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導遊詞

來源:才華庫 1.07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遊,時常要開展導遊詞準備工作,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那麼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景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景導遊詞

風景導遊詞1

清初,鄂爾多斯部歸順了清朝,實行了盟旗制,清廷分封鄂爾多斯部為左翼前旗(準格爾旗)、左翼中旗(郡王旗)、左翼後旗(達拉特旗)、右翼前旗(烏審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後旗(杭錦旗),六旗共建一盟,會盟地點在伊克昭(俗稱王愛召),故名“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地區在清順治年間被劃分為六個旗,乾隆年間又劃分出一個旗(扎薩克旗),成了七個旗。公元1907年,清政府實行“旗廳並存”的政策,在郡王旗境內設東勝廳。

民國時期,仍沿用原有的盟旗制度,將東勝廳改為東勝縣。1949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自治政務委員會成立。從此,鄂爾多斯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

翻開鄂爾多斯的歷史,它告訴我們,在這塊有著遠古“河套文明”的土地上,漢族和幾乎北方所有的少數民族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因此,鄂爾多斯的歷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鄂爾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處在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銜接地帶。歷史上,和平時期的商貿流通和戰爭時期長城兩岸的烽火,使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形成了獨特的鄂爾多斯區域文化。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是發展鄂爾多斯旅遊業的寶貴的資源和財富。

親愛的朋友,鄂爾多斯市旅遊資源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區民族特色。人文旅遊資源主要有“河套人”文化遺址、鄂爾多斯青銅器、古長城、秦直道、昭君墳、隋朝時期的十二連城遺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草原敦煌阿爾寨石窟、藏傳佛教寺廟準格爾召等,全市現有五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成吉思汗陵為核心的鄂爾多斯蒙古族祭祀文化充滿了神祕色彩。同時,鄂爾多斯地區作為元朝的皇室封地,使鄂爾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具有元朝宮廷文化的獨特色彩,構成了鄂爾多斯濃郁而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俗風情。鄂爾多斯的自然旅遊資源有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神奇的響沙灣、沙漠綠洲、沙湖、草原、溫泉、阿拉善灣遺鷗保護區、晉蒙黃河大峽谷等。鄂爾多斯的現代工業旅遊資源有神東煤海、準格爾露天煤礦、萬家寨水電站、鄂爾多斯絨紡城、蘇里格天然氣田、達拉特電廠、蒙西高科技工業園區等。

風景導遊詞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黃山風景區,我叫劉欣雨,大家可以叫我劉導,希望在我的帶領下能夠快樂的度過這美好的一天!黃山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它風景優美,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其中奇鬆、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綿延數百里,到處是鬆。最有名的鬆有:迎客鬆、送客鬆、蒲團鬆、麒麟鬆、鳳凰鬆、棋盤松、接引鬆、黑虎鬆、探海松。這就是黃山十大奇鬆。劉導我就不在一一介紹了,就介紹一下聞名天下的迎客鬆和送

客鬆吧!現在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迎客鬆。迎客鬆,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釐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黃山四絕之一,其一側枝椏伸出,如伸出一隻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方、姿態優美!我手指指的地方,就是送客鬆。送客鬆規模大,枝繁葉茂、不計其數,枝幹長,像一隻隻手展開,在送客,好似在說:親愛的遊客們,你們好,感謝你們來到黃山遊玩,歡迎下次再來!接下來,遊客們可以拍照留念,路程中請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遊客,謝謝大家,玩的愉快!

風景導遊詞3

輝山風景區位於瀋陽市區東北部20公里,,距離市中心17公里,輝山系長白山的一個支脈,規劃總面積142平方公里。是集青山、秀水、密林、奇石、幽洞、總面積116平方公里。早在清末便已成為聞名的旅遊勝地。

輝山區風光秀麗,輝山、棋盤山、大洋山、石人山四山對峙,各領風騷,形成逶迤起伏七十多平方公里的茂密林帶;位於輝山風景區東北部的石人山海拔441.3米,是瀋陽最高峰。石人山有各種經濟植物和藥物植物數百種,有屬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水曲柳、野大豆、核桃[1]楸、黃柏等;有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3種,佔景區交通十分便利,東輝、沈鐵、毛望三條主要公路通向風景區。

輝山晴雪、棋盤遠眺、向陽紅葉、龜嶺曉霞、飛虹夕照、秀湖煙雨、芳草雲天、碧塘風荷等自然景觀各具特色;向陽寺、南天門、仙人洞、點將臺、媽媽石、高麗城等歷史遺蹟與晴雪樓、望湖閣、觀棋閣、鳥林和一批度假村、賓館等現代建築交相輝映,構成了景區人文景觀的主體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輝山風景區,現在已形成了輝山、棋盤山、秀湖、仙人洞等主要景點。輝山海撥265.9米,是風景區的最高峰,山頂怪石嶙峋,色澤灰白,晴日遠望,猶如終年積雪,蔚為奇觀,這就是聞名遐邇的“輝山晴雪”。

棋盤山與山隔水相望,極目遠眺,湖光山色、綠樹亭閣盡收眼底。山西麓有奇石各異的“千石坡”,山東麓有一“仙人洞”。秀湖也稱棋盤山水庫,猶如一面明鏡鑲嵌在萬綠叢中,景色秀麗多變。輝山風景區山清水秀,林茂石美,環境幽雅,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旅遊勝地。旅遊高峰季節,每天旅遊者可達幾萬人。

風景導遊詞4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小張,本次三峽之旅就由我來為你們講解,希望大家玩得愉快!

首先,我們現在乘船進入的是三峽中最短的一段瞿塘峽,它同時也是最雄偉壯觀的一段。大家看我們兩側的山脈,可以說是連綿不絕,這些高大的山像屏障一樣將三峽罩了起來。這裡的水面比較開闊,夏天時甚至可以漫過低矮的山丘。大家現在可以觀賞一下兩邊的著名山峰,自由拍照,注意安全。

好,現在我們進入了三峽的畫廊巫峽,大家應該也感覺到了,這裡比較曲折,景色又最秀麗,因而得了這畫廊的名號。可以看到這裡草木茂盛,江水清澈,碧波盪漾,讓人感覺到一種從心底湧上來的寧靜。而秋天時,這兒又是另一種景象:一切都籠在一種清冷、寂靜裡,所以猿猴迴盪在山谷裡的鳴叫便帶上了一種特殊的感情色彩。於是古時的遊者便像漁歌中所唱那樣: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坐穩了!現在我們置身的是最奇最險的西崚峽,這裡山谷較窄,因而水流較急。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若是著急趕路,一天可走一千多裡,即使你的馬快得像風一樣,也不及船行。大家都聽過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吧,說的也是這種情景。

OK,我們即將到達下一個景點三峽大壩了,我的任務也到此結束了,相信大家都度過了愉快的一段時間。其實三峽之美還遠不止這些,更多的美等待人們去發現,去感受。祝大家能好好享受這美麗的自然。

風景導遊詞5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廣元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xx。

1、劍門蜀道

現在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已有3070多年的歷史,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的翠雲廊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覺苑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1982年國務院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劃定的範圍,它從陝西寧強進入四川,經四川廣元、劍閣、梓潼至綿陽,全長600餘公里。劍門關是劍門蜀道風景區的核心。

這條古道始建於先秦,不僅是古代由陝入川的交通要道,而且是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它悠久的歷史和儲存完好的遺蹟遠遠超過了享譽世界的古羅馬大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奇觀,因為古羅馬大道中最早的亞闢大道始建於公元前312年,距今只有2817年,如今只有遺址,已看不見遺蹟。從時間上看,劍門蜀道至少比古羅馬大道早出253年,遠遠超出了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文化價值。劍門蜀道至今原貌依舊,全長百餘公里的青石路面寬敞平坦,挺拔於道路兩旁的8005株千年古柏莽莽蒼蒼,氣勢磅礴,成為了這條古道最有力的見證和重要的標誌。

2、劍門關形成的原因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劍門雄關。

劍門關所在的山稱為大劍山,大劍山兩邊陡峭的石壁連綿數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關口突然中斷,留下一道狹長的隘口,隘口兩崖石壁高聳,有如刀砍斧劈,這道關隘成了入川的必經之道,人稱“天下雄關”。更為奇特的是,儘管山上綠樹蔥蘢,但整座劍門山其實是一座石頭山,從裸露在外的關口兩崖的石壁看,這座石山全系小顆粒卵石凝結而成,這種卵石跟江湖河海里的卵石絕無二樣。各位想一想,劍門山海拔一千餘米,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地形地貌呢?據專家考證,完全是滄海桑田變化的結果,劍門山從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三疊紀屬揚子海盆的一部分,是個大海洋,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大的構造運動,距今七千萬年的白堊紀末又發生了一次大的構造運動,使這裡由海洋變成了陸地。劍門關一帶露出地面的岩石屬於白堊系劍門關組和侏羅系蓮花口組,大小劍山以白堊系地層為主。構成劍門山數百里陡峭石崖的是劍門組的底部礫岩,由於受龍門山斷裂帶活動的強烈影響,便形成了劍門關關隘。由晚侏羅紀蓮花口組礫岩構成的連鎖式金字塔形礫岩群峰—劍門七十二峰國內外罕見,構成了獨樹一幟的劍門丹霞地貌,雄中帶秀,剛柔相濟,既有北國山嶽雄渾的壯麗景觀,又有南國旖旎的風光情趣。

3、諸葛亮北伐路線圖

各位現在看到的是諸葛亮北伐路線圖。

從公元227年到262年,為鞏固政權興復漢室,蜀漢諸葛亮、姜維先後對北方魏國採取了持久的重大軍事行動,史稱北伐。

227年春天,諸葛亮將大軍進駐漢中,開始籌備北伐曹魏。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統一中原的希望,開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春天,魏延提出西去潼關,諸葛亮派趙雲、鄧芝率軍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形勢,以吸引魏軍,在洛陽的曹睿派出曹真都督關右二軍,前往郿縣防禦趙雲等人,於是諸葛亮親自率領主力向祁山進攻,準備打下祁山作為北伐前哨,當時諸葛亮不用魏延、吳懿等為先鋒,卻派參軍馬謖領王平到街亭防禦張合,另派高翔屯兵柳城,而到達街亭的馬謖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勸阻,致使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第二次北伐是228年冬天,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打敗,諸葛亮乘機再次率軍北上,出兵散關包圍陳倉,雙方激戰二十多天未分勝負。第三次北伐是229年春天,諸葛亮派遣陳式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領兵來救,諸葛亮率主力軍牽制郭淮,曹軍知道漢軍主力到達,便緊急撤退,漢軍順利佔領二郡。第四次北伐是231年春天,諸葛亮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司馬懿為統帥屯兵長安,領張合、郭淮等人抵抗。諸葛亮留下王平繼續領軍攻打岐山,自己率主力迎戰司馬懿,大敗魏軍,到了六月,諸葛亮眼見糧草供應不上,又收到下令北伐軍撤退的詔令,只好引軍退回。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準備,再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開始了第五次北伐。4月,蜀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次以持久戰消耗蜀軍糧食,令蜀軍自行撤退,諸葛亮也明白缺糧的問題,開始實施屯田生產糧食。而孫權也曾率十萬大軍北上響應蜀漢,但被曹睿親自率軍打敗。8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司馬懿趁諸葛亮病重不能統軍,率軍襲擊其後,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祕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已死,率軍追擊,姜維命楊儀回軍向魏軍做出進擊的樣子,司馬懿怕是諸葛亮裝死引誘魏軍出擊,趕緊撤退,不敢再追趕。於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

風景導遊詞6

漢景帝之後,漢武帝即位,對司馬相如原來隨樑王時所寫的《子虛賦》十分讚賞。於是司馬相如再次來到京師,在狗監楊得意的引薦下,武帝召見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更竭盡才智寫了一篇《上林賦》,盛讚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舉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車馬垣赫,扈從壯盛,皆紛陳字裡行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一見之下,拜司馬相如為郎官。司馬相如在長安躊躇滿志,卓文君則在成都獨守空幃,靜待丈夫衣錦榮歸,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心情。

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並許以賞賜,消弭了巴蜀兩地不穩的情勢,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慰;擁旌旗、飾輿衛,聲勢赫耀地回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後一路朝西南進發。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呼,卓王孫自然是十分光彩,執意挽留這位乘龍快婿與寶貝女兒小住數日,與當年的窮困潦倒,當壚賣酒,自然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西南諸夷經過司馬相如的宣慰與曉喻,盡皆奉表稱臣,按理司馬相如功在漢室,應該受到封賞,然而由於他自己困於書生之見,上書諫止漢武帝狩獵,更借諛諷勸,阻撓了漢武帝的興致,只給了他一個名位清高而閒散的官職。

風景導遊詞7

武夷山有怪石崔嵬的虎嘯巖,壁立萬仞的天遊峰,鬼斧神工的一線天,秀麗曲折的九曲溪……真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好去處!我們乘車來到了虎嘯巖的山腳下,導遊給我們介紹:其實虎嘯巖並不是一塊岩石,而是一座山。

它不是因山上老虎多而得名的,真正的原因是山上有個洞口,風從洞口過,便發出虎嘯之聲,空谷迴盪,震撼群山,故被稱為“虎嘯巖”。爬山開始了,山路很陡,彎彎曲曲地像一條長蛇一般纏繞在山體上。我拾級而上,剛開始非常輕鬆,由於天氣很熱,不一會兒就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我便有點想打退堂鼓了!可一聽到吹喇叭一樣的蟬鳴,我便覺得它們在為我加油,於是又繼續努力地往上爬。

終於到山頂了!我環繞周圍,發現虎嘯巖和別的山不一樣,這裡山的顏色是深紅色的,別的山由於有樹木的遮掩,大部分是綠色的,真奇妙!我還發現了,山腳下的氣溫比較高,山頂上氣溫比較低,非常涼爽。

山上雲霧瀰漫,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下山的時候,我們路過了一線天,導遊給我們講:“一線天共有一百四十三米長,是由兩塊巨大的石頭合併而成,只留下一條深達百米的裂縫,最窄的地方不過三十釐米。洞內白蝙蝠隨處可見,張牙舞爪!透過長長的裂縫,我們可以看到像一條線似的窄窄天空,一線天便由此而來,你們可以進去看一看,這洞裡面有很多蝙蝠,小心一點!而且,越往裡面走,路就會越窄,最窄的只有40釐米!比較胖的人可要當心點了!”我們小心翼翼的往一線天的深處走去。

地面上很滑,階梯很陡,我差點摔倒,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這時,我聽到一線天上空發出的“啪啪”的聲響,爸爸告訴我:“那是蝙蝠發出的聲音,你可要小心,別讓蝙蝠把屎拉到你頭上了!”過了好長時間,我們終於走出了一線天,感覺真刺激!我便有點捨不得離開了。

最後,我們來到了九曲溪乘坐竹筏,那真叫個驚險!真讓我大開“殺界”,於是我和爸爸媽媽兩條船開始了激烈的“戰爭”我們勇往直前,毫不退縮,只顧拼命地用水槍呲水,有時候甚至“敵我不分”,打到最後,我們兩敗俱傷,個個都成了“落湯雞”。

第二天清晨,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起來,準備去天遊峰爬山。導遊給我們講:“天遊峰福建省武夷山第一勝地,獲得過‘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的美稱,它位於武夷山景區中部的五曲隱屏峰後,海拔408。8米,它獨出群峰,雲霧瀰漫,山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武夷全景盡收眼底。”我們來到天遊峰腳下向上看往,真是高、陡、險,人也特別地多!

經過咬牙切齒的一番努力,我們到了考慮庭,導遊講:這座考慮庭因此得名,是因為天遊峰太高,有些人不知道該不該爬到山頂,就在這兒歇歇腳,考慮考慮。我想想,確實有道理,於是,我和爸爸媽媽就在這兒歇歇腳,考慮考慮。

最後,爸爸說:“既然我們來到這兒了,就一定要爬到山頂上去看看!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終於到山頂了!我環繞四周,山上山嵐飄忽,雲海蒼茫蔚為壯觀,看見了清澈的九曲溪,在山與山之間繞行穿流,山回溪折,映著群山的倒影,一隻只漂流的竹筏悠然而過,最中心的是“鏡臺”,鏡臺正對面是“鬼斧神工”……風景真美啊!不來到山頂,真的很後悔!多麼美麗的武夷山,多麼繁華的武夷山,多麼令人回味的武夷山!你是不是被它的美景所打動了?那就趕快去看看吧!

風景導遊詞8

赤土仙人洞位於香格里拉格縣咱那格拉村境內,距縣城80公里。此洞是香格裡拉縣境內至今發現的最大的溶洞之一。洞口高約10餘米,洞深尚未探明,目前可順利前行2—3公里。進了洞口,可見高大的絕壁,絕壁上有一個形似房宇的洞口,據說此洞與大洞的下洞相連,迂迴曲折,鑽行7天方能到達另一個洞口,遊人難以探行此洞,往往只在大洞內遊覽。大洞前洞內並不陰暗,相反十分寬敞,可容納數百人。

洞內景觀有天然“彌勒佛像”,天然“神碗神泉”和天然“揹負經書的石馬”,所謂彌勒佛像,實為石臺上的一座鐘乳石,形態酷似彌勒佛,所以人們以彌勒佛像而敬之。佛像旁有形似水碗的一個水坊,洞頂下垂的石筍尖上有泉水滴入“碗”內,人們把這水稱為“神泉”,以飲用此水來祈求吉祥安康。洞廳右側石窟內的一塊白石又肖似白馬,呈揹負經書翹首遙望的情狀。洞廳中央有一線坑,坑內有一塊多稜角的青石,若用這青石錘擊淺坑,會有轟鳴聲迴盪大洞甚至山谷,藏民們在天旱時常到洞內敲擊求雨,以這個“石鼓”為神靈之物。

進入第二層洞的路徑需小心攀援而行,這裡的鐘乳石已發育成形,故而潔白透明。這裡還有寬約10米的大裂谷,深不見底,令人毛骨悚然。上面有一獨木橋可過,沿木梯攀援至第三層洞。進了第三層洞,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那些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比前面的更為豐富多彩。這裡有一個狀如嬰兒的乳石,被百姓當成求子的神娃。石娃旁又有一個有兩個孔心相連的石樽,水從孔中流出,頗有靈氣,青年男女常在此占卜愛情之兆。

赤土仙人洞之名充滿了宗教色彩,充滿了藏傳佛教色彩。洞外有一寺廟,原屬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一高僧的別墅。廟後古木參天,還有長五十多米的巨型瑪尼堆。石堆由許多塊大小不一的片石維砌而成,上面刻著六字真言和咒語。廟內有釋迦牟尼佛像和其他一些神祗偶像。仙人洞口有一隻天然造就的腳印,相傳這是-的足跡,藏民們以此為神聖之物,在周圍刻滿藏文。

關於赤土仙人洞的來歷,還有一個充滿藏傳佛教色彩的傳說。古時候,噶瑪巴-周遊康南藏區傳教,到格咱赤土山時,彷彿聽到山間有鼓鑼之聲,他坐下求卜,得知此處有未開門的仙人洞,有奇珍異寶,聽到鼓樂聲的人就是有緣之人。噶瑪巴-由此想方設法開啟洞門,以拋哈達擇開門之處,幾次丟擲皆不如意,就讓徒弟喜洛桑波來拋,徒弟將哈達拋到懸崖中間,令-十分滿意,就教授他開仙門的佛法並封他為洞主。喜洛桑波在洞外巖下唸了三年三月三天的經,燒了千次香,便開始鑿石開洞門,歷經三個月,洞門仍不開,他按捺不住,使猛力推開了洞門,洞內的珍寶因還沒到緣定的日子,提前3天被開了門,便紛紛往外飛散。信佛的人們聞訊趕來,在洞前跳起鍋莊舞,留住了一些珍寶和菩薩。這個日子也就成為仙人洞開洞節日。

許多年來,每逢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二月十五日,中旬、得榮、鄉城、稻城等地的藏民不惜遠道來朝拜赤土仙人洞,並在此舉行歌舞活動。

風景導遊詞9

在三峽明珠宜昌市,璀璨的江城坐落在悠悠長江以北,一江之隔的江南,則是城區的制高點磨基山。每天從清晨一直到黃昏之際,前來登山的人絡繹不絕。我們身處上班一族,只能在每一個週末到江南登山遠眺,舒展情懷。

星期六的下午,是一個秋高氣爽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深秋的陽光,給人暖融融的感覺。我和妻子從鎮江閣附近的住處出發。一路疾走。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已經上了美麗的夷陵長江大橋了。站在橋上,看秋日的長江水,碧綠清澈,好想掬一捧嘗一下!清澈的江水中,幾位愛好冬泳的男女在展臂遨遊長江。細細再看我再熟悉不過的家鄉在宜昌城,一天一個模樣。29層的均瑤城市廣場在一片片樓層密林中獨領風騷。氣勢恢弘。再看大橋前方的磨基山,在清澈的蒼穹下,顯得是那麼鬱鬱蔥蔥,那麼俊俏秀美!像是在招手讓我們快去攀爬。於是我們一鼓作氣,又快步走過大橋。然後,開始向山頂衝刺。

我們一邊爬山一邊領略山上的風景。只見沿上山的石階兩旁,密密的橘子樹被厚厚的金橘壓彎了腰。藍天白雲之下,碧水青山之間,金燦燦的蜜橘,就像是孩子頑皮的笑靨,在樹枝中閃動著身影。撥開樹叢,我們緩慢地穿行在橘子樹下,想起了著名的古代詩人屈原的《橘頌》,更是一番感觸湧上心頭。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高貴的人生品質比喻為金橘。我想真是再貼切不過了。此情此景,讓人真有一種久違的感動。大自然那種與生俱來的素樸、純潔,實在讓人觸景生情。歲月如梭,生命如歌。每個人都是在歲月的河流中旋起的一朵朵美麗的浪花。此時能夠做到人與自然的對話,讓自己的心境曠達和平靜,那是一種詩化了的人與自然的深情凝眸與和諧守望。身邊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鳥在歡快地跳躍。我的心底湧現出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此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在這個特殊的位置,感受詩人的詩詞的意境,是最佳的地段和時間。杜牧詩句的那種凝練、靈動、清麗、還有蘊籍,那種迴環往復的節奏中強烈的音樂感,是對大自然意象的巧妙攫取,使詩行充盛著一種溫婉素約之美。真真叫人驚羨不已!

爬了一截,已是到了半山腰了。一個小巧玲瓏的亭子在樹林中現出了影子。我們在亭子裡歇息。我在細想:能夠時常遠離世俗的喧囂,更多地親近綠水青山,親近大自然,去傾聽大自然地述說,以一種獨特的交談的姿勢,一種蕭散譫然的神情,一種氣定神閒的悠然品性,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生活的甜蜜與憂傷,去領悟人世間的痛楚與蒼涼,去體驗自己情感生活裡的夢幻與激—情,前世與今生。就在這不經意間,感受大自然的快樂與幸福已如水漫坡地,喧囂浮躁的心也在這滿山的橘林和遍山的紅葉中慢慢地溼潤,輕靈,盈盈欲飛。聽著一路登山的年輕人在歡歌笑語。感受到三峽明珠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我們自己的心情也一如秋日,是暖融融的滋味。我慢慢踱到亭子不遠處,看到隔不多遠,在一些樹的小枝上,掛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小牌。走近一看,是宜昌市小星星幼兒園的'小朋友寫的話語。“加油!”“愛護環境,就是愛護自己的生命。”“你真棒!”看到這一些聲有趣的xxxx。實在叫人開心。給我們一路登山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歇息片刻之後,我們又開始向山頂進發。經過了半個小時的攀登,終於到了宜昌城區的最高峰。在山頂看江北的宜昌城,又是不同的感受。西邊的長江樞紐葛州壩,象是一條蜿蜒的臥龍,鎖住了奔騰的長江。近處的夷陵長江大橋和再稍遠處的宜昌鐵路大橋,給美麗的宜昌城增加了兩條彩虹。讓江城顯示出妖嬈的姿態。我們每一次登臨磨基山,都有不同的感受。城市的美麗,生活的美好,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無窮的啟迪。珍惜生活,珍愛環境,為社會增添美,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心靈的願望。其實,對於這個貌似熟悉的世界我們已經麻木了許久。我們熟視無睹,我們無閒他顧。只有經常來到大自然的懷抱,才能融入我們那種特殊的生命體驗與感悟,讓風光無限的旖旎天地使我們的心境豁然洞開,使我們在發現世界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每天都感受著這燦爛的秋日。經常帶給自己一份久違的喜悅與溫暖的感動!

城市的美麗,生活的美好,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無窮的啟迪。珍惜生活,珍愛環境,為社會增添美,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心靈的願望。其實,對於這個貌似熟悉的世界我們已經麻木了許久。我們熟視無睹,我們無閒他顧。只有經常來到大自然的懷抱,才能融入我們那種特殊的生命體驗與感悟,讓風光無限的旖旎天地使我們的心境豁然洞開,使我們在發現世界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每天都感受著這燦爛的秋日。經常帶給自己一份久違的喜悅與溫暖的感動!

在習習的山風中,我們開始下山了。晚霞密佈,暮雲四合,看著我們美麗的家鄉,古老的宜昌城在我們的注目下不斷長高變美,不由地讚歎這顆長江三峽璀璨無比的明珠。我們心裡充滿了對家鄉的自豪感,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陽光!

風景導遊詞10

晉陽湖:在太原市董菇村一帶,距市區三公里,湖水面積4.8平方公里,為太原熱電廠冷卻迴圈水。晉陽湖水由汾河西乾渠引入,水質良好,水深平均四米,最深處八米,夏季最高水溫達33度,冬季為8至15度。常年不結冰。太原市政府已經決定興建晉陽湖公園。佔地面積11.2平方公里。公園規劃為環湖綠帶、水上樂園、垂釣區、文化娛樂區、植物公園、度假村、野營區、狩獵場、生活服務區等九大區域。第一期工程是填築沿湖堤壩,植樹造林,修築沿湖公路。同時配備遊艇、釣魚等遊樂設施。公園建成後將成為全省乃至華北面積最大的湖水公園。

張氏祖祠臺駘廟:張氏祖祠臺駘廟,晉祠聖母殿南側和晉祠東南一公里許王郭村之東北各有一座。

臺駘是開拓太原最早的人。《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說黃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陽有裔孫,叫昧,任治水官,生兩個兒子,叫允格、臺駘。臺駘能繼父職,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澤。大澤也稱晉澤,經臺駘治理後,人們始處太原,故又稱臺駘澤,即今晉祠之東盛產晉祠大米的大片稻區,譽為“北國江南”。臺駘治水有功,受到帝顓頊嘉獎,封於汾川,為汾河之神。臺駘是一位早於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後人建廟祭祀,即臺駘神廟。

晉祠臺駘由明代東莊高汝行所建,據說原因有二:一、高氏東莊地處臺駘澤之西畔,東莊百姓首獲其利;二、高汝行任浙江按察副使赴浙拒倭,途中涉江遇風浪,而救其脫險者,自稱叫臺駘。為感神恩,修建了臺駘廟。

王郭村臺駘神廟始建無考,據史、志載,早在唐代就有此廟,唐大中六至九年( 852——855),河東節度使盧鈞,“不欲稱名”,改“汾水川祠”。五代後晉天福六年(941)封“昌寧公”,又稱“昌寧公祠”。宋真家天禧四年(1020),封“靈感元應公,賜額宣濟”。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清順治六年(1649),毀於兵火。嘉慶十七年(1812),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僅建正殿三間,東西耳房、廂房各五間,山門、鐘鼓二樓及西偏院一所。之後失修,殿宇傾圮,古木被代,廟院荒蕪,只有臺駘神像為村民保護至今,藏於原廢正殿改修的平房內,現在廟址東西39米,南北37米,總面積1248平方米。

風景導遊詞11

麗江古城導遊詞

我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

進了麗江古城,就看到四方街。四方街如蛛網似的交錯,東南西北各有通往它的一條路。四方街由五彩石鋪成,腳跟踩在五彩石上,聽起來別有一番新意,那聲音清脆,有些像銀鈴的聲音。四方街可以說是古城的中心廣場,自然裝飾的漂亮、有特色啦,就連客棧都十分美麗。四方街客棧位於麗江古城四方街廣場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客棧庭院內小橋流水、花木蔥鬱,繼承了千百年來納西民族的審美情趣,乃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的生活觀念。客棧每個房間的設計都獨具特色,你可以在四方街裡轉轉,絕對沒有哪兩個房間是相同的。

到了麗江古城一定要去放一下河燈喲!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麗江古城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夜晚,黑龍潭的龍王會順著玉河水巡遊古城,點放一盞河燈為龍王指路照明,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佑而在今後的日子裡吉祥如意、心想事成。這個傳說。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願。麗江古城還有很多地方非常美麗,說也說不淨,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細細遊賞。這次大家玩得開心嗎?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機會我還帶你們來再次目睹麗江古城的風光!

風景導遊詞12

我們沿著小徑來前往,媽媽一邊走一邊繪聲繪色地給我講八仙”"傳說”",讓我浮想聯翩,陶醉此中。入進裡邊,奇蹟佳境比比皆是,讓人目沒有暇接。我們向北拐,首先映進眼簾的便是架雲橋。走過架雲橋,等於著名景點--天梯。天梯是今老的修建之一。企盼此梯,如插雲端。媽媽對我說:“走,咱們爬天梯。”我單手攀著鐵鏈,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最後終於登上去。

登入地梯,,就去到了凌宵亭,此亭六角亭頂,雕樑畫棟,置身於此偽有身臨雲霄之感。從凌宵亭向上登,便是去到最高景點——玉皇閣。玉皇閣氣勢壯觀、金筆光輝。殿內亂爭有栩栩如生、莊寬肅穆的神像雕塑,殿外是蔥翠鬱郁、沁香撲鼻的花草樹木。

此處山勢高峻,視野合闊,站在這裡,香溪美景盡發眼底。坐落在東環山之鼎,與玉皇閣遙相對應的望江亭,也是香溪景色使人入神的一處。高峻的階梯從山下直通此亭。此亭修建工藝精細,內亂爭有階梯,順梯而上,可近覽香溪勝景,遠眺浩蕩的漢江。

游完了美好的香溪洞,我們搭車返回,望著窗外的香溪風景,我情沒有自禁地說:“別了,讓人樂不思蜀的香溪洞。願您古後加倍迷人!”

風景導遊詞13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你們光臨膠南,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珠山風景區的導遊員,姓x,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遊覽州中第一勝地——大珠山,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我的導遊服務能夠增添您旅途的樂趣,使您的旅行輕鬆、愉快。下面我把膠南的情況簡單介紹一下。

膠南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的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是青島西郊的衛星城市,也是一個新興的沿海對外開放城市。東與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北、西、南部分別與膠州市、諸城市、五蓮縣、日照市相鄰。全市總面積189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3公里,共有人口80.6萬。膠南市地處東南暖溫帶,屬海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遊、度假、避暑、療養勝地。膠南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美麗富饒,人傑地靈。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越的自然條件,便捷的陸海空交通賜予膠南發展經濟的巨大潛力,工農業生產突飛猛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科教文化、衛生事業蒸蒸日上,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膠南市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眾多。“山、海、谷、俗、仙、奇、美”構成了膠南的旅遊特色。海上名山大珠山和小珠山同被譽為“雙珠嵌雲”;聞名遐邇的齊長城蜿蜒千餘里,膠南境內就長達55公里,途經二十幾個山頭,氣勢壯觀,可謂“緣岡峙崇觀,跨谷絕驚虹”;千古名勝琅琊臺馳名中外;全國第三高島——靈山島,儼如畫屏,孤懸海中,被譽為“靈島浮翠”;巍峨屹立的鐵橛山懸泉如蓋、滴水淅瀝,素有“鐵橛懸泉”之美稱;發源於鐵橛山,流經膠南、膠州的膠河,享有“膠河澄月”的美譽。

現在我們來到了大珠山景區。大珠山濱臨黃海,總面積為65平方公里,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巍峨挺拔、風光秀麗,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稱於世。山中峰巒疊嶂,雲靄霧繞,遠遠望去,宛如在海邊撒下了一串珠子,清人周於智有詩曰:“累累形勝隱蒼煙,九曲誰將一線穿?神女倦遊何處去,雙珠拋在水雲邊。”自古被譽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間的《膠州志》稱之為“州中第一勝地”。大珠山景區旅遊資源豐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的融匯之地。有建於隋唐年代的佛教造像石窟,有始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門古寺,有麻衣庵、珠山石室等古代名士隱居和文人墨客探幽的遺蹟;有奇峰異石一百多塊,惟妙惟肖,每一座奇峰異石,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和神奇的故事;大珠山東麓珠山秀谷內,生長著杜鵑花、迎春花、棠梨花、野玫瑰等大量花卉,特別是蔓延三個山谷的萬畝野生杜鵑花,盛開時,花海浩瀚,極為壯觀,堪稱江北第一奇觀,被人們譽為“春來飛紅第一山”,在杜鵑花盛開的季節,一年一度的“山東?膠南杜鵑花會”也在此隆重舉行,前來賞花的遊客充谷盈川。

大珠山景區現分為兩大主要旅遊區——自然生態旅遊區(珠山秀谷景區)與佛教文化旅遊區。佛教文化區

我們首先參觀佛教文化區。這裡依山面水,環境優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整個珠山景觀與佛教文化緊緊聯絡在一起,寺廟裡梵音陣陣,香菸渺渺,珠山中佛跡遍佈,每處景,每塊石,都透露出與佛文化的不解之緣。大家若不信,就隨我一路看下去。

(在外停車場)大家往前看,我們首先觀賞第一處與佛教有緣的自然奇觀。前面的那片山峰構成了“菩薩獻睡姿”的景象。據說在久遠的年代,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來到大珠山,他見這裡峰巒雄奇,水色清秀,生機盎然,便連連稱道此處為人間勝地。為了表達他對大珠山的喜愛之情,他將自己優美的睡姿化為一道山嶺,永遠留在了這裡,形成“菩薩獻睡姿”的奇觀。文殊菩薩的睡姿清淨、舒展、和諧,給大珠山增添了佛光靈氣。在無量菩薩中,文殊菩薩的智慧第一,據說連他的夢也是妙詩華章。由於他把自己的睡姿奉獻在這裡,所以大珠山才滿腹錦繡,也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向著菩薩的睡姿膜拜,祈求智慧文采。

大家再看,在文殊菩薩的腳下有一個鳳凰的象形石,文殊菩薩來到這裡後,吸引了很多的鳳凰棲息,聽他講經說法。長年累月就變成了鳳凰的象形石,在山後還有個叫鳳凰村的村落呢。

風景導遊詞14

朋友們,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成為賓三洞。它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統一規劃、有計劃開鑿的,因並排佈局而得名。“賓陽”來源於《堯典》中的“寅賓日出”意為迎接初升的太陽。可能有的朋友已經發現了,南北二洞和中間的主窟風格迥異,截然不同,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呀,在開鑿的過程中北魏宮廷突然發生了內亂,打斷了賓陽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箇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後的隋唐兩朝完成。這三座洞窟開鑿的時間最長,歷時長達20__年還未完工,用工多達80多萬。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主尊為現在世佛釋迦牟尼,在它左邊是過去世燃燈佛,右邊是未來世佛彌勒佛。其實在洞中有兩幅壁畫可謂精美絕倫,就是在洞口內壁兩側,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別是《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展現當時宮廷佛事活動的場面,可惜這兩處浮雕在20世紀30年代被盜走,現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大家請隨我繼續往前走,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就在寺中。奉先寺顧名思義,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開鑿於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於675年完工,皇后武則天曾捐脂粉錢兩萬貫用來加速工程的完工。它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好了,各位遊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大佛就是盧舍那大佛了。“盧舍那“是梵文音譯,即光明普照的意思。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什麼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機: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看,這17。14米,包含了一個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開正好是兩個7,再加上第一個7,就有三個7了,擁有三個7的盧舍那大佛就是無限大、無限尊崇,功德圓滿了!

風景導遊詞15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聽濤風景區。請大家隨我一起下車吧!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也是武漢市的市樹。曾經他們廣泛的分佈在地球上,但經過第四紀冰期以後,它們幾乎全部絕滅 ,所以它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水杉和恐龍一樣,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了。

可是幸運的是,1945年我國的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現了水杉林區,併成為了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現,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用它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徵熱情奔放的武漢人民。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的耀眼。

繼續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蒼翠的竹子和松樹,大家看到前面石砌的護坡了嗎?護坡上面有“鬆坡”二字,大家可以猜一猜是誰寫的呢?其實這個人和杭州西湖還有一定的淵源呢!對了,那就是蘇東坡了!所以大家可以在石刻旁邊拍照留念,這樣就可以把東坡居士的真跡免費帶回家了哦! 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雲鄉。水雲鄉臨湖並與磨山隔湖相望,是一座二層樓的琉璃瓦建築物,登上二樓遠眺湖面,非常的心曠神怡。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遊覽區的中心————行吟閣。知道它為什麼叫做行吟閣嗎?這和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有著莫大的關聯!它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大家請看眼前的這尊屈原塑像, 通高

達6。8米,你看他昂首視天、舉步欲行,悲憤鬱結 ,那時對懷才不遇的哀傷,對國家衰敗的憤慨。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但後來由於子蘭和鄭秀的排擠,而被放逐到了江北。

在楚襄王繼位後,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後來,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國家的滅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羅江投江自盡了。而現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 在行吟閣裡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話呢,可不要錯過了”

我們遊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後,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裡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東湖以盛產淡水魚而著稱,而說到魚啊,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其實在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

三國時期,吳王孫皓想從建業遷都武昌,也就是現在的鄂州,但是一個叫陸凱的人不同意,於是就上書以“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後來元朝的一個叫馬祖常的人也有“南遊莫忘武昌魚”的詩句。而到解放後,由於毛主席經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內,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讚賞有加,1956年,他的《水調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傳開了。

請大家再跟隨我往前走,前面的那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叫做“長天樓”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裡休息,接待國際友人。所以啊,這裡佈滿了偉人的足跡,大家一定要好好沾沾靈氣。站在長天樓上,會有一種“落霞與孤鶩起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其實啊,長天樓的名稱正是來自於王勃的這句詩詞。

在長天樓右側是魯迅廣場,那裡有魯迅的半身塑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大家過會兒自由活動的時候可以去那裡看一看,走一走,去感受一下魯迅大師的正義之氣!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講解到這裡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做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人們常說,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們也說為了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而失去生活。只有在忙碌之餘出來放鬆一下心境,我們才能看到祖國河山的美!最後請大家記住,東湖秀麗的湖光山色時時刻刻都歡迎大家的到來!

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於杜甫《絕句》裡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裡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陰,也正符合杜甫的詩意。大家注意到這邊的這些樹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前它們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的各個地區。

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定為已經滅絕了,但1945年我國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的利川市發現了水杉林區,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首次被發現,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位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徵英雄的武漢人民。像大家現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往東走,我們就到了聽濤區。聽濤區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鬆坡”二字的青石板,石板上有方有幾株蒼翠的勁鬆,挺立在陡峭的岩石岸邊,為這裡的景色增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雲鄉。

走過荷楓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就是聽濤遊覽區的中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的熟悉,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開始十分得到楚王的信任,因此他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齊抗秦”的戰略,由於實施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出國一度強盛。而後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後,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20年的流亡生活後的屈原目睹了國家的淪亡,與農曆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而現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為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泥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

在行吟閣裡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象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後悲憤鬱結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也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

我們遊覽完行吟閣後,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裡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月,這是一組具有名族特色的建築,而這裡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

三國時,吳王孫浩想從建業遷都武昌,就是現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傳開了。解放後,毛爺爺經常來武漢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內,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好了,接下來的時間久叫給大家自由安排,大家可以再這裡自由欣賞,拍照留影。我們四點鐘的時候在景區門口集合。

好了,各位遊客朋友,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們的東湖之旅到此就結束了。在這裡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與配合,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生活順心,期待我們有緣下次再見!

熱門標籤