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91W

一個精彩的活動已經圓滿收官,在這段活動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體會吧,那麼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於心吧。你所見過的活動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精選6篇)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1

為期3周的上海田蘭中學第十七屆校園科技節已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本屆科技節以“科技創新讓後世博時代更美好”為主題開展了科技競賽、徵文、板報、講座等9個科技活動專案。

開幕式上,劉校長做了重要的宣傳和動員講話,熱情洋溢的話語讓全體師生積極踴躍地投入到科技活動中來,也確保了整個科技節活動的順利開展。

5月20日競賽類比賽同時在新大樓與操場上舉行。全校共有180人/次參加了五項比賽,分別是頭腦OM系列活動之越高越好、紙質滑坡車、曲線飛行和航模橡筋留空競賽及中國結比賽。在活動中同學們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方式解題,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充分體現了頭腦OM活動的宗旨。

在越高越好比賽中,題目要求只能用一張A4紙製作一個能承重一枚或者兩枚硬幣的結構。同學們製作了各種形狀的結構,有的方,有的圓。在放置硬幣時他們凝神屏氣,全神灌注,小小的臉上流露出專注的神情。無論比賽成績如何,他們已經成為了“科學道路上的探索者”。

下午我校邀請到了上海地震科學院楊志根教授開設了一堂“新一期地震活躍期的到來人類將如何面對”的科普講座。全校25個班級通過電視直播或現場觀看的形式認真觀看了講座。在講座中楊教授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的為同學們講解了地震形成的過程及對我國有影響的地震板塊、解釋了地震學中的專業名詞、展望了未來地震發展的規律。通過講座同學們對近期世界各地多發的地震災害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消除了種種網路迷信遙言及認知誤區。

與上屆科技節相比,這次著重加大了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的比重,如曲線飛行、越高越好、紙質滑坡車。為市頭腦奧林匹克萬人大挑戰打好了基礎。

本屆科技節雖然已經結束,但科技創新、科技活動的開展卻永無止境。目前,我校學生的科技發明、創造成果還比較欠缺,希望廣大師生以科技節為契機,推動我校科技活動的深入開展,不斷提升科技節活動的質量,不斷提高科技發明的檔次,為建立素質教育理念下的科技特色學校而作更大的貢獻。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2

一個充滿生機、孕育希望、收穫成功的五月已悄然而過,我校第六屆科技節也圓滿落下帷幕。本屆科技節在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注下,依託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充分發揮任課老師的能量,各項活動得到了有效落實。正是因為有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有其他處室如總務處、學生處、辦公室的積極配合與大力協助,這次以“探索科技創新,打造低碳校園”為主題的科技活動才開展得有聲有色。

以下向大家通報幾個資料:

第一個:39。本屆科技節從3月中旬發動到5月份結束,歷時兩個多月,有10個教研組參與組織、策劃了39個活動專案,其中,生物8個、物理5個、資訊與通用技術4個、化學4個、歷史4個、語文4個、地理3個、政治2個、英語2個、藝術1個、怡心苑1個、學生會1個。向所有組織、負責、參與的老師和學生表示衷心的感謝!特別感謝為開幕式帶來精彩表演的資訊、化學、生物、物理科的老師和同學們!一併感謝體育科為開幕式進退場作出的貢獻。

第二個:3000。短短的兩個多月,同學們在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同時,積極創作。本屆科技節共收到學生作品近3000件。我想,這些凝聚著同學們創新意識、科技夢想、低碳理念的作品是同學們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也是學校發展過程中的財富,值得我們好好珍藏。

第三個:42。七年級、八年級、高一、高二共42個班在班主任的精心準備、用心策劃下召開了形式活潑、氣氛熱烈、效果良好的科技節主題班會。年級的發動、班主任的號召把我們的科技活動有力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第四個:4。開幕式當天,有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4家媒體進行現場採訪、報道,進一步擴大了我校的社會影響。

第六屆科技節已經圓滿結束,但39、3000、42、4這些數字卻印在我的腦海裡,讓我記住這些數字背後的故事,記住很多面孔,記住他們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

科技節結束了,在學生的感言中,我記住了八年級15班藍淇、王渝茜同學說的那句話:“因為我們有執著的信念、細緻的分工、團結一心的合作,才有了比賽那日的驚豔,讓若干年後的我們有一段回憶珍藏……”

是啊,今天的體驗與收穫終將成為明天美好的回憶。但是,我希望,值得珍藏的不只是夢載藍天的那一瞬間,更應該是培養創新精神、放飛科技夢想的每一天。

實踐低碳校園,讓我們繼續行動;探索科技創新,讓我們繼續前行!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3

強永中學十五屆科技節歷時兩個多月,在科技節活動期間我們學校師生積極參加,在活動中感受,在收穫中獲獎,本次活動中學生共獲市三等獎2項,區二等獎5項,區三等獎7項,教師作品和論文獲市三等獎1項;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另有3項數學小課題送市、區評比。

本次科技節除個人專案外,還首次採用班級承包學校科技節系列活動開展集體專案,比如開展《龍灣,我的家鄉》海報製作和彙報大賽、《低碳系列活動》等兩個集體活動,其中《龍灣,我的家鄉》海報製作和彙報大賽也是我校《龍灣,我的家鄉》主題研究活動中的一環。

本次活動的組織形式首次採用通過競標產生專案承辦班,最後由高二(4)班和高二(5)班兩個班聯合取得承辦權。兩班在獲得承辦權後,通過修改活動方案,宣傳發動各班開展海報的製作,積極與各班進行溝通和協商,在海報製作完成後,邀請全體科任老師在週一的教工會議的時間對各班的海報製作與彙報進行評分,利用週二班會課時間對高一、高二對調到各班級進行海報演講拉票,最後通過師生的評分評出獎項。在整個過程中承辦班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夏溫平、李佳輝、陳玲玲、李新新等同學,整整三週時間,放棄午休時間、週末休息時間為活動的有序開展進行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

各個參與班通過研究龍灣,確定表達的主題,製作精良的海報,到最後向老師和到各班級演講彙報,在這過程中同樣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高一(2)班、高一(5)班、高一(4)班、高二(7)班、高二(2)班、高二(5)班等班級的海報體現主題的深遠性。

《低碳活動》由高一(3)(4)(7)(8)班聯合策劃並承辦此次活動,四個班的班長和團支部書記以及其他成員積極策劃,參與班同學積極響應科技節活動,在這過程中我們的同學付出許多艱辛,有效完成本次的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內容包括低碳海報製作大賽、低碳黑板報比賽、環保創意徵集比賽、評比低碳模範班等活動,並最後採用關燈3分鐘來結束此次活動,並就藉此思考低碳行動的意義。

同時計算機老師將該主題與計算機課結合,美術老師將優秀海報與元旦匯演的背景結合,有效的拓展和延伸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元旦匯演中高二(7)班學生將學校開展低碳活動搬上舞臺等,有效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本次科技節得到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在整個活動過程,各科室、各老師對活動予以智力的支援,同時學校提供各種便利,這一切猶如提供給學生搭建舞臺所需的一些支架,學生通過努力自己搭建,自己起舞。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我們的學生在這舞臺上飛揚,聽到學生如同春筍拔節般的聲音,感受到學生心靈飛翔的優美。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4

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及各位老師的精心組織、策劃下,經過各位老師、同學的共同努力,我校第四屆科技節活動現已圓滿結束,通過學校的科技節,使我校師生形成倡導科學,弘揚科學,學好科學,用好科學的良好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學校科技活動的深入開展。現將本次活動的開展情況作如下小結:

一、活動開展的有序性和多樣性

首先從本次科技節活動的開展來看,所有的活動在各方的努力安排和協作下,能夠基本有序地進行,各項活動的負責與分工明確。科技節活動的方案是在與各位負責老師充分協商後才做的最後定稿。學校大隊部承擔活動中宣傳工作,使校園環境有一定的科技節活動氛圍。各項科技活動的設立與安排以科技節計劃為主題,進行切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活動開展,整體安排由德育處進行協商與規劃,安排合理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活動。此外各部門、各教師通力配合,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活動開展獻言獻策,使科技節各項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其次從本次科技節的活動內容來看,較比前都豐富了一些。除了傳承原有的科幻畫、小製作、手抄報、科技文章比賽外,還觀看了《十萬個為什麼》科普視訊、科普講座,還舉行了“用報紙造橋”創意大賽和“眾志成塔”等比賽專案。

二、活動開展使學生的素質得到一定提高

本次科技節的活動專案很多,但並不意味著多而不實。在活動中,學生們不但鍛鍊了自己的能力,更獲得了很多新的科學知識,通過視訊《十萬個為什麼》,學生懂得了人出汗是為了調節體溫、滋潤面板,知道了植物也需要呼吸空氣;而紙橋創意大賽是同學們的強項,在比賽前,還可以看到同學們互相討論最佳的製作方案,力爭使紙橋做的最好看最穩固。

三、對於本次科技節的一些想法

雖然此次科技節活動開展的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可以說全校師生大部分都投入了進來,但是從活動的開展和作品的質量來看,一些班級參與不夠積極,整個科技節活動中有些班級上交的作品寥寥可數。一些班級對作品的要求不高,只停留在“完成”上,因此上交的作品在整體美觀、細節方面、清潔程度上都不理想。其實我們很多同學有非凡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但動手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沒有老師或家長的指導,做出來的作品就有些粗糙了。因此,在以後類似的活動中,我們要提高認識,提高要求,而不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沒有進步。

其次,由於本次科技節增加了一些以往沒有的活動專案,沒有實踐經驗,使得一些活動在具體操作中出現問題,如“眾志成塔”比賽中學生跑動時地面會震動,地面震動很可能會導致塔倒的問題,這些要在以後的科技節活動中進行改善。

再次,在此次活動的籌備過程中出現一些細節考慮不周的問題,雖然提前一個月作準備工作,在活動開展前各負責老師也進行了協商,但由於各負責老師沒有更詳細地考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導致一些活動專案作品不能按時完成,影響整個科技節活動的後期工作;體育館各比賽專案也較為隨意,組織有些混亂。鑑於此,在以後的類似活動準備工作中,可以組建一個組委會,落實相關部門的責任,發動有能力的教師共同參與到籌備工作中。

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活動注重了資料的收集和累積,以往我們都不注重資料的累積,使得很多開展過的活動無據可查,造成了一定資料和經驗的.損失,所以在本次活動中,強調了資料的儲存工作,使得各項活動過程脈絡清晰。

總的來說,本次科技節的開展有一定的進步,但我們也要看到出現的問題,在總結經驗的同時要吸取教訓,把做得好在以後的活動中繼續做下去,做得不好的,在以後的活動中加以改進,力求每一次活動都有進步,每一次活動都能成為全校師生美好回憶的活動。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5

為提高學校科技教育的質量,擴大科技教育的內涵,鞏固和深化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用科技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我校與2009年12月成功參加了以“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氛圍濃厚,本次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同學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宣傳到位,工作井然有序。

活動之前學校領導對這次活動高度重視,以校長高淑霞為組長的科技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落實,在學校全體教師會議上對這一工作進行了認真宣傳與佈置。活動領導小組專門制訂了活動方案,在全校師生的同心協力下確保這項工作的正常進行。我們利用週一升旗儀式進行了科技節活動的通知,充分發動全校學生,營造活動氛圍。

二、活動多樣,學生踴躍參與。

根據活動方案,我們具體安排瞭如下活動內容:

1、青少年板塊:由競賽活動與展示活動組成,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展覽、少年科學幻想畫和青少年科學DV展覽等。

2、科技輔導員板塊:內容包括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競賽和優秀科技輔導員方案評選,另設科技輔導員論壇(推薦優秀科技輔導員參加)。

三、科技競賽作品原則

堅持“三自”即: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製作和撰寫;“三性”即: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更加突出創新性和科技含量;優秀科技實踐活動作品要堅持“五要素”即:明確的選題目的,完整的實施過程,完整的原始材料,確切的實施結果,實際收穫和體會。更加強調真實性、示範性、教育性和完整性。

四、成績斐然,碩果累累。

本屆科技節活動由於學校領導重視,活動領導小組精心策劃與組織,各班班主任密切配合,相關老師認真指導,取得了不俗的成果。通過本次科技節活動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科技實踐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科技。

五、展望未來,任重道遠。

為期一月的科技節活動結束了,但科技節活動給學生們留下的印象確實深刻的。我們所取得的成果只能代表過去,科技創造人類,科技創造未來。“科技是一個民族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將以這次科技活動為契機,在學生中大力倡導“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刻苦、嚴謹、認真的科學精神,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掌握科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科學素養。

中學科技節活動總結6

我校第二屆科技節(暨第三屆理科節)已結束,意猶未盡。因為學生們的熱情似乎還沒有完全被激發,但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只能把我們的想法展現於下一屆。現總結如下。

一、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開拓了學生視野,促進理科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通過這屆科技節,逐步提高我校學生的科學素養,也為迎世博添磚加瓦。

每個學生都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舉辦科技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搭建活動的平臺。尤其說四驅車比賽是體現男孩子的速度,那麼小報製作更能體現女孩子的高度。在這次四驅車比賽中,湧現了一批佼佼者,為我校今後的科技活動開啟新的局面。

在有些學生看來,做熱氣球是最簡單的事情,然後實際上通過兩屆科技節,發現並不是如此。這裡儘管這包涵的物理知識很簡單,但要真正做一個能飛的熱氣球並不是很容易的,需要的是精確的配料和技藝。今年的科技節,在熱氣球比賽時遇到了較大的風,儘管成功升空的熱氣球只有一個,但也正是這一個熱氣球反映的製作的技巧。在整個放飛過程中,我們看到並不僅僅是兩名選手,更體現的是整個班級學生的期盼和與選手們的協作。

在眾多活動中,最引人眼球的還是化學備課組的八年級化學實驗展示和九年級化學知識搶答賽。這兩個活動集學科知識展示和學生團隊協作的又一精品。通過這兩項活動更增加了年級組活動的生機和活力。

學生“變廢為寶製作”作品展示和部分科技作品的展示,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交流了老師和學生的製作情感,體現了我們學校在科技方面的發展歷程。在學生參觀、欣賞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科技世界的憧憬。中預1班方莎莎、中預5班朱士蘭同學的作品深得學生的羨慕。隨著這兩年學校對科技的重視,我校積累了老師和學生製作的作品,成立了作品展示室。

這屆科技節恰逢“世博年”,為了迎接“上海世博”的順利召開,我們在走廊用版面的形式進行宣傳外,還在各年級的科普知識競賽中穿插了一部分世博知識的題目。在拓展課外知識的同時,享受著迎世博的快樂。

還有我們在小六年級、中預年級和七年級開展的創意設計比賽,節電、節水和廢電池回收社團的組建等,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育學生創新意識的有力嘗試。在創意比賽的設計過程中,我校湧現了一批很有價值的創意,可以說為今後專利的申請打下了基礎。如中預一班的方莎莎、中預二班的高天元、中預五班的朱士蘭、小六班的張依婷等。相信這樣的活動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也積極為凸顯學生精彩人生做準備。

二、學生踴躍參賽,併為班級爭光。

與去年相比增加了四驅車、熱氣球比賽專案、光控電子比賽專案、化學實驗展示比賽和化學搶答賽等。

獲獎名單及人數如下:

成功之處:

開展學生創意和“變廢為寶”製作,從中發現了一批有潛力的學生,也鼓勵學生能儘快參與專利申請。

學校對科技活動的支援力度加強,成立專門負責小組;

各個部門協調很好,如總務和資訊組對活動的支援;

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如中預1班和七年級年級的四驅車活動、小六4班的熱氣球和電子製作活動;

湧現了熱情支援學生科技活動的班主任,如中預1班的蔣偉剛、八年級1班的許慧瑩等。

活動呈現以年級為整體,促進年級凝聚力和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

存在問題:宣傳力度仍顯得不夠;學生的課外知識有待提高;硬體設施有待創設,如宣傳廣播、列印裝置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