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小生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來源:才華庫 2.68W

開展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讓我們去關心身邊的殘疾人,與他們共享同一片藍天!下面是語文迷為大家提供的班會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6國小生全國助殘日主題班會教案

教案一

疾人事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誌,只有把關心殘疾人事業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殘疾人事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才會真正提高。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社會上,歧視殘疾人的事件屢屢發生。就在我們的身邊,也經常會看到一些不尊重殘疾人的現象,甚至在校園裡,一些人還取笑同學的生理缺陷,背地裡稱他們“小瘸子”、“小四眼兒”等等。他們對殘疾同學的綽號叫得是那麼輕鬆有趣兒,一點兒也沒有意識到殘疾同學內心有多麼痛苦,一點兒也不理解殘疾同學每天來上學,需要多麼大的勇氣,需要克服多麼大的困難。教師教學生幫助殘疾同學做點兒事,大多數學生也願意去做,不少人還很積極。但是,他們在做好事時,往往出於“我能幫助你”的優越心理,並沒有意識到扶殘助殘是“平等關懷”殘疾人的自覺行動,而不是轟轟烈烈的突擊行為。從社會上看,這方面的教育也是薄弱的。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搞一次班會活動,來增強學生們的扶殘助殘意識。

希望通過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建立起自覺的社會公德意識。把扶殘助殘當成同學們的自覺行動,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們提高對殘疾人事業的認識,在每個學生心裡深深埋下“平等關懷”的種子,把扶殘助殘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班會過程

一、班會程式

1.宣佈班會開始。

2.彙報“做一天殘疾人”的感受及社會調查。

3.討論今後如何為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做好事。

4.詩朗誦、唱歌。

5.宣佈班會結束。

二、班會紀實

班長宣佈《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A:那天,我體驗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覺。從早上起床開始,我就蒙上了雙眼。開始,我還覺得挺好玩,可衣服還沒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還得摸這摸那的,一會兒碰到頭,一會兒碰到腳,想找什麼都找不到。最讓我難受的是,我不知道這時天亮到什麼程度了,我就喊:“媽媽,今天天氣怎麼樣?”“半陰。”我心想:半陰是個什麼天?偷偷看一眼吧。後來又一想,不行,要堅持,我給自己鼓著勁。吃早點時,我竟把手伸進了媽媽的牛奶杯裡。聽電視的滋味也不好受……這一天怎麼這麼漫長,眼睛看不見,真是太痛苦了。

B:我也體驗了一天做盲人的感受,還在爸爸的攙扶下,去樓下散了步。這一路上我能聽見汽車從路上駛過,聽見小朋友們追逐嬉戲,爸爸拉著我不住地說:“往左點,那裡有一堆木料;往右點,那裡有一個坑;再往這邊點,前方有個井蓋子翹著;再往那邊點,前方停著一輛車……”唉,怎麼我一蒙上眼睛,爸爸的話就這麼多呢?現在我知道了,那不是爸爸的話多,而是街道的障礙太多,情況太複雜了。

C:我原來以為做殘疾人沒什麼了不起的,以為盲人就只是看不見東西而已。我想我睡覺時,不也是閉著眼睛,什麼也看不見嗎?我躺在床上不是照樣挺舒服的嗎?結果卻和我想的不一樣。那一天,我用一塊黑布遮住了眼睛之後,才真的知道什麼是一片漆黑。吃飯的時候,我用鼻子在桌子上聞了又聞,想找一找我愛吃的菜在哪裡,可是,這鼻子太不爭氣了!

媽媽告訴我:“你愛吃的土豆絲就擺在你的碗前呢!”我夾了又夾,費了好大力氣才夾上一點。

爸爸說:“等你吃完飯,你的衣服可以當抹布了!”菜湯弄了一身。

D:那一天,我體驗了一天雙腿殘疾的殘疾人生活。我在屋子裡拄著雙柺從這屋走到那屋,柺杖打地的聲音“嗒、嗒、嗒”地響。開始,我覺得這聲音挺好玩的,我就不斷地走呀走呀。爸爸媽媽看見了,誰也不理我。快吃飯了,我像往常一樣進了廚房,想幫助媽媽拿碗筷。我一伸手,忘記了我的重心在雙柺上,“啪”的一聲,我和碗筷一起全都摔在了地上。

E:我也體驗了一天做肢殘人的感覺。媽媽幫我把右臂吊起,像打著沉沉的石膏。我原想,在電視裡,我看見過殘疾人用雙腳寫字、繪畫、吃飯、工作。我只是右臂暫時“殘”了,我還有左手呢!我試著用左手寫字,一筆一畫,我可認真了。可直到累得滿頭大汗時,我連20 個生字也沒寫完。再看看自己寫的字,天哪!這叫字嗎?簡直就是蟲子爬!中午,我用左手拿筷子吃飯,根本就夾不上飯菜。改用勺子吧!我左手攥住勺把,就像狗熊耍馬叉,連把飯送進嘴裡都找不準方向!

F:我體驗了一天做耳聾殘疾人的感受。雖說耳聾不耽誤吃,不耽誤喝,也能走,還能跳。但是在周圍一點聲音都沒有的情況下,我的心好寂寞呀!爸爸是相聲迷,他在看相聲的時候,我也湊過去看。只見電視畫面上,兩個相聲演員的嘴一張一合的,爸爸笑得前仰後合,可我就是不知道他在笑什麼!真是急死我了!

G:我做了一天聾啞殘疾人。以前我最討厭媽媽總是嘮叨我,我都煩死了。我本想做一天聾啞人,媽媽嘮叨什麼我都聽不見,可以清靜一天了,那多好呀!可我沒想到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整整一天,也沒跟我說一句話。我的心裡真是難受。有好幾次,我想跟媽媽說話,可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我是聾啞人”,我提醒著自己。不能說,也聽不見,失去了與別人交流的能力,真痛苦啊!

那位開始認為坐輪椅好玩的同學不好意思地站起來說:“我現在改變觀點了,坐輪椅真不舒服,腰痠腿疼不說,這輪子可沒有腿腳好使……”

“我也坐了一天的輪椅,我還去買了趟冷飲。我的體會是:別人的'冷眼比腰痠腿疼更難受,殘疾人渴望被尊重。”

“通過這一天的體驗,我真的理解了殘疾人朋友,他們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殘疾朋友太需要關心了。”

“他們更需要理解!”一個同學搶著說。

“他們也不是自願當殘疾人的。他們在跟特殊的困難作鬥爭。他們能頑強地生活著,自食其力,不給社會增添麻煩,特別值得我們尊重。”

“2000 年悉尼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了那麼多金牌,為祖國增添了榮譽,這個分量,到今天我才知道有多重。”

這時,《愛心之歌》的樂曲輕輕地響了起來。

同學們情不自禁地和著樂曲,藉助手語深情地唱起了《愛心之歌》。大家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當班長再次把班會活動的中心議題“我能為殘疾人做點兒什麼?”提出來時,會場又一次熱烈起來,大家紛紛表示:

“從現在開始,我要自覺做一個扶殘、助殘的志願者。”

“我要主動和我們院兒的殘疾阿姨做朋友。”

“我要主動為盲人引路。”

“我要主動幫坐輪椅的殘疾人推車。”

“我姥姥家附近就有一個福利工廠,我要到那裡幫殘疾人做些事。我和爸爸媽媽都商量好了,他們可支援我了。”

“我要……”

“我要……”

同學們的情緒達到了高潮。

班長宣佈:“下面,我們班的‘表演藝術家’為大家表演詩朗誦。”

(略)

一個同學已經悄悄地坐在了鋼琴旁,她深情地抬起雙手,輕輕地擊鍵,優美的聲音像小河的水一樣淌了出來,同學們和著熟悉的旋律,動情地唱起了《讓世界充滿愛》(略)。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歌聲中,班長宣佈班會結束。大家還深深地沉浸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中。

“愛”這個字說說容易,但如何讓當今的學生們真正體會這個字的分量,如何用真心去愛別人,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學生們提出“體驗做一天殘疾人的感覺”的設想時,我就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一定要抓住。今天的學生,幾年後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公德意識,他們的精神文明程度,將是整個國家文明的標誌。公德意識的教育,就要從小開始,才能深入人心。搞好這個活動,教育意義將是深遠的、廣泛的。我積極支援並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活動的意義,幫助他們設計好活動的步驟。在輔導學生們深入搞好活動的同時,我自己的心靈也同孩子們一起得到了一次洗禮,感情得到了一次昇華。活動結束後,我看到愛心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學生們的心裡,想到它將同學生們的理想一起升騰,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這次主題班會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學生家長反映:開始“體驗做一天殘疾人”的時候,學生們只是好奇。當他們體驗了殘疾人的生活,特別是在主題班會後,突然長大了許多。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孩子們都有了公德意識。乘車,主動讓座;人多,自覺排隊;

路遇殘疾人需要幫助時,主動上前。家長們感覺,孩子們說的文明禮貌用語都顯得比過去自然、親切了。

通過一天的體驗,學生們將有一生的收穫。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他們會把對殘疾人“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行為準則貫穿一生,並能自覺地成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和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義務宣傳員,進而為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序做出貢獻。

教案二

主題班會課方案

心相連 愛相隨

——國小生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活動之一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走近殘疾夥伴,瞭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燃起對他們的同情與關愛之情,併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培養學生的愛心。

2、瞭解殘疾夥伴身殘志堅的故事,激勵學生向他們學習不向命運低頭、自強不息的精神。

活動形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