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

來源:才華庫 6.1K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工作計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校工作實際,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規範管理,狠抓課堂教學質量;

2、開展立足課堂,面向學生,服務教學實際的活動,努力構建研究型教師隊伍,再創優秀教研組。

三、具體工作

1、做好開學之初的計劃制定工作,學期中抓好計劃的落實和監督工作,學期末抓好各項工作的總結和評比。。

2、加強教研組成員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探索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①備課小組要堅持週週有自學活動,有內容,有學習記錄。

②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把集體培訓與個人學習相結合,集思廣義,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

三、教研工作安排(見附表)

周次

時間

活動內容

中心發言人

備註

第二週

xx、9、10

通過教研組工作計劃

林孟

第四周

xx、9、25

林孟公開課

林孟

第六週

xx、10、9

章會肖公開課

章會肖

第八週

xx、10、23

麻雲龍公開課

麻雲龍

第十週

xx、11、6

期中常規檢查

林孟

第十二週

xx、11、20

林孟專題講座

林孟

第十四周

xx、12、4

集體備課

林孟

第十六週

xx、12、18

章會肖專題講座

章會肖

第二十週

2 012 。1。5

檢查期末常規

林孟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2

社會教研組工作在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的指導下,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南;以使用新教材為契機;努力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學習和貫徹《綱要》及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遵循教學規律,推進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研究,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圍,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和課題研究活動,探索教學方法,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加強社會組教師隊伍的建設,貫徹落實教務處的教學常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實施有效教學,不斷提高社會學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一、加強學習,推進課程改革

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研究全日制義務教育社會學科的課程標準,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與功底,年輕教師堅持寫學習筆記和教學心得,並用新的理論指導教學;在教學中努力使課堂教學向“民主”、“互動”、“開放”、“探究”方向發展;要求教師開設教學研討課,本學期社會組老師每人至少上一節多媒體課,每週三上午備課組集體進行評課、議課活動;結合課程改革,用好新教材,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益。

二、落實教學常規,深化教學改革

組織學習教學常規,落實教學五認真,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課、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格控制作業量,國中學科的作業量控制在課堂內完成,不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按照學校要求精心備好課,提高個人的好課率和備課組的好課率,充分使用電教媒體。改變課堂教學手段,建立本教研組的課件系列,充實資源,體現學科實力,建立學科特點。開展對教學中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研究,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方法。根據教學實踐,寫出教學設計典型案例,推廣教學改革成果,以便更科學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

三、切實進行課題研究,注重運用

運用新課程理念,繼續深化《二期課改學科整合的研究》,按課題的動態方案,加強課題研究,實施做好每一階段的實施計劃、操作流程、階段小結、資料積累、總結分析。及時修改計劃和調整研究方法,瞭解課題研究動態,實行課題組成員的動態管理。課題組教師要面向實際,注重應用,及時把課題研究中科學的正確的經驗、成果轉化為教學的理念和實踐,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推廣研究過程中的經驗及成果,促進課題研究的新發展。圍繞課題每人開1節公開課,確定重點聽課物件,課前有針對性地確定聽課內容、研究問題,組織好集體備課。每位教師都能主動地參與備課,上課的流程、方法、手段和點評等全過程,以加強有效性,保證質量。

四、優化教師素質

本學期,社會組的全體教師將認真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及業務學習,在平時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堅持真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勇於吃苦的精神,立足崗位,與時俱進,履行職責,紮實搞好本職工作。把師德化為實際的行動,把教學的高質量作為工作追求的目標,把教科研的能力作為自我培養的重點,力爭做到才學高、師德好、質量優、創新精神強。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樂清市教育局關於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精神,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途徑”與“基於常規的`質量提升”為研究重點,聚焦課程改革、課堂變革、評價研究和隊伍建設等,深入研究課堂、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堅持“學為中心”,積極推進國中教學常規、學習常規實施,努力提高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在學校領導、教務處的領導下開展教學工作,以新課標為依據,優化課堂教學,積極落實課改精神和實施課標標準,以培養具有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孩子為目標,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本學科的特徵,為孩子未來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二、現狀分析。

我校社會法治教研組共有教師7位,4位專職教師,3位兼職教師。我們全組老師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思想,對待工作認真踏實、勤勤懇懇。但有時老師覺得受原來的傳統習慣影響,啟發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做得不夠,造成在課堂上形式單調;還有的老師覺得由於在課上老師講得多,自然就缺少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學生在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合作探究學習方面較薄弱。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我們組內老師在教學觀念、解讀文字、課堂教學,作業設計等方面還有待提高。

三、工作重點。

1、做好教學常規、學習常規實施工作。

(1)教學常規工作。

①備課方面:

各位老師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校情、班情,依據本學期組內教學進度計劃,提前準備教學預案,拿到材料的教師要認真閱讀,並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議。

②教學方面:

教師依據備課組集體討論的教案,結合班情開展個性化教學。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互動交流,鼓勵探究創新,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③作業方面:

作業佈置要適時、適量。同步練習要思考完成,堅決杜絕抄襲答案現象。嚴格要求學生作業一課一交,嚴肅處理作業拖拉行為。

④聽課方面:

教師要依據學校教務處安排,有計劃的聽課,尤其是優秀教師的展示課。不僅要聽本學科,而且儘可能聽相關的學科。聽課教師要及時評課,既要說亮點,又要指出不足。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2)教研方面:

①理論學習:

為貫徹教務處工作計劃,教師每週一次備課組活動期間,集體學習教學理論,主要是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教與學方法改革研討。

②集體備課:

依據組內計劃,集體活動期間,每位教師要認真研討教學內容,修改完善教學預案。為了提高個人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成員之間要坦誠的交流和學習。

2、做好新課程實施,推進課堂變革。

推進國中《道德與法治》新教材使用工作。通過新教材培訓、教研工作,促進教師樹立新課程理念,推進課堂教學轉型,逐步形成“學為中心”“以生為本”的基本課型。

3、學習運用資料分析,提高教研的實效性。

每位組員積極參加教師教學和專業發展培訓,重視常規教學的實效。

4、開展拓展性課程研究和實施。

學習《浙江省教育廳關於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開展學科拓展性課程研究和實施。結合課程標準內容、學生髮展需求和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有計劃地開展拓展性課程開發研究,以拓展性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促進學科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堅持立德樹人,深化課程改革。

深化《基於歷史與社會學科核心素養的拓展性課程群的建設》的研究,貫徹選擇性學習理念,滲透選擇性、個性化教育理念,推進歷史與社會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突顯學科核心素養,提高教與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國中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教研組以學校教學工作要求為依據,以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按學校教研室、教務處、各處室的工作部署,圍繞新課標,以三考為核心,調動全組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全組成員的團結協作精神,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二.教研目標:

1.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提升歷史教研組的學術水平

讓每位歷史組教師具備教育、教學的新理念;使每位組員能勝任新課程教學;使歷史組新教師迅速成長為合格的歷史教師;使全體歷史教師都能把準當今歷史會考的命脈,勝任九年級歷史教學,併成為優秀的九年級歷史教師;力求使每位組員都成為研究性的歷史教師。

2. 各年級歷史教學都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強教學教研,形成年級教學合力,產生年級學科教學最大效益。

七年級重在課堂興趣激發、教學效率提高和學習方法養成教學,八年級階段打好基礎;八年級歷史要充分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要注重會考意識培養,按照會考要求展開教學,切實抓好課堂,注意方法;九年級狠抓基礎和解題方法培養,全力衝刺會考,力爭比去年能有新的突破。九年級任務相對艱鉅,備課組需多加研討,汲取有效資訊以指導學習與複習。

3.培養學生學史的高度興趣。

通過歷史教材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習的興趣。

三.具體內容及實施措施:

1.落實教學常規,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1)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

(2)認真上好每堂課,尋求新的教學策略,採用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手段,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並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尋找差距。

(3)在教學實踐中將平等、尊重、鼓勵、欣賞、創新的課改觀念帶進課堂。課前多花功夫研究學生;課堂多創造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

(4)重視教學反思,其內容包括教學設計實施情況、師生互動情況、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存在問題和改進意見等。

(5)配合教務處常規教學考試做好期中、期末考試及九年級畢業考試。

2.加強教研組的理論業務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研組整體水平

(1)、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

(2)、積極參加區、學校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瞭解課改資訊和教改的熱點。 (3)、定期利用組內活動及課餘時間學習交流,溝通,力爭形成一個良好的教研氛圍。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以二期課改的新理念為工作指導;以《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國小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的貫徹落實為工作重點,以區教研室的具體的教學為工作內容。我組思品與社會學科教研計劃特定如下:

二、具體工作:

1、定期、定內容、定目標,按照區的教研計劃搞好教研組活動。

2、重視教育教學目的的慣性特徵,隨時研究《品德與社會》學科在國小課程中自然銜接的關鍵之處,把握基礎教育的內在聯絡,避免課堂教學的形式停留在表面化的研討範圍上,將教育的每一個觀點滲透與年齡特點的具體存在有機的進行整合,有的放矢的親切自如的讓學生接納所學的全部內容,並在心靈深處真正受到震撼,讓其行為自然的規範到應該具有的層面上來。

3、抓新教材的理解與使用,以聚焦課堂教學保障課改的有效措施。

4、任課教師專課專用不出現挪作他用的現象。

5、任課教師備課要備學生,從關心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以品德教育為核心,要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備課、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學生的社會經歷,進行體驗式教學。認真學習所教教材和相關教材,仔細揣摸教材與學生間的切入點,及時總結適於兒童年齡特徵的教學方法.

6、學期每位任課教師要求完成規範教案1篇;認真上好隨堂課,以便進一步提高我校思品與社會課的課堂教學。

三、加強學科的課題研究: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以兒童的生活邏輯為依據開發的綜合性課程,存在大量的道德因素,蘊含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是國小階段兒童道德性發展的主要場域。本課程始終把兒童當作主角,創造性地運用課程標準“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理念,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以兒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現。從而,作為學科教師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開展從“問題——課題——課程”的學科的研究:

1、《加強國小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研究》

2、《加強中國小生民族精神的培養》

3、《滲透生命教育意識(著重進行國家意識、文化認同、公民人格等教育)》、

4、《新課程新理念的學習研究(如:合作學習的研究、探究性學習的研究、目標意識的研究、發展性評價)》

5、《增強和巨集揚民族精神的研究》

6、學科教學中加強兩綱教育的實施與做法的研究

7、學科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與探索研究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校工作實際,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新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以“關注課堂”為主線,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科的潛在教育機制(如德育因素、環保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力求應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加強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規範管理,狠抓課堂教學質量;

2、開展立足課堂,面向學生,服務教學實際的活動,努力構建研究型教師隊伍,再創優秀教研組。

三、具體工作

1、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全組教師深刻領會課改精神,應用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手段。

2、做好開學之初的計劃制定工作,學期中抓好計劃的落實和監督工作,學期末抓好各項工作的總結和評比。

3、注重“備教批輔考評思”常規7大環節的落實,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教研組成員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探索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①備課小組要堅持週週有自學活動,有內容,有學習記錄。

②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把集體培訓與個人學習相結合,集思廣義,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

③教研組確定每週三為“教研組教學研究日”,開展聽評課活動。

④結合學校安排,實行定期的常規教學檢查制度。

⑤做好“如何加強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課題研究,爭取成果,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研論文,積極參加各級各種課改活動,提高自身教育教研水平。

5、繼續開展老幫青的幫扶活動,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6、深刻體會教學思想,關注後1/3的學生,提高三率一平均,進行分層教學。讓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

7、積極參加各項教學教研活動,堅持每週都有公開課;落實新秀工程即“五個一”活動。全體成員進行個性規劃,規劃自己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8、各年級備課組要建立題庫制度,保證每個學年都有相對應的教學資源;加強題庫的管理,做好各年段題庫的銜接工作。

9、發揮教研組成員的個性優勢,積極向學校的網站發表自己有見解的資源(包括教學設計、教學論文、課堂實錄、學生活動設計等)。

四、備課組組長工作職責和備課組、教研組會議要求

1、備課組長工作職責:

備課組長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好本年級組內的教師完成好本年級的教學工作。組織每週的教研活動。安排本組內的公開課、示範課活動、每次大小檢測的出題工作。在每週的教研活動上,一定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聽評課一節,交流議題,集體備課,對本週內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深度進行統一,對教學內容進行教材分析、對作業進行設計。同時,備課組長還應負責本組內的幫扶物件教師的培訓工作。

2、備課組、教研組會議要求:首先,每個參會教師必須遵守會議紀律,不得做任何與會議無關的事,必須認真聽從安排和會議內容;其次,每個參會教師都應共同出謀劃策,協同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完成本年級的教學工作。

五、教研工作安排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研究工作中,教研組成員信心十足,爭取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悉心指導下,我們教研組的科研工作能有更大突破,達到真正科研興校的目的。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好,使歷史與社會教研組成為實驗中學的“名牌”組。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7

 一、教研目標和教研重點

以學校教學工作要求為依據,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以“聽、說、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模式為載體,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師執教能力,培養學生社會學科學習興趣,加強學法指導,抓常態課堂、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1.進行課堂教學轉型,促進育人模式變革。把握從教師講授為本向學生學習為本的課堂轉型,體現“先學後導、互學互助、展學評價”的基本模式,落實“生學師導”課堂教學方式,以“新常規下主問題設計”為抓手,引導學生通過自學、互學、展學,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2.加強理論實踐聯絡,突顯集體備課作用。集體備課必須建立在人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個人獨立備課必須按照助學問題設計的要求,集體備課的重點是研討助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研討課堂目標定向、自學引導、達標檢測、反饋作業。引導教師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

3.發揮科研引領作用,促進教學水平提高。通過課堂展示、互動交流、專家點評、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4.紮實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育質量。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教學反思為重點,深入開展命題培訓和評比、組織本學科的命題、競賽,提升教師的命題技術,以學業質量評價引導教師研究考試、研究學生、研究教學,助推把握教學目標、處理教材的能力。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1、結合我組人員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同時注重發揮每位教師各自的教學特色和風格,組長要把好本組的教學質量關,每位教師都要明確樹立集體質量意識。

2、加強教研組的管理,抓組風建設,組長要多加強得組內教學工作的管理,組織組內教師積極參加聽課活動,集思廣益,同時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

3、七年級、八年級要抓好基礎教學,要面向全體,抓兩頭帶中間,特別要重視後百分之二十學生的補差工作。

4、各教師要根據自身專長,加強學習,努力實踐,善於總結,積極參與科研,提高科研能力。

5、加強教研組成員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探索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6、深刻體會教學思想,關注後1/5的學生,提高三率一平均,進行分層教學。讓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

7、積極參加各項教學教研活動,堅持落實“五個一”活動。全體成員進行個性規劃,規劃自己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8、加強畢業班教學研究:

(1)要研究考題,把握會考試題方向;

(2)加強分層,強化雙基,確保合格率;

(3)考試分析要以自查為主,落實基礎知識點。

預期的效果:教師能比較自覺地追求課堂的教學質量,自覺備課,自覺思考教法、學法和課堂“導學單設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8

1、明確教研主題,統籌安排

教研活動往往缺乏整體性,大多是事務型活動,活動間的關聯性很小,缺乏一條能將其聯絡起來的教研主線。因此教研活動的策劃必須做到主題明確。主題是一定時限內教研活動的核心,統領著每位教師的教研行為。主題要分解為不同的小主題,通過不同時段一個個小主題的研討形成系列化的教研活動,提高針對性、實用性。

(1)從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確立教研主題。

要求教師結合自己教學的困惑上報研究主題,經過全組討論提煉出有普遍意義的問題轉化為教研主題。

(2)從學科發展的趨勢中確立教研主題。如我校正在推進的“先學後教”“導學稿”模式等為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2、開展主題學習,在參與中提升。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經驗,但由於缺乏理論基礎,難以將經驗上升為可以推廣的理論知識。為此,我們將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學習主題往往圍繞著教研主題展開,要做到“三定”:一定“方向”,二定人員,三定時間。在自主學習的同時,還堅持走出去,通過專家的引領、同伴的互助、自主研修等形式建構多元絡,提升理論內涵,打造學習型教研組。

3、開展課堂觀察,優化教學行為。

課堂是教師發展的主陣地,開放自己的課堂和不如他人的課堂有利於獲得課堂體驗、提升教學智慧。但在傳統的聽評課中,大多數教師總以旁觀者的身份進入課堂,課前又沒有設定觀察目標,所做的判斷、建議絕大多數是基於經驗和印象的,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撐,隨意性較大。開展課堂觀察有助於營造“同伴互助式”聽評課文化,優化教學藝術。

(1)合理選擇觀察視角,合作共生

(2)科學設計觀察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社會教研組工作計劃9

根據XX市教研院、教師教育院,及我校教學部門工作部署,XX年下半社會思品學科教研,要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以“學為中心”和“有效學習變革實驗專案”為推手,夯實基礎教研工作的同時,推進教學教研創新。主要工作如下:

1、組織實施“學為中心”和“有效學習”變革實驗專案

“學為中心”要成為全組老師新學期教科研工作的中心,每位老師在制定開課計劃、備課組在進行備課組活動時,都要以此為指導思想,推進教學改革。

組建“有效學習”課題研究團隊,開展“有效學習”課堂模式研究,探索操作方法和策略。

2、深入教學調研,加強教學指導

緊密配合學校各個年段的教學調研,深入開展教學調研,研究解決實際問題。走進課堂,走近教師,觀察學生學習狀態,加強教學指導。通過聽課、座談等方式,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科教學中的疑難問題,促進學生髮展。

3、研究考試改革,落實教學實效

高度重視國中思想品德學科閉卷考試的政策變化,通過備課組活動、校本教研等活動,研究社會思品閉卷考試形勢下的教學要求。注重學習效果研究,尤其是要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業成績提高策略,促進學生群體均衡發展。

4、提升教師素養,提高教師命題能力

無論是今年學科素養比賽的需要,還是閉卷考的新要求,提升青年教師的命題能力是當務之急的迫切任務。藉助今年自己在八年級段的機會,讓備課組長合理分工單元卷命制任務,讓每一個青年教師參與整卷命制,然後集體研討,自己指導點撥。

5、助力青年教師,引領教學關鍵期

XX中學的教師團隊尤為年輕,剛入行的新教師及教齡五年內的新教師比例居高。通過師徒結對、新教師定期開課等方式,促進新教師成長;藉助市直及市裡各項業務比賽等平臺,合全組之力,全力幫助近五年教齡的青年教師獲得新的發展平臺。

6、深化校本教研,養成學科組文化

強化教師學習意識,以精神引領為先,圍繞市及學校各項教科研任務及比賽,有效開展教科研活動,以活動的發展,養成學科組文化;以學科組文化,推進教科研活動的進一步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