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國小教務工作計劃三篇

來源:才華庫 2.16W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寫工作計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教務工作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國小教務工作計劃三篇

國小教務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心校教研工作要點為指導,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目標,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認真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加強校本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逐步加強學校特色建設,打響教育品牌,發揮鎮中心校的龍頭和輻射作用。

二、工作目標

1、學習與實踐結合,進一步加強新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理解精神,更新觀念。把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內化為我們自己的理念,並有機地滲透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

2、教學與研究結合,緊緊圍繞新課改精神,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實際問題開展課題研究。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科研促進教師向專業化發展;加強綜合實踐、品德、資訊等課程的研究工作,建設薄弱學科。

3、研討與培訓結合,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和培訓,以活動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4、全面與特長兼顧,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積極發揮師資優勢,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打造學校特色。

三、工作內容和措施

(一)抓住課改契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課程改革帶給我們不少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要以課改為契機,繼續深入教學研究,總結經驗,創新工作,在深化課改的過程中逐步提高教師執教能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特長。工作重點如下:

2、加強德育工作

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足《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等德育課程,任課教師要上好德育課;全體教師人人都是德育老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更要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滲透德育;通過特色中隊的建立、主題隊會等活動等途徑,開展形式活潑的德育活動,增強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達成“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外,學校德育工作還要與家庭、社會合作,做好家校聯絡工作,構建校外德育活動平臺。

3、優化教學管理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學校依據省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門功課,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時上下課,不隨意調課、吃課(把薄弱學科課上成語數課)。

(2)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職業勞動,我們要認真備課,以備課質量的提高促進上課質量的提高。擔任一門學科教學的教師每課時都要編寫詳案,任教兩個學科以上的教師,主科(如語文、數學、科學、英語)備詳案。

提倡周前備課。

有規範而完整的格式內容

:要有①課序與課題,教學內容;

②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可測,能整合“三維”或有所側重。

③重點和難點。分條書寫;

④教學準備;

⑤教學過程,完整,有問題設計,能體現師生雙邊活動(但不能是簡單的對話);

⑥作業佈置;

⑦板書設計;

⑧一定質量和數量的教學反思

教導處組織有關人員在全學期進行3次教案的檢查。教案檢查的重點:一看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否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二看是否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特點。教導處在認真檢查的基礎上評出優秀教案、規範化教案。對無教案或教案不合格的教師提出整改意見,並按《考核細則》量化處理。

(3)上課。全體教師必須根據各科課堂教學的有關要求,嚴肅認真地進行課堂教學。課前要作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按時上下課;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始終體現著教學目標的落實和達成;儘可能地創設開放鮮活的教學氛圍,生成互動共享的教與學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學生學習品質培養和課堂常規的養成,如良好的預習、聽講、書寫、作業習慣等。

(4)作業。作業要做到“四精四必”,即對學生的作業要“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和“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收必評、有錯必糾”切實提高作業佈置與批改的效度。提倡作業形式多樣化,對學生的作業要求書寫規範、工整、卷面整潔,及時訂正。學校將不定期地對學生作業進行檢查。

(5)輔導。對輔導(培優轉差)工作有計劃、有實施、有記錄。輔導要有耐心和愛心,不要以“責”代“輔”,以“罰”代“導”.

(6)評價。每學期根據教學內容安排適量的教學質量檢測;檢測後要認真備好檢測分析課,分析成績,研究錯例,加強對比和交流,尋求改進辦法和提高教學質量措施;每次檢測,各任課老師都不得公佈學生考試成績和按考試結果公開排隊。

(二)憑藉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加強校本教研活動

校本教研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發揮本校教師的智慧,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而進行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學校教科研活動的主要載體。為積極營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本學期要做好一下幾個活動:

(1)讀書活動

閱讀教教育專著,學習教學報刊雜誌是我們接受繼續教育最便捷的方式,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學校積極倡導和組織教師研讀《愛的教育》等教育專著,至少閱讀一份有關教育教學報刊、雜誌,並提出幾個要求:讀一本書;記4000字以上的筆記或心得;定期定量寫教育教學隨筆和反思;完成一篇教研論文。

(2)互聽互評活動

本學期每位教師完成以下任務:聽課20節以上。所有活動備課組長必須及時作好記錄,平時教學檢查同時抽檢,活動材料及記錄期末交由教導處檢查、存檔。

(3)教研組活動

教研組活動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活動在內容上要形成專題化、系列化,在形式上要推行全員參與制和全員輪流主講制。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中心議題,有記錄,有中心發言人,期終有總結。

2、實施分層培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依據學校的教師培養計劃,我們把教師隊伍建設劃分為三個層次:

(1)提高年青教師的業務水平

我們學校現在有一批追求上進、發展潛力正處於成長期的年青教師,要引導他們不斷總結自身的工作經驗,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學校要為其爭取各類培訓、業務比賽、開展研討課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磨練中提高教學水平。

(2)促成骨幹教師的專業成長

我校有為數不少的縣骨幹教師。這部分人中,大部分的教師熱愛學習、勤於反思,樂於研究,深入課改實驗之中,並逐步向“學者型”教師邁進,但也有教師則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不能發揮應有的模範帶頭作用。對骨幹教師學校除了要繼續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外,還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3)發揮經驗教師的專業水平

中老年教師教學藝術精湛,教風嚴謹,是學校寶貴的資源,繼續發揚老教師傳幫帶的精神,向全校青年教師展示精品課、示範課。

3、加強課題研究工作

近幾年來,我校教師撰寫教科研論文和教育教學案例積極性高,成績也不錯,為學校樹立了良好的聲譽。校本教研活動正常有序,但是課題研究工作相對薄弱,教師對課題研究工作熱情低,和學校比較濃厚的教研氛圍相比,顯得尤為突出。本學期要加強課題研究工作,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師要從身邊的問題入手,選擇科研課題,積極進行課改實驗研究。研究中要認真積累第一手材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

國小教務工作計劃 篇2

一、 工作目標

深化課程改革,努力開齊學科,開足課時,執行課程計劃;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學科教學模式;完善教育質量評價制度 ,保證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結合“培優輔困”建設專案,大力開展班級、學科特色建設工作,積澱學校辦學特色;加強教學研究,紮實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師教研水平。加大幼兒教育教研力度,打造幼兒教育品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壯大骨幹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教研、科研能力。

二、 工作措施

(一) 突出重點工作,在關鍵環節上實現突破

1、 深化課程改革,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嚴格按照要求設定編排授課表,努力開齊學科,開足課時,均衡教師配置,教師每週授課節數不得少於10節;按時參加學科培訓,做好二級傳導和培訓,對於不按時授課、不按要求參加培訓的教師按曠職處理;繼續完善校本課程。

完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制定課堂教學改革實施辦法。結合科研課題《國小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重點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探索,把課堂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探索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索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校本課堂教學模式和教法。廣泛徵求意見修改試行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召開數學學科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

2、 結合“培優輔困”建設專案,大力開展班級、學科特色建設工作。全面實施培養尖子生、塑造特長生、幫扶提拉學困生工程。分層制定培養計劃,即有針對性的關注“單苗培植”效果,又注重大面積普遍提升的效應。大力挖掘、打造“特色班級”,背古詩、寫日記、寫好字、速算、朗誦等等。制定班級、學科特色培養計劃,年末進行驗收展示,推進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學生髮展,積澱辦學特色。

(二)加強常規管理,提升教育質量

3、 務實落實好《吉林省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和《農安縣中國小教學管理辦法》重新完善備、講、批、導、考、聽、評等教學常規制度,班級學科制定詳實的,繼續施行教師“侯課制”,課前師生“互動制”。繼續深入開展“走進課堂行動”,領導包學科、包年級聽課,參與教研活動,確保學校一切工作服務於教學。

4、 加強教學研究。完善提升以“三制三課”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二級傳導”和網路教研為手段的校本教研模式;深入開展主題教研、教研討論、教學觀摩、教學比賽等活動,培養和樹立學校典型、教師典型,整體提升教師教研能力和教研質量,發揮自身優勢,依託學校教研部落格、校內教師QQ群,大力開展網路教研,完善網路教研管理機制。

5、 圍繞質量整合性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抓好《國小課堂教學有效性實驗研究》課題的開題與研究工作,與校本小課題研究整合推進,把大課題細化成小課題,進行實際有效的研究,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6、 加大幼兒教育教研力度,打造幼兒教育品牌。組織幼兒教師學習幼教理論,按學段研究課程設定和特色培養目標,探索開展珠腦速算、提前識字閱讀、律動愉悅教學等特色課程。做好招生與宣傳工作,切實為幼兒健康成長和持續發展服務。

(三)完善評價機制,驅動教學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7、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個人目標,積極推進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繼續大力開展讀書學習交流活動,利用上一年的專業書籍學習成果,開展讀書彙報會,在教師之間形成講學習、講進步之風;切切實組織開展好教師讀書、粉筆字、網路教研、科研等基本功習練活動;結合三課三制給教師提供更多的交流展示機會,讓每次教研活動都成為教師學習提高的機會,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參加縣級活動的優秀教師的帶動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研課、評課、做課活動,使教師逐步在教學實踐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

8、 搞好教師評價工作。結合星級目標管理工作制定教師考核評價辦法,把考勤、師德、科研、資訊科技、教學成績、培優輔困等方面作為教師考核評價的主要內容,評選各項年度先進,與當年的評優選先和職稱評定掛鉤,最大程度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國小教務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做好《課程計劃》的實施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以“抓教風,促學風”為工作重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中心,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加強常規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務實進取,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目標:

1、積極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的研究與實踐工作。認真做好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和新教材的實踐工作,紮紮實實搞好教師的培訓,更新觀念,用好新教材。2、優化教學思想,強化質量意識。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增強危機意識、競爭意識、質量意識、崗位意識。3、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各門學科爭取達到學校預定目標,在20xx年會考中,爭取重點中學的上線率達到區平均水平。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區級以上各類競賽,爭取榜上有名。4、加大力度做好生源鞏固工作,鞏固率要達95%以上,以嚴謹的教學及良好的班務管理為吸引力,使學生留得住,學得好。用師愛去關心每一個學生,提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使得學生願意留,安心留。5、做好差生轉化工作。各位教師針對所任班級學生建立差生檔案,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措施、有成效地做好差生轉化工作。

三、教務處工作分工:

學校教導處主任:全面負責教導處工作,協助校長實施本學年度的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校長負責。

1、負責全校的課程、課時、作息時間的設定;全任課教師的工作安排;總課表的編排。2、負責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制定、落實;督促教師每學期寫一份教學工作總結。3、負責全校的體衛工作及較大型的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如運動會、全校性的競賽等)。4、對外工作(中、小考;各項競賽;轉學、入學、各種相關資料的填報等對外工作)。5、全校課本、參考資料、輔導資料等的徵訂工作。6、期中、期未考試安排;質量分析。7、各項競賽獎金的發放製表。8、突擊性、突發性的工作。

國中部主任,協助學校教導主任搞好國中部的教務工作:

1、國中新招學生的編班。2、屬國中的帶課安排。3、負責國中各教研組的教研活動。4、國中的常規教學檢查。5、九年級月考的安排、質量分析。6、突擊性的工作。國小部主任,協助學校教導主任搞好國小、幼教的教務工作:1、國小新招學生的編班。2、屬國小、幼教的帶課安排。3、國小的常規教學檢查。4、突擊性的工作。5、負責國小、幼教的教研活動。教務員,協助學校教務主任搞好對外的業務聯絡工作及突擊性的工作。

四、具體措施:

1、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和課時計劃,開齊開足各類課程,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重視音、體、美等活動課程。2、各學科要認真組織學習新課標,按新教材和新課標的要求調整教學。認真鑽研教材,嚴格把握“課標”的要求。做到以“標”為“本”,以“生”為“本”。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育教學方法,走出自己的“陽光大道”。3、繼續開展好“常規教學”活動,要求備課要“深”,上課要“精”,按“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業批改要“細”,及時做好批改記錄;輔導要“勤”,考核要“嚴”,活動要“活”。常規教學檢查採取不定時抽查,教師工作手冊要求教師及時填寫,備課本上的教學進度要按實際授課情況填寫.4、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積極開展分層教學的探討。為了更好地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大面積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本學期,我們將認真組織“培優補差”工作,制定計劃,確定物件,責任到人,定期檢查,力爭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提倡分層教學,精心設計教案,努力創設情境,優化課堂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5、要求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兩個面向”,一是,面向每一個學生,每位教師要“把每一個學生都教育好”作為辦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著眼於全體學生,其次再瞄準高層次,使優等學生在能力上得到發展。二是,面向學生髮展的每一個方面,開足開齊國家教委頒發的課程,讓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國小部繼續開展興趣小組活動。6、進一步完善教研組、備課組考核制度。要求各組在制定計劃時要切合實際,充分考慮其可行性;在執行計劃時要做到內容落實,人員落實,時間落實,計載詳實。同時,要求各組強化群體意識,堅持集體備課,加強隨堂聽課,認真進行評課。7、綜合組(含體育)要提高“課間操”質量,本學期,我們將協助並督促體育組做好各項工作,積極開展籃球活動,爭取合籃球成為我校的傳統專案。與此同時,將要求班主任做好學生的衛生保健工作以及春季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按要求建好健康卡及各項資料。8、加強學籍管理,做好教學資料的收集歸檔工作。繼續搞好學籍管理工作,確保資料詳實,資料準確;認真做好階段性檢測,期中期末考試以及各級各類競賽活動的組織工作;加強檔案管理。

五、工作周安排:

周次起訖日期備註一2月13—17日教師制定教學、培優補差計劃二2月20—24日檢查計劃制定情況三2月27—3月3日召開九年級教師會四3月6—10日九年級月考五3月13—17日月考質量分析六3月20—24日“四優課”校內決賽國中數學競賽國中化學競賽七3月27—31日準備參加區“四優課”競賽八4月3—7日九年級月考、國中數學競賽九4月10—14日月考質量分析、國中物理競賽十4月17—21日期會考試十一4月24—28日測試分析十二5月1—5日五一長假十三5月8—12日九年級月考十四5月15—19日月考質量分析十五5月22—26日教學進度檢查十六5月29—6月2日國小興趣小組成果展示十七6月5—9日會考十八6月12—16日期末複習十九6月19—23日國小畢業會考二十6月26—30日期末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