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1500字(精選12篇)

來源:才華庫 2.94W

經歷了充滿意義的活動後,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那麼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於心吧。可是怎樣寫活動總結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1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範文1500字(精選12篇)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1

為了解返鄉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返鄉大學生的服務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連日來,富蘊縣各鄉(鎮)、村(社群)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通過走訪入戶、電話通知、宣講授課、座談交流、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種形式開展了返鄉大學生宣傳教育工作。

活動中,駐村工作隊向返鄉大學生們介紹了今年工作隊駐村以來所開展的各項惠民生活動,講述了村裡的主要變化與發展方向,圍繞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舉例項宣講了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九項惠民政策,號召學生們在署假期間做好宣傳員,傳播正能量,要知黨恩、跟黨走,感恩黨中央對新疆人民的關心和關懷;要明辨是非、遵紀守法,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中來,以實際行動為家鄉發展做出貢獻。

返鄉大中專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上學期間的經歷、學校生活、談自己的理想志願、談家鄉的變化以及融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感受,並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和建議。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庫蘭達·吉砍說:“現在村裡的發展很快,每次放假回家都能感受到不同的變化,村裡安裝了路燈、蓋了好多安居房,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看到村裡的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我想爭取考上特崗老師,回來為村隊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2

近日,和碩縣農業局駐蘇哈特村工作隊和村黨總支聯合召開返鄉學生座談會暨團隊活動,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返鄉學生及學生家長等80餘人參加了活動。

隨著歡快的音樂響起,返鄉學生艾木拉的一支舞蹈又一次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全體團員面對團旗進行《重溫入團誓詞》。

活動期間,村“兩委”班子及工作隊成員對每名返鄉學生進行了談話,詳細記錄了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今後的打算。希望返鄉大學生們積極參與村裡各項活動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所學知識,多走進紅領巾課堂,做好黨的政策宣傳員,當好民族團結的實踐者和社會穩定的維護者,為促進家鄉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發揮積極作用,所有參會人員在簽字版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表明了維護穩定、維護民族團結、同敵對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

華南理工大學學生郭欣榮說: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深刻的瞭解到了現在和碩縣發展的歷史與程序,讓我充分地認識到目前的和諧生活來之不易,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當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教育並且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在這個暑期我們也應當積極參加村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瞭解村民的困難,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難題,把黨的惠民政策向他們進行宣傳,更好的維護和諧的生活氛圍。”

和碩縣為做好暑期返鄉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檔、不掉鏈,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遠離宗教極端思想,確保返鄉學生社會實踐有收穫,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除了開展對返鄉學生進行全面摸底、集中教育等常規工作以外,還將通過向家長髮放一封信、與返鄉學生簽訂一份承諾書、開展一次模擬法庭、組織一次“遊家鄉、看發展、談成長”主題教育活動、評選最美大學生等具有特色內容的活動來豐富學生們暑期生活,讓他們在暑假期間思想政治有提高、社會實踐有收穫、度過一個特殊的假期。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3

為豐富返鄉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瞭解家鄉發展變化。7月13日,木壘鎮組織返鄉大學生走上街頭、路口開展“我為文明做勸導,我為家鄉做貢獻”文明勸導活動,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家鄉“生態城、文化城、旅遊城”建設中來,成為今日美麗山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活動中,志願者們戴上印有文明勸導標誌的小紅帽、袖標,在人流、車流量密集的路段維持秩序,全鎮六個社群60餘名志願者在主街道同步進行文明勸導。在烈日的炙烤下,熱浪一陣陣向志願者全身襲來,但志願者們全身貫注,熱心提醒非機動車、機動車各行其道,遵守交通秩序;倡導居民不跨越隔離設施、不闖紅燈、不隨地吐痰,排隊上車;遇到老弱病殘的老人、兒童、婦女,主動上前攙扶送到安全地點……讓志願者們欣慰的是,不少居民聽取勸導後都表示理解並給予肯定和讚揚。

木壘鎮明珠社群居民何亞傑說:“看到路上汗流浹背卻依然堅守崗位進行文明勸導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他很是敬佩,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做文明事,說文明話,為城市文明出一份力。”

返鄉大學生祖拜染說:“近年來,家鄉變化日新月異,趁著我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良好勢頭,參加這樣的公益日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假期生活,還讓我為家鄉的發展盡綿薄之力我感到欣喜不已”。

通過此次活動,為進一步助力文明城市建立,共同營造文明、安全出行的良好氛圍,同時也使返鄉大學生志願者們切身感受到自覺維護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以實際行動為建設和諧美麗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4

"colorful youth"是浙江xxxx學院團委學生會所成立的暑期實踐小分隊。他們此舉是為了倡導健康環保慢生活,希望能夠帶動周圍的人走出校園,拋開手機電腦,融入自然,融入生活。

栽種樹苗,踐行綠色浙江

搬運樹苗,挖坑,栽樹到最後的填土,實踐隊的同學們一步步完成著種樹的各個環節,他們在努力地將58棵水杉苗栽到農田裡。7月的杭州,氣溫已經很高了,但是他們還是用行動踐行著綠色浙江的理念。栽種完樹苗之後,同學們還為農田圍了柵欄,並且做了竹門。

在實踐中,同學們還認識了農場專案的負責人鄭西虹。"你們是志願者,我也是志願者。我已經做了17年了。"鄭西虹說道。志願服務不是單靠一天兩天的時間去完成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堅持下來,忻媽鄭西虹給同學們做了很好的榜樣。17年不是終點,同學們一定會把這份堅持延續下去。

垃圾分類,從我們做起

垃圾分類活動是他們認為做的最值得一提的活動。在隊長張璐瑤和陳思思的指導下,他們首先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相關資料,然後他們利用房間裡的廢棄紙箱子,動手做成了各類垃圾箱,並對箱子所裝的各類垃圾進行標註。"我們先在這棟樓做好,之後會向附近村民宣傳,以點帶面,做好整個村乃至整個鎮的垃圾分類工作。"隊長張璐瑤說。

除了進行自主垃圾分類,還包括了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的思想,使得垃圾條理化,類別化,同學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還原鄉村小區和諧美麗面貌,用實際行動踐行環保主題。與此同時,同學們通過村民瞭解到垃圾分類活動深受村民們的支援。他們認為,垃圾分類是處理垃圾的重要步驟,是資源回收的一個好辦法。

指尖綠色,走進大學校園

"指尖上的綠色"是想讓大學生們走出校園,下鄉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份綠色舒適的環境,而這次實踐,正是對同學們對"指尖上的綠色"的踐行,他們表示希望能偶依靠大家的雙手去實踐、去改變。更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指尖上的綠色"推進校園。李琛霖同學說:"我們準備把這項活動帶進校園,正好學校裡有一塊兒田地,我們準備和綠色浙江合作,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參與到綠色環保中來,讓'指尖上的綠色'開滿商大!"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5

暑期,我利用假期40余天的時間參加了社會實踐。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實踐中學習讓我感觸多多:人的一生中,學校並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使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建設,向工農群眾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在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愛心支教,累並快樂。

從xx年7月7日至18日共13天,在張家界市桑植縣兩河口國小參加“加多寶·學子情·一堂課”吉首大學星源志願服務團xx年愛心支教。這次的活動是由加多寶集團贊助的,中國青年基金會主辦,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團總支學生會承辦的。從7月4、5日誌願者及活動專案的培訓,瞭解了這個活動專案的背景、內容以及志願者的含義和做志願者的意義。通過培訓讓我更加堅定了下鄉支教服務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夠在支教的過程中做的很好。

在此次支教中,我擔任的支教課程有《急救知識》及《硬筆書法基本筆法》。在總共10天的支教過程中約上課10課時,並負責整個團隊的財務及物資管理。作為師範生的我,此次愛心支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上三尺講臺,當我第一次走在上面,聽到學生的“老師好!”,我心中對聖神的教師更加肅穆壯嚴,覺得教師這顆種子在心底開始汲收收分已經發芽。我在支教的實踐中,逐漸明白了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等道理。在支教過程中,整個團隊是組織有序,紀律嚴明,每天都在6點半準時起床開始集合,之後準備買菜做飯、早讀、備課、上課、家訪、交流會議……每天會忙到11點差不多才完,在支教期間還會開展各項活動。這是在大學裡我們體驗不到的生活,在這個艱苦的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是快樂和開心的。全體隊員都會相互體諒互相幫忙,團結協作。學生也是很認真、很開心、很快樂,看到這些學生每天開心的笑容,我心底再苦也覺得值得。

要問我在支教的最大感受,我就說:累並快樂!

走讀調研,感悟文化。

走讀湖南鄉村文化活動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湖南省教育廳等單位主辦,由首屆大學生走讀湖南鄉村文化活動辦公室承辦。吉首大學風飛團隊在今年五月申請了一個調研課題,並獲得通過。作為團隊成員之一的我於xx年8月11日至13日,在湘西自治州瀘溪縣走讀湖南鄉村文化——實地調研盤瓠傳說文化。

此次實地調研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的盤瓠與辛女的神話傳說的基本內容、歷史淵源、流傳地區地理位置及繼承方式和傳承人,蒐集有關盤瓠傳說的故事,基本上讓人瞭解瀘溪縣的盤瓠傳說文化;並通過整理有關盤瓠傳說的文獻,以方便研究者。此次,實地調研完成了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的盤瓠與辛女的神話傳說的基本內容、歷史淵源、流傳地區及其地理位置、繼承方式及其傳承人、有關盤瓠傳說的故事,有關盤瓠傳說的文獻資料的整理工作。

本次走讀湖南鄉村文化實地調研在張景龍教授的的精心指導和悉心關懷下完成的,在此非常感謝張景龍教授。在實地調研期間,瀘溪縣縣委辦公室黃文君同志、瀘溪縣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向敏謙主任給團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一些寶貴的意見,在此對他們給予的幫助和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使我對們社會實踐有了進一步瞭解,激勵我們更加要投身到學習及建設祖國中,更加熱愛中國的文化,對祖國更加有一種歸屬感及自豪感。我門將牢記這段繁忙而精彩的充實的瀘溪縣走讀湖南鄉村文化社會實踐生活。

心繫實驗,勤思慎行。

在學長學姐的介紹下,我進入了生態研究所,並從xx年8月5日至31日,在吉首大學生態研究所實驗室做基礎實驗實踐24天(其中中間有3天請假)。

剛進入實驗所,其中的工作沒有我想象中的那種高科技,各式各樣的高階儀器裝置、實驗室、試驗檯等等,然而有的就是讓我每天對實驗老鼠進行餵食、清理、資料記錄等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每天都要花費2個小時左右。儘管在這些工作面前較之與想象中有很大的心裡落差後,我還是端正了自己的態度,從基礎的做起,每天面對這些老鼠的難聞的氣味,我還是能堅持下來,這對自己來說就是一種勝利。我想我自己從這些很細微的工作中,也慢慢地培養自己勤奮、細心的做事態度,因為換洗清理老鼠的居住的籠子都是需要小心翼翼的,還有在記錄資料的時候也是要認真的,不能記錄有誤。

從這些很細小的工作及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我在成長著!

xx年暑期的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們終身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我們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作為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擺正心態,正確定位,發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6

在Z59上經過了20個小時左右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一下火車,一股熱浪撲面而來。讓我不得不感嘆其實也挺“涼快”的。

下火車後,又經過了3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同學的家中。她家的房真心大,一共三層。提著行李爬上爬下的我們終於可以放下手中的“重物”,癱在沙發上歇一會了。

晚上我們聚在一起討論了一下明天的行程,決定先參觀一下她們的村委會,瞭解一下週邊的狀況。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出門了。福建38度的高溫、火辣辣的陽光,讓我有一種即將被烤熟的錯覺。村裡的小路彎彎曲曲,濃郁的大樹掩蓋著農戶的磚瓦,從大門口不時傳來犬吠聲。我們穿著黃色的暑期實踐服裝,牽著旗,撐著傘,行走在蜿蜒的小路上。偶爾前方突然變得開闊,寬敞的水泥道上漂浮著暈圈,熱氣在地面如麵條般跳動

終於到達村委會門口了。明晃晃的陽光被我們阻隔在門欄之外。____操著熟悉的閩南語和大媽交談,語言不通的我們只能乾等著,偶爾還得在大媽朝我們落下的“和藹目光”中報以4張傻傻的笑臉。大媽給我們一些村裡的資料,方便我們大致瞭解情況。

出了村委會的大門,拐角處我們遇到了一群在壓腿的孩子們。抬頭看牌匾,才發現他們是戲班子的成員。喜愛《霸王別姬》的我立馬就被孩子們高亢的情緒給吸引住了。他們大多十一、二歲,幾乎全是男孩子。對著長長的臺階認真壓著腿,旁邊還有拿著教棍的教練,高聲數著數。偶爾還會蹦出幾句長長的閩南語,貌似在呵斥著某些同學。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看見戲班子,頓時變得興奮起來,連帶著毒辣的陽光也變了順眼了不少。無奈我們還有其他任務,資料還得整理閱讀,只好繼續前行儘早歸家了。

總而言之,第一天的我們主要獲得的是感性認識,盡最大可能瞭解了村裡的情況。相信明天的我們,會遇見更多的精彩。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7

這是一支這樣的隊伍,他們充滿了朝氣,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活力;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問題,不怕挑戰,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他們有紀律、有組織,積極參與,認真工作;他們有理想、有理想,歡聲笑語,青春洋溢。

從寫下鄉申請書到兩天的下鄉培訓,從一週的文藝訓練到聽著以前下過鄉的老戰友們的各種分享,從天還不亮的早晨出發乘車到下午2點左右抵達目的,無時無刻下鄉都披著一層神祕的面紗。有人說它好,下一次鄉受益匪淺;有人回來了,落下了一肚子的疑惑。老會員們一再告訴我們下鄉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可是從沒有親身體驗過支農支教調研的我仍止不住對其幻想連連。那該是什麼樣的地方呢?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是否就是真正的瞭解農村呢?一面是滿心的期待,一面又是一肚子的疑惑。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一定會有意象不到的收穫。儘管忐忑不安,心中仍然憧憬著。

下鄉後,有一個感覺從來沒有減少過--苦西閆這個地方,我們沒有踏過點,是我們下鄉前一天晚上才接到通知的。這個意外的結果,讓人確實有點著急。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這個鄉村的情況,所有準備的材料意味著都有實施困難的可能性。

下鄉期間,我們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下鄉的戰友自帶被子與生活用具(我們隊幸運,不用帶被子),平均每頓飯錢3元左右,吃飽還要滿足不能浪費。頓頓都是蘿蔔白菜,饃饃麵條。連一頓大米乾飯都屬於是奢侈的,終於沒能吃上一頓。想念到肉食,心裡就更難過了。終於我們也選擇了自欺欺人了,把蘿蔔麵條叫做雞丁麵條吃了。

在三農有這麼一句話:女生當漢紙使,男生當鐵人使。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兩位瘦瘦小小的女生恁是扛了兩大袋饅頭回來,不得不讓人佩服!

天還沒有亮,鄉村還籠罩在一片安詳的月色中,我們就早早的起了床。在這個滴水成冰的冬季裡,一出被窩的我們立即被寒氣喚醒,用著冷水洗漱。現在還記得那冰凍的天氣,你洗個碗放在灶上,碗就拔不動了;剛剛切得蘿蔔絲一會就就蘿蔔冰棍了;水管早上是放不出水的。這樣的天氣,處在四川的我,從來沒有經歷過。

早上練文藝時,拿著太極扇的手就像冰針刺入骨子裡一樣,一會手都不受人控制了。穿在腳下的鞋對寒氣彷彿一點抵禦能力都沒有,穿了跟沒穿一樣。每天晨練回來的同學,一進屋就帶來一身寒氣。好多次都看著大家吃早飯時連筷子都拿不起了。然後或在做飯的爐上烤火,或端著熱熱的稀飯不吃,先暖暖手。

艱苦的環境

第一天支教,沒有場地,我們就是在一片黃土飛揚的場地上進行的。拉蘋果的車,來來往往,再加上這兒寒風颳得可帶勁兒,這兒的戰友與孩子都是一身灰塵,鞋子最後都成了大地的顏色,吸進口的空氣都帶有了這片土地的味道……好在後來我們可以在村委大院支教,記得那天清理灰塵與蜘蛛網遍佈的教室時,每一位戰友都積極的打掃,儘管洗抹布的水刺骨的寒,這依然按捺不住大家為有這個不錯的環境的喜悅。

十一個人一個房間,對於習慣與一人一床的每一個人講都是很不適應的。可是,每天辛苦的工作,晚上好幾個小時的總結,每天一篇的成長日誌的完成,我們睡得都是無比的踏實。

從來不知道吃飯是可以這樣的。飯是我們戰友本身做的,每個人都能夠參與,每個人都有機會一展本身所學不多的廚藝。

每頓飯前,先點名,然後是飯前一支歌。沒有桌子,沒有椅子,沒有盛菜的盤子,於是我們用臉盆大的盆盛菜,用飯盒的小碟子分菜。三三兩兩,或站或蹲,我們就這樣吃了。

調研組

三支隊伍,這支隊伍是最苦的。每天都在村子裡轉,無論天氣多麼惡劣。主動與老鄉打招呼,主動上去聊天,主動問候老鄉們村裡的各種情況。老鄉們從最初的好奇、謹慎到認可、相信、甚至寄託,這組戰友經歷好多好多。從最初的溝通都有些空難,到熟練的一口臨寶話,從村裡的合作社問題到空巢老人,從村裡的主要經濟作物調查到留守兒童問題,他們對農村的調查,給了我們隊伍帶來了很多新的視角與思考。能夠親自去北方的農村生活,對我而言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能夠親身體驗一次比在書上看百遍影響還深刻。

下鄉的日子再苦,也抵不上下鄉豐碩的收穫。幾天的勞累與辛苦卻掩不住夥伴們下鄉的歡樂與喜悅。揹著沉沉的行李,踏著輕快的步伐,唱著高亢的歡歌,我們要回家了~ 每個先離開的戰友,都會獲得戰友們親熱的告別--每人愛撫的摸一下頭上的帽子,然後再摘下。

三農的紀律是這樣的:

兩人成排,三人成行,四人成方;走到哪兒,歌聲就唱到哪兒;不拿老鄉任何東西,不佔老鄉任何便宜;做最便宜的車,吃便宜的飯;小紅帽是隊伍的標誌,下鄉期間去哪兒都應該戴上;積極主動,精神昂揚,顯出三農人的精神氣,河大的精神面貌,青年人的希望與激情……

下鄉的時間很快,熬的時候有些艱辛,有些累,但是卻充滿樂趣,有滋有味,這是真正的累並快樂著。下鄉後,才知道一個人的能力真的很有限,面對村裡面出現的問題我們實實在在的一點事都做不到。與其說是給鄉村帶去了什麼,還不如說是鄉村教給了我們什麼。孩子們告訴我生活很簡單,該笑的時候就大聲笑,難過的時候就大聲哭,哭了就忘了,然後又積極投入到下面的生活上去;老鄉們告訴我滴水之恩都不要忘記,生活再艱辛也應該樂觀,要想收穫就要辛勤耕耘;跳廣場舞的阿姨、奶奶們告訴我生活是有樂趣的,每一天都可以在歡樂中結束;空巢老人生活的艱辛告訴我,我們不能忘了曾經為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過的人,我們該儲存更多的能量為承擔賦予我們年輕人的責任;留守兒童的經歷告訴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份關愛與理解,也許你不能決定你得到多少,但如果有機會給予時,就不要錯過了。

下鄉的收穫很簡單,你與我都多了一份共同的經歷。每當想到它的時候,心裡暖暖的,腳下面又注入了一份前進的力量。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卻可以走的很遠……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8

“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了幾天了,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對比之前的自己,真的成長了不少,變得更加成熟、勇敢和自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穫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財富。

第一,一路走來,我收穫了很多:第一,珍惜。是什麼樣的緣分,讓我們能一起參加“三下鄉”活動,認識了這麼多可愛的小朋友,為了共同的目標,付出自己的真心。機緣難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讓我變得“富有”!

第二,團隊意識。來自不同個體的三十餘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我們是一個團體,一個集體,一切都應該服從,不論是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為大家著想,為團隊著想。

第三,溝通交流。每個人都有各自新的想法和心情,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憂傷,經常與隊員們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瞭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進理解,也可以集思廣益。

當然,在我們這次活動取得豐收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作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做得不夠的地方,如對下鄉的總體認識還不夠深刻,由於缺乏經驗,一些準備工作跟實際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中的細節做得不到位等等。但我們依然相信,有收穫,有經驗,有挫折,有教訓的活動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完整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當代大學生,這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感,用我們所學的去回饋和給予我們更多的社會。一步一腳印,希望我們的足跡可以遍佈鄉村每個角落,讓希望在鄉村中蔓延。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9

別忘了,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為期十四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說實話,近半個月太短暫,我還沒有來得及回味就已經結束。可是,十四天對我來說又真的很長,第一次策劃如此浩大的實踐活動,經歷了它的開始到結束。看著它一步步走向成功,心中也滿是欣慰。雖然過程中充滿了艱辛與困苦,但是我無怨無悔。無論從實踐開始,還是到實踐結束,我一直都在收穫成長,收穫經歷。

一、關於夏令營

支教已經結束很多天,我的心好像還停留在劍閣,停留在沙中。有太多的感動,我無法在這小篇感想裡勾畫清楚,我只能試著用自己笨拙的筆,記下記憶裡點滴閃爍的瞬間。當我的心被明亮的陽光充滿時,我不想去描繪任何沉重的事。

第一次見到孩子們是在那偌大得會議廳裡。氣氛濃烈的掌聲中,那燦爛如花的笑臉,給千里之外的'我們一份親切與溫馨。與三十個孩子的目光相碰時,我突然間明白了我來這兒的真正目的和意義,也在一剎那讀懂了自己的價值。原來他們並不像我們狹隘想象中的那樣“笨拙”、“閉塞”、“年少無知”。恰恰相反,他們的朝氣、樂觀和笑容一直感染著我們每一位成員。那個叫張月的女孩,從小失去了母愛,父親支撐著整個家,卻也不幸得了殘疾,但她沒有給我們以脆弱,而是堅強與樂觀。我想,那一刻,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溼了。那個愛笑、喜歡唱歌、寫的一首好詩的男孩李定川,從始至終他都那樣的愛笑,笑得那麼質樸,愛唱,唱得那樣純真。還有那個,每一次打招呼都是笑盈盈的,叫龐霞的女孩,一直很努力,無論是在聽課,還是在準備活動……我無法將三十個孩子一一記下,但是他們的笑臉卻都印在我的腦海裡。

上課的時候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就像一扇窗,給他們以機會了解外面的世界。給他們講大學生活、介紹學習經驗、講數學物理知識,進行心理培訓、建塔遊戲,舉辦辯論賽……他們都積極投入其中。最後的一堂課,是我給他們上的,關於我的學生經歷。我不曾想到,他們對我有那樣的好奇,就如一個陌生的哥哥有著神祕的傳奇。他們聽的那樣認真,那麼投入。我看到了他們渴望走出大山的眼神,就猶如五年前的我一樣,對未知的世界、對不定的將來充滿了憧憬,也充滿的憂慮。“自信、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是我給他們的箴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身上早就負擔了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我一直相信他們,並不比城市裡的孩子差。激勵他們鼓起勇氣,激發他們學習的鬥志,走出大山,走向未來,這就是我此次支教的初衷。

孩子的感情是質樸而純真的,沒有一絲雜質,喜歡就會開心地笑,即使有煩惱也會隨著會心地微笑頓時煙消雲散。他們爽朗的笑聲,他們真誠的話,猶如一部經典的電影,每一鏡頭都在腦海中重現。五天的支教,影響的不僅僅是我的人生,還有三十個孩子的未來。

二、關於社會調研

劍閣縣是一個貧困山區,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縣之一。第一次踏入四川的土地,第一次踏入這巍峨的大山,我深深地被這景象所折服,連綿不斷的雄峰,翻到山的那一邊依舊看不到盡頭。劍閣的人民,熱情而有淳樸,天生樂觀。當地施工一派繁忙,到處可見重建的跡象。通過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災後重建工作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劍閣縣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經濟增速在全省排名前列。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劍門關景區開發取得重大勝利;工業集中區建設取得新進展,以工業強縣為目標,不斷拓展工業發展新空間;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也在努力推進,不斷髮展特色產業經濟。新縣城的建設也是實現了重大突破,城市基礎性設施建設和民生專案有序的推進。在中央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和實現災區群眾“六有”的目標下,黑龍江援建工作進展順利,在劍閣縣書寫了壯麗詩篇。xx年重點突出了救災、救急和專案規劃啟動,xx年全面啟動推進援建專案,並完成了大批的民生性、基礎性專案,在今年8月中旬將全面完成援建工程建設任務。兩年來,黑龍江省從物資、資金、技術和人才方面給劍閣全方位的援建和支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從整體上來說,劍閣縣的災後重建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當我們深入到鄉下實地調研時,有些情況並不是我們當初想象那麼美好,卻可謂有些不盡人意。在我們走訪的農戶當中,有很多的農民向我們傾訴了心中的苦水。他們的收入微薄,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只能靠打零工來維繼生活。生活環境存在很多的不足,村裡道路不整,生活飲水很多都只能從山上或河中取水。農村低保分配不公平,政府的政策有的不明朗。甚至有幾位農戶在我們採訪時哽噎起來,讓我們揪心不已。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當地的農村都是普遍存在的。這與我們從政府瞭解的資訊截然相反。我們政府忙著在巨集觀專案的建設出成果的同時,也不能夠忘記傾聽老百姓心聲啊。

在採訪的過程中,很多村民都有這樣的感觸:“中央的政策是好的,是關心咱們農民的,可是到了地方上,好政策就變得執行不力了。”在政府和民眾之間,十分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信任。如果當地的官員能夠實地走訪農村而不是單純地看資料,如果官員真正能夠以父母官的責任感去辦事,那麼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抱怨和誤解就煙消雲散。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政府,但農民是弱勢群體,他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時又有誰去替他們爭取?

農村的發展重在教育,用知識改變命運,改變社會。我們支教的意義,也就體現在此吧。下寺鎮只是中國廣大農村的一個縮影,農村問題和矛盾層出不窮,與建設和諧社會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為我國的農村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人物記

一位敬業負責的縣團委書記

一位熱情淳樸的中學教師

樑老師,沙溪中學團委書記。不高的身材,戴著一副眼鏡,笑起來有點憨,典型的中學教師代表。他很熱情,為我們安排好住處,為我們佈置夏令營的場地,擔心我們的伙食而讓食堂的師傅專門關照。他很實在,當我拿著評分表讓他打分時,他因為自己沒有實際參與而拒絕打分。他嚴謹踏實的作風,沒有絲毫的派頭,始終感染著我。

四名可敬的村官

大學生村官,這是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集體。因為是大學生,他們和我們一樣有著花樣年華的青春,也同樣懷著昂揚的鬥志。因為是村官,他們選擇了到祖國的最需要的基層去,撒下青春的汗水,留下默默奮鬥的身影。在和他們進行交流時,他們和我們一樣的可愛,有自己的理想和思想。正如村官楊露梅所說的那樣,“到那都是奉獻,那就到最基層去吧,為農民做點實事、做點好事”。他們是黨和政府與老百姓聯絡的紐帶,將政策落實到基層,關心老百姓,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從他們身上,我看了他們甘於揮灑青春、無私奉獻社會的寶貴品質。

四、結束語

首先,這次社會實踐,並沒有讓我感到失望,讓我學會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加入的,作為領隊,卻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實踐團初期的不穩定,我想我應該負起大部分的責任。作為一名領隊,應當以怎樣的角色和心態去帶領整個團隊取得成功,應當如何從整體上考慮團隊的執行,十分需要能力的鍛鍊和培養。雖然每晚奮戰到兩三點,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我一直堅信,有那樣一份必勝的信念,戰勝所謂的困難。我始終堅信這樣一點:一件事情如果要做的話,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要麼就不做。

其次,這是一次歷練,從學生到志願者,從校園到社會。作為一名大四畢業生,能夠在大學的最後時光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實在是一個難能寶貴的機會。在出發前,我捨棄了很多的東西,感情上不捨不能讓我百分百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即如此吧。但是實踐得到的鍛鍊卻是在哪都換取不來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社會實踐活動是考驗大學生修養品性的好環境。在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人民群眾面前,我們養成的“嬌、驕”之氣得到克服;在實踐的困難面前,培養了我們的犧牲精神和堅強品質。這次實踐,讓我變得堅韌頑強,養成務實的學習態度和生活作風,不斷提高、完善自己。

天津,四川,劍閣,下寺,我們這樣去;下寺,劍閣,四川,天津,我們又沿著去時的路離開了那片土地。如同一個迴圈,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原點,但這並不是白白的迴歸原點,我們將我們的愛沿著這個圈傳遞,不斷迴圈,正如我堅信的那句話:讓愛無限迴圈,世界才會更溫暖。我也願有更多的同仁,能夠投身到社會實踐當中去,把我們的愛送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在社會實踐的大熔爐中受益匪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的第一步,也是瞭解社會、瞭解基層的重要途徑。通過投身實踐,鍛鍊了能力,收穫了友誼,瞭解了社會和國情,提高了黨性修養,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我們正逐步向“黨性強、能力強、影響力強”的目標不斷努力。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10

今年7月14日,我參加了廣州大學的下鄉實踐活動。活動在廣州市花都區雅窯鎮開展。

當天,象徵光明的太陽早就爬上半空了,用他的光輝,照耀著整塊中華大地。作為廣州大學的下鄉活動的代表,我們個個心中都充滿了激情。在汽車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到達了雅窯鎮。在這裡,我們用所學到的知識熱情地開展社會調查、電器維修等社會主義實踐活動。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協助,這次實踐的宣傳工作做得比較完善。群眾非常湧躍,個個興高采烈地把家中的壞電器拿到我們的服務點,並積極地配合我們活動的開展。

看到人們個個笑著把已修好的電器從服務點拿回了,我們感到更加振奮!

通過此次下鄉實踐活動,我們不僅在實踐中深化了知識,而且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瞭解了村裡鎮裡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現狀。通過我們的觀察和感受以及與群眾交談,我們還感受到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使我們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此外在這次實踐中,據自己親身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鎮上的現狀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進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雅窯鎮的現狀及問題

雅窯鎮位於廣州市花都區,人們生活水平離小康還有一段距離,文化水平不高,青年的教育還不夠完善,對群眾的普及教育工作開展較緩慢。鎮上大片荒地還有待開發。各類工廠企業都相對較小。但在鎮上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人們生活還相對比較安定,一切都有待發展和完善的建設工作當中。

二、結合黨的基本政策,對雅窯鎮的現狀的進一步思考。

七一講話”明確提出了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的奮鬥目標和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對我國農業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進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導全黨和人民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行動綱領。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又作出了一系列農村發展工作的決定,並把重點放在帶領全國人民共奔小康的點上。政治形勢一片大好。

當前社會農民的進步就是農村的進步,提高農民素質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因而普及全民教育的工作是必須積極地開展的。而整個農民隊伍素質的提高與進步,主要依靠其中青年人的進步與提高。他們創造力強,生機勃勃,是農村新生產力的代表,蘊藏著巨大的人力資源。穩定和加強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需要他們去耕耘;增加農民收入,過上富裕文明生活,需要他們去開拓;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保持農村穩定,需要他們發揮積極作用。因而廣大農村青年素質的高低、農村青年的積極性、創造效能否發揮,直接關係到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是決定因素之一,誰掌握的專業技術人才多,綜合能力強,學歷高,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經過深入的思考,聯絡實際,我認為:

1、面對新世紀機遇與挑戰並存,針對當今農村青年生存發展的現狀,各級政府和社會有關方面應向農村青年尤其是閒散青年投入更多的關注、關懷和幫助,引導他們學榜樣、學技能、學科學、求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找到人生奮鬥目標,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新一代農村青年。

2、學知識、求發展,堅持以繁榮文化塑造人。農村年青的整體素質不是很高,因此儘快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刻不容緩。政府及社會應在有關方面要對廣大青年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幫助他們學習黨的富民政策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範。繼續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教育。為與現代化建設和資訊科技的發展相配合,應努力建立規範健全的培訓網路,多渠道、多層次建立培訓基地。根據實際,努力做好追趕城市發展的工作。

3、全面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人的道德水平,極大地影響著人的各種行為。因此,對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營造和倡導良好的社會時尚風氣,引導雅窯鎮的青年的文化心態和社會心理向有利於該鎮發展、有利於改革開放發展,從而抑制發展中傳入的不良思潮的影響。

這次實踐活動的時間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啟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是我們人生道路上堅實的一步。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了社會,認識到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我會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挫折,鍛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今後的工作做好準備。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11

專業實踐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人才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我校社會實踐活動的重點專案。寒假期間,我校學子仍不忘學習,結合專業知識深入到基層社群、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開展調查、觀摩、實習就業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瞭解相關行業動態,為將來的就業打好堅實基礎。

搭建鍛鍊平臺 彰顯專業特色

我校學子在實踐中結合專業知識,彰顯專業特色,同時也為公司、社群農村的發展提出了好的建議,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發揮專業特長,昇華專業知識。1月19日,計算機學院實踐隊員來到XX縣XX鎮XX村開展了主題為“科技知識大下鄉,維修電腦送技術”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在後郎灣村專門設定了電腦維修點,村民們把出問題的電腦帶到維修點上,實踐隊員對幫助部分村民重灌電腦系統、檢查膝上型電腦的故障來源以及交給他們一些清理電腦的小技巧。材料學院服務隊走進付莊,展開“走進社群,關注廚房衛生”社會實踐活動,宣講健康生活方式,為他們講授健康飲食知識,送上愛心廚具。1月24日,法學院寒假社會實踐分隊走進東昌府區許營鄉村向村民發放法律宣傳資料,重點宣講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農村土地承包、婚姻法等內容,並講解如何利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理論聯絡實際 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我校學子深入農村社群、企事業單位掛職鍛鍊,積極建立實踐基地,參與就業型活動,充分做到了在實踐中注重服務,在工作中提升能力。

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搭建成長平臺。1月21日,體育學院寒假社會實踐隊赴聊城市東昌府區美國金仕堡健身會所進行實地參觀考察,並進行“聊城大學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掛牌儀式,以美國金仕堡健身會所為依託為廣大體育學子提供廣闊就業創業平臺。1月22日,商學院實踐小分隊來到冠縣金鑫肉類加工有限公司舉行了“青年創業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商學院與金鑫肉類加工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將定期組織同學進入進行實踐。生科院、計算機學院等學院先後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建立,為廣大青年學生的成長髮展提供新的機遇和更為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用人單位與我校大學生開展互動、增進了解以及選人用人搭建了平臺。

實踐出真知,專業實踐活動為我校大學生與企業之間搭建了交流就業的平臺,加深同學們對企業發展的瞭解,鞏固和深化同學們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其理論聯絡實踐的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就業應聘體驗,見習提升能力

就業實踐,提升能力。當前擇業就業是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巨大挑戰,為了解相關行業動態以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為擇業就業找到正確方向,我校學子積極參與就業型實踐活動。

校學生會就業創業服務部走進聊大生態園,參觀了由汽車學院20xx級學生李強創辦的聊城市開發區開元農產品有限公司,觀摩學習菜園規劃整理、體驗蔬菜的種植過程、面對面訪談交流,社會實踐隊員主動和公司員工一起清理菜園、土壤回收,對於清理出來的土壤進行裝袋回收利用,感受到創業的艱辛。材料學院組織學生走進金帝集團進行調研、觀摩、實習等就業實踐活動,參觀了溝球波形靜音保持器生產車間,瞭解相關材料的效能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技師的指導下,學生親手參與實踐,實際見習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流程。計算機學院攜手IT軟體公司,共同提高專業技能為了解企業人才需要,開闊就業前景計算機學院格創計算機協會組成的實踐隊伍走進天森海納軟體公司,以貼近職場,瞭解企業人才需體驗開拓軟體工程視野。

通過“就業見習”之旅,同學們與用人單位近距離接觸學習,瞭解了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要求,更好地提升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團隊意識與綜合素質,拓寬了科研創新的視野。有利於當代大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和專業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我校大學生通過“搭建鍛鍊平臺”、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就業應聘體驗”,開拓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從而培養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奮發成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提供了機會,為以後的就業墊下基石。

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12

此次活動以“為愛下鄉,志願服務”為主題,以慰問、志願服務為主線,不僅為當地村民送去了溫暖,而且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村子裡積極踴躍幹活。計劃是死的,活動是活的。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體現我們團隊的應變能力,和大膽的決策。在開展各項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問題,碰了不少的釘子。但是,這個就是我們此行的的目的之一,在服務新農村的同時,接受挫折教育。這樣能讓我們瞭解到基層工作是苦的,條件是差的,但是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基層就是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

我們志願服務隊“xx”隊伍有x位老師,x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在服務隊裡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此次活動總體上說,我認為尚算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隊員都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服務和諧新社會的活動中去。志願服務隊的每位隊員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在服務寺也村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

幾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坐在這裡寫心得的時候,這次三下鄉已經結束了,但發生過的情形卻不時地想起。我要感謝那些可愛的寺也村村民,是他們給了我們成長的經歷;我要感謝陪我們下鄉的老師,謝謝您對我們的指導和幫助;但我更要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志願服務隊隊員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寺也村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經濟發展的更好更快。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的接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三下鄉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志願服務隊伍將會繼續下去,不斷的去需要我們的地方。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加堅信:意氣奮發的我們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象牙塔裡的我們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總之,這個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