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橋樑認識實習總結範文

來源:才華庫 2.5W

接地氣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想必你的視野也得到了開拓,這個時候該寫一份實習總結了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喔!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路橋樑認識實習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路橋樑認識實習總結範文

道路橋樑認識實習總結1

這個周我們12道橋進行了橋樑道路隧道的認知實習。其中既有橋樑的施工也有橋樑的維護與加固,既有道路表面瀝青的鋪壓也有隧道的參觀。雖然總共只有3天半的認知時間,但是讓我對橋樑與道路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次認知實習參觀的橋樑總共有14座橋樑。按橋樑的形式分有連續樑橋,連續剛構橋,斜拉橋,拱橋。連續樑橋與連續剛構橋有什麼區別?這點在這次認知實習前我總共搞不清楚,到底剛構橋剛構在哪裡?終於在第二天,瀏覽浦壩港大橋的時候找到了區別。浦壩港大橋主跨為連續剛構,設計為雙薄壁墩,為柔性,可以產生一定的形變,減小了荷載能量對橋樑的影響。而在前一天下午瀏覽橋樑時,甬臺溫高速的一座高速橋樑時,老師有介紹那是連續樑橋。通過兩者的對比,我發現了差別。連續樑橋的橋板與墩是分開的,中間通過支座鉸接傳遞力,而連續剛構橋的墩與橋板是一體的,會有彎矩傳遞至墩上。當然不管是連續樑也好,連續剛構也好都是有兩孔及以上的孔數,不然也不能稱之為“連續”。說了這麼多的連續樑與連續剛構,那麼這些橋型有什麼優點?或者說什麼地方是適合這些橋型搭建的呢?我結合了以前學過的力學知識進行了簡單的理解歸納,連續樑橋可以說是從簡支樑橋演變而來,一座簡支樑橋在橋中間加一根橋墩就把簡支樑改為了連續樑了。連續樑的優點便在於跨中的橋墩能產生一個向上的推理減小了跨中的彎矩大小,變減小了橋的樑高,節省了材料。

這種橋根據我以往的經歷屬於中小橋型,在比較大的橋樑時都不選用這種橋型。而連續剛構橋則是在連續樑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我們這次觀察到的連續剛構橋有靈江二橋,浦壩港大橋以及椒江二橋的引橋部分。連續剛構橋基本說是維持了連續樑橋的有點,但是簡便了施工。就拿靈江二橋來說,靈江二橋前半段是連續樑結構,跨中為連續剛構,而在施工的時候,在連續樑部分採用掛籃施工時要將連續樑墩頂位置臨時固結,施工完畢後再解除臨時固結,但是這過程在跨中連續剛構部分是沒有的。上面的內容是我在連續樑墩的位置看到了用鋼架搭建的一個橋段,然後老師說是為了臨時固結便自己通過上網蒐集了這些資料。這兩種橋型都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如果都是變截面橋板的時候,樑高都是墩的位置比較高,在跨中位置比較低。這是因為在墩的位置處彎矩較大而在跨中彎矩較小對介面的要求不大,變截面便可以節省材料,減小橋樑自重。而連續剛構橋的墩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中浦壩港大橋為雙薄壁柔性墩可以達到削峰的作用,而椒江二橋的引橋部分為單剛性墩。柔性墩可以產生一定的變形,吸收一定橫向力所帶來的能量,但是不結實;剛性墩雖然沒有柔性墩這麼經濟有用但是牢固有很大的安全性。

連續樑與連續剛的感悟便介紹到這吧。下面我說下拱橋。這次我們認知實習參觀過三座拱橋,分別是:河頭橋,靈江三橋與健跳大橋。其中河頭橋為上承式拱橋,靈江三橋與健跳大橋都是中承式拱橋。所以先講講河頭橋吧,河頭橋在這次的認知實習中算是最老的橋了,橋墩都是以塊石砌成,然後用水泥漿澆築,在橋孔上有許多漂浮物,應該是以前水位上漲時擱置在那裡的。河頭橋是一座雙曲拱橋,所謂的雙曲拱橋便是在常規的拱橋基礎上,將拱圈設計成有好幾個拱圈構成。河頭橋整體的鏤空較多,橫隔板也打了兩個小孔以減輕橋體自身重量。根據老師介紹,這種橋型正是我國在20多年前最喜歡用的橋型,因為整體輕盈,用材少,比較經濟,在這種中小跨度的橋中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因為我們在瀏覽河頭橋底下的時候,發現這座橋的下部曲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裂縫,老師說這些裂縫並不影響使用。這座橋經過了20多年的風雨考驗,雖然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是並不影響我們對以前技術的嚮往。

靈江三橋與健跳大橋都為中承式拱橋,區別為靈江三橋有系杆將拱的橫向力轉化為內力,減小了對地基的負荷與要求。中承式拱橋不同於上承式拱橋,橋面位於拱的中部,橋面與拱通過拉桿進行力的傳遞。靈江三橋由於地點原因我們無法到達橋下觀看該橋的下部結構,所以我只能通過健跳大橋來說下中承式拱橋的下部結構。健跳大橋的拱與橋面是不固結的,也就是說整個橋身都是漂浮體系,緊靠拉桿與橋板與兩邊橋板的連線進行受力。我將健跳大橋分為引橋與主跨,引橋部分的橋面是有支柱將其支撐在拱上,拱腳則直接落於兩邊的山體內部。剛剛提到健跳大橋是沒有系杆的,所以橫向推力要有地基承擔,不過由於周邊是山,岩基淺,承載能力大。主跨則由拱用拉桿將橋面拉起,老師介紹拉桿已經進行過了維修,由於雨水的侵蝕或者其他的原因,原本部分拉桿已經不能完成其應有的工作量便進行了替換,並在表面噴上了鋁粉,鋁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碳化的能力。而橋板與連續樑或者連續剛構橋對比,我們會發現,拱橋的橋板要比連續樑橋或者連續拱橋的樑高低很多,原因則是拱橋的向上支援力是與向下的壓力都可簡化為均布荷載,所以彎矩很小,對橋板的抗彎要求自然低了很多,這就造成橋的樑高也低了許多。在健跳大橋上我們能發現新的事物,比如在拱上有稜鏡,這是為了對橋進行檢查特地放上去的。還有在橋板下方我們能看到有像纜車一樣的裝置,這是為了對橋板進行檢修時,方便檢修人檢查橋板安裝的。還有就是下部橋板我們看到了碳纖維布,老師說碳纖維布的彈性模量能打到120MPA,這可以說是達到了鋼筋混凝土模量的百分之五十,可以很好的增大橋板的抗彎能力。拱橋便到這吧。

拱橋和連續樑連續剛構橋,已經講完了剩下一種橋型沒有講便是斜拉橋。所謂的斜拉橋便是放棄了部分的橋墩,通過橋塔上的拉索將橋面穩定住,由於少了很多的橋墩所以地形的適應能力強,適合大跨徑的建造。這次實習的橋中,斜拉橋有三座,一座是矮塔斜拉橋,在我們第一天實習回去的路上看到的;一座是臨海大橋,還有一座是椒江二橋。其中矮塔斜拉橋顧明思義便是橋塔比較矮的斜拉橋。由於橋塔較矮,所以拉索的角度大,在豎直方向上的拉力小,變有了4塔的斜拉,並且橋板的樑高很大,可能是由於橫向拉力大的緣故。臨海大橋與椒江二橋的橋塔都很高。首先介紹下臨海大橋。臨海大橋的引橋部分是用連續樑的形式,主跨部分則是使用了高塔斜拉,橋塔為倒Y型與橋身固結,橋身則由箱梁構成,並且為減小風的橫向推力,設計了防風嘴。橋塔下部由於水位較低,我們能看到橋塔下部的結構並由此可以猜測:橋塔仍是沿著Y字傾斜插入到水底的一定程度。在橋上部,我們能看到為雙向6車道,在這次的實習過程中這樣的寬度也是屬於了前列。椒江二橋是最近剛剛建成,在工藝或者設計上都可以看出來能遠超其他的橋樑。椒江二橋的引橋部分是由連續剛構組成,主跨部分則是兩個鑽石型橋塔的雙索麵橋。我們在椒江邊瀏覽了椒江二橋的下部結構,在橋塔下部,有防撞設施,減小由於船舶的撞擊對橋塔的影響,進而影響了橋樑的安全。椒江二橋用的也是變截面樑,減小了橋樑自重更加的經濟也美觀。隨後我們是通過人行樓梯上到了椒江二橋的上部,在人行道的右側,我們能看到很大的排水孔,並且椒江二橋的伸縮縫有兩種,一種是模數式伸縮縫,一種是橡膠式伸縮縫。這主要是由於椒江二橋比較長,變形量較大,所以設定了兩個伸縮縫好應對這種問題。椒江二橋的拉索是我們能夠近距離觀察到的拉索了,在其上我們首先能觀察到有螺紋一般的縫,老師介紹這是為了防止雨水附著在上面而設計。並且拉索也不是直接固定於橋面上而是通過一個三角型的鉸接在橋身上,這個三角中又一邊是可以伸縮,我的猜測這是為了放著風的橫向作用設計,保證了拉索的位置穩定。其中我們在拉索上觀察到了一個儀器,兩側都有,估計是實時監測裝置,觀察橋樑拉索的狀況而安裝。

我們還實習了橋樑的維護與加固地點。其中橋樑的維護我是在黃岩的一座高架橋的維修加固地點。這座高架橋由於時間的推移,蓋樑上產生了斜裂縫與豎向裂縫。產生斜裂縫我們是知道這是由於墩給蓋樑產生向上推力的一個分力導致其的產生,豎向裂縫則是抗彎不足產生的。維護的辦法便是在裂縫處填入特製的混凝土或者瀝青將裂縫補上。加固辦法便是在原蓋樑上加厚,並在危害區域布上彎起鋼筋或者縱向鋼筋,然後用後張法在這次新加厚的地方進行加固施工。這樣很好的增強了蓋樑的抗剪與抗彎的能力。另一個地點的加固方法在我前面有提到便是貼上碳纖維布,不過在那裡我們看到了如何貼,然後在貼後塗上一層鋁粉,抗鹽化與碳化。

我們在這次實習過程中還去了樑場,所謂的樑場便是澆製樑板的地方,一般都是露天的。我們在那裡看到了鋼筋綁紮好的模型,還有如何將混凝土灌進去的過程。樑的製作首先是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綁紮好鋼筋,其中會先將波紋管放置在裡面,然後在波紋管中套入塑料支撐,放置在灌入混凝土的時候將波紋管壓壞。而在灌入混凝土前要先在鋼筋支架外面和裡面都架立好模板不然,混凝土怎麼固結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在灌入混凝土時,工人是將振搗棒插入其中的。看完了樑的澆製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箱涵,在箱涵前面有一條河流經過,所以我猜測這個箱涵的目的便是通水。

橋樑已經講完,剩下的便是道路與隧道了。便將這兩個一塊兒將吧,比較隧道說穿了就是隧型的道路。實習中我們看到過瀝青的鋪壓,不同長度的隧道有什麼區別等。瀝青的鋪壓主要是以機器為主,人工為輔的方法。首先是有一臺專門的攤鋪機將貨車上的瀝青全部攤鋪在路上,然後工人在一旁將有些不平整的地方弄平。最後由壓路機分三次壓實。其中第一次與第三次的壓路機都是鐵桶的壓路機,而第二次的壓路機是一種分為4個輪子的壓路機。壓路機從邊往中間壓實,保證了道路從邊到中有一定的傾斜。壓實以後等瀝青的溫度下來便可以通車了。隧道我們瀏覽的是學校背後的烏龜山隧道,因為它屬於城市隧道有人行道,方便我們大批人的瀏覽,也提供了安全。烏龜山隧道並不長目測是在200米左右,洞承圓拱形,因為園是一種很能受力的形狀。在隧道中我們能看到消防栓與消防器具,在長一點的隧道中我還看到過有緊急停車帶,不過烏龜山隧道較短就沒有設定。在洞口我們能看到其上有用水泥澆築,這應該是為了防止山體上的岩石滑落所做。

這次經歷了4天左右的實習,我的收穫也是很多,許多從書上學到的知識也在這次實習中有了運用,對我的力學知識或者結構設計原理的知識有了鞏固。

道路橋樑認識實習總結2

一.實習目的

老師組織這次的認識實習,是幫助我們在接受專業的道路橋樑知識之前,對我們所學的專業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讓我們接觸提前接觸一些關於道路橋樑方面的知識。增強我們以後學習專業課的積極性。

二.實習時間

20xx年11月27日

三.實習地點

1、臨沂市濱河大道(第一段)

2、臨沂市三和大橋

3、臨沂市祊河大橋

四.實習中所見的路橋

1、臨沂市濱河大道(第一段)

濱河大道為臨沂的景觀大道,在綠化設計目標上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標誌性的現代化城市景觀道路。

大道第一段現在正在進行修復之中,在施工現場我們通過老師講解與觀察,看到路面結構分為三層:面層、基層和墊層。面層位於整個路面結構的最上層。它直接承受行車荷載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車身後所產生的真空吸力的反覆作用,同時還要受到降雨和氣溫變化的不利影響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效能的層次。面層應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並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還應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基層位於面層之下,墊層或路基之上。基層主要承受面層傳遞的車輪垂直力的作用,並把它擴散到墊層和土基,基層還可能受到面層滲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蝕。用來修築基層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瀝青等穩定土或穩定粒料(如碎石、砂礫),工業廢渣穩定土或穩定粒料,各種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礫。墊層是介於基層與土基之間的層次,在土基處於不良狀態時,如潮溼地帶、溼軟土基、北方地區的凍脹土基等,應該設定墊層,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滯留的自由水,確保路面結構處於乾燥或中溼狀態。墊層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細水)、排水(滲入水)、隔溫(防凍脹、翻漿)作用,並傳遞和擴散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保證路基在容許應力範圍內工作。

濱河大道修復段路面基層

2、三和大橋

三和大橋是柳青河上建的一座獨塔雙索麵扇形斜拉橋,橋型為獨塔雙索麵扇形斜拉橋,主塔順橋向採用倒“Y”字形,橫橋向雙柱折線呈“花瓶”式。塔墩固結,樑塔分離。橋樑全長167、08米,寬28米,橋兩側各有3米的人行道和2米的拉索區,行車道18米。設計車速為80千米/時,保證交通需求。該橋是臨沂市的第一座斜拉橋,它的建成對臨沂城市防洪、緩解市區交通壓力、美化城市環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斜拉橋是由許多直接連線到塔上的鋼纜吊起橋面,斜拉橋由索塔、主樑、斜拉索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獨柱,材料有鋼和混凝土的。斜拉索佈置有單索麵、平行雙索麵、斜索麵等。

3、祊河大橋

祊河大橋全長520米,主橋寬34米,引橋寬30米,雙向六車道。祊河大橋分別與南、北兩岸濱河大道採用簡易立交形式相交,以確保主幹路的暢通。上部結構主橋為五跨異形拱連續樑橋,引橋為30m簡支T樑,跨徑組合2×30+55+100+120+100+55+30m。雙向六車道佈置,並設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設計核載為城市-A級,設計車速時速60公里/小時,地震裂度按7度設防,設計洪水頻率為百年一遇。主橋橫斷面寬34m,引橋橫斷面寬30m,橋樑下部結構為鑽孔灌注樁基礎,大體積鋼筋砼承臺及V型橋墩。工程總造價約7000萬元。

蒙山大道祊河大橋主橋上部為五跨異型拱連續箱梁結構,單跨最大跨徑120米,引橋為30米簡支T形樑結構,是亞洲第一座五跨異形拱連續箱梁結構橋樑。

在橋樑的設計方面伸縮縫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伸縮縫是因為橋樑跨度大,為避免橋樑修建好後受到外界影響而使橋樑變形開的縫。伸縮縫可有效的保護橋樑免受強烈震動造成很大的損壞,同時在伸縮縫中間的欄杆也是可以左右移動的,這也保護了欄杆在震動時受到損壞。這是橋樑設計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伸縮縫在平行、垂直於橋樑軸線的兩個方向,均能自由伸縮,牢固可靠,車輛行駛過時應平順、無突跳與噪聲;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滲入阻塞;安裝、檢查、養護、消除汙物都要簡易方便。在設定伸縮縫處,欄杆與橋面鋪裝都要斷開。

五.實習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初步瞭解到了橋樑的分類,可以按用途、跨越障礙、使用材料、按橋面在橋垮結構的不同位置、按橋長、按受力特點分。按受力特點,有樑式橋、拱式橋、懸索橋、斜拉橋、剛構橋和組合體系橋。

樑式橋:以受彎為主的主樑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樑。主樑可以是實腹樑或者是桁架樑(空腹樑)。實腹樑外形簡單,製作、安裝、維修都較方便,因此廣泛用於中、 小跨徑橋樑。但實腹樑在材料利用上不夠經濟。桁架樑中組成桁架的各杆件基本只承受軸向力,可以較好地利用杆件材料強度,但桁架樑的構造複雜、製造費工,多用於較大跨徑橋樑。桁架樑一般用鋼材製作,也可用預應力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製作,但用的較少。過去也曾用木材製作桁架樑,因耐久性差,現很少使用。實腹樑主要用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製作,也可以用鋼材做成鋼鈑樑或鋼箱梁。實腹樑橋的最早形式是用原木做成的木樑橋和用石材做成的石板橋。由於天然材料本身的尺寸、效能、資源等原因,木橋現在已基本上不採用, 石板橋也只用作小跨人行橋。

拱式橋:用拱作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的橋。拱橋主要承受壓力,故可用磚,石,混凝土等抗壓效能良好的材料建造。大跨度拱橋則可用鋼筋混凝土或鋼材建造,可承受發生的力矩。

1、拱的受力特點,拱是一種有推力的結構,它的主要內力是軸向壓力。拱在同樣荷載作用下,拱腳支座產生水平反力(也叫推力)。它起著抵消荷載引起的彎曲作用,從而減少了拱杆的彎矩峰值。

2、拱的型別。按結構組成和支承方式,拱可分為三鉸拱、兩鉸拱和無鉸拱三種。三鉸拱為靜定結構,兩鉸拱和無鉸拱為超靜定結構,工程中較多采用後兩種形式。

3、拱的形狀越接近合理拱軸線則受力越合理,但是為了施工方便,一般採用圓弧形。

懸索橋:懸索橋是以承受拉力的.纜索或鏈索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樑,由懸索、索塔、錨碇、吊杆、橋面系等部分組成。懸索橋的主要承重構件是懸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強度高的鋼材(鋼絲、鋼絞線、鋼纜等)製作。由於懸索橋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強度,並具有用料省、自重輕的特點,因此懸索橋在各種體系橋樑中的跨越能力最大,跨徑可以達到1000米以上。

斜拉橋:作為一種拉索體系,比樑式橋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橋樑的主要橋型。斜拉橋是由許多直接連線到塔上的鋼纜吊起橋面,斜拉橋由索塔、主樑、斜拉索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獨柱,材料有鋼和混凝土的。斜拉索佈置有單索麵、平行雙索麵、斜索麵等斜拉橋是將樑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橋。它由樑、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組成。斜拉橋是一種自錨式體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樑承受、樑除支承在墩臺上外,還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按樑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為鋼斜拉橋、結合樑斜拉橋和混凝土樑斜拉橋。

組合體系橋:主要承重構件採用兩種獨立結構體系組合而成的橋樑。如拱和樑的組合、樑和桁架的組合、懸索和樑的組合等。組合體系可以是靜定結構,也可以是超靜定結構。可以是無推力結構,也可以是有推力結構。結構構件可以用同一種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製成。常用的結構形式有:1拱、樑組合體系橋2樑、桁架組合體系3索、樑組合體系。

在所看到的橋樑中最讓我覺得比較好的是祊河大橋,祊河大橋為五跨異型拱連續箱梁結構,這種結構的橋,施工中有較大的難度,比如說,拱的施工難度。在濱河大道實習時,看到有拉瀝青混凝土拌合料的車沒有用帆布覆蓋拌合料,施工操作中存在許多的誤差。還有在祊河大橋是看到伸縮縫內有太多的泥土雜物,沒有進行及時的清理。

認識實習道路橋樑工程讓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道路橋樑方面的知識,這對於以後學習專業知識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它不僅讓我們掌握了一些專業性的概念和術語,也讓我們增加了對以後學習專業知識的信心。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上網查詢資料,對於道路橋樑我們也有一定的瞭解,,瞭解到一些橋樑設計的方法。這對於以後我們學習知識或者說是設計橋樑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於橋樑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斜拉橋。斜拉橋可以使樑體內彎矩減小,降低建築物高度,減輕了結構重量,節省材料的優點。

道路橋樑認識實習總結3

一、實習概況

應院校推薦我榮幸的上海浦高(集團)有限公司頂崗實習。參與了江都專案部經十路道路工程,一名實習施工員。

畢業實習是畢業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學生進行設計的重要基礎。畢業實習的好壞直接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認對待。

我是學給排水工程的,在書本上學過的理論知識,似乎通俗易懂認為自己明白許多,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在畢業實習這幾個月期間,我參與的是江都專案部經十路道路工程,驗證和鞏固充實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了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接觸課堂以外的實踐知識,加深瞭解了對本專業的需要。培養了獨立進行資料收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習目的

這是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我們已經不再是學生的身份了,而是一個成人一個有責任的成人,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們的肩上開始扛著責任,凡事得謹慎小心,否則隨時可能要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承擔嚴重的後果付出巨大的代價,再也不是一句對不起和一紙道歉書所能解決。

實習任務主要來說就是深化我們所學的專業技能,首先我來說一下看圖紙。為了能更加了解施工的過程與注意的事項,對圖紙進行了大概的研究,爭取把每處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因為馬上就要進行工作了,看不懂圖就不能做出合理的施工指導與學習,接受方面也相對比別人差點,應為,每一個工程都是按照圖紙上面的施工要求而施工的,所以看懂圖對我們來說確實很重要。必須熟悉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才能完善的合理安排人員施工,指揮施工的進度,指揮機械材料資源的運用,給與公司賺取最大的利潤,節約成本,嚴控成本。

三、實習內容

為了吸納更多的知識,我從理論與實踐出發,細心的發掘潛在的聯絡與其他的因素。

經過這幾周週末實質性的學習,看了一條道路的形成中的各種施工,有挖土,埋管,壓土,平路基,回填,簽證,鋪三渣,與鋪水泥,道路側石,檢查井,雨水井,過路管,測標高,放線等。我觀看了一條道路的整個過程。

對於一個初學者,我就像海綿一樣瘋狂的吸納知識,施工的時間順序,人員的安排,以及施工中該注意的事項。

來到這裡大概兩週的時間,我自主的找到師傅商量希望給我一個測標高的機會,因為我想從基本的做起,對於施工員來說測標高是最基本的,師傅帶一點點的質疑的問道“你能夠達到要求麼?時間與精確度,你沒耽誤一秒工程上損失多少錢,你知道麼”我聽他細細列出來我才發現原來測標高也是這麼重要的一件事。不過我沒有退縮,我相信我自己,我態度堅決的對師傅說“我能行”。師傅看我不是開玩笑而且態度誠懇堅決,就給了我一個機會,叫我去測2A2B的軌道樑標高,我大喜過望,懷著忐忑的心就上了“戰場”猶豫心裡過於激動第一次為公司做事,雖然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我知道這是我踏上成功的第一步,我按要求的細心將所需資料測出,看到師傅滿意的表情,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我知道我成功了。

沒有讓師傅失望,也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我必須把握機會往上爬。也正應為這一次得到了師傅的信任,往後師傅開始漸漸的相信我給與我機會發展,給與我機會測量,道路的井的標高,還有水泥面的標高等等都給與我機會讓我放手一搏,在我測好以後師傅會在看一遍以免出現誤差,不過我基本沒出現過誤差。這裡得小小的自戀一次,呵呵。師傅看我測標高熟練之後就教導我如何放線,在道路上主要是放中線以及井的位置,我也沒有讓師傅失望起初有點生澀,到後來師傅不洩的教導下,我也熟練的掌握了放線的技巧,經緯儀和水準儀的運用越發熟練。

不過這個並不是我的目標與理想,我開始向各方面發展,問師傅的問題也更加多,有關於施工的也有關於其他方面的,都是我們施工員該面對的知識。

在實習期間我學會的知識太多太多,我知道了三渣的養護期,三渣的質量依據,與和業主,監理,材料供應商,機械師傅,工人之間周旋的方式。

還有如何為公司獲得更大的利潤。鋪三渣過後進入了養護期,同時也進入了過年放假。回家有點期盼也有點不捨。回去之後和同學們在一起聊天共同學習,大家一起討論公司如何如何,我發現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幸運的來到了上海浦高(集團)有限公司幸運的來到了江都專案部。

時間一閃即過,我又回到了工作中,再次過來這邊養護期已經過了,工程也完成了40%,現在的主要目的就是鋪混泥土了,做這個是要看老天的心情的,我們把握好老天的喜怒哀樂,每天守著天氣預報,期待著明天不下雨,下雨的話就織模版,不下雨就打混泥土,雖然是看老天不過也是很忙的一段日子,應為還有許多事情要我們去做,師傅每天忙碌指揮並監督工人們施工,我們在旁學習與發現。偶爾會有其他的事情用的上我們的我們都會踴躍的參與,希望能學到更多知識。從中我瞭解到了簽證,我做過兩三個簽證,起初還有點生疏,在師傅與經理的反覆省察中,終於達到了要求,後面的簽證我自己也大概的瞭解了一些,出的錯誤也隨之減少了,我又學會了一樣東西。

四、實習感想

1、任何工作任何崗位都應該認真細緻,需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這個崗位需要與現場管理,經常要處理大量的施工安排,要求精確,任何一點細小的錯誤都會影響到整體的結果。在單位的任何部門都應該保持著嚴謹的工作作風。如果將這一工作作風聯絡到企業當中,也可謂是企業文化的一大體現。

2、講究分工合作,分工合理,工作程式詳細具體,每一步驟都有一定的操作規範。各道工序都互相關聯,每一步都關係到整體結果,必須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最後才能完美完成工作任務。分工合作並不是吃飯搞平均主義,而要結合每個同事的實際工作能力,合理的安排、分配工作,儘量發揮每個員工的最大潛力,為公司博取更大的利潤,真正做到優劣互補,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3、與同事的相處與交流以及和公司其他兄弟部門的協調非常重要。由於一個完整的任務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來完成,所以同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突顯關鍵。各個部門的工作關係互相牽制、互相影響,任何一個部門都不可以單獨運作,對於這些我是體會頗深,因為我們建築公司與機師公司,本事一體胎兒,何耐,雙方卻是格格不入,現場施工本應當該聽令與指揮,可本人發現機械對於我們建築公司,是有不小的不滿的,並不是想像般那種融洽的關係,感覺機師方面脾氣較大,架子過高了,叫他施工像我們欠他錢一般,如此讓人情何以堪。“同是本根生相見何太急”。

4、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要用正確的方法與同事交流,儘快地解決問題;例如由於某些客觀原因,雖然不應由某個人完全負責,但確實影響到其他同事的工作。這時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與同事交流,儘快地解決問題,大家才能齊心協力地搞好工作。

另外,在辦公室的人際關係也很難把握,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實習生。有些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親近或疏遠任何一方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我在這方面的經驗是少說話,多做事,這方面的技巧,書本上是學不到的,要在工作中慢慢地學習與積累。

五、實習經驗及收穫

首先,這次的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作環境。不論以後在哪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公司裡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公司知道了作為一名施工員應該怎樣做好本職工作,並初步懂得如何與監理及業主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等。

其次,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工程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及軟體作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安排人員、機械、材料方面初步瞭解,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質量問題,在繪圖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到即質量安全又博取利潤的條件。沒有這次實習也許繪圖只是用書本上的照搬照畫,測量也只是盲目的測測閉合圈,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在工地雖然忙,但能學的是一些實用的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例如:混泥土的鋼筋網片連線應採用怎樣的搭接方式,下層和上層鋼筋網片搭接距離是多少,還有內建拉力鋼管等等很多問題,都是鋪澆混泥土施工中的安全質量問題。只有通過實踐後才能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我在實習過程中有不少的收穫,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

六、實習總結

我是給排水工程的,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築工程,給排水工程,以及市政道路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為我們今後的工作引開了一條路,我們通過觀察問詢等方式瞭解到了很多我們不曾知道的東西。在書本上學過的理論知識,似乎通俗易懂,但從未付諸於實踐,永遠不會體會到難度有多大;只有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通過畢業實習這幾個月期間,我驗證和鞏固充實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了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接觸課堂以外的實踐知識,加深瞭解了對本專業的需要。培養了獨立進行資料收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走的路做準備。我相信,此次實習將是我今後人生的一個良好開端。在我今後的不斷努力下,我會最大限度的發揮我的人生價值。

最後,十分感謝上海浦高公司以及江都專案部及帶我的師傅這些日子來的培養給我的指導,讓我對社會、對工作、對學習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認識,讓我在即將結束的大專生活中留下了美好的一頁。謝謝!我也要對指導老師說一聲謝謝,感謝他們對我的栽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