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調查報告

來源:才華庫 2.76W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

摘要:本文是關於農村脫貧致富,以肥西縣棗林村為例,對棗林村的現狀進行調查,並進行分析,結合新農村的貫徹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見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

關鍵詞:棗林村 脫貧致富 新農村 科技

自1978年以家庭聯產承包為核心的農村改革實行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崛起,用“翻天覆”地這個成語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目前中國已步入工業化中期,農業也漸漸的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儘管在市場的引導下經濟的發展形勢良好,可是農村的現狀仍是絕對貧困與相對富足。現對肥西縣棗林村的現狀進行分析,希望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加快中國城市化程序。

一、肥西縣針對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與方針

肥西縣新農村建設於20xx年8月在全省率先啟動,並明確了“三大區域、三種路徑、三種模式”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思路,在“十一五”期間,重點實施“兩鎮領先、二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全面啟動”的“221”工程。本縣嚴格執行新村鎮“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大力實施“兩鎮領先、二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全面啟動”的“221”工程,建設具有肥西特色的農村新社群。本縣始終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在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市農村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社會事業顯著進步,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城鄉關係發生積極變化。同時,我市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問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較低,農業發展方式粗放,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落後,農民持續增收仍然比較困難,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以新的理念和思路,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程序,開創我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二、肥西縣棗林村的基本概況

(一)肥西縣的地理位置

肥西縣位於安徽省中部、省會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間,臨肥水之南,濱巢湖西岸,是安徽省經濟強縣之一,區位優越,歷史悠久。但是在肥西縣成功躋身於全國百強縣的同時,仍有像棗林村這樣的鄉鎮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經濟建設,來適應全縣的發展,力求達到城鄉一體化的基本要求。

(二)棗林村目前的特色

1.發展思路

村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思路,積極引導和發展特色、生態、綠色農業,使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農業生態旅遊,如在肥西縣頻頻興起的‘農家樂’。

2.村委會的領導

在村委會的領導下,堅持農業向產業化、機械化、規模化方向經營,利用農業優勢,大力招商引資。例如:隨著“肥西老母雞”集團的產業化經營,在該地興起了養雞熱,不少農村剩餘勞動力轉變為養雞專業戶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三、針對肥西縣棗林村的現狀,我的思考

(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應該弘揚“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發展農村基礎教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村民的知識文化水平,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在農村的農業科技指導,向村民及時的提供專家的意見,使農業邁向現代化,逐步實現科技化。例如本村中棗林國小的興建,在村中對於提高全村村民的知識文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村幹部的工作態度

樹立村幹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認真做好農業基礎工程建設,給廣大村民的農業生產提供便利的設施條件。如:興建適合本村天氣、土地的灌溉工程,隨著新農村的發展而發展一批優秀的村村通工程。此外應在村中補修公路,或者進一步的修建新的公路,便於同鄰近鄉村的聯絡。還應加強對農村基本農田的保護,對於在村中辛勤勞作的村民可予以適當的補助,提高其生產積極性。

(三)計劃生育

應普及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減少農村家庭由於超生,多生而帶來的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的負擔。興辦福利院,使社會福利得以完善,增加對農村中生活難以扶持的貧困人員的社會救濟。此外,在農業遇到自然災害時應積極部署抗災工作,發放農業補貼。

(四) 剩餘勞動力

合理調整農村的剩餘勞動力,積極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到外地進行再就業,學習外地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其中大部分農民工打工獲得的工資可用於農村的再生產和日常消費,從而帶動村中的經濟發展。還支援一些農民邁出國門,出國務工和經商,在村委會的領導下,使本村上下一心,使農業逐步向商業化發展的'道路邁進。

四、從棗林村發展可以看出農村脫貧致富的主要前進動力

棗林村發展的主要動力,從人力因素方面的考慮,主要是村委會的村幹部,還有積極響應號召的村民,從戰略因素方面的考慮,則主要有迅速發展的科技,優秀的專家指導,當然還有知識水平逐步提高的村民。“農業、農村、農民”,這個三農的基本問題始終圍繞在我們這個人口基數過大的13億國家中。如果要使我們國家達到共同富裕的最高目標,我們必須使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來。棗林村的這種脫貧致富的政策和方法,完全可以引以為鑑,並結合各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土地利用方式,最終使還處在小康水平線以下的農村地區實現基本富裕的目標。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2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和佈置下,我利用暑假時間在xx省xxxx縣進行了一次以陝西貧困農村致貧原因為主題的社會實踐。這次活動從7月15日至8月15日,歷時1個月。在這次為期1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調查走訪的形式,對自己所居住的農村基本情況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增強了自己對社會生活的認識,鍛鍊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將此次社會實踐與調查活動的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調查背景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發展和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在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我們同樣不能忽視貧富差距擴大,農村發展相對緩慢的現狀。我國城鄉差距拉大,二元經濟特徵明顯,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現在農村發展地區之間存在差異,至今仍存在貧困縣及貧困家庭。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係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域性的重大問題。處理好農村的發展問題,促進農村發展,提高農民年生活水平,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調查目的

通過開展這次對關於貧困農村致貧原因調查的社會實踐,瞭解農村發展現狀和農民生活現狀,增強對社會現狀的認識,增強自身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感,鍛鍊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在調查中總結農村致貧原因,探求農村脫貧致富的方法與對策。

三.調查時間與方式

此次關於貧困農村致貧原因的社會實踐從7月15日至8月15日,歷時一個月。採取入戶調查的形式,向調查物件發放調查問卷,並以座談的形式向調查物件詢問家庭基本情況及對農村脫貧致富的看法和建議。

四.農村致貧原因調查結果

(一)文化素質偏低

由於種種原因,在農村,很多農民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較低,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貧困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素質狀況較差,觀念保守,由於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接受先進知識的能力和水平較差,不能及時有效的接受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二)疾病

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後,常常是小病扛,大病託,對不能在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首先是這個家庭的負擔加重,生活質量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次是家庭成員的心理受到嚴重衝擊,要抽出人手專門伺候。這類貧困戶因為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三)缺乏勞動力

現在農村年輕人大多選擇在外打工,很少在家,家庭中壯年勞動力缺乏,加之老人年老體弱,無法從事生產勞動,沒有經濟收入,造成老人生活來源無保障,生活非常困難。對農戶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力的人,不僅對家庭收入沒有貢獻,反而還會增大家庭支出,帶來更大的負擔,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

(四)供養子女讀書

在農村,許多家庭認為只有讀書才是出路,供養子女上學,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家中往往收入結構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為主。子女上學時的各項高額費用增加了家庭支出,給這類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生活負擔。這類貧困戶隨著子女的成長,讀書畢業和就業後,一般都能擺脫貧困。

(五)缺少資金和專案

農村經濟結構單一,以種植和養殖為主。有些貧困家庭有開展養殖或其他脫貧致富的想法與計劃,但由於家庭貧困,缺乏資金支援,想法或計劃難以實施。另外資訊不暢導致農民缺乏科技資訊和致富資訊,缺乏脫貧致富的.專案。缺少脫貧的專案和資金,導致農戶生產生活停留在原來的水平,難以提高。

(六)缺乏科學技術

當前,部分農村地區網路等先進,快捷,資訊量大的傳媒方式幾乎沒有,報刊等平面媒體也不普及和發達,僅有電視等相對傳統的傳播媒體,這就造成了媒體傳播的方式和手段先天不足的問題。資訊不暢,農民嚴重缺乏科技資訊,加上政府對農民生產技術指導不到位,農民種植,養殖缺乏科學技術的指導,導致難以增產增收。資訊的不暢使農民難以把握市場的發展動態和需要,在選擇農作物品種,種植方法以及調整產品結構等環節出現盲目性,出現扎堆現象,導致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出現豐年不豐收的現象。

(七)自然災害

藍田縣屬於季風性大陸氣候,季風氣候顯著,時常會發生旱災和洪澇災害。藍田縣部分地區農田水利建設不配套,排澇和灌溉功能不全,部分地區農業生產處在一種“靠天養”“聽天命”的狀態。旱災及洪澇災害給農作物帶來了巨大損失。有的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農戶,若遇天災,如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動物疾病等,就可能造成導致收入減少,造成生活困難。

(八)扶貧資金不足

現在,多數縣鄉把經濟發展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專注於那些經濟效益好,見效快,能夠給財政帶來收入的專案上。扶貧專案見效較慢,所以投入到扶貧上的資金很少,所佔比重不大。有些縣鄉兩級財政比較困難,由於財力不足,扶貧資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沒有投入,使脫貧工作進展緩慢,使貧困人口脫貧難度進一步加大。

(九)物價上漲

隨著經濟的發展,商品生產和銷售的成本上升,加上一些企業的不法行為,導致物價不斷上漲。不斷上漲的物價增加了家庭生活支出,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貧困人口的生活成本,帶來了生活的負擔和壓力。

(十)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

貧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部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沒有發展動力,安於現狀。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幫扶,黨員幹部捐物捐資的情況下,認為政府的幫扶是應該的,在這種情況下便產生了嚴重的懶惰依賴的思想,有困難找政府變成了他們的理所當然,因此,缺乏自力更生的動力和決心。

五.意見及建議

(一)通過發展產業專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以發展農業產業化為主要途徑,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農產品為原料,以加工或銷售企業為為龍頭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產業,通過拳頭產品帶動基地建設,通過基地建設聯絡千家萬戶。根據地方特色和優勢發展以種養林果為主的特色農業。依靠科技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鄉鎮應根據本地實際需要,通過招商引資,不斷引進新專案,推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搭建平臺。

(二)提高貧困人口素質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農民文化水平,教育從小孩子抓起,減少新一代文盲。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科技培訓的投入,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使大多數貧困人口掌握一至兩項實用技術及操作技能。農村的資訊來源簡單缺乏,在這個方面各個對口部門應主動進入農村農戶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理論指導,傳授技巧方法。建立扶貧培訓基地,狠抓勞務輸出培訓,為貧困農民外出務工和尋求就業門路創造條件,通過培訓基地源源不斷的將他們推薦到省內外企業務工,增加貧困農民的收入。同時加快農業實用科技推廣應用步伐,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努力提高糧食產量,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不斷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防範洪澇及乾旱災害的能力。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應加強道路水利等涉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便利與外界的交流和發展,加強與外界的經濟交流,使農產品產的出,同時能運的出,也能夠將本地區缺少的資源運進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農民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四)建立長效的社會農村保障體制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村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要提高和擴大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和保障範圍,增加農村公共衛生支出,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三是建立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輟學救助機制,切實解決貧困適齡兒童的輟學問題。如:認真落實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兩免一補”政策;免收在城鎮務工的貧困農民工子女的借讀費;在籌集的扶貧發展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資助輟學的貧困生復學,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四是要儘快建立農民養老保險金制度,使外出務工的農民能在為家庭和當地創造財富的同時,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

(五)建立扶貧信貸制度

當前農村貧困農戶的資金短缺現象十分嚴重,農戶貸款難和信用社放貸難同時存在。對於有勞動力有專案但缺資金的貧困農戶來說,如果能得到政府提供的小額貸款,然後用在養殖或其他專案上,就有可能通過這些經營儘快擺脫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所以政府及信貸部門應該制定相關優惠便利的政策對部分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施小額信貸,幫助貧困戶解決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無資金的問題,為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六)增加扶貧專用資金 一是建議縣委,人大,政府在審定財政分配方案時,從財政中劃出適當份額作為全縣扶貧基金使用,建立扶貧發展基金專戶幫助重點貧困人口脫貧。二是每年從預算外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扶貧發展基金專戶,作為扶貧資金使用。三是實行非農經濟反哺農業經濟的辦法,可按非農企業營業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扶貧專項資金使用。

(七)加強衛生防預宣傳及建設工作 加強鄉鎮衛生院,衛生所的設立和管理。充分發揮鄉鎮農村診所作用,向農民加強宣傳,使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就醫習慣,宣傳農村合作醫療的方針和政策,讓積極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國家相關部門應擴大病種救助範圍,提高救助標準,也可根據醫療費用的多少進行救助,減少農民看病的費用,減輕負擔。

(八)控制物價 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政府應採取有效地巨集觀調控政策,穩定市場,依法打擊查處哄抬物價,私自漲價等違法行為,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及不合理上漲,維護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合法權利。使農民不因物價的過快上漲而增加家庭負擔,影響生活水平的提高。

六.感悟與收穫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收穫很多,一方面通過這次實踐,我走入了社會,走進了農村,瞭解了社會現實和農村現在的發展以及農村家庭的生活狀況。貼近了生活,開拓了視野,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鍛鍊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學習,充實了自我。培養鍛鍊了自己的才幹,同時提高並樹立了服務社會的思想。增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有些知識還很匱乏,生活經驗不足,這些都是我以後需要加強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雖然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很短,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使自己接觸瞭解社會,增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同時讓我明白了學會適應社會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經歷在社會上生存的困難,就越能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促使自己不斷學習,促使自己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生存能力,有利於自身今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重慶市農調網,貧困山區農村致貧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20xx,12,08

[2] 羅駿和,武宣縣貧困村致貧原因分析及對策

[3] 老區貧困鄉村致貧原因的調查與思考,《紅土地》,20xx年第4期

[4] 張慶寧 劉姝,固源縣農村脫貧狀況及脫貧對策研究,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所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3

今天我們再次下到農村調查,不過這次是到了一個相反的方向,上幾次都是向東,這次我們決定改變一下,向西去探探究竟。看這裡又能弄出什麼新花樣來,對於這幾天的機遇,在我的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抗體,都說人在社會上久了以後就會改變我估計要改變就會是這樣改變吧!《無間道》裡有句話說的好往往不是人改變事情而是事情改變人,難怪《傷逝》中子君那麼具有浪漫情懷的人在進入社會後也會向世俗小人一樣,為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煩惱。我們也一做好了充足的思想準備接受那裡農村教育的現實。坐了一會兒車就到了,目的地和我們預先設想的又有一些不同,但還是有著很獨特的代表性。於是走訪有一次開始了,仍然是很單調的過程,挨家挨戶走,但是我們發現此地老百姓和東邊的有有著很大的不同,較之東邊的老百姓這裡的老百姓顯得更加老辣,更加世俗,七旬老人你問他是否有留守兒童,他到不回答是否有,先來一句,我是這裡的族長,我們這裡不存在這種情況,看到汶川大地震中那句史上最牛的官腔和這比起來好像也是半斤八兩吧!我們當然也已練就了一套對付此種人的行為規範,“哇!族長啊!德高望重啊!”無關痛癢!看上去很淳樸的人也會找出一系列原因加以拒絕,但看了本地經濟發展狀況就不足為奇了,這裡比之東邊簡直是天堂地獄,頗像二戰結束不久的東西柏林,這裡老百姓生活狀況普遍很高,蓋起了小洋樓,有的家裡還有汽車,但是這就讓人很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懷疑了,應該是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的素質也越高啊!怎麼就搞成了經濟越發達人的素質越低呢?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想搞經濟就得投機,要投機就得看清世道,就得入流,所以才會經濟搞起來了,對社會也認識的更清楚了,也就得在這種調查面前站好隊,這個解釋夠合理了!當然也不乏好人,也大多是那些學生族,學生見學生雖不能是兩眼淚汪汪,總是有很多話說,能夠理解我們的苦衷,心理距離拉近了,什麼事情都好辦,這是我此次實踐的最大體驗,這估計也是現在市面上一大疊的成功學著作的要義,其實人際交往沒那麼複雜,心靈距離拉近也得以心交心,所以最好的做人方法就是真誠,祖輩講了那麼久,硬是聽不進去,還得扔錢去買書豈不是捨本逐末!

到了中午突然感到胃不舒服,也不知道是怎麼搞的就成了這樣,鑽心得痛,也許是最近老是省什麼錢吧!每天只吃米粉而且很無規律,飢一頓飽一頓的,真的.吃不消了!現在想來這又是為了什麼呢!真的是自找苦吃,我們老是倡導自找苦吃,這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們是應該吃苦,吃苦也確實能夠鍛鍊自己,但是為什麼就要沒苦吃時硬要找苦吃呢?歸根到底還是大家長期形成了一種變態心理,即經受的教育就是人生充滿坎坷,吃苦是福,於是大家都盼望吃苦,如果哪天沒苦吃了反倒不適應了,為什麼不是享受生活呢?既然一天沒苦吃就享受一天啊。

但是中國人不這麼想,我們普遍認為人是苦難的,不能只顧眼前,要想到長遠,哪有什麼好日子過,這肯定不正常,也許這是災難的徵兆,我們應該防備,於是大家面臨快樂時反倒誠惶誠恐,期望他早點結束,這可能也是中國內需老是提不上來的根本原因吧!因為大家都把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了。所以這樣看來也沒那個必要整天這樣折磨自己了,把身體搞壞了反倒不好!接下來的問題又不好解決了,我們兩個都沒有那個能力講好當地的方言,這樣就好像是一個剛剛才學習的英語的國小生突然接到了通知要和一個老外交流,其情形基本上是難以想像的,要怎樣才能和他們交流呢?

反正好像有個理論說人交流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藉助於嘴上的語言,還有半分之七十是靠的身體語言,所以萬一不行的話,就和他們打啞語,反正好漢不吃眼前虧車到山前必有路,怕什麼呢!於是我們又開始了一家一家的走訪,可是天不湊巧啊,走了不到幾家就下起了大雨,我們當然要離開這裡了,但是雨下這麼大有什麼辦法啊,要我們躲雨的老大叔挺好的,明明知道我們再也無法回來,還是把一把傘塞進了我的手裡,我們當然感激涕零,於是我們倆就著一把很破舊但已經不錯的傘就開始走了,那是的閃電不知道為何就是那樣的讓人可怕,震耳欲聾的雷聲就在我們的頭頂隆隆作響,開始我們還不在意,等到偌大的公路上只有我們兩個過客時我們突然感到一絲恐懼,好像我們平日裡也是謹小慎微,心存感激,沒做什麼虧心事啊,怎麼現在就感覺好像老天在發怒呢?

看來古時候的人崇敬神靈也就不值得那麼驚異了,因為他們科技尚不發達,就在這樣發達的今天尚且我們還很畏懼何況是他們。藉著這樣浪漫的故事讓人心存善念也不是一件很壞的事情,況且單單從手段上來講已經讓人很能接受了,難道這樣活著不是一種幸福嗎?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4

三農問題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俗話說無工不富,無農不穩,由此我深入到了常州武進區牛塘鎮竹園村,做了一些初步的調查和研究,發現了一些問題,找到了一些方法。下面先以總綱的方式大致展現目前我認為的農村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下面再以專題的形式探討一些熱點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初步得出了這些老大難問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舍規劃不合理。社會保障覆蓋力度低,醫保問題嚴重。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同步,文化娛樂設施與人員匱乏。棄農轉工轉商過於迅猛,農地荒蕪,農業產量下降。計劃生育工作難度大,受教育程度低。相關農業科技人才缺口大。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落後,幹部群眾關係冷淡。

針對問題我的一些解決方法和相關想法:合理規劃村舍建設,規範農村房屋建設,加強公共衛生設施與精神文化設施建設,使鄉村環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加強普及科學,遏制迷信,徹底扭轉村風村俗。大力覆蓋社會保障機制,切實加強農村醫療建設,不僅要耕者有其田,還要耕者有其醫,使廣大農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個全面的詳細的保障。加強農村教育系統建設,多從農民實際出發,多辦夜校和業餘性質的培訓班,針對不同人群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強制的法制化的推廣計劃生育工作,要加強宣傳與教育,讓農民真正感覺到多生劣生不僅增加了家庭負擔,更加重了社會負擔。龐大的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阻力。要建立新的農村科技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從制度這個根本入手,加大財政投入,切實照顧農村科技人才實實在在的利益。至於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則仍然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

經濟發展模式問題

集約化與粗放化孰對孰錯?一直以來,關於中國農業發展方向都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熱點話題。顯然,高新科技,高新人才是任何行業任何部門長盛不衰的關鍵,走集約化高效化也是每一個產業的希望所在。對於中國農業而言,通過發展集約化農業,還可以推動促進農業科技的發展,提高農業產量,在農產品附加值上做足文章。通過發展農業集約化,還可以大力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逐步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現代化的縣域經濟過渡。可是問題並不只有這些,中國的人口從來就是決策者們必須考慮的問題。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還很低,即使已經城市化的地方,其城市化程度也還很不令人滿意。所以解決龐大農民隊伍的就業和吃飯問題就是當務之急。每年浩浩蕩蕩的打工隊伍早已使各主要經濟發達城市不堪其負,而農民工進城所帶來的勞資糾紛,社會治安問題也不得不令人認真對待。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在農村就近安置龐大的就業大軍非常必要。中國儘管地大物博,但可耕種土地少,利用價值高的土地少,在國家財力尚不足以負擔農村全面社保醫保之前,必須使農民安心待在農村土地上。或許精耕細作,小農經營數千數百年以來,一直是制約我國商品經濟發展,制約城鎮化水平,制約城鄉貿易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們永遠更加無法接受,廣大農民再也無地可種,生活日益艱難,苦苦掙扎於生存線上。所以儘管城鎮化,農業經濟集約化是大勢所趨,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但那些客觀存在的具體問題說明著,粗放經營的小農經濟仍然將是我國可預見的必然的痛苦選擇。而在選擇何種經濟發展模式的背後,是不得不重視的老大難的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

儘管問卷中沒有提到人口問題,但我仍然認為問題農村人口問題是一大關注點。對於人口問題,最生動的莫過於那個家喻戶曉的公益廣告。某記者採訪一草原放羊娃。兩人的一番對話耐人尋味。記者說:“你為什麼放養啊?”小男孩說:“賺錢。”記者說:“賺錢為了什麼啊?”小男孩說:“為了娶媳婦。”記者說:“娶了媳婦以後幹什麼?”小男孩說:“生娃。”記者說:“那生了娃,娃將來幹什麼啊?”小男孩說:“放羊。”由此可見,樸實的並沒有更多全面細緻考慮的生育慾望和計劃,使得我國尤其是廣大農村的人口形勢非常嚴峻。多子多福,重男輕女,農村人口的增長還顯得非常的畸形化,男女比例的錯亂必將形成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和倫理問題。但是,這一問題並不是短時期內形成的,中國的價值觀點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樸實的生育目的往往是最為麻煩和難以解決的。對於農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樹立起正確的男女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顯然,一方面要積極普及法制意識,樹立人權觀念,對男女問題要有真正徹底的認識。男女是完全平等的,隨便拋棄女嬰不僅是不道德的,更加使嚴重的違法行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一方面,要做好更加細緻和徹底的宣傳。要講究策略,必須要從小處著手,用心去做。對於農民家庭的開銷,人均開支的變化要形成一個基本的規律化的報表材料,讓農民真正感到,多子未必多福啊。作為現在的時代形勢,完全是越生越窮越窮越生啊。所以減少生育,對農民自己是完全有利的。在我所調查的農村有一種以富買權的做法很流行。也就是孩子我要生,但是罰款你也可以拿去。我認為這是一種嚴重的司法歧視,從沒有哪部法律認為交罰款可以使違法行為合理化!對於這個問題,根子是法律有漏洞,所以有關立法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立法,行政執法部門也萬萬不可罰款後就一了百了,該怎麼做就應該怎麼做,農村的人口普查也要像城市一樣更加全面和嚴密。農村普遍的真實的計劃生育對於減輕城市就業壓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而少生優生的貫徹實施到底如何,將直接影響到農村現狀與農民生產生活問題。

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民生產生活問題

正如總綱中所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其實最難的就是沒有一個詳細具體可操作的規劃,根據調查,超過百分之70的農民對於身邊的各種設施匱乏感到不滿和失望。顯然,農村廠區建設的亂鋪攤子,文化設施與環保垃圾設施的缺失亟待解決,這裡不妨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編制村鎮佈局規劃,實現村鎮規劃全覆蓋,逐步將散亂無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顯、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的農村新社群;二是大力發展鄉鎮工業集中區,新一輪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重點要放在園區和工業集中區建設上,通過產業鏈促進產業叢集和集聚。三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農戶遷入城鎮,逐步把進城農民的住房、就業、醫療及子女入學等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四是加強農村公路、垃圾處理、村鎮綠化、鄉村河道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各級各類企業、社會資本投向農業和農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開發。

這裡不得不提的是農村的廁所建設問題,長期以來農村沒有統一和清潔的廁所,儘管或許為農業生產提供肥料添了一些方便,但是骯髒不衛生的村容也是農業投資,農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巨大障礙,所以,這裡結合常州具體情況,提出以下建議:農村公共廁所要從無到有,以政府投資為主,建設一些簡易但是清潔方便的廁所,爭取在未來的十年內,農村處處普及公共廁所,自家住房水衝式廁所比重為86.5%向95%發展。

根據當地村委會提供的有關全面小康的資料,牛塘鎮竹園村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002元,同比提高12.3%,但只有目標值的70%;農村恩格爾係數39.8%,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距達標差4.8個百分點;農村吉尼係數0.323,已經達標,但較20xx年的0.315提高了0.008過百分點,農村貧富差距又擴大趨勢;20xx年該村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93.4%,預計20xx年可以達到95% 的標準。然而根據問卷調查,至少有七成的農民對於自己的收入非常不滿,而且還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政府失職不作為,認為政府的轉移支出不到位,農業支援不夠是農業困境的重要原因。顯然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事關全域性,必須抓緊實施,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政府仍然需要發揮更加重要的示範帶領作用。促進農民增收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難點和關鍵,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環節。建立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等流轉方式為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保障農民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同時建立非農用地市場化流轉的合理價格機制,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分配中的分額。大力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增加收入。要加強對農民關於市場的引導,不僅要種植糧食,還要大力普及高附加值的農業經濟作物。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使農民從社保中增加收入。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水平,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最終實現“農保”和“城保”並軌;將失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並通過政府保養或基本生活補助等形式,妥善解決好歷年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加大政府對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使農民從扶持中增加收入。必須有針對子女購得加強農業科技的普及,用科技的巨大力量驅散農村落後的陰霾。可是,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普及遇上強大阻力似乎也是必然的。

關於農業科技和科普的問題

可以說本次社會調查直接緊密相關的是農業科技狀況與農民的精神文化狀況,然而情況並不樂觀。根據調查,擁有大專職高以上學歷的不到百分之六,初高中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國小程度大約為兩成,文盲半文盲率倒是比較低,只有約百分之四。在調查中,某位大叔的一句話頗有殺傷力,唸書好的誰還種田啊?顯然,在廣大農村,文化知識的匱乏是很多方面不足的重要原因。正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匱乏,使得農民普遍相信迷信,據調查建設房屋要看風水的超過了九成,可以說似乎不這樣做,反倒是不正常的。大約八成的農民認為,能讀書看報和寫常用的應用文就足以應付生活了。知識的匱乏造成了農民普遍還不相信科學技術的力量,對於農業科技培訓至少百分之57的'人表示沒有熱情,甚至還有約百分之45的人認為農業科技的實際意義不大,參加農業科技學習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對於業餘時間的分配,選擇喝茶聊天和打牌搓麻將的佔了七成,選擇業餘時間讀書的一個也沒有。約有七成的農民明確表示,只有政府加大農業投入,農業問題才能解決。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農民認為只有政府承擔農業科技普及與推廣教育的費用,他們才願意參加相關活動。同時大部分農民認為,對於自己而言,再學習的動力已經不足,重新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成本過高,意義有限。他們還認為農業科技雖然有用,但是對自己來說,學了沒用。農民中還普遍存在著跟風現象,超過七成的農民表示只有同村鄰居採用了新技術或新方法,自己才有可能跟進。

由此一個鮮明的問題已經放在我們面前,推廣農業科技,在農民中全面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是比投資建廠,開設新的農業基地更加複雜的棘手的事情。我市目前農村十二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95%,但是上了一些年紀的農民知識程度令人堪憂,所以如何解決再學習和終生學習問題尤為關鍵。如前面所說,農民的不主動不熱情,有經濟方面的考慮,也有精神心理上的原因。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有效投入,不僅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農村社保醫保體制,還要發展農村教育,可以採取夜校,大喇叭,志願者宣傳的方式普及相關知識。另一方面要向計劃生育一樣,讓農民的心態發生轉變,逐步從厭學,讀書無用論中走出來,讓再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風氣席捲農村。可是不管農業科技的警風颳得如何,如今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問題仍然讓人擔憂。或許,沒有這一問題的好轉和解決,前面已經提到的諸多專題問題的解決也好,探討也好,就都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民主政治建設問題

如總論所提的,民主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對於農民來說,絕大多數都認為選舉村幹部是走一個過場,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然而責任意識不強的另一面是,根據調查,至少七成的農民選擇在個人或者家庭出現問題時會找村幹部解決問題。但問題是,選舉時權力的放棄是不可能帶來真正為自己利益維護的保護人和裁判者的。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度裡,自由民主的意識被壓制得太久,不要說幹部,就是農民的父母官思想仍然十分嚴重。對於那些青天大老爺們,既愛又怕,既恨又怕,敬而遠之或許是廣大農民比較真實的心理狀態。由此在農村廣大群眾與領導幹部的關係處於一種緊張中的微妙關係。農民的思想問題解決起來確實不易,那我們只能從幹部角度入手。然而,事實是,筆者為了完成這次社會調查,去村委會多次,可有關領導總是處於休假或是有事狀態,尤其是農科所的兩位先生,在一週的時間內,週一下午,週四上午,週五下午居然一直不在,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忙的呢?難道要過年了,就有理由要整天泡在家裡忙自己的私事?為什麼一週只上五天班,為什麼通常週五下午還是所謂的全民健身和沐浴日呢?或許建立在官本位基礎上的農村幹部制度,本身就很難培養出具有奉獻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人民公僕。或許解決農村的民主政治問題,已經超出了本文所能論述的範圍,或許這不是一本書,一篇專題論述所能解決和講清楚的?!

最後的瘋狂

通過這次社會調查,我第一線的接觸了農民,農業科技狀況,農村幹部。通過自己的思考,加上豐富的網路資源,以及一些同學的互相探討,我終於初步形成了這份報告,可以說這也是我十多天來的勞動成果。但是越是細緻的投入對農村現狀的思考,我越是不能平靜,因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問題遠大於成績,我們要做的實在還有太多太多。解決三農問題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工程,每年中央都要以一號檔案的形式予以強調。可見完整的點評農村狀況,為農民前途預做設想和安排,或許本來就不是我所能做到的,但是關於我國三農問題的種種討論和爭論則仍將繼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