朗明月憶苦思甜、暢想未來、享受親情的溫暖。小朋友們的節目就更多了!他們呼朋結伴地出去放煙花、戲耍、賞月、爭論月亮上的故事……當然,同樣令他們開心的是——這一天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琳琅滿目、口味多樣可口的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平日裡不常吃到的其他佳餚在這一天也都可以一飽口福。總之,中秋節對他們來說是個充滿歡樂而溫暖的日子!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在異鄉的遊子來說,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從古至今,這種鄉愁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間。遊子們看到萬家燈火通明、親人團聚、圓滿的月亮時會忍不住睹物思情。人們把酒問月,將祝福寄託給遠方的親人,願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傳統的中秋節呼喚著人們迴歸親情,拾起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2

×月×日星期×天氣×

今天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傳說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所以,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3

×月×日星期×天氣×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說吃月餅像徵著閤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彷彿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髮,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彷彿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著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彷彿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彷彿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游蕩……

王樹軍老師薦評:中秋賞月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小作者以這一傳統風俗為線索,完整地記載了一家人賞月時的歡樂場面,讚揚了勤勞致富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4

×月×日星期×天氣×

話說每年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話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有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節都要舉行印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西瓜,月餅,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這些東西中,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必須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樣。

在古代齊國,有一位醜女無鹽女,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頗為盛行玩月。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在南宋,明間從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在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活動。

在中秋的活動可真豐富啊!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5

×月×日星期×天氣×

八月十五是中秋,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圍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象徵著全家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疆,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一邊聽媽媽哼著小曲,一邊欣賞雲層裡皎潔的月亮,我神情專注地盯著月亮,問媽媽:“月亮裡面不是有個嫦娥嗎?“媽媽便笑著給我說起了“嫦娥奔月”這個民間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照得大地乾裂,海水乾枯,後來被一個叫後弈的人射下了九個,為此,王母娘娘將一顆不老仙丹賜給了後弈,後弈便拿回家交給了夫人嫦娥珍藏,大家相傳說:“誰吃了這顆仙丹,就能昇天成仙。這件事卻不料被一個心術不正的壞人看在了眼裡,心起了歹念。趁有一天後弈出去狩獵,他便闖入後弈家,威脅嫦娥交出不老藥,嫦娥心想不是他的對手,情急之下,吞下了不老仙丹,不知不覺便直奔月亮去了。當後弈回家後不見了嫦娥,從Y環口中知道了真相,便拔出劍為嫦娥報了仇。從此以後每年的這天,後弈都會在後花院的桂花樹下拜月,希望她在月亮上平安無事。所以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會特別的圓,特別的亮。

聽著傳說我不由地脫口而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嫦娥。”爸爸媽媽聽了笑成了一團,媽媽不慌不忙地迴應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爸爸也不甘示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歪著腦袋猶豫了一下,便又接著搖頭晃腦了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陣陣的掌聲和笑聲劃破了這個寧靜的夜晚。傳統文化深深地薰陶了我,我也多麼希望臺灣能早日和祖國媽媽團圓。

以中秋節為題目的學生作文6

×月×日星期×天氣×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過中秋都有不同的習俗,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和團圓節。中秋節夜晚的月亮比平時的更美,更別有特色,每到8月15日,月亮那彎刀似得身子不知何時變的這麼圓滑,就像披上了一層冰薄似的輕紗。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給大地灑滿銀光,優美的姿態襯托這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子,真是美極了!

中秋節雖然只有這一天的時間,但是,家家歡樂。在那一天,白天倒沒有什麼,逛逛街,去買月餅,有些人恨不得幾天前買好了月餅,就等著晚上吃呢!到了夜晚,家家戶戶都早早的洗完澡,隨隨便便吃完飯,就立馬跑到樓頂上去觀賞月亮,大家聊聊天,喝喝茶。年齡差不多的大一點兒的孩子便坐在地上,抬頭仰望著天空,用手指數數星星,觀察月亮的變動。小一點的孩子就哭哭鬧鬧著要媽媽給他們講關於月亮的故事,他們的媽媽就這樣講述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賞月時,婦女們就端上一盒盒香甜可口的月餅,大家一邊吃月餅,一邊觀賞月亮,別提有多高興了。

月餅有許多種類:冰皮月餅、雪皮月餅。裡面的餡更是美味,有豆沙、五仁、蛋黃還有水果……真是應有盡有。而且口味獨特,吃起來香,嚐起來甜,色味雙美,真不愧是我國有特色的食物啊!

中秋節表現了中國的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象徵著團圓美好的意義。中秋節,吃月餅,觀賞月,好團圓,閤家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