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郊遊》作文教學的設計案例

來源:才華庫 1.75W

[作文題目與要求]

《我們去郊遊》作文教學的設計案例

1、 自命題,三年級《我們去郊遊》作文教學設計

2、 適合國小三年級下學期採用。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準》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一改傳統作文教學模式(教師命題→講解習作要求和文體結構→提供範文,分析寫作方法→模仿範文進行習作),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後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鬆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說過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影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把習作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郊遊——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錄影引入。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影好嗎?(播放錄影,再現郊遊活動場面,激發情感興奮),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三年級《我們去郊遊》作文教學設計》。

2.引發回憶。

師:告訴我這是一次什麼活動?你參加過這樣的郊遊活動嗎?想一想哪些人、事、景、物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3.閉目想象。

師:閉上眼睛,伴著音樂,把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再回憶一遍。(播放一段輕音樂。)

二、說郊遊——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實、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就怎麼說,做到說真話,吐真情。(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同學們把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或景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願意講講讓你感受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麼令你感受最深?(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麼?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麼樣?

③誰還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地方的景?說說景色的特點。

④誰願意講講其他方面的內容?

3.教師小結:同學們剛才講得生動、精彩,能把感受最深的情節,具體地、形象地描述出來,令聽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寫郊遊——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習作匯入。

還有許多同學要講,可由於時間關係,這樣吧,請你提起筆,無拘無束,自由自地寫下你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的片斷,體裁不限,怎麼想就怎麼寫,做到寫真話,吐真情。

2.學生進行片斷寫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品郊遊——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1.小組評析。寫好了讀,讓小組的同學評議,有沒有把意思表達滿楚。

2.集體評析。投影儀出示幾個學生的習作,讓全班同學評議。

3.小結延伸:

同學們,作文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後,請大家把習作念給家長或小朋友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然後自己改一改,抄一抄,貼在教室的習作園地裡,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