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通用3篇)

來源:才華庫 2.12W

為弄清楚一個事件或一個情況,我們務必要去調查清楚情況,並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調查報告。怎樣寫調查報告才規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通用3篇)

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

我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物件,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查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查,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

(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

(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

(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階教師。

(二)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裡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著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說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查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就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查中一位校長說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後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援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啟用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幾乎沒有。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於“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援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國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並不理想,反而面臨著諸多問題與困難。在沙河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

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群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籲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援,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國小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2

教育改革的春風早已吹遍中國大地,基礎教育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輪課程改革已付諸實施,素質教育的號角早已奏響,可是,當前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時間來到農村進行社會實踐,瞭解目前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

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體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 學校規模小,硬體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體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裝置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

二 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在農村中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資訊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務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三 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裡。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四 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去的陳莊鎮的愛林二村原來有一所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裝置落後,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因此生源逐年減少,最後學校廢止,目前大多數學生就讀於一所鄉級國小。撤併村級國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老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的國小教育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部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農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3

這次實習,我去了一所既有國中又有國小的農村學校。在那裡,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在職教師寥寥無幾,而代課教師卻佔了多數。

我不禁困惑了:現在的師範生都說就業困難,有的畢業好幾年了也沒有找到工作,為什麼這裡還有這麼多的代課教師呢?於是,我對這裡的代課教師進行了一番調查。

(一)代課教師大量存在的原因

這裡地處偏遠的農村,交通不便,離縣城得顛簸三四個小時。當地的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殘看家,順便帶帶孩子。農村教師每月除了領國家規定的那點工資以外,並沒有其他的補貼。在職教師得在這裡工作至少6年才有資格申請調離。現在的師範生畢業時差不多已經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於上述原因,許多師範生畢業後寧願託關係進城鎮 的學校,哪怕那些現象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也不願去農村任教。

代課教師大都為學校附近的長住人口,農村學校的教師奇缺現象,無疑為他們創造了條件。

(二)代課教師的學歷

他們之所以被稱為代課教師,說通俗一點也就是“臨時工”,因為他們沒有與學校簽定正式的合同,沒有通過正規的教育渠道獲得教師資格證,沒有正式的編制。有的只念了國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過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大學文憑,卻因為國家有關於代課教師轉正年齡不得超過35歲的規定而只好繼續代課。

(三)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

從學校領導那裡我瞭解到,教育部門預計撥給代課教師的工資有600元,但是因為現在農村學生的學費不收了,學校的流動資金少了,學校就的從代課教師的工資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學校的流動資金,這樣到代課教師手裡的,只有400多一點了。

400多一點,我的天。我不禁嘆息,這要比在職教師幾乎少2倍了,何況代課教師以後還沒有退休工資,這點錢怎麼養家餬口呢?

(四)代課教師的心態問題

以學校的於老師為例,她代課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過自考取得了國小教育的本科文憑,可是她的年齡已經超過了35歲,不能取得正式的編制。

在別人看來,像於老師這樣來學校代課,每個月的工資又有了,家裡的農業生產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過和於老師的幾次閒談,我才知道,於老師的心裡裝著不少苦水呢。

這裡的學校實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學校教師的嚴重不足,一個教師往往要上好幾個班級。於老師說,平時還好,要是遇上農忙時節,她早上去學校之前就把糧食晒在院子裡,若是碰到變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糧食沖走了。“我不可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學生說不上課了,我要回家收糧食吧。”於老師苦笑著說道。

談到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於老師也覺得挺委屈的。她說自己對學生付出的心血並不比在職教師少,有時還遠遠超過了,可到頭來得到的呢......我們都是寫臨時工,隨時都可能下課,以後還沒有退休工資......不過於老師又說,雖然是這樣,可當她抱著書本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苛求知識的眼睛時,她的那些抱怨、那些煩惱,都拋之腦後了。她也不知道為什麼。

(五)幾點值得討論的問題

1、國家既然允許了代課教師的存在,那是否可以適當的改善一下他們的待遇呢?比如,嘗試著給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幾時年,做出了不少貢獻的代課教師一點獎勵,以後發一點退休工資,哪怕只有為數不多的一點,也不至於讓他們感到晚景淒涼吧。

2、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代課教師也有一顆進取的心,原來因為時代的限制,他們沒能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現在他們參加了自考或函授取得了大學文憑,卻又遇上了國家對代課教師轉正年齡的限制,這是不是讓人感到很遺憾呢?

3、現在大學擴招,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更多了,面對畢業生們一個勁兒地往城鎮學校跑,哪怕是託關係,而農村學校卻無人問津的現狀,國家是否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鼓勵師範畢業生去農村任教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