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彙編六篇

來源:才華庫 3.29W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彙編六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前言:我們組經過調整之後組員共四人,在確定自己的所承擔的任務之後,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這個階段裡,別對建設職業學院,旅遊職業學院,還有我們同濟科技職業學院三所學院的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性問卷試的關於大學生運動損傷調查。那麼,在這次調查中,我們隨機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學(主要以男生為主)。

主體:

這次掉調查為全面瞭解學生運動損傷的現狀和特徵。我們儘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細節問題包括運動損傷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

〈1〉 首先對截止今年的一年損傷次數進行了分類總結:

1)損傷一次的佔總的27.8%,

2)損傷兩次的佔12.1%。

3)損傷3次的佔9.4%。

4)損傷4次的佔4.3%。無扭傷的佔68.6%。同時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幾乎所有運動扭傷的學生在運動之前很少做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這就導致突發意外性事件發生,也是造成運動扭傷的關鍵原因。

〈2〉 他們在運動損傷後,對其運動能力或狀況,我們也進行了調查,總的來說呢,分別處於一下三種情況:

1)重度:一週內不能運動需要治療的佔2.1%。

2)中度:停止或減少患部運動7.3%。

3)輕度:能夠運動且不使傷病加重13.8%。正處於身強力壯的我們,對於一些中輕度的損傷,恢復的可能比較快,但是這也取決於損傷的部位有和一些藥物治療有關,還有自身調節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 這幾次損傷性質我們也進行了總結:

1)急性:運動中突然受傷,並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症狀,佔5.6%。

2)慢性:有多次細微傷所致,並有區域性痠痛麻脹痛等症狀,佔2.7%。

3)陳舊傷急性復發,先前傷痛未愈,仍舊訓練比賽使原傷加重1.1%。那麼運動扭傷跟所發生的季節也有聯絡,對此我們對損傷發生的月份進行了歸納總結: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發生的概率比較高平均佔27.2%。其他月份平均下來保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比較穩定。因為在6、7、8這幾個月份,學生的運動量比較大,同時運動比較多。所以這個損傷率也相對比較高。有些扭傷,碰傷,撞傷等一系列外傷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客觀條件是存在的,這個誰也避免不了的 。

〈4〉 作為學生當然是在學校呆的時間比較長,在學校學生一般進行什麼活動,什麼專案對損傷所造成的機率比較高呢?

1)在課外活動期間佔18.7%。

2)運動會上佔2.8%。

3)體育課和其他娛樂活動佔的比例很少。他們所從事的專案主要是以籃球為主佔32.5%。足球佔10.6%。跑類佔8.7%。其他佔2.3%。就籃球而言是大學生熱愛的一項運動,但是很多同學在運動中缺少技巧性這放面東西,所以在運動中難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傷害。

〈5〉 在對自身的損傷後的處理,治療及康復方法,大部分都是選擇藥物治療。因為就長常理而言,有病當然去看醫生,對一些稍微輕一點的皮外傷的話某些人就可能不會去看醫生拉,也就是說靠我調節,但選擇率比較低。

〈6〉 最重要的,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們在損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這個問題上面身體上的損傷最容易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衝動。但這也可能取決於損傷的程度。對此我們也進行了調查:

1)非常大0.12%。

2)比較大0.35%。

3)一般4.5%。

4)有一點10.2%。

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和分析,進一步揭示損傷的規律、特點及其原因,並指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和康復方法。並指出通過調查將情況反映到學院,希望學院開設一些對運動保健和體育康復有關知識,充實大學生的體育保健知識,同時也對學生心理素質進行評估計,從而更好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XX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畢業生的第一年,畢業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畢業生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XX年畢業生達到了338萬人;而XX年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五百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因此大學生就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為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作為一名即將走入畢業的大學生,我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後,決定親自進入這一市場進行調查。今年寒假我隨高郵市高璐寶食品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以下便是我總結出來的對目前大學生就業觀的分析。

首先,大學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報酬問題。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幹”,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著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為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為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為他今後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戶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於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為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大半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裡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為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著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為某些大學生只是抱著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為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常現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大部分人都熱衷於名牌企業或者外企,認為比較有面子。其實我認為很多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也很有發展潛力,不一定要侷限於所謂的外企,給別的國家的人打工,這樣才更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

以上是我總結出的幾點經驗,相信對我明年的求職應聘會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原因近年來,全球陸續發生了很多自然災害,比如我國前年發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今年4.14青海玉樹大地震等,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導致這些災害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氣候變暖。書上說低碳生活是對付全球氣候變暖的最好辦法。於是我決定調查低碳生活的實踐應該怎麼去做。

二、調查低碳生活就是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能源的方法比比皆是,但是在調查中我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地方,比如:有些辦公室的燈、電腦和飲水機從上班一直開到下班;有些家庭晚上為了防止小偷入戶,出去了燈也開著,而且所用的燈泡一般都是普通燈;一些人開著電視卻在幹著其他的事情……這些行為都非常浪費電,發電廠發電又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用風、水發電則會改變那裡的地質結構,導致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三、分析造成上述浪費能源的現象,是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形成的人們對於低碳生活意識不強,甚至沒有低碳意識,更不會想到多耗費資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會影響到地球環境。

四、結論我通過詢問大人和查閱資料來尋找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得出的結論是: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就是儘量節約各種資源,這是人為因素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增加低碳意識,就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五、建議我們現在就要進行“低碳生活”和“低碳飲食”,我們做飯儘量多用天燃氣,要少吃肉,做到“低碳飲食”;平常我們要少用電器,日常照明儘量多用節能燈,要多看書或多到戶外運動,這樣既對身體有好處,又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了資源。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共同的唯一財產--地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樣才能讓各種動植物有一個新的天地,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愛護環境節約能源,做一名光榮的“低碳族”吧!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法律意識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對現行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感知、理解、心理體驗和價值評價等各種意識現象的總稱。它包括人們對法的本質和功能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適用的評價、對各種法律行為的理解、對自己權利義務的認識等等,是法律觀點和法律觀念的總稱。它包括法律認知、法律情感與意志、法律價值觀三大部分。法律認知是人們關於社會法律現象科學認識活動的結果,它是人們關於法的一般理論和法律發生、發展的歷史及其規律,以及一個國家和地區現行法律的內容和特點等方面的知識的總和。法律情感是指社會主體對法現象的主觀心理態度或心理反應,是社會主體主張權利,為權利和法律而鬥爭的內在心理動力,是一個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法律意志是社會主體為維護法律的尊嚴,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鬥爭的主觀心理基礎,表現為主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畏誘惑和脅迫的堅強的守法精神和護法品格。法律價值觀,包括法律評價、法律理想和對法律價值(如公平、正義、自由等)的理解與接受,它是可能對立法、政策適用和司法判決等行為產生影響的超法律因素。它們是一些觀念或普遍原則,體現對事物之價值可追求的理想性等進行的判斷。

據此,我們可以將大學生法律意識表述為: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中國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他們的法律意識如何對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程序有很大影響。所以,很有必要對這一群體的法律意識給以關注。

一、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分析

公民法律意識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意識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覺醒和增強,但大多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水平上,在不同大學生當中法律意識水平參差不齊。從大學生的行為表現來看,也是如此。一方面,大學生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例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鮮見,如盜竊、搶劫甚至賣淫、殺人等犯罪行為,以及打架鬥毆、毀壞公物、剽竊他人學術成果、隨意撕毀就業合同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和損害。

根據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的調查,我們發現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制意識比較薄弱。一直以來,學校的教育對於涉及法律方面的知識較少,再加上自身對法律意識的求知慾不高,使得法制意識不能在人們的心中成形,大都只是泛泛而談。第二,更加註重實現自我價值,主動法律意識明顯缺乏,由於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也由於教育與宣傳輿論的侷限,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處於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第三,功於知法、懂法,淡於守法、用法。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甚至會採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上述情況表明,由於受社會負面文化和學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面對這種情況,對大學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勢在必行。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對策

大學生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棟樑,是民族復興的希望,為了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我們提出以下幾點:

(一)健全法律執行機制,加強道德規範建設,創造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

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範人物和典型事蹟,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對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深化大學“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要求。

大學“法律基礎”課應改為法理學課,或者至少從內容上突出對法治的基本理論、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紹。同時,應當積極拓展法學選修課的開設門類和開設範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巨集觀把握,從而逐步培養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三)齊抓共管,著力構建高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法制教育網路。

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他(她)們的法律素養,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而是涉及家庭、社群以及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的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全體社會共同關注,需要各個環節緊密配合。首先,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必須實施依法治校,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其次,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瞭解,配合學校教育,並且注重給孩子良好的薰陶;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絡,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政府職能部門則應力所能及地為大學排憂解難,要切實採取可行的措施,優化社會大環境以及校園環境。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調查目的: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群體。本次調查主要是瞭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內容,並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 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 通訊網路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專案。吃喝,旅遊,穿著打扮佔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 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裡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 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路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為了研究和分析中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從零用錢的分配和利用狀況,購物心態,父母對子女消費的態度展開調查。做出公佈,使學生認知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提高意識且提出適應的政策。

另外我們也對中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並針對消費經濟來源做了分析,並從社會原因分析了中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後,由於中學生屬於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中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著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中學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範。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著子女的意願,以至於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慾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瞭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與完善,沿海地區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市場的發展對勞動生產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大量農民工不斷的湧向沿海地區.那麼這些農民工在外面的生活怎麼樣呢?本文為了行文的方便,將其簡而化之,併合壁而中國化:一方面,將物質的生活歸結為具體的生活,並且對她進行著重的探討;,另一方面將科學,教育,文化等歸納為虛擬的生活.因此,本文擬從具體生活的探討和虛擬生活的探討兩個主要地方面來探討。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改善小城鎮的投資環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週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儘量減少留守兒童。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餘,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編織袋產品以茂名乙烯生產的優質產品為原料,經先進的裝置和工藝精心加工而成本產品具有強度大、包裝牢固、防潮、防水的特點;且外觀美、容易碼垛、搬運和運輸方便及包裝費用低廉。適用於化工產品、化肥、飼料、糧食、水泥、礦沙等粒狀、塊狀、粉狀等固態物質的包裝。

這次社會實踐,不僅為家裡減輕了負擔還讓我有了很大的自信,自信自己很有能力,自信自己能獨立去面對以後的日子,自信自己一定可以在社會的淘金機裡閃出耀眼的光芒,當然這次的社會實踐還讓我的實踐能力,口才能力,處事能力有了比較大的提高,更是體會到了老師的苦心。同時服務生的工作也讓我的應變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這些實踐中的收穫是在課堂上永遠也學習不到的,它會讓我受用一生!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資料。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佔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佔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佔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我們要重視家訪,與家長經常電話聯絡,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教育的情況,及時幫助家長改變不正確的教育態度,特別要求家長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正確評價,要求家長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更多的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相信通過自己努力是能夠成功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學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養,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牆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組織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體會勞動的艱辛,深刻的認識到錢來之不易。

父母不應給學生太多的零用錢,應教育他們,讓他們走出誤區。父母也應多關心子女消費的情況,促使他們不要亂花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