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3.26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

《烏塔》這一課主要寫了作者巧遇了一個獨自在歐洲旅行的小姑娘烏塔,讚揚了她自強自立,不依賴父母的美好品質。她是一位德國姑娘,她的自立,能幹的品質給作者以及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看烏塔,她才十四歲,就已經去了歐洲,義大利等地方。在去旅遊之前,她做了充足的準備,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這足以說明烏塔是一個既能幹又細心的孩子。為了掙旅費,她還幫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陪小孩玩,這體現了烏塔獨立自主的意識,這一點很值得我們中國孩子學習。再看看我們中國,父母都太溺愛孩子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代勞,就連上、下學家人都要接送,更別提獨自出行了。在家裡,父母不讓孩子幹這、幹那,生怕摔到這,碰到那,只讓我們安心學習,父母真是想讓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見得學的讓它們滿意,從小他們就剝奪了我們學習、生活的權力,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他們永遠都操著孩子的心,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吃半點苦,而外國的家長他從小就給了孩子鍛鍊的機會。舉個小小的例子:一個小孩摔倒了,如果是中國家長,他會趕快跑過去扶起來,還要埋怨幾句,為何不小心?看把衣服弄髒了等等的話。而外國家長他會笑著鼓勵孩子爬起來,還會表揚幾句。你說這樣的中國孩子能早日自立嗎?

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這話一點不假,所以我們應該給家長說:“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2

同學們,你們讀過《烏塔》這一課嗎?難道你不敬佩烏塔的勇敢嗎?她一個人獨遊歐洲的事深深地震撼了我。

文中的烏塔設計好了線路圖,便開始周遊了。他每到一個地方就去查詢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在遇到困難時好請求幫助。她順利地遊遍了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好幾個國家。

當我讀完這篇課文時,我多麼吃驚啊!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姑娘,竟如此有膽量,如此有闖勁,獨自一人領略了那麼多國家的風土人情,而對像我一樣非得跟著爸爸媽媽出遠門的國小生來說,真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啊!

記得有一次,爸爸和媽媽臨時有事去了恭城,也沒來歌及帶上我。我在電話裡便嚷嚷著也要去,他們便在車站接我。恭城我不知去了多少次,再說從這裡到恭城並不遠,試試吧。

當我一上車,看見車上全是陌生人時,心裡害怕極了,心怦怦地跳個不停,好像一張嘴就要跳出來了。如果有壞人怎麼辦?如果爸爸媽媽不在車站接我怎麼辦?突然,我看見了一個30多歲的叔叔,正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我心了不由得咯噔一下。他會不會是專門拐騙小孩的?想著想著,我越來越心慌,情不自禁地打開了閘門,放聲大哭起來。車上的人都莫名其妙地看著我,那位叔叔也開口了:“小妹妹,你怎麼了?”

我一聽,趕緊止住哭聲,“對啊,不能哭,萬一讓壞人知道我是一個人出門的話,那就危險了。”於是,我便裝成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忐忑不安地期盼著車快一點到。一直到了車站,看到爸爸媽媽在那,我才破涕為笑。

學了《烏塔》這一課後,再想想我自己,我為自己而感到羞愧和害臊,我決心要以烏塔為榜樣,學習她的勇敢精神,學習她的做事老練,學習她的獨立精神。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3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年僅14歲叫做烏塔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並且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遇的事情。

我覺得烏塔身上有我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如: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的時候,

我覺得烏塔很熱情友好,可我連平時去別人家裡做客時,都不會和別人打招呼。

我以為烏塔是用她爸爸媽媽的錢去旅遊,而且只是單純地去玩一下而已。但當我讀到後面才知道,烏塔用了三年時刻準備這次旅行,她先在家裡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她每個週末去幫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原來,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她為這次旅行做了充足的準備,這說明她的自理潛質很強。可我每次要出去的時候都不會先換好衣服,搞得別人要出發了的時候卻還要等我一個人。

烏塔去了一個地方之後又做了什麼呢?我繼續讀了下去。原來,烏塔每到一地就會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忙,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免讓家人擔心。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一件事:以前,我的同學姚雨軒在外面的培訓班裡學習很優秀,培訓班裡的老師對她說:“雨軒,這次我們要去深圳的一個地方玩,你很優秀,因此我們想要讓你邀請另一個同學跟我們一齊去那玩,能夠嗎?”姚雨軒邀請了我,我很高興,可媽媽卻不讓我去,說我照顧不好自己。結果,我和姚雨軒錯過了這次機會。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裡的花朵,我們要做展翅高飛的雄鷹!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4

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箇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裡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裡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

烏塔是剛出生的小鷹,被老鷹拋下了山崖,歷經磨難,終於成了搏擊長空的雄鷹。我們是剛出生的小雞,被母雞緊緊地護在胸下。希望父母開啟逆愛之鎖,給我們一份真正的自由,能在蔚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烏塔是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她居然獨自一人遊遍歐洲,真是了不起!她的行為令人十分敬佩。

烏塔為了旅遊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工作,她在家裡就收集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收集了歐洲各國的旅遊指南,每到一地她總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掙旅費,她每個週末都要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帶小孩……總而言之,烏塔是一個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小姑娘。

看到烏塔,我就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在獨立性方面和外國小朋友相比,差距真是太遠了。平時,我們在家裡就像“小皇帝”、“小公主”,總是依賴父母,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且上學、放學都要家長陪同,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就變成了溫室裡的花朵,花盆裡的蒼松,怎麼經得起風吹雨打呢?我多麼希望我們中國的家長,鬆開你們的“手”,讓我們到生活的風雨中去磨鍊自己,讓我們在磨礪中去生活,磨礪中去成長,使我們越來越堅強。而我們學習烏塔並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的精神。

我們雖然從電視和書本瞭解了一些知識,看到了世界的樣子,但僅僅從電視和書本上得到的知識是不完美的,必須要有親身的經歷,親身的體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麗,生活的精彩,才能真正地去了解世界,感受世界。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6

這個單元,我們學了一篇《烏塔》的文章。課文中的14歲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遊覽歐洲,這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一個14歲的孩子一人遊覽歐洲,在許多中國孩子和大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可是烏塔確實這樣做了,而且做到了。烏塔給我們立了一個典範,我們中國的孩子也需要這種獨立和敢於冒險的精神。”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光從電視中看到那些美麗的風景是不夠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體會到風景獨特的美。

烏塔為了掙得旅行的費用,每個週末都會去餐館或者超市分發廣告單,假期還會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如果換成我,我不是直接伸手向爸爸媽媽要,就是幹一小時就懶得不想做了!

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同在一個地球上居住,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烏塔是那樣獨立自主,個性堅強。而我已經11歲了,日常生活還需要爸爸媽媽幫忙打理,做什麼事都不讓家人放心,甚至有時連過馬路都會讓爸爸媽媽操心。每個週末,我都會讓爸爸媽媽給我買好吃的,帶我去玩好玩的。我們現在有許多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做什麼事情都依賴爸爸媽媽,沒有主見。家長把我們捧在手心裡,生怕我們受到半點委屈。而烏塔的爸爸媽媽覺得,愛孩子就必須讓他們經受挫折和磨鍊。

烏塔就像一棵小草,為了迎接陽光和雨露,奮力地長大。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對,讓自己在磨鍊中成長。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到慚愧,慚愧我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一樣有主見。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個合理的好少年。從現在開始,我要早睡早起,自己疊好被子、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擦窗戶、掃地、拖地等。雖然我還不能向烏塔那樣,獨立一人去旅行,但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動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7

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為了去歐洲旅行,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不草率)。閱讀有關國家的書籍(有目的),自己打工掙旅費(自力更生),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有計劃),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請求幫助(安全意識強),到了目的地,給家裡發張明信片或者打電話報平安(懂事操心)。正是烏塔具備這些能力,所以她能輕鬆愉快的獨自一人旅行歐洲。

看到了烏塔,我不由得想起我自己。別說出門旅行了,就是在油區內獨自坐個三輪車,父母也是大聲的再三叮囑:“路上一定養小心呀,保護好自己。”生怕我會丟。自己想煎個雞蛋,爸爸媽媽也要嘮叨半天:“煎雞蛋是一定要小心,不要燙到你的手了,讓媽媽來給你煎雞蛋。”時間一久,我便習慣成自然,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所以我老是覺得爸爸媽媽太呵護我了,才讓我做什麼事都產生了依賴心理。可是自從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後,經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關鍵還是在於自己。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了,父母才會信任你,放開雙手,讓你自由飛翔。

比如說,我寫作業有時很貪玩,總覺得時間還早著呢,就東看看,西晃晃。磨磨唧唧的,作業經常寫到九點多,為此媽媽經常皺著眉,大聲的督促我,我才肯抓緊時間寫作業。我的房間我總忘記收拾,每次都是媽媽催促我幾次,我才去不情願,慢慢騰騰地去整理房間……所以我總覺得媽媽嘮叨。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我能像烏塔那樣做什麼事情都井井有條,考慮事情全面周到,媽媽也一定會支援我做一些事情的。

《烏塔》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許多,學到了許多。所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要爭取做一個有計劃,有準備,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8

當讀到烏塔這個題目時,它令我驚愕,令我想不通。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介紹一座名塔,可是這能和我們這單元的主題:成長,有什麼聯絡呢?讀了這篇課文,我才知道原來烏塔是擁有自立精神、熱愛生活的德國小姑娘。

這篇課文主要寫“我”在羅馬認識了年僅14歲的小朋友烏塔,在“我”與她的攀談中,“我”瞭解到他今年暑假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當讀到“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 …到陪小孩。”我的心中溢滿敬佩。她一個人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3年,3年!她為這次旅行做了精心準備。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像烏塔一樣,在家裡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更不會去閱讀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指南和書籍,自己打工賺錢,而是叫爸爸媽媽替我打點好一切,再一個人毫無顧慮的旅行。當我讀到“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張席夢床,上面躺著一個金髮小姑娘,睡得正香… …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時,我不禁羨慕起這個小姑娘。她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理能力強,生存能力強,她知道現在要幹什麼,等會兒要幹什麼,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一絲不苟。當我又讀到“烏塔對我的這番解釋很不滿意… …你的話不合邏輯。”時,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段話是說烏塔認為愛孩子和不讓孩子單獨出去玩不存在因果關係。她敢於反駁大人,並沒有一種大人說什麼就是,我不用去反駁的想法。烏塔的話不多,但是邏輯嚴謹、條裡清晰、觀點鮮明,特別是她只有14歲就能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並能切中要害,這充分體現出,烏塔在生活上獨立基礎是她在思想、精神上的獨立。

烏塔,她讓我感受到她的獨立,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要像烏塔一樣,接受風雨的洗禮,雷電的磨鍊,在這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開闢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9

《烏塔》這篇課文講的是: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掙錢,遊歷歐洲的事情。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獨立、自立、自強是多麼重要。我們正是要培養這樣的精神啊。

讀了《烏塔》這個故事,我十分敬佩她:她為了這一個暑假遊歷歐洲,經花了整三年時間準備!準備錢、資料還有路線。讀到這,我不禁心裡感嘆到,烏塔可真有毅力!三年,多長的時間呀!就說說我們吧,記得我去年暑假,想跑步減肥,我想:我一定要減下來!可是,僅僅過了兩天,我便不願意跑了,今天說太熱,明天說太滑,後天又說腿碰傷了不能去……,就這樣,放棄了跑步,如果我有烏塔的毅力,早就能減肥成功了。

如果問你身邊的人:“你自己掙過錢嗎?”,我想十有八九回答肯定是否認的。但她,一個14歲的小姑娘——烏塔的所有旅費都是自己掙的。瞧!週末她幫助超市發廣告單,這個暑假又在幫別人照看嬰兒…….烏塔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掙旅費的,並在歐洲有計劃的花費,可是,我們誰自己掙過錢?有了錢是不是都大手大腳的花掉了呢?現在,家庭裡全是些“小皇帝”、“小公主”,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沒有誰會自己掙錢,全是父母給的,因為得來輕鬆,花起來肯定大手大腳,不會珍惜。如果大家向烏塔那樣,用勞動來換取相應的報酬才能感受錢的來之不易呀!並學習有計劃和意義的使用。

我還佩服烏塔獨自一人遊歷了整個歐洲。這太讓我震驚了!我們現在,不說出國,就是連我們住的一個小小的純樑都沒有獨自出去過,更何況出省、出國呢?我們現在就缺這種獨立自主的意識呀!

烏塔通過自己的努力遊遍歐洲,我想,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向自己的目標出發,一定也能跨出家門,邁向世界的!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0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我”在羅馬下了車,到了房間發現有一個小女孩正在睡覺,“我”也匆匆睡了。在第二天的交談中我知道了小女孩名叫烏塔,是一個來自德國的小女孩,今年14歲,計劃獨立遊遍歐洲。“我”聽了十分吃驚,因為在中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個人去旅遊的是非常少見的,而烏塔認為不能自己旅行是一個不快樂的事情。獨立才是最快樂的。所以烏塔有了去中國的願望。

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烏塔為了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整整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歐洲的書籍和資料。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這已經不是她的第一次自己旅行,法國,瑞士,奧地利等等國家都是一個人去的。從中我瞭解了那個14歲名叫烏塔的小女孩自立,自強的精神以及獨立生活的習慣。

由此,我想到了曾經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於是就我自己在家,我自己一個人寫作業,自己照顧自己吃飯,寫完作業感到一個人很孤獨。洗漱睡覺了。我做了個夢,夢中有個壞小孩和一個好小孩,這兩個小孩一直在打架,我來到好小孩這邊他告訴我說:“你自己一個人要堅強。”

來到壞小孩這邊他對我說“不要聽他說的話,你一個人害怕就大聲的哭出來吧,或者是去找爸爸媽媽吧,你本來就是懦弱的孩子。”我猶豫著是做個堅強獨立的好孩子還是做個懦弱膽小的笨孩子呢?最後我決定自己勇敢的面對一切。我戰勝了壞小孩,超越了自己。

無論是我經歷的這件事還是學習的這篇文章,它們都是讓我明白做人要堅強,要獨立,要勇敢,要堅強!

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決心一定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也告誡中國的父母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讓孩子成為大自然裡生命力頑強的小草,讓孩子成為暴風雨裡的雄鷹!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1

讀過《烏塔》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是一個細心。大膽的德國女孩,她每到一地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或者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寄一張明信片。她細心,肯學習,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了歐洲旅遊。烏塔自主。自強,旅遊的費用全部都是有自己打工掙來的,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她的爸爸媽媽放開了手讓烏塔去親自體驗生活,品嚐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羨慕和敬佩烏塔14歲就能獨自遊歷歐洲。烏塔利用暑假去了義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還準備去希臘。

在我的暑假裡,時間一般都是有爸爸媽媽安排,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老師留的枯燥的作業上了,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遊。要麼,時間都花在了舞蹈班上去練習舞蹈。我十分希望能獨自去遊玩,但爸媽能支援嗎?當然不能了,所以說我的署假就去少自由。

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旅遊計劃,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閱讀了這些國家的有關資料,自己打工掙錢做旅費。

我也到過許多地方旅遊過,當然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旅遊,旅遊的路線當然也是爸爸媽媽安排的,旅費也是從爸爸媽媽的要腰包拿住來的。至於離開家長獨自去玩,這是想也別想的事,爸爸媽媽只把我當家裡的“小公主”,過分的溺愛,把我捧在手裡生怕掉了,含在嘴裡生怕化了,我十分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自強自立。

烏塔也是家裡的寶貝,她的父母。姥姥。姥爺也非常愛她。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愛好,父母會讓烏塔自己單獨去玩。

我也有很多興趣和愛好,例如:玩電腦,溜冰,做遊戲……有的時候爸爸媽媽還算尊重我的興趣,但更多的時候還是不讓幹這,不讓幹那。有時老師作業留得少吧,還允許我做家務;有時老師作業留得特多,別說做家務了,連看課外書都不讓我看。更別說支配自己的時間了。一天到晚趴在課桌上寫作業。有時要背的東西怎麼也塞不進腦子裡,我多麼希望那一給雙休日沒有作業呀,讓我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啊!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2

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瞭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3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汪曉潔寫的課文——《烏塔》。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住在德國漢堡的小姑娘獨自掙錢,一人獨闖七大洲中最複雜的一洲——歐洲,這個小姑娘就是——烏塔!

讀完這篇課文,我覺得烏塔有一種自主、獨立的能力。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居然能獨自一人闖歐洲!並且她的旅費全是她自己在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裡去別人家陪小孩玩兒賺來的。我和烏塔比起來,自己簡直是一個“小少爺”!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我有時候想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掃掃地,擦擦桌等等。爺爺會說:“哎呀!你還小!”奶奶又會對我說:“你聽話就行了!”我感覺自己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自己就像沒有翅膀的小鳥,想飛也飛不起來。

這是因為:國內與國外的教育觀念截然不同!外國的大人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成功!所以就讓他們自己去開闊視野,瞭解大千世界。外國的大人也對孩子有一種關心一種愛,只不過他們並沒有過分的溺愛孩子們!而國內的大人把孩子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來愛護。一般國內的大人不會讓孩子一人出遠門兒!甚至有的大學生連雞蛋都不會開啟!有時,國內孩子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人卻不讓。中國大人只讓孩子一天到晚沉浸在書山題海之中,卻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一闖世界,遊一遊山水,這樣中國的小孩才能見識世界,開闊視野。俗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

現在,我想對全中國的小孩說,讓自己鬆開“媽媽”的手,從溫室裡走出來吧!我想對全中國的父母說,雖然你們抱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也不要過分的去溺愛孩子們了!我們要做的是雄鷹!我們要做的是翱翔天空的雄鷹啊!給我們一些鍛鍊和自由吧!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4

今天,我讀了《烏塔》一篇課文。認識了一位細心、自食其力的小女孩。讀完這篇課文後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汪曉潔在羅馬認識了一個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她為了準備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做充分的準備。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自力更生的細心的小女孩。

當我讀到“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陪小孩玩。”這段話時,我不禁被烏塔的獨立打動了。頓時,我感悟到:烏塔真是一個細心的小女孩呀,她出去旅遊竟然可以自己掙旅費,他就算是用的爸爸媽媽的錢去旅遊的,但她也是自己出遠門的呀,這全部都是我們中國孩子所做不到的。比起烏塔來看,我們中國孩子實在是太細皮嫩肉了。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家裡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覺得,中國孩子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深刻的想一想:為什麼別的國家的孩子能自己掙錢,而我們卻不能?!”

對比烏塔,想想我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記得那是一個週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閒地看電視,媽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裡暗自想:這黑燈瞎火的晚上,你怎麼不去呀!?可是我又不能反駁,所以我只好拿著媽媽給的一筆“鉅款”去超市了。然而,當我走到那條既偏僻又很少有燈的小路上時,我害怕的程度就像是馬上就要上刀山下火海了一樣。每當我看到路旁的大樹在微弱的燈光的照耀下,像一個張牙舞爪的妖怪時,我就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惶恐不安……要是換做烏塔,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去超市,而且還是不帶一點恐懼的,比起烏塔來看,我真是太懦弱了。

讀完《烏塔》後,我決定以後要做一個自食其力、做事有條理、計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的小女孩。

《烏塔》讀後感_讀後感15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裡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她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她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我從這裡面看出了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生存能力強的一個活潑孩子,因為她敢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歐洲上一一個多大的地方,如果她沒有自理能力,一直依賴著父母,她不可能獨自遊歷歐洲,如果她不勇敢,她也不會獨自遊歷歐洲,因為在歐洲有幾十個國家,幾十個地區,如果她先我們中國的孩子一樣,連見了一隻老鼠或一個顛子都怕。那在歐洲要碰見多少事情,那她要如何解決?

汪曉潔一時語塞,對烏塔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小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她們,不會讓她們一個人出遠門”而烏塔說:“在家裡也是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很愛我,可我們興趣不同,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是後單獨出去玩。”

從烏塔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中過的孩子卻少鍛鍊,中,德兩過的孩子在家同是寶貝,確為什麼在中國的家庭裡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遠門,在外國孩子的家庭裡,父母就允許孩子們這樣嗎?不是的。在中過家庭的孩子不要說是去外國旅遊,叫他們在國內旅遊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孩子缺少鍛鍊;缺少勇敢;缺少自信,有的人有依賴心,根本舊年沒法離開父母。而外國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門勇敢,堅強,有鍛鍊,所以他們敢一個人出門,而且父母不會很擔心。

讀了《烏塔》這一課,使我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麼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